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45860100000012

第12章 2.

“允炆,你看到了吗?”

“我,看到了。”

“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回国以后,国内的高校也会邀请的。”

“黄先生,我是马渭源。”

“久仰久仰。”

……

这一路,也就是从黄仁宇在纽约上州的寓所到密歇根大学的这一路,不过三、四天的时间,朱允炆感受到的身边的变化,已不只是‘惊愕’这个词能完全说明的了。他又有了做皇帝的感觉:

“仁宇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哎呀,这、这、这!老先生不必如此!快请起,请起!”这可不是事先安排的啊!朱允炆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好。

“允炆,这可不是我们安排的!”马渭源一众人立马上前搀扶起身体情况明显不佳的黄仁宇老人,彼此只是苦笑。

“是黄仁宇自己要这么做的。他说,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收获此等奇事,实在是千载难逢。所以他希望能像古代的臣子一样,在建文帝第一次踏进自家大门时,向建文帝鞠一功。找一找封建时代的感觉。”

但朱允炆真是给吓着了。他看对方身着一身自己仍是陌生的衣服,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是西方的西服,我们国内的历史学家,都不穿西装上下班的。”他早已没有把自己再看作皇帝了:“建文帝已死,就叫我允炆吧。”一进门,一眼看到眼前的这位老者,他就有意想要去尊敬。

“这位就是黄仁宇。允炆,作为明史研究争议较为集中的一个点,黄仁宇先生,可是一直都在做着你的研究啊。并且……”

“并且他与国内明史学会的联系也很紧密。这几年他把晚年的时间可以说都献给了明史,献给了他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了。”

密歇根大学的硕大横幅……马渭源问他看到了没有。学校的后门处,一眼就能看到连接正门的林荫路上,“欢迎中国明朝皇帝建文帝”、“《万历十五年》的当代对话”的字样:“这是20世纪以来的宋体简化字,比你所处时代习惯了的繁体中文字,笔画,是要少多了。不过,台湾那边也仍沿用的繁体字。”这会儿则是黄仁宇在向他介绍了。

面对着这样一个国家,面对着500年以后他无从知晓的一个人种,从昨天晚上在上州黄仁宇的寓所睡下第一个晚上起,他始终讲不出一句话来:皇爷爷、父亲、仙仙、师姐……他还是只能念叨他最亲的几个人。朱允炆,他不仅仍是皇帝,且是一个哪怕到了500年以后,还会有人给他下跪的皇帝。“你别看我们看上去都年长你几十岁,其实啊,你比我们要老600多年的呀!”听上去像是玩笑话,但这使他在这里所获得的很多尊重,还是14世纪末不曾感到过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胡思乱想,但他睡着前还憧憬,希望自己能梦到,与在国内时候一样的梦。至少,是相近……

“舅公,舅公!”

“你是朱瞻基吧?马老师告诉我你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你的庙号是宣宗。我已经到美国了。”

“是的,我是朱瞻基。舅公……我的什么?”

“庙号,也就是你死了以后,后人会追封给你的做皇帝的谥号。”

“舅公你这是?”

“瞻基你要相信,你不仅仅是我们明朝,你也一定将成为世界范围内较有作为的君王之一。马老师跟我说过,如果你在位时间能够更长一些的话,你的仁义礼智信,将会很好继承我的治国理念。”他记得朱瞻基对他说过,他的叔叔,会在路上伏击他。

“舅公,因为郑和,郑和大使回到北平后向我禀报了,他说他找到你了。”

“瞻基!”

“舅公。”

“郑和?郑和在哪儿?”本来朱允炆还希望继续问这个侄儿一些话,但不想朱瞻基直接就说到了郑和。

“舅公,郑和已到了弥留之际。他回来的时候,贴身太监来报说他不行了。”朱允炆感觉得到这急迫,已经演变成了冲动。有很多都不一样了,比起他之前遇到的。

“我能不能见见他!我想见他!”朱瞻基在意的其实还是自己的穿着,他问自己的穿着——好奇怪!

“我已经到了600年以后了,瞻基。这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我惶恐不已。不过,皇爷爷开创的明朝在你之后还延续了两百多年,这一点我是非常满意的。”话音未落,朱允炆不想转移话题:“快告诉我郑和怎么样了?我想见他!”

“舅公,郑和从我爷爷那会儿开始就奉命远航到我朝以外的疆域了,持续20年不曾间断过。不过昨天,他的病情加重,就在他不省人事之际,托贴身太监把你的事情呈报了上来。他是于一个月前才终于找到你的。”

“是……是吗?”朱允炆奇怪的,反倒不是他的下落关乎明朝的后续继承问题。

“舅公,你见不到他了。就在刚刚有人来报,说郑和已经……归天了。”

“什么!”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的!而且是转瞬即逝的…….就在刚刚的对话中,他还满含希望。

“舅公,满朝文武也都很难过。郑和是爷爷,是20年以来我大明朝的有功之臣。他的离世,是我朝的重大损失。”

“瞻基,你现在是在哪一年。”

“舅公,我现在是公元1433年,宣德8年。”

“宣德……8年。”朱允炆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清醒,因为他知道这个侄儿还只能做两年的皇帝了。

“你知道高炽是什么时候死的吗?”

“我父亲——先帝,先帝正好是8年前去世的。他还常念叨你。他还常念叨,因为皇位之争,你们成年以后,再也不能在一起了。”

“我和高炽……高炽非常得皇爷爷喜爱。”

“正是在父皇过世后,我收到情报,说皇叔(朱)高旭要在我回京即位的路上伏击我。好在手上的消息灵通,我安排及时,避免了这场篡位的灾难发生。”但是朱允炆,这会儿突然不太能听得清这个皇侄儿说什么了。

“郑和、郑和、郑和!”

“允炆!”赶紧摇醒他。

因为他睡下的时间,已经是美国清晨的4点了。黄仁宇从昨天晚饭以后起,就不知疲倦和他对谈至深夜,他想他又能梦到和在国内时差不多的一些人事,都是这个晚上谈到的。黄仁宇看上去身体情况虽明显不佳,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吧?朱允炆想,他仍不清楚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我听到你在叫郑和?你做梦了吧?梦到国内的事了吧?”

“是的。”

“快起床,我们要上路了,安排得非常满呢!也就是说,在要你跟美国高校的孩子们见面前,我得带你先熟悉熟悉美国。两三天就够用了。”马渭源计划中的,在美国的所有行程加在一起呆不到3个月。所以他希望利用好时间。他问朱允炆状态可好,毕竟美国的白昼比国内还是要长很多。

“在各所高校的活动内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所以我们准备了多个方案以满足现场和电视观众对你和黄仁宇老人的提问。不过允炆,我相信对于你而言,它们都极具吸引力。”马渭源没有说完。在黄仁宇的‘导游’下,他们顺利到达安排好了的纽约上州各个景点。对于两个人,其实这都是第一次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