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前游戏论
4586800000034

第34章 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实践设计(4)

游戏活动强调游戏的自主性,儿童有自己支配和选择游戏的权利,游戏计划不再是教师事先凭想像制订的,而是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根据儿童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来制订下一次的游戏计划,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不断生成新的计划,可以使游戏的开展更加能满足儿童的愿望和需要。这样,避免了游戏指导的盲目性和导演性。

(五)游戏活动环境具有多样性

由于游戏的主人是儿童,要玩什么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权利,每个儿童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就需体现开放性和多样性,才能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使儿童能够逐渐学会控制外部环境。

(六)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

教师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当儿童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儿童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儿童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儿童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因此,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是多重的,改变了过去教师在指导游戏中对指导的片面理解。

(七)游戏机会具有均等性

要使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自己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可能,就必须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机会。均等的游戏机会,能保证每个儿童在此时此地去自由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这便抑制了由于教师的指定和安排而人为造成“玩不到想玩的游戏”或“老师让我玩的”等现象的发生,给儿童自主地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建构出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游戏活动为重点,兴趣乐学为动力,师生互动为前提的游戏活动互动模式。

教师:启发→示范→引导→点拨→评价→欢乐体验

游戏活动的互动模式 | | | | | |

幼儿:欲望→试、做→领悟→成功→交流→欢乐体验

“启发”是教师凭借教具及生动的游戏活动组织,使活动开始;“欲望”是幼儿产生活动兴趣欲望而进入游戏活动的学习情境。“示范”为不完全示范,旨在引导外部活动、尝试活动,带有启发性的作用;“试、做”指幼儿在进入学习状态后所进行的主动、自主的尝试游戏活动,“合作尝试”是就学习群体而言的幼儿结伴合作的尝试游戏活动。“引导”是在幼儿的游戏中,对其思维实施适时适宜的引导任务;“领悟”是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对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感悟和领会,并发挥同伴之间的启发作用。“点拨”指游戏活动中教师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成功”是通过游戏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体验。“评价”是教师在游戏的最后,对幼儿游戏过程及结果所做的积极评价;“交流”是实现幼儿同伴间的互动效能,从而获得自信与成功体验。“欢乐体验”是师生通过游戏活动获得成功感、满足感的体验,达到师生同乐的目的。游戏活动互动模式总的运行方向是从左向右不断运动发展,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式,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可根据教育需要,创造性地灵活使用,可前后互换,也可详略得当地使用,以促进幼儿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根本。从教师向幼儿或从幼儿向教师的教育流程的方向不同,表现出游戏活动自主性程度的不同,前者表现游戏活动的自主性程度较低,后者表现游戏活动自主性程度较高。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可根据游戏活动类型、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育流程,有助于教师对游戏活动技术的把握,更有利于主体性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准备游戏的经验,制定游戏活动目标

教师在考虑组织游戏时,必须为儿童做好相应的材料、时间、空间、经验等条件准备。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及教师期望儿童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儿童。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儿童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儿童能力的机会,省去了教师花大量时间为儿童制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劳动。

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儿童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如果时间过短,儿童不仅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而且会慢慢放弃要玩的游戏内容。

游戏空间的大小、密度及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等,对儿童游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游戏前教师要考虑空间是否有利于儿童各类游戏的开展。足够的空间可以使儿童在游戏时玩得尽兴,而狭窄的空间会使儿童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且容易引起儿童因相互间的碰撞而产生纠纷。

儿童游戏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儿童只有具备了某种经验,才可能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因此,经验的准备就是要为儿童提供多种途径,丰富和完善儿童的知识经验,并在游戏之前以多种方式来刺激、激活儿童已有的经验,为游戏顺利开展提供保证。这种游戏经验的准备包括已有的经验和预先的经验两个部分。儿童就是通过游戏将已获得的生活经验及简单的知识经验进行实践、尝试,并进行重新的建构以形成新的经验,逐渐学习社会规则并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及行为规范。

制定游戏活动活动目标是游戏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包括影响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但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只有内容没有目标,或者先选择内容后制定目标的现象,使教育出现了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使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要制定好活动目标。制定幼儿园活动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

(二)制定的目标要稍高于幼儿的已有水平,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具体的活动目标要与幼儿园的月目标、班级学期目标、幼儿发展水平目标、幼儿教育总目标相一致。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出各项目标。

我们以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将《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体、智、德、美教育目标转换为:身心健康、习惯良好、独立自信、活泼开朗、喜欢操作、思维活跃、乐于交往、长于表达、爱美求美、兴趣广泛的“四十字”幼儿发展目标。幼儿发展目标立足于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技能的全面发展,强调身体与心智并重,兴趣与能力并重,审美与情感并重,个性与社会性并重。首先,这里的游戏活动目标是潜在的。教师的目标不能直接成为对幼儿活动的显性要求,教师将教育意图客体化,即一是将教学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中,二是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作用,通过幼儿满足需要的主动活动来实现目标。其次,游戏活动目标是弹性的。游戏强调的是个体经验和体验,每个人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得的是各人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

要在游戏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提供全面丰富的活动内容。游戏活动内容要蕴含知识经验、技能经验、行为规范经验和情感经验。选择的活动内容要具备直接经验性、开放性、生活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直接经验性特点是指游戏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直接经验,又利于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开放性特点是指游戏活动的内容不仅限于国内、身边,应该更丰富更广泛,可供幼儿自己选择的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的不同需要;生活性特点是指游戏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生活经验并运用于生活;创新性特点是指游戏活动活动的内容包含着新的信息、新的经验、新的情境、新的情感等等新的因素;综合性特点是指游戏活动活动的内容以经验为结构点,综合各领域、各类型能引起幼儿外部身体活动与内部心智活动的活动内容联系成有机整体。

(一)首先要围绕目标选择游戏活动内容。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内容。

(三)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有针对性的能产生新经验的内容。

(四)选择健康的、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

(五)根据游戏活动类型特点选择游戏活动内容。

三、设计游戏活动的方法

(一)情境交往法:是教师为幼儿创造游戏交往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活动情境,引发幼儿产生交往愿望,让幼儿结伴参与语言交往、情感交往、行为交往,使幼儿在主动自主的游戏交往活动中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