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6
4584900000044

第44章 国运记事(11)

8月30日。清外务部电复驻京英使国界事。1888年英军占领缅甸,同时侵占中国野人山外地2000余里,清廷照会英国划界。光绪十三年、二十年、三十五年三次勘界,因英方要求无理失败后,英国又欲溯尖高山而上,以高黎贡山脉为界。本日,清外务部照会英使,指出此段中缅边界应从尖高山起,北过之非河,至高黎贡山脚之下,循九角塘河至扒拉大山脊为止。

云南留日学生致电清廷,要求撤换滇督丁振铎。每当祖国开展收回路矿斗争时,留日学生即函电积极支持。云南留日学生愤滇督丁振铎不支持争路矿权斗争,滇省路矿丧失甚巨,于本日三次致电清廷,宣布丁氏劣迹,要求予以撤换,以救滇危。

8月31日。清廷命广西南宁添设督抚行署,未准岑春煊所请广西迁省会。7月10日,署粤督岑春煊奏折中说:“广西省城,僻在东北,控制不便,拟移巡抚驻扎南宁,即南宁府治建为省会。”7月18日,御史石长信上书清政府,指出广西迁省会劳民费财。本日,清廷谕谓:“详查署两广总督岑春煊等所奏,移设广西省会,自系为慎重边防起见,而以全省大局计之,实有顾此失彼之虞。既据各臣纷纷陈请阻止,应请毋庸置疑,惟该省密迩越境,拟如唐景崇等所奏,将广西提督移驻南宁,原驻之左江道即改为关道,以备该省疆臣随时巡阅,相机布置。”

法人伯希和率远征队至喀什。后在新疆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掠夺文物精品约5000件。

本月。国学讲习会成立。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组织成立了学术团体国学讲习会,附设于《民报》社内。以研究国学、弘扬民族思想为宗旨,吸收留日学生参加,分预科和本科两级,讲授《说文》、《文选》、历史、理学、佛学、典章制度、诸子学等科目,到会听讲者有沈兼士、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等数十人。

黄兴在广西、南洋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本年初,黄兴在桂林游说桂林巡防营统领郭人漳举兵反正,未果返桂。本月,黄兴至梧州、龙州、河内。在梧州,黄到中华学堂访问同情革命的刘思复(师复)、谢英伯。到龙州,黄访晤纽永健、秦毓鎏二同志。纽任将弁学堂监督,秦任边防法政学堂监督,二人积极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黄至龙州,即与二人密商秋间在桂林起事,并相约赴越南联络华侨,募集军费。桂林起义计划因郭人漳不合作无法实行,黄乃返港。当时孙中山在新加坡。黄遂往会商方略,并协助孙组织吉隆坡、庇能、芙蓉、怡保、瓜劳卑那、马六甲、关丹、金宝、林民、式叨、麻埠、沙劳越等地同盟会分会,南洋各埠普遍建立起革命组织。

张元济约请严复撰写《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在商务印书馆所编《外交报》第152至158期上连载。

清廷谕令电话自办。通令各省凡创办电话均归电报总局办理,拒绝外人干涉。

台湾高山族同胞举行反日暴动。人鲁阁、大豹社高山族同胞与日警激战一月,伤厅长以下警察80余人。

9月

9月1日。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宣布预备立宪。自考察政治五大臣回国先后奏陈立宪事宜后,天津各学堂、一些省督抚及各国驻外各领事群起上书,请求实行宪政,清廷遂于本日发布预备立宪。上谕说:“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危,受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平治之望,是以前简派大臣分赴各国,考查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深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政体,以及筹备财政,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命先将官制分别议定,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定,广兴教育,清厘财政,整顿武备,昔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俟数年后规模初具,妥议立宪实行期限。该诏书未明确立宪时间,并强调忠君爱国、绝对服从朝廷,实为敷衍塞责。

端方奏请平满汉之界。自清王朝统治全国以来,即发生以满、汉两族为主的民族矛盾与冲突,革命党对种族革命尤为重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传遍中国大地。为消除满汉冲突,维护清王朝统治,考察政治大臣端方本日奏请平满汉之界,“以定民志而固国本”。

日本擅自将大连定为国际自由港。日本外务省照会各国,宣布自本日起将中国大连港开放为各国通商自由港。

9月2日。清廷谕令更改官制。上谕说:“急为立宪之预备,饬令先行更定官制,事关重要,必当酌古准今,上稽本朝法度之精,旁参列邦规制之善,折衷至当,纤悉无遗,庶儿推行尽利。”派载泽、世续、那桐等14人“共同编纂”。由端方、张之洞、升允、锡良、周馥、岑春煊选派司道大员来京,“随同参议”。派庆亲王奕、孙家鼐、瞿鸿“总司核定”。4日,官制编纂大臣于颐和园召开第一次会议。

巡警部误捕任天知及其妻子。该部得东京密探电,称孙文(中山)同一日本女子赴京勾结杭辛斋(慎修),于是误将日本归国的藤堂调梅(即同盟会会员任天知)及其日本妻子捕去。《京话日报》干事彭翼仲(诒孙)、主笔杭慎修保释未成,次日刊出《巡警部捕拿孙文始末记》一文予以揭露。

清廷任命一批督抚。本日,调端方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补授闽浙总督,实授杨士骧为山东巡抚。4日,调庞鸿书为贵州巡抚,岑春煊为湖南巡抚。

9月3日至16日。各地庆祝清廷宣布预备立宪。9月3日,京师学界全体开大会庆祝清廷颁诏立宪。9月4日,商务总会致电全国46埠与沪上各业绅商悬旗庆祝立宪。江苏学务总会在《时报》刊登广告,号召学界庆祝立宪。5日,北京商务印书馆、公慎书局、江西学堂以及一些报馆、阅报社,开始高悬龙旗庆贺预备立宪。随后京西健锐营各学堂、城内各学堂也进行庆祝。6日,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南市商业体操会、学务公所、南市商务分会在《时报》刊载广告,庆祝立宪。9日,各地继续庆祝立宪。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和总商会、华商体操会、南市商业体操会、洋货商业会馆、商学补习会、锡金商会、商学公会以及中央学校等单位都召开庆贺会,或举行大规模游行。同日,山东民众在刘公岛举行了大会,“预贺立宪前途,同尽国民义务”。16日,上海《申报》、《时报》、《同文沪报》、《中外日报》、《南方报》等联合发起在张园举行报界庆祝立宪会,各界到者千余人,马相伯、郑孝胥作讲演,要求清政府迅速实行立宪。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天津、等地均开会庆祝,扬州商、学界还撰写《欢迎立宪歌》,欢呼“大清立宪,大皇帝万岁万万岁!”

9月5日。日宫崎寅藏等人于东京创办《革命评论》半月刊。以赞助中俄革命事业为主旨,章炳麟为封面题字。1907年元旦发行“支那革命号”特集,专门介绍中国革命。翌年3月因内部意见分歧而停刊,前后共出10期。

廊尔喀王遣使入贡。

商部奏准广西全省铁路有限公司立案。本年农历六月,广西官绅陆嘉晋呈请设立广西铁路公司。京商部转奏,本日奉旨依议,以广西提学使于式枚为总理,候补四品京堂左宗蕃为协理。

《民报》第7号出版。本期载有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以及廖仲凯以“渊实”笔名发表的柏律所著《社会主义史大纲》译文。

9月6日。官制编制馆成立。清廷于海淀奕府朗润园成立官制编制馆,以孙宝琦、杨士琦为提调;金邦平、曹汝霖、汪荣宝为起草课委员;陆宗舆、邓邦述、熙彦为评议课委员;吴廷燮、郭曾忻、黄瑞祖为考定课委员;周树模、钱能训为审定课委员;六部和财政处、练兵处亦有京曹与议。经过议论,编纂大臣拟定官制改革草案,共五条:(一)“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厘定”,先厘定行政、司法各官,其余各衙门一律照旧;(二)“此次厘定要旨,总使官无司位,事有专司,以期各副责成,尽心职守”。(三)“现在议院遽难成立,先就行政司法厘定,当采用君主立宪国制度,以合大权统于朝廷之谕旨”;(四)钦差官、阁部院大臣京卿以上各官作为特简官,各阁、部、院所属三、四品人员为请简官,五至七品人员为奏补官,八、九品人员为委用官;(五)另设集贤院、资政院,对裁下闲散人员“妥筹位置,分别量移,仍优予俸禄”。旋拟设立内阁,裁撤军机处、吏部、礼部、都察院,归并其他机关。

俄国不准中国驻海参崴商务公司悬挂龙旗。驻海参崴商务交涉委员李家鏊电告外务部俄人不准委员会公所悬挂龙旗并不准干预公事,请向俄使交涉。

9月7日。财政处、户部奏准广东改造一文面值铜钱,并加以推行。近年各省因为制钱缺乏,相继开始铸造铜元,但因铜元定价与实价悬殊,销毁、私造现象屡禁不止。财政处已责令各省限制生产铜元,并禁运出口。广东省积压铜料很多,请求改铸一文铜钱以收回铜本。其所制铜钱重量适宜,定价与实价相差不大,可杜绝销毁之弊。财政处、户部审查其制钱式样,认为分量质色及配造都较合适,准予试办。并饬令造币总局,“按照广东省所拟办法,审定分量成色,制造祖模,轮廓字画,镌刻精细,并分识省份加入一文字样”,颁给各铸造铜币分厂,在各省推行。1907年1月1日,财政处发给广东省铜模,铜模分一两重、五钱重、两钱重、一钱重、五分重五种,这种铜元在全国流通。

学部不准学堂设寄宿舍。通饬各省,除陆军将校各学堂外,无论何种学堂,不许设寄宿舍。

9月9日。西藏税关设立。外务部照会驻华英使,依照两国西藏条约,设立西藏税关。

袁世凯咨请外交部抗议日本在南满收递电报。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南满铁路28处擅自收递商报,又于铁路境外之营口、辽阳、奉天、新民府、铁岭、开原、昌图、凤凰城、大东沟、大孤山等处。私自开设电局,侵害中国权利。本月十三日,日本电报总局通知瑞土伯恩万国电报工会云:佐世保至大连湾水线,业已通报,所有旅顺、大连、营口、奉天等地各国往来电报,即日起一律接收,此项电报,按照各国与日本往来规定之价目收费等语。此一横恣举动,不仅引起清廷严重抗议,更招致大东、大北公司之疑虑与不满。本日,清电政大臣袁世凯咨请外务部向日本驻华出使林权助驳阻,并电请驻日出使大臣杨枢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重抗议

9月10日。上海疏浚黄浦江工程开工。改良黄浦江河道,为上海急需办理的一重大事项。上海开埠40多年来,绅商多次要求疏浚黄浦江。但按照辛丑条约附则第17款之规定,河道一切事物均由洋员主持。经清廷及两江总督力争,改由中国完全担负浚浦工程。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清廷设立浚浦工程总局,会同税务司料理一切,聘荷兰人为总工程师。本日,浚浦工程开工。

9月11日。黄兴在香港、上海开展革命活动。本年6月黄兴在桂林时,曾致函湖北日知会首领刘静庵,商谈革命计划。后刘派代表吴昆赴香港找黄兴商谈湖北军事。因黄已去新加坡,吴在中国日报社等候两个月始得见黄兴。黄说明现饷款不足,暂难大举,命吴回湖北,要各同志静候机会。黄兴在港稍住即至上海,与童俊、马君武等在上海四马路创设广艺书局,作为联络同志的机关。本日,返抵日本东京。

清廷任命云贵、两广、闽浙总督。清廷命岑春煊为云贵总督,周馥为两广总督,丁振铎为闽浙总督。

9月12日。金陵机器制造局并入江南机器制造局。

清廷准云南自铸银币。

9月13日。清廷宣告于安东大东沟设置商埠。奉天府、安东县、大东沟三处,据中美、中日商约应自行开埠通商。近美天津总领事又屡催设关,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准,在安东县设海关,大东沟设分卡,名为安东海关。

9月14日。清廷在满洲里、绥芬河设立税关。中俄东省铁路合同中规定,中国应在铁路交界两处商设税关,清外务部将择定满洲里、绥芬河两处,电驻俄大臣胡维德与俄国外交部商议。

闽省绅商电请政府撤换闽督丁振铎。

9月15日。商部奏准艺徒学堂章程。艺徒学堂,作为初等工业学堂,附设在高等学堂内,已由清廷批准办理,“注重工业,以教育贫民子弟,造就良善工匠为宗旨”。本日,清廷批准商部所报艺徒学堂简明试办章程15条。

《七十二行商报》在广州创刊。日报,星期日停报。由黄诏平、罗啸主办,陈宝尊、陈萝生主笔,集股商办,为《广州总商会报》之续刊,意在代广州总商会立言。

9月16日。镇国公载泽奏请裁撤内监。

学部编纂白话教育歌颁发各省。开发民智,以为立宪之预备。

9月17日。财政处、户部会奏归并各省铜元局为九厂。全国当时有16省有造币厂,有的一省多达两三处,铸造量大,导致钱价下跌。财政处、户部前已奏准限制铸数,但各省因铸数下降,亏空很多,纷纷请求免限铸数。财政处、户部奏请“规合全局,量为归并。除臣部所设总厂外,拟以山东归并直隶为一厂,湖南归并湖北为一厂,江西、安徽、江苏为一厂,浙江归并福建为一厂,广西归并广东为一厂,合奉天、河南、云南、四川四厂共九处”。

户部奏准停止京外实官捐。清朝实官捐输,原为练兵需饷而设,现已预备立宪,将厘定官制,本日,清廷从户部奏,停止实官捐输。

9月18日。强烈台风袭击香港。早晨8点钟,香港地区忽然刮起暴风,港中停泊小艇大遭损折,死亡人数很多;往来于广州和香港之间的轮船有两艘沉没于港内,一艘在香港附近触礁沉没。加拿大太平洋轮船公司邮船“蒙的格尔”号及一艘帆船也都在港内触礁,另有两艘外轮也先后在港内沉没。此外,陆上损失也很严重,不少房屋倒塌,压死多人。九龙地区受灾最重。据统计,从强烈台风袭击香港开始,半小时内已死伤二万余人。

徐勤等于广州创办《国事日报》。

9月19日。江苏创设宪兵。江宁自新兵与警察大起冲突后,督练公所向两江总督周馥提出创办宪兵的计划,周馥乃派马队第九标统带官任宪兵司令,此后军人在外行动均归宪兵纠察。

新任英公使朱尔典呈递国书。

9月20日。清廷颁诏严禁吸食鸦片和种植罂粟。鸦片流毒中国,早为中外所诟病。清廷内外大臣亦早有禁烟之议。1905年,户部曾上奏陈述鸦片害人耗财,请求严定办法五年禁绝。1906年,商部通饬各地商会戒烟,不少地方都发布禁烟章程。在全国各阶层开始积极戒烟的情况下,从1904年底起,外务部侍郎唐绍仪也开始与英国交涉禁烟事宜。英国以中国未能禁绝种植罂粟,即使英国禁运,也于事无补相塞责。本日,清廷下令严禁吸食鸦片,并禁种罂粟,决定用10年时间根绝鸦片之害。谕旨中说:“自鸦片烟解禁以来,流毒遍及中国,吸食之人废时失业,病身败家,数十年来日惭贫弱,实由于此,言之可深痛恨。今朝廷锐意图强,亟应申儆国人,咸知振拔,俾祛沉痼,而蹈康和。着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其应如何分别严禁吸食,并禁种罂粟之处,着政务处妥议章程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