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前游戏论
4586800000035

第35章 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实践设计(5)

操作要点:教师在活动前,将教育目的、内容融入到交往活动的设计中,使幼儿的交往活动中具有教育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教师为幼儿的游戏交往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条件,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自主的活动氛围;教师参与游戏交往活动时,注意以朋友、伙伴的身份出现,并将教师的教育意图灵活、有机地通过顺应教育的方式来实现。

(二)尝试成功法: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任务,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游戏活动,自己尝试——错误——改正——再尝试——成功,获得成功体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操作要点:聆听,在教师提供环境材料中,通过聆听要求或问题,弄清尝试什么;实践尝试,幼儿带着问题,自己选择方式、材料进行尝试、实践探索活动;体验成功,通过自评、互评或成果展示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主动发现法:是在教师提供的环境材料中,幼儿通过主动的动手、动脑、探索等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出猜测、惊讶、困惑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

操作要点:难度适宜,内容的难度应是幼儿探索力所能及的;观察寻找,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通过观察、操作、寻找,发现问题,产生猜测、惊讶、探索的心理;解决问题,通过幼儿自主地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去解决问题。

(四)自主选择法:是在教师创设的可选性游戏活动情境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伙伴、材料及活动方式等,使幼儿在活动中强化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得到发展。

操作要点:教师设计具有多重教育目标、内容、材料的可选性游戏活动情境,使幼儿能根据需要与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材料和内容;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良好心理环境条件,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能真正成为自己游戏活动的主人。

(五)点拨引导法:是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在幼儿活动出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以引导观察、设计讨论等方式,变教师的意图或教育目的为幼儿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教师在顺应教育中出点子、拔思维、引方向、导操作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强调教师在运用此法之前一定要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现状及需要,确定幼儿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注意分析游戏活动内容与幼儿现状,对游戏活动的重点、难点做有计划的点拨。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给予灵活机动的点拨;注意点拨只是引思路、方向,只是推动和便于幼儿的活动,应避免包办代替。注意点拨的运用有:实验点拨,是教师引导幼儿对游戏活动的观察、现象的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拔思维、导操作的能力培养的过程;讨论点拨,教师以设问、反问为手段,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能动地学习,从中点拨思维;直观点拨,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点拨思维,帮助幼儿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推动幼儿活动的进程与深入。

(六)情趣体验法:是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以符合幼儿情趣、需求特点的内容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愉悦的情趣氛围中展开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教师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创造直观形象富有情趣特征的环境氛围,调动幼儿内部学习动机;注意游戏活动内容的选用,使直接作用于幼儿的物质载体富于童趣,使幼儿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而乐于接受;重视游戏活动方法的运用,使方法具有情趣的愉悦性,如正确地使用幽默的方法和尝试成功法等,使幼儿在愉悦的情趣氛围中展开学习。

(七)有意设疑法:是教师根据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在分析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为完成教育目的、任务而在游戏活动活动前或实施过程中有意设置疑问,引导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解疑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教师在对游戏活动重点、难点分析的基础上,在制定计划时,有意设置疑问,提出悬念;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以疑问、悬念使幼儿进入疑惑状态,意欲动脑解疑;教师要组织好解疑过程,应允许鼓励幼儿发表不同见解和做法,出现不同解疑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八)延迟判断法:是教师了解指导幼儿的一种观察判断法。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不急于下结论,尽可能给幼儿留较多的时间、空间去思考、操作、讨论、探究、创造。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提供环境材料去实现。

操作要点:教师的指导融入计划及环境材料准备中;在制定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中,教师以观察为主,给幼儿游戏活动提供较多的时间、空间;在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竭力避免以各种理由干扰或主宰幼儿的活动。

(九)评价学习法:是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自身的结果或学习活动后的评价、反馈,达到幼儿自主地调整学习或活动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反馈结果,展示活动结果或进行活动后的评价,显示结果的差异,让幼儿充分感知结果差异;分析原因,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应注意分析过程避免伤害幼儿,以引方向、多鼓励为本;调整学习,根据分析的原因,在教师提供的调整学习或活动方式的机会和条件下,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十)差异教学法:是教师制定并实施符合每个幼儿特点、水平、需要的游戏活动计划,将教学内容作细致的分化,重视对每个幼儿的教学方法、教学切入点、突破点的设计,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提高幼儿的学习成功感和教育的效率感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教师应对每个幼儿有充分的了解;制定游戏活动计划中应注意不同层次水平幼儿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幼儿定以不同层次的目标,重视每个幼儿自身的纵向发展,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学习的兴趣和成长的信心;重视对教学内容难易差异的分解,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切人教学,缩小每个幼儿的学习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以上方法是相辅相成地综合运用的。

四、游戏活动实施的途径网络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隐性途径是指优化育人的心理环境及优化育人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显性途径(见表6—3):主要从游戏活动的自主程度分为任务定向性游戏活动、自主选择性游戏活动、自由游戏活动。任务定向性游戏活动是一种高结构、主要具有近期目标的、可控因素相对较多的教学活动;自主选择性游戏活动是介于高结构活动与自由游戏活动之间的一种活动,它主要追求的是中期目标,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选择性相对于任务定向性活动来说要多一些,而可控因素相对少些;自由游戏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它主要追求的是远期目标,相对与前两种活动,其可控因素最少,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内容、材料、方式、伙伴等。

主要结论与应用

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设计应遵循认知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具体活动与反省抽象相结合、自由选择与全面参与相结合、主体互动等原则,使幼儿园在游戏活动中身心愉悦,丰富经验、加深体验。

根据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主要感官的运用,可以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观察学习、操作学习、倾听学习;根据游戏的内容,可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两维学习和三维学习;根据游戏利用的空间,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室内学习和户外学习;根据游戏过程中儿童学习材料的运用与安排,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同时学习和继时(或历时)学习;根据游戏过程中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交往学习、模仿学习、合作学习、冲突学习。据此我们构建了游戏活动的基本模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活动的性质在发生着渐进性的变化,构成了教学活动连续体。在这些游戏化程度不等的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是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不同程度混合的学习活动。

游戏教学互动模式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游戏活动为重点,兴趣乐学为动力,师生互动为前提,由告诉式教育向探究式教育转变、由认知性教育向交往性教育转变、由抽象化教育向形象化教育转变。游戏教学目标是潜在的、具有弹性的。教师的目标不能直接成为对幼儿活动的显性要求,教师将教育意图客体化,即一是将教学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中,二是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作用,通过幼儿满足需要的主动活动来实现目标。游戏强调的是个体经验和体验,每个人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得的是各人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游戏教学内容要蕴含知识经验、技能经验、行为规范经验和情感经验。选择的活动内容要具备直接经验性、开放性、生活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游戏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地综合运用的。

学习评价

1.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你认为还应遵循什么原则?

2.儿童的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教学模式?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否应该有教学模式?谈谈你的见解。

4.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在各要素的选择和制定过程中应遵循怎样的设计理念?

5.影响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目前幼儿园的实际谈谈这些因素是如何促进或阻碍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