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1
46103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之星(3)

50~6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有《河上岛屿》(1957),《各自陌生者》(1961)。前者没有一个中心故事,通过四个人物的叙述,从各个侧面揭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待性欲、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态度。小说中的已婚男女都有婚外恋,寻求性欲的满足。作者既反对双重人格和违反自然本性的生活,也反对沉耽于性欲享受,完全摒弃符合道德规范的生活。小说的主题最后落到情与理、性欲与情爱、个性与社会的和谐结合。《各自陌生者》采用表现主义手法,情节淡化,着墨于情绪和环境的抒情描绘。中心人物是身患绝症的老妇赛罗玛和愁闷的青年女子瑶凯。前者乐观地面对生活,迎接死亡;后者对生活丧失信念,对死亡怀有恐惧感。前者是自然死去,后者是精神自杀。作品具有象征意义,老妇代表东方,瑶凯象征现代西方。小说揭示东西方对死亡和命运的不同选择和理解。

阿葛叶的生活和创作始终在印度与西方文化生活环境中徘徊。1965年他主编《晷日》新闻综合周刊,幻想以民间政治家身份参政。1966年担任第五次全印作家大会主席,同年访问苏联和东欧国家。1969年辞去《晷日》主编,又到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文学理论,讲授印度文学和潜文化的传播。1970年回国。1977~1979年担任颇有影响的《新印度斯坦报》主编。1978年因诗集《摆渡几多回》获印度最高文学奖“智慧讲座奖”。1984年访问中国,写下5首充满对中国人民情谊的诗篇。这时期的主要诗作有:《金色的水草》(1965)、《摆渡几多回》(1967)、《我为什么知道》(1969)、《大海的姿态》(1970)、《编织宁静之网》(1973)、《圣树底下》(1977)等。阿葛叶曾经幻想大洋彼岸,人的自然本性将是完美无缺,生活将是自由,欢乐。于是,他几次飘洋渡海,侨居国外,然而,他失望了:“异国冷酷的世界”“只有赤裸裸的黑暗”(《摆渡儿多回》)。阿葛叶厌恶现代文明的嚣闹,呼唤印度的宁静,“编织一张宁静之网”。但诗人没有沉沦,他歌颂对社会和真理的奉献,歌颂独立个性的完美塑造,他还著有十几部文学评论专著,探讨新的美学价值。作家创作机因和大众文化的传播。

1987年4月4日,阿葛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印度评沦界称他为“二十世纪印度尊严历史的缔造者”。

阿瓦德·陶菲格·尤素福

(1911~)黎巴嫩作家。1911出生在靠近贝鲁特的地中海滨巴哈尔萨菲村。

阿瓦德1923年小学毕业后,在村内进了耶稣学校,后上贝鲁特的耶稣学院学习文史。在学院内阿语系主任卢法伊勒·纳赫莱的指导下,他进步很快,而且立下了当作家与诗人的志向,毕业后。曾先后在《尼达报》,《卡卜斯报》工作。1933至1941年任《白天报》秘书。由于该报强烈的反对美法殖民主义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陶菲格于1941年被捕入狱。1941至1946年创办《新的》杂志。随后转入外交界,直至担任大使。1974年退休。

阿瓦德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紧紧抓住黎巴嫩的历史与现实,始终关注它的命运。他经常谴责悲现失望者,但他作品的氛围常常又是悲剧性的,作品的主人公常常被命运所压倒。他信仰基督教,但不认为伊斯兰教闹基督教教义有什么相悖之处。他说,黎巴嫩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它有各种教派和各种文化。在他的作品中有基督教徒投身阿拉伯革命,穆斯林姑娘爱上了马龙派教徒等和睦相处的情况。

陶·尤·阿瓦德被誉为黎巴嫩短篇小说的先驱之一。他1936年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跛足少年》,以后又陆续发表《羊绒衫》(1938)、《面包》(1939)和《处女》(1944)等。《面包》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黎巴嫩青年为了过自由、尊严的生活和唤醒民众,勇敢地同法国殖民主义者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黎巴嫩人民对自由的渴求不亚于面包。小说对于社会的贫富差异,特别是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作了催人泪下的描写。这部作品在黎巴嫩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在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之后,陶·尤·阿瓦德于1972年发表《贝鲁特磨坊》,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1968年贝鲁特的政治和社会情况,以色列飞机不断来袭,政府软弱无力,官员们醉生梦死,学生们上街游行抗议穷人得不到安全的保障。富人、封建地主和工头犹如一座吃人的磨坊,蹂躏着普通群众。这部书一发表就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除了充分表现社会现实外,评论家指出它结构严谨,艺术技巧高超,特别是大学生们的性格描写较为成功,且为阿拉伯文学界提供了丰满的妇女形象。

阿瓦德还著有诗集《时光的驼队》、评沦集《语言骑七》和剧本若干种。

埃里蒂斯·奥迪赛乌斯

(1911~)希腊诗人。1911年11月2日生于克里特岛首府伊拉克利翁,原籍水提利尼岛。父亲是肥皂和橄榄油制造商。1914年工厂迁往比雷埃夫斯,全家也随之移居雅典。1917年,他进一所私立小学念书。每年暑期都去斯佩彻斯岛领略奇异的海岛风光。1924年考入雅典男子中学,课余积极参加崇拜自然小组的活动,同时还阅读了大量希腊和法国诗歌作品,尤其喜爱艾吕雅和茹弗的作品。1930年进入雅典大学法律系。1934年开始诗歌创作,并陆续在《新文学》杂志上发表。1935年他与希腊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恩皮利考斯相识,他们和另外一些志同道合者以《新文学》为阵地,形成了30年代希腊新诗的主力军。1936年,他制作了六幅拼贴画,参加希腊的超现实主义画展。翌年,他放弃大学毕业考试,转入科孚陆军学校。退役后继续从事诗歌创作和翻译。1939年,他的第一本诗集《方向》问世,它与另一本诗集《太阳第一》(1943)代表了诗人早期的创作追求,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对阳光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内心体验,力图揭示它超自然的属性,似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在永恒和光明中得到解释。同时,他又追求一种非物理现象的透明度,幻想像光明那样在揭示事物本质方面具有无限延伸的穿透力。

1940年12月,埃里蒂斯再次入伍,作为希腊第一军团的陆军中尉到前线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这对他日后创作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把目光由大自然移向社会和人自身。长诗《献给在阿尔巴尼亚牺牲的陆军中尉的英雄挽歌》(1945)标志着诗人创作的成熟。埃里蒂斯用非现实主义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受来表现战争,因而使作品具有了多层次的现实意义。同年,经塞菲里斯推荐,他担任了战后新成立的希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负责人,为电台撰写有关诗歌和绘画的文章。1948年,他去瑞士,然后移居巴黎,在那里与勒韦尔迪,布勒东,艾吕稚,加缪,茹弗。毕加索等知名人士经常来往。1957年至1959年,埃里蒂斯隐居在雅典贝利尼大街的一所公寓里,潜心创作长诗《理所当然》,同时给另一首长诗《对天七叹》定稿。1959年《理所当然》问世,获第二年的国家诗歌大奖。长诗包括《创世》、《受难》和《赞美》三部分,是一幅以希腊为背景,通过展示人类的受难经历,表现和赞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宏伟画卷。埃里蒂斯在主题构思,结构设计以及形式编排上都受到基督教思想和教堂祈祷仪式的启发。他大致采用圣经典故和宗教赞美诗的格式,力图从实践和认识主体的角度,揭示基督教关于生命诞生、受难、死亡、复活、永生的奥秘,阐明“这个渺小的、这个伟大的世界”的对立统一。《受难》是全诗的主干部分,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暗指一条个体融于整体,短暂化为永恒的必由之路。

《理所当然》发表后,诗人进入了创作上的第二个沉默期,直到1971年才又开始发表作品。从那时至1984年,他先后出版了《光明树》、《花押字》,《玛丽亚·奈弗利》以及《看不见的四月的日记》。其中,《玛丽亚·奈弗利》代表诗人创作晚期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的尝试。这首长诗以城市生活为背景,采用面对面的内心独白形式,姑娘的话排列在书页的左边,而诗人的反应则排列在右边,他们在许多人生和社会问题上都有分歧,由此吸引读者参与对话。并作出自己的回答。

1979年,埃里蒂斯获诺贝尔文学奖。1982年,希腊作家协会一致推举他为名誉会长。

巴赞·埃尔韦

(1911~#)法国小说家,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他出生在法国昂热市的一个经营土地的家庭;六岁时,父母到中国,把他抛在家里;因而,从童年时代起,他的生活就动荡不安。他生就一种叛逆性格,从小就同守旧的天主教家庭、铁石心肠的母亲发生冲突;上学后,又憎恶师道尊严和窒息天性的教育,屡屡抗争,多次逃走、乃至被关进精神病院里。到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后,他就毅然同家庭决裂,自谋生路,打过各种各样的零工,备尝艰辛的生活、炎凉的世态,但他也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资产阶级家庭和社会的认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巴赞自幼勤奋好学,常常潜入父亲的书房偷看禁书;入大学学习,更是勤奋刻苦,在艰难的条件下获得文学士学位。同大多数爱好文学的青年一样,他的文学创作的尝试是从诗歌开始的,1947年发表诗集《白昼》,获当年阿波利奈尔诗歌奖。但是,他听从了保尔·瓦雷里的劝告,投身于小说的创作中,于1948年发表《毒蛇在握》,又获读者奖,成为文坛上令人瞩目的新秀。在此后的文学生涯中,有十余部长篇小说和两个短篇小说集问世,主要有:《头撞墙》(1949)、《站起来走吧》(1952),《火上浇油》。(1954)、《我敢爱谁》(1956)、《以儿子的名义》(1961)、《我所相信的》(1977),以及《婚姻介绍所》(1951)、《脱帽致敬》(1963)等。

巴赞的小说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头一个阶段笔法犀利冷峻,是对他童年和少年时的遭遇的清算。作品有抨击教养院与疯人院的《头撞墙》,以及旨在控诉资产阶级家庭,尤其鞭挞绰号叫“疯猪婆”的母亲的《勒佐一家》三部曲:《毒蛇在握》、《树倒猢狲散》(1950)和《枭啼》(1972)。

从《站起来走吧》起为第二阶段的创作。1949年,巴赞参加了世界主义运动,渐渐摆脱早年生活的积怨,更加关注贫苦和被压迫人的命运。这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我敢爱谁》。这是叙述四代女人的命运的故事,前三代都取名叫伊莎贝尔;姥姥年轻守寡;母亲离婚再嫁,遭到老女佣和全家人的反对;女儿起初憎恶继父,后来产生好感,甚至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他有了私情。继父梅利泽律师在这家中难以立足,妻子病逝后,在由谁当这家户主问题上与纳塔莉展开激烈争夺。女儿则心情矛盾,无所适从。虽然继父在强大的传统势力面前败退而走,她却在半年之后生下了第四代伊莎贝尔。“我该爱谁?”并无答案,表明她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痛苦的抉择;同样表明西方青年进入变幻无常的社会,也都感到命运未卜前途茫茫。

巴赞善于撷取普通生活场景,来揭示恋爱、婚姻,妇女,家庭。人生、传统等重大社会问题。他是背叛旧家庭的逆子,是讨伐旧思想的勇士,无论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他自己,都进行冷峻无情的削析,把丑恶的东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剖析得既痛切又深挚,从而产业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巴赞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也是他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增添的新色彩。

在塑造人物方面,巴赞技艺娴熟。无沦是疯猪婆和糊涂虫,亚瑟·杰拉纳和孔斯唐丝·贝尔格莱斯、还是阿斯丹先生,都是读者忘不掉的人物,他们不但像生活中一样真实鲜明,而且具有心理表现的深度。巴赞的语言简洁清新,而笔调往往辛辣冷峭,形成一种深沉凄切、怨忿讥消的幽默风格。

比莱·德克什·希沃巽格尔

(1911~)印度马拉雅拉姆语作家。1911年出生在阿尔浦夏地区的德克什村。他很早就开始创作,写有许多长篇小说,如《小虾》、《两斗谷》、《警告》、《弃神》、《奥赛伯的儿子们》等,也写过不少短篇小说,大都收入《德克什短篇小说选》。

《小虾》(1957)是作家早期作品,描绘阿莱比附近的渔民生活。渔民杰本的女儿格鲁德玛爱上了一个低贱种姓的男青年布里古迪,族规和各方的压力阻挠他们结合,他们不甘屈服,手挽手地一起走进了大海。小说朴实无华,真实可信。德克什采用白描手法,娓娓动听地叙讲故事,成功地刻画了各式各样人物的复杂性格,尤其注重心理描写,反面人物也透出人情味,没有脸谱化。《小虾》获当年印度文学院奖。

《两斗谷》是德克什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主要写阿莱比附近沼泽地带无地农民的辛劳,地主对农民的压迫,也写出了统治阶级间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德克什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大多描绘农民、渔民,手工业者的生活,作者对他们怀着热烈的同情,而对地主、渔霸、资本家等则给以犀利的揭露。

1985年,德克什获印度文学界最重要的讲坛奖。

狄尔泰·威廉

(1833~1911)德国哲学家、文艺学家。1833年9月19日出生于莱茵省比布利希的一个神父家庭,1911年10月1日逝世于谢伊斯镇。少年时代,狄尔泰深受父亲的泛神论思想和母亲的音乐素养的熏陶。17岁离开比布利希,在威斯巴登、海德堡和柏林学习神学和哲学。对康德著作的研究,促发了他以后进行的“历史理性批判”。1862至1882年,狄尔泰先后在巴塞尔,基尔、布雷斯劳和柏林大学任教,担任过柏林普鲁土皇家科学院院士。

狄尔泰是“生活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名言是“从生活自身来理解生活”。狄尔泰所说的生活不是人类简单的物质生活,而是人类无限丰富多采的完整统一的精神生活。狄尔泰认为,这种精神生活是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的,它只能凭借人的神秘感,凭借入的一种入神的状态来体验,体验是把握“实在”或“绝对”的手段。只有在体验中才能理解生活,从而表达出生活的意义他的《精神科学导论》(1910)就是建立这种精神科学的努力。狄尔泰还试图以解释学作为他的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他在《解释学的起源》一书中,研究了解释学的起源、发展和一般特征,是古典解释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