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天祝卷
4586700000003

第3章 自然资源(2)

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增多,年际变化大,多冰雹,常发生伏旱。全县各地平均温度大多在10℃以上。降水量以8月份为最多,超过了解冬春两季的总降水量。高山地区地形雨丰富,在乌鞘岭地区几乎每天下午都有对流云发展,大多形成降雨,并伴有暴雨或冰雹。乌鞘岭7月份雷暴天气多达21天。部分地区由于降水集中,且阵性降水强度大,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灾害。

秋季前秋潮温多雨,后和为降温迅速,降水锐减。入秋后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加之青藏高原热低压影响,致使9月份阴雨连绵,月平均相对温度达70%左右,往往使已收割的农作物生芽、霉烂,或因降霜过早使农作物青秕而减产。进入10月,气温急剧下降,从0℃以下,降值达5~7℃。

冬季干燥寒冷多晴天。由于受蒙古高原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气压高,温度低,其特点为干冷。最冷的1月温度大都在-10℃以下,寒冷期(日最低≤-10℃)长达3个月以上。土壤冻结深度120~170厘米,阴坡可达200厘米以上。冬季降水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乌鞘岭的极端最低温度达-30℃,寒冷期长达145天。

(二)光照

天祝县全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厘米130千卡左右,最大值出现在5月,为每平方厘米14.3~14.9千卡;最小值出现在12月,每平方厘米为8.1~8.2千卡。全年实日照时数可达4434小时,作物生长季节(5~8月)日照时数在1750小时左右,日平均日照时数14小时上下,年实照率为58~60%,光能利用率只有0.1~0.5%,最高可达6%。

(三)气温

天祝县气温各地差异很大。海拔递减率为每降低100米,温度升高0.5℃。位于大通河谷的天堂寺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为4℃;西北部的皇娘娘台海拔2790米,年平均气温为1.8℃;东部松山滩海拔2727米,年平均气温为1.3℃;中部乌鞘岭海拔3045米,年平均气温-0.2℃。

气温的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1月最冷,乌鞘岭为-12.2℃。天堂寺为-9.8;7月最热,乌鞘岭为11.3℃,天堂寺为15.5℃。气温年际变化比较明显,以乌鞘岭30年记录看,年平均气温最高值是1953年,为0.8℃,最低值是1967年,为-11℃,最大差值为1.9℃。

季节变化不甚明显,气温反复多变。冬季各月平均气温都在-5℃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各地均低于-9℃,极端最低气温乌鞘岭为-30.6℃,海拔低于3000米的地区则高于-30℃。夏季平均气温多在10~-10℃之间(仅指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7℃,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西南部河谷区,可达30℃以上,其余各地则低于30℃。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松山地区3月份平均气温为-3.9℃。4月份升到2.4℃,5月份达7.4℃,月回升幅度达5~6℃。但气温并非直线上升,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回升的温度又急剧下降,有时在24小时内可骤降10~20℃,冷暖突变的气温对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秋季降温迅速,有一场雨变成冬的特点,松山地区9月份平均气温为7.2℃,10月份为1.7℃,11月份至-5.6℃,降值达6~7℃。9月下旬各地先后出现霜冻。

天祝县日均气温稳定通过0℃,土壤解冻,草木萌发,农作物开始播种;气温稳定通过5℃,牧草和农作物开始生长;气温稳定通过10℃时,牧草和农作物生长活跃。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起止日期,各地差异较大。河谷区(海拔2600米以下)开始于3月26日,止于10月31日;中山丘陵区始于4月15日,止于10月22日;高山区始于4月28日,止于10月12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植物生长期,河谷区始于4月22日,止10月14日,为176天;中山丘陵区(海拔2600~3600米)始于5月15日,止于9月23日,为132天;高山区(海拔3600~4200米)始于5月28日,止于9月14日,为110天。河谷区始于5月21日,为70天;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只有50天左右。

活跃积温的分布,河谷区为1740.3℃,中山丘陵区为912.8℃,高山区为331.9℃。

天祝的实际气候特征,四季不甚分明。绝大部分地方冬长无夏,春、秋短暂。乌鞘岭山区的冬季长达312天,春、秋连在一起仅有53天。松山浅山区冬季长达279天,春、夏连在一起仅有86天。全县除大通河沿岸一带有十多天夏季外,其余各地均无夏季。

地温地表面温度受云雨的影响很大,且变化剧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松山为59.4℃,乌鞘岭为58.9℃;地面极端最低温度,松山为-31.5℃,乌鞘岭为-34.4℃。年均地面温度松山为3.9℃,乌鞘岭为1.4℃。月平均地面温度7月最高,1月最低。松山分别为16.6℃和-10.6℃,乌鞘岭分别为13.1℃和-11.8℃。

冻土天祝县冻土期长,各地差异大,部分地方为永久性冻土区。松山平均初冻日为10月4日,最早始于9月15日,最晚始于10月26日,平均解冻日期为翌年4月30日,最早为4月14日,最晚5月24日;平均冻土期为210天,最长的年份可达243天,最大冻土深度为173厘米。乌鞘岭初冻日期为10月13日,最早在9月26日,最晚11月4日;平均解冻日期为8月4日,最早6月25日,最晚8月30日;平均冻土期为297天,最长年份可达327天,最短年份也有256天,最大冻土深度为149厘米。

(四)降水

天祝因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降水量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均匀性,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和年际间的不稳定性。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天祝年降水量大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西北部的哈溪一带年降水量500~600毫米,是全县的多雨区,皇娘娘台一带是最大的降水中心,为632.3毫米;大红沟、寨子滩以北降水较少,不足400毫米;中部乌鞘岭山区和东北部朵什、西大滩为400毫米左右;毛毛山北坡林区则为500毫米;西南部的赛什斯、朱岔为400~500毫米;东坪一带则降至约300毫米;东南部的松山是全县的少雨区,松山城周围降水只有256.5毫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多寡悬殊。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冬季降水少,仅占1~2%;春季降水稍多,占17~25%;前秋多雨,晚秋稀少,占21~27%。8月为降水高峰期,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12月降水量少,大部分地方不足3毫米。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极不稳定。乌鞘岭降水量多的年份达555.2毫米,最少年份只有231.3毫米,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2倍;松山降水最多的年份达426.5毫米,最少的年份只有143.3毫米,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3倍;其他地区大都相差2倍以上。从历史演变分析降水量趋于减少。乌鞘岭以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比50年代减少12~13%;70年代又比60年代减少1~3%;乌鞘岭以南地区60年代比50年代减少12~27%,进入70年代后降水增加了4~10%。

雷雨与冰雹天祝地形复杂,在温暖季节,地方性热力对流非常强烈,往往造成低层与高中层气流的不稳定,以致形成积雨云,或遇冷锋、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影响,受地形抬升,对流加剧形成的积雨云,产生强烈的雷雨或冰雹。强烈的雷雨天气又往往造成强度很大的降水。

积云和冰雹云常起源于黑峨博掌、雷公山、马牙雪山、毛毛山等高海拔地区。冰雹云在高空气流的推动下,经常向东南方向移动,也有受地形影响而向东、向南移动的。

温度天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如松山为55%,乌鞘岭为58%。高山区和林区稍大于其他地区。8、9两月的湿度为全年最大时段,松山、乌鞘岭均在70%左右。

蒸发天祝的年蒸发量约在1200~1700毫米之间。林区的皇娘娘台是全县蒸发量最小的地区之一,年蒸发量为1209.7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倍多。干燥多风的松山滩,年蒸发量为1881.9毫米,是年降水量的6.4倍,是全县蒸发量最大的地区。一年中,12~1月蒸发量最小,月蒸发量约在30~60毫米;5~6月蒸发量最大。约在200毫米以上。

五、森林

(一)林业资源

天祝林区属祁连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区,共有林业用地22.3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1.24%。其中林地18.93万公顷(包括外县管理的2.39万公顷),宜林荒地3.41万公顷。在林地面积中,有乔木林7.26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8.3%;灌木林11.42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0.32%;未成林造林地0.26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35%;苗圃地42.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2%。另有四旁树216.19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6.5%,人均有林0.93公顷。

全县活立木蓄积371.48万立方米(不含外县管理数),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367.71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8.9%;人工林蓄积量为3.77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1%。加上四旁树2.6万立方米,户均97立方米,人均18.7立方米。以林龄组分:幼龄林1.7万公顷,蓄积126.44万立方米;中龄林2.44万公顷,蓄积197.95万立方米;成熟林2405.3公顷,蓄积26.06万立方米;疏林和散生林木蓄积21.03万立方米。

天祝因受大陆性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影响,树种相对贫乏,大致有15科22属37种。天然林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线桦、祁连圆析及少量的细叶云杉、油松、侧析、棘桦、山榆、山杏等;灌森树种有青海杜鹃、烈香杜鹃、头花杜鹃、玻璃杜鹃、瑞香、锦鸡儿、沙棘、甘肃小檗、金腊梅、银腊梅、山柳、高山柳、黄柳、榆叶梅、爬地柏、野樱桃、灰子、丁香、卫茅、花楸等。人工栽培树种以青杨为主,小叶杨、波氏杨、华北落叶松和沙棘次之,还有少量的花椒、果树。

(二)野生动物

祁连山有陆栖脊椎动物229种,其中兽类47种,鸟类169种,两栖爬行类13种,这些动物在天祝县多有分布。

天祝县内属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有40种,其中一类7种,即雪豹、金雕(洁白雕、线头雕)、玉带海雕(黑鹰)、白尾海雕(黄咀雕)、胡兀鹫、斑尾榛鸡(柳鸡)、雉鹑;二类野生动物33种。据武威地区1977年、1978年动物资源调查,天祝县雪豹、雪鸡、蓝马鸡、白臀鹿、马麝、猞猁、石貂、水獭8种野生珍稀动物分布面积为2257.22平方公里。

(三)野生植物

天祝森林植物相当丰富,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等总计有千余种。

牧草植物有紫花针茅、垂披碱草、双叉细柄茅、异针茅、冰草、紫羊茅、藏异燕麦、早熟禾、垂穗鹅观草等。

林区所产中草药有猪苓、野党参、百合、甘肃贝母、天仙子、黄精、玉竹、骨碎补、金樱子、黄芪、赤芍、羌活、益母草、充蔚子、秦艽、冬虫夏草等。

林副产品资源主要有沙棘、山杏、云杉树皮、桦汁、蘑菇、野玫瑰、草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