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8
4585100000017

第17章 宗教、哲学(4)

美国心理学家。1908年4月1日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就读于麦迪逊的威斯康星大学,1930年获文学学士,1931年获文学硕士,1934年获哲学博士。1928年与伯莎·古德曼结婚;有2个女儿。1930~1935年为威斯康星大学助教;1935~1937年为纽约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卡内基教育基金会研究员;1937~1951年先后为布鲁克林学院心理学讲师和副教授;1951~1969年为马萨诸塞沃尔瑟姆布兰蒂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和教授(1951~1961年为系主任),1969~1970年为劳克林基金会驻会研究员。1960~1962年为马萨诸塞心理学协会主席,1962~1963年为新英格兰心理学协会主席,1967年为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1967年被美国人道主义协会授与该年度人道主义者的称号。为辛西那提圣·查尔威大学荣誉博士。1970年9月8日逝世。

著述:

I.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Abnormal Psychology:The Dynamics of Pschic Illness)与贝拉·米特尔曼(Bela Mittel mann)合著,纽约,哈珀出版社1941年版。

《社会人格表》(The Social Personality Inventory:A Test for Self-Esteem in Women)加利福尼亚帕洛阿尔托,心理咨询出版社1951年版。

《动机与个性》(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纽约,哈珀出版社1954年版。

《通向存在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新泽西普林斯顿,范·诺斯特兰出版公司1962年版。

《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演讲)(Religion,Values,anc Peak-Ex-periences)哥伦比亚,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伦敦,企鹅出版社1976年版。

《善心国管理》(Eupsychian Management:A Journal)伊利诺斯霍姆伍德,R.D.欧文出版社1965年版。

《科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vScience:A Relonnaissance)纽约,哈珀出版社1966年版。

《人性能达的境界》(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纽约,瓦伊金出版社1971年版,伦敦,企鹅出版社1976年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Interviews with Maslow,Murphy,and Rogers)与威拉德·B.弗里克(Willard B.Frick)合著,俄亥俄哥伦比亚,梅里尔出版社1971年版。

《优越、自尊、自我实现》(Dominance,Self-Esteem,Self-Actuallzation:Germinal Papers of A.H.MaslOw)里查德·J.劳里(Richard J.Lowry)编,加利福尼亚蒙特雷,布鲁克斯—柯尔出版社1973年版。

Ⅱ.其他著作

《马斯洛日记》(The Journals of A.H.Maslow)里查德·J.劳里编,加利福尼亚蒙特雷,布鲁克斯—柯尔出版社,2卷本,1979年版(包含著作目录)。

《人类价值的新知识》(New Knowledge in Human Values)(编辑),纽约,哈珀出版社1959年版。

《健康的人格》(The Healthy personality:Readings)与江风明(Hung-Min Chiang)合编,纽约,范一诺思特兰和莱因,霍尔德出版社1969年版。

研究著作:《第三种力量:马斯洛心理学》(The Third Force:The Psychology of Abraham Maslow)弗兰克·J.戈布尔(Frank J.Gobls)著,纽约,格罗斯曼出版社1970年版;《人格学中的人本主义》(Humanism in Personology:Allport,Maolsw and Murry)萨尔瓦托·R.麦迪(Salvatore R.Maddi)著,芝加哥,奥尔蒂纳出版社1972年版;《马斯洛:一个思想家的画像》(A.H.Maslow:An Intellectual Portrait)里查德·J.劳里著,加利福尼亚蒙特雷,布鲁克斯—柯尔出版社1973年版。

A.H.马斯洛的临床、实验和理论的兴趣范围异常广泛,其中揭示了这样一个中心的和一贯的论题:科学尤其是心理学须从狭隘、刻板、单调琐碎的倾向中解放出来。假如与建筑学作个类比的话,那就像建筑师一样,在考虑了从事某种工作的某群人的需要后,设计出切合他们实际的建筑,而这种建筑能使他们在一种惬意的氛围中有效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过些时候。随着这群人的成长与变故,建筑物的功用扩大了,他们也出现了新的需要,这样,建筑开始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此类似,概念、范畴和理论起初都饶有兴味的,后来却常常变成纠缠不休的教条,且阻碍进一步的理解。马斯洛的著述反对把人类经验轻易地归纳为12套理论(这在那些极为刻板的行为程序中可见一斑),或归纳为僵化的范畴(这在那些源自弗洛伊德范型的学派中蔓延着)。他欢迎且支持心理学中的“第三种力量”,这“第三种力量”乐意探索人类行为的更为广阔的前景和更为能动的模式。

20世纪30年代,马斯洛在研究比较动物行为的同时,对那些用传统科学工具无法阐明或探究的心理学难题也感兴趣。他开始系统阐述他那表现为广泛的世界观的基本观点。他警诫说,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只有在极为慎重的条件下才能运用到人类行为中去。虽然人类有动物本能的“残迹余痕”,但人类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动物本能,马斯洛称那种“残迹余痕”为“类似本能”。人类学从两个方面强化了文化相对主义:一方面,心理学的正常、病态、反常和异常观念部分地是文化约束所致,这是因为要从文化上层建筑中分清生物基础是近乎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并未允诺要去说明“人类一般”,因为只存在着特殊的男人和女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如果要获得真正科学的论断,就需要在各学科之间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合作。

马斯洛的成熟思想最初是在他1943年的“动机理论”中出现的。他提出了完整的动机理论务必建基于其上的13个命题。这些命题包括这样一些见解:个人是有机体;愿望通常是通向目的的手段,而它们本身并不是目的;人们之间的“根本愿望”的不同较之于他们有意识地表达所意味的要小得多;一切有意识的愿望可能是通向各种目的的通道。这样,任何行为很可能表明了多种动机。因为一个愿望很快地就取代了先行的愿望,因此人类很少得到完全满足,动机无竭息之时,愿望不仅一个接一个,而且倾向于使自身进入“优势顺序”,这就削弱了那种试图想将内驱力列一份原子论式的清单的想法的基础,而代之于从有个性的人的目标或需要来理解动机。在马斯洛看来,“基本需要的顺序优势”可便利地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目标虽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这里所列的这些目标大凡都是占优势的,而最占优势的目标势必垄断有机体的智能与意识,直至它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为止。而满足之后,在优势顺序中的下一个愿望开始逐渐地出现。如果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外部力量、内部骚动或社会文化条件的阻挠,那就会出现紧急反应,发展至十分剧烈时,就表现为精神的病态。

马斯洛运用其动机理论的一个颇具特色的范例是他对独裁人格的思考。马斯洛接受柏拉图的观点,即认为当人们留心一下非理性行为建基于其上的假设时,就会知道很多所谓非理性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理性的,由此,马斯洛把独裁者看作一个这样的人,这种人把世界想象为一片莽林,在此莽林中一切境况和行动者都是危险的和受到威胁的。因此,对独裁者来说,是在恐吓和受恐吓间作选择。他从消极方面来看其他人,并把他们按从低等人到上等人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这样一种片面的方式来看其他人,独裁者的逻辑反应就是奴隶般的、受虐狂般的尊重上等人(因为他欣赏他们为什么这样严厉),而对下等人则是冷酷的甚至是残忍的(因为爱、仁慈或同情是软弱的象征)。那些持有其他价值标准的人,尤其是民主的人,他们尊敬他人,对外在的权力冠冕也依赖甚少,这些人对独裁者是一种威胁。在马斯洛看来,独裁者所追求的满足是无法得到的(他不可能支配整个世界),人类也不会就范于他那种过分简单化的体系,这些事实表明了独裁者的世界观是虚假的,然而,尽管绝大多数的所谓治愈离神经病或身心病症状的根除还差得远,但如果独裁者想治愈的话,他的“病态”还是能够治愈的。

在《通向存在心理学》中,马斯洛指出了他思想的主要结论与意义。作为“第三种力量”心理学的参与者,马斯洛认可了这样的假设,即每一个人都有其基本的人性,其中部分是类本质,一部分则是个人所独具的。发展着的科学可以发现这种本性,这种本性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本质上是善的,而恶多半是这种本性表达的受挫。在揭示这种本性中,科学能说明什么东西能有助于它的实现,这意味着真正的科学(这与那些粗糙的简化论和过分简单化的模型建构有区别)最终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伦理学或一整套价值。而科学要做到这一点,务必从“手段中心”转向“问题中心”,从凭借已获得的技术来发展的研究转向基于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研究——总之,从手段转向目的。精神病理学不仅仅只告诉人类怎样去思考与行动,而且对基本健康的人的认真研究能发现人类的基本的人性。马斯洛认为,如果人性从根本上就是中性的或善的,它应该能为人类指明道路并提供一种实现目标的自然主义伦理学。这样一个计划要求放弃正统的心理——社会的范畴(诸如“病态”与“健康”),而赞同扩充了的“人性萎缩”、“自我实现”或“完整的人性”这类观念。这样的话,“如果你告诉我你有人格问题,那只有当我更清楚地了解你是说‘好’还是说‘抱歉’时才能肯定。这视情理而定。”

马斯洛顺次地把有机的需要或目标分成两大类:缺失性需要和存在需要。人类花了很多时间去活动,他们从外部世界中寻求取得他们所想要而又缺乏的东西。在试图补偿那种最初的缺失感的努力反复受挫后,精神病就产生了。当缺失性需要通过满足或知觉的改变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的时候,存在需要则通过潜能、智能、天资的自我实现和使命、召唤或命运的成就而得到满足。马斯洛在区分缺失性需要和存在需要中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作为缺失的意义或存在的意义的表达,同样的需要会在不同的时间中起作用。正是在对待缺失的意义和存在意义的方式中,自我实现的人显示出其巨大的自立能力。自我实现的人的标志是:对实在有剧烈的知觉,不断地认可自己与他人,以问题为中心,较大的自主和独立,高迈地享受独处的乐趣、新奇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及与人性自然的同一。

自我实现的人有更多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使他们自身处于创造性的狂喜或道家般的宁静状态中的、剧烈的对自我与世界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知觉可能相对地自我超越,且自我遗忘和无我了”。这样的人具有超越性动机,即他不再抗争。在马斯洛看来,大多数宗教是从曾生活于持久的高峰体验中的创始人那里汲取它们原创性的动力的,但当宗教传统中有组织的门派设法与人共享这种高峰体验的果实时,却常常因为令人窒息的教条与仪规而丧失生机,限制了人类实现的倾向。与此同时,科学据说是价值中立的,宗教则是价值的惟一看护者(因此,科学是中立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分立在阻碍自我实现的内在过程的同时,也使科学与宗教都受到损害。

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马斯洛提出了超越性动机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假设自我实现的人是受到较之于纯粹基本需要的满足更为深刻的东西的推动,这样的人献身于一项任务或一门职业,虽感到多半没有什么价值,但他们常为能献身于它而感到幸福。在这个层面上,工作与玩乐的对立得以消解,因为这种“工作”是这些人的一个明显特征,而且说明了他们固有的自律的价值。自我与非我、内在与外在的差别被超越了。自我实现与其说是目的,更不如说是手段,因为人性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马斯洛试图解释这种难以捉摸的人类本性,这促使他对传统心理学的前提作再思考,也促使他对学科的分野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差异作再思考。

马斯洛认为,他的许多见解并不是新的,它们都可以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及印度哲学和道教中找到。但他认为,哲学家、诗人和神秘主义者虽曾说出许多真理,而时至20世纪,他们的听众可能只有那些皈依宗教的人。“科学是我们切中真理要害的惟一方式。”他力求用动态的观念代替静态的模式,力求使伦理之维返回到发展着的科学中去。他反复声明他的研究是初步的,甚至是不成熟的,因为它尚未经证实。他试图系统阐明关于这些可检验的论点的直接看法。马斯洛所有的研究都体现出一种向自我实现的人学习的执着心思,他热心于把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建立在人类的健康而不是病态、潜能而非缺陷的基础上。他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形中,病态、缺陷都需从健康、潜能来理解。马斯洛实际上相信:“那些达于高水平的成热、健康和自我造就的自我实现着的人,势必充分地向我们显示,他们有时看上去几乎像是另一个判然有别的人种。”(《通向存在心理学》)

列维·斯特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