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1
4610300000012

第12章 文学之星(4)

狄尔泰一生喜欢音乐和诗歌。他同德国浪漫派一样,认为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的艺术”。他崇敬莎士比亚、歌德、荷尔德林、诺瓦利斯和海涅等诗人。狄尔泰认为,音乐、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文学史和诗学的研究同建立精神科学的哲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诗歌和音乐的体验,理解人类的精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的精神科学。狄尔泰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著作和论文。如《诗人的想象力》(1878)研究了19世纪下半期的诗学;《论德国的文学和音乐》是对德国中世纪文学的纵观,其中包括对克洛卜施托克、席勒,让·保尔的研究;《伟大的想象诗》中有对文艺复兴文学以及莎士比亚的研究;《体验与诗歌》(1906)系统地阐述了莱辛、歌镕、诺瓦利斯、荷尔德林以及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甚至在一些哲学著作中,狄尔泰也多方面涉及文学,研究文学同哲学和历史的关系;在《施莱尔马赫》里,狄尔泰研究了他一直喜欢的德国浪漫派,尤其是弗·施莱格尔。

作为哲学家,狄尔泰同时也享有文学批评大家的声誉。他的强调人的直觉和心理因素的“体验”观点和解释学理论对后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弗里施·马克斯

(1911~)瑞士剧作家、小说家。1911年5月15日生于苏黎世,父亲是建筑师。1931至1933年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攻读德语文学,因父亲去世而中辍,以新闻工作谋生,并写出于第一部小说《于尔根·莱因哈特》(1934),影响不大。1936年得到友人的资助,入苏黎吐瑞土联邦工学院学习建筑,中途应征入伍,曾在边境的炮兵部队服役,写下了《从军散记》(1940)。1941年工学院毕业,从事建筑业务,同时进行业余创作。但头几年他在小说的尝试方面仍未引起反响,后转向戏剧创作。1944年问世的第一部剧作《圣·克鲁兹》,写一位生命垂危的行吟歌手与昔日的恋人久别重逢的故事,以唤起人们对久远往事的追念和对故乡的向往。作者不是按传统方法倾注于布置环环紧扣的情节,相反,他致力于把它拆散,又按现代方式加以重新结构。因此这个剧作虽然在弗施的整个创作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却显露了他的创作风格的端倪;可以窥见到他后来作品的长处(新颖有趣的结构形式)和短处(语言流于宽洞与无力)。

第2年问世的《他们又在歌唱了》(1945),写一群无辜的人们惨死在法西斯的屠刀下,他们和战争的遇难者以及刽子手在阴间寻找共同的生活,仿佛人类被一种“异化”的力量操纵着、进行互相残杀。而那直接杀人的人不过是被操纵的工具。这些被害与害人的生物。在活着的时候都失去了“自我”,只有到冥界才能得到恢复。但剧中人们的歌声反复出现,警告活着的人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却也对后人和未来的世界寄托着一种希望。有人批评这个剧缺乏个人的战争经验的基础。战争事件仅仅作为陪衬。服务于作者的某种主观动机,而没有与具体的时代材料相联系。

1946年写成而于1947年上演的《中国长城》是一出闹剧。长城在剧中作为时间的象征、历史的见证出现,借以表现技术进步与人类境况的矛盾。这个剧作抛弃“场”和“幕”的模式,而由24个“景”组成。人物古今同台,而且各行各业都有。除秦始皇外,都与长城无关。西班牙的费利佩二世,俄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法国的拿破仑,还有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唐璜等等登场人物,实际上不过起一种面具的作用。这个戏贯穿着历史悲观主义的基调,形式上令人想到布莱希特的《三个铜子儿的歌剧》。

《唐璜,又名对几何学的爱好》(1953)是出喜剧,它描写唐璜十分爱好几何学,潜心钻研,却被许多女性纠缠着。为了摆脱她们的追逐,他假装被人逮走,并关进了地狱。但仍然不能如愿。从审美角度看,这出喜剧具有更多娱乐意识。

1954年弗里施终于摆脱掉建筑业务,在创作上出现了高潮。除了写出两部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外,诞生了他的两部戏剧代表作:《毕德曼和纵火犯》(1958)与《安多拉》(1961)。《毕德曼和纵火犯》的剧情很简单:经营生发水的老板毕德曼生性胆小怕事,也唯利是图,他眼看两个形迹可疑的人不断把汽油筒往他的阁楼上搬运,却明哲保身,一味迁就、纵容,直至为虎作伥,终于酿成了全城大火。作品的喻意是明显的:对于一切危害人类的罪恶势力,在其刚抬头时就必须进行抵制和阻止甚至斗争,否则,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灾祸。剧中采用古希腊悲剧常用的合唱队形式,随着剧情的进展,它随时进行说明、暗示、评论、谴责。

安多拉是个小城镇,它正受到“黑色”势力的威胁。村中的小孩安德里,即剧中的主人公被人们误为犹太人,因想逃离乡里,被“黑色”势力的人抓住,一位名叫“坎”的当地教师解救了他,并把他抚养成人(实际上他是这位“养父”的私生子)。因为“犹太”血统,他处处受到歧视。士兵把他揍伤;医生怕沾“犹太”的边而污辱他;神甫用克尔凯廓尔的话“你必须保重自己”劝慰他。等于隔靴搔痒。在社会偏见的包围中,安德里唯一的精神寄托是对“养父”的婚生女巴尔璞琳的爱,却遭到她的拒绝。后来“黑色”势力终于入侵,大批犹太人惨遭屠杀,父亲上吊身亡,巴力璞琳带着疯狂的表情满地乱跑。她呆呆地凝视着安德里的鞋,徒然地盼望着他能回来……这个剧动人地描写了欧洲的排犹运动怎样造成对犹太人的社会偏见;人们被这种偏见所驱使,参与对一个无辜生灵的精神围攻与迫害,犯了罪而不自觉。

《安多拉》问世之后,欧洲的“文献戏剧”和“残酷戏剧”相继兴起。年近花甲的弗里施义折回到他的戏剧事业的初创阶段,重新抬起与《圣·克鲁兹》相近的题材,写出了《传记,一出戏》(1967)。

弗里施在戏剧观和艺术方法上也受到美国作家怀尔德和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影响。前者的影响见之于他的作品中是对世界的悲观看法;后者对他的影响是譬喻风格和“陌生化技巧。”。

弗里施写戏同时也写小说。他的小说更明显地着重从认识人的自我异化和找回自我的必要性出发,弗里施的两部小说《施蒂勒》(1954)和《能干的法贝尔》(1957),都探讨人的“同一性”的辨认问题,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有了过错或劣迹,能否放弃或抹掉原来的身份而变成另一个人的问题。他的小说还有:《就叫我甘腾拜因吧》(1964)、《蒙陶克》(1975)、《人类出现在新生世》、《蓝胡子》(均1982)等。

弗里施很爱好旅行。学生年代就游历了巴尔干半岛和南欧。战后足迹更是遍及欧、非、亚、南北美洲。1975年曾随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访问中国。

弗里施是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和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纽约市立大学名誉博士等。先后获得近20次奖。

高·素朗卡娘

(1911~)泰国女作家。本名甘哈·堪希驻,1911年2月26日生于吞武里的一个官宦之家。皇后女子中学8年级毕业后教了三年书,之后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她创办过文学艺术出版社及《芒通日报》,并自任总编辑,做过《妇女之家报》的部主任。1931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几十年来共写了短篇小说约百篇,长篇小说45部,翻译作品一部,剧本三部、诗集一部,散文多种。她的家庭爱情小说在几十年前就产生过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拥有众多的读者,根椐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也很受观众欢迎。

高·索朗卡娘的创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在艺术上还不成熟,但女作家有向世俗偏见和当权者以道德挑战的锐气,作品积极向上。她轰动文坛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妓女》(1937),一年内两次印刷,在社会上激起了极大反响。小说写一位乡下少女被骗到曼谷,沦为妓女,后来与一位前来嫖妓的“上等人”相爱,并生有一子,但世俗的偏见使他们无法结合,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临死前她又意外地与这位上等人重逢,希望能把自己的骨肉抚养成人,这是她最后的遗嘱。把一个“低贱”的妓女作为小说的主角,在当时的泰国尚无先例,何况作者又是一位年仅25岁的女作家。高·索朗卡娘竟不掩饰她对女主人公的同情,指出妓女至少要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要诚实!

在《潘蒂帕》(1940)这部小说中,作者对当时泰国的最高统治者銮披汶的“道德规范”提出了大胆的挑战。銮披汶政府规定,在文学作品中不能写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甚至只是“想入非非”也不行,而高·素朗卡娘却写了外遇和私奔,并且指出,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潘蒂帕追求真正的爱情并没有错。在《台帕拉》(1941)这部小说中,作者把宫中的贵族与农民作了对比,赞扬农民的质朴,对青年男女不顾世俗偏见大胆追求幸福给予了肯定。

战后,高·索朗卡娘在创作思想上没有前进,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有《金沙屋》(1953)、《隆阿仑》(1949)、《萍开夫人》(1952)和《如此爱情》(1957)等。这些作品主要描写封建贵族大家庭中的恩怨仇雠,财产的再分配,血缘的纠葛,“灰姑娘”式的结局和《傲慢与偏见》式的爱情。作品缺乏现代意识。

《金沙屋》是一部誉满文坛的作品,它在读者面前揭示了贵族中某些人物的面纱,打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读者深刻地认识了贵族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森严的等级观念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隆阿仑》中读者还可以认识贵族中另一种人物,她们由于自私而产生变态心理,失去了常人的理智和信念。

高·素朗卡娘在艺术上有独到的成就。她注意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她的小说结构严谨,情节起伏跌宕。她善于描写细节,但又没有被琐细的日常生活淹没她善于前后照应,使人物的关系和命运在情节发展中趋于明朗。有些小说,如《萍开夫人》和《隆阿仑》又加上了母女离散与重聚的戏剧性情节,就更增加了读者的兴味。过去的家庭爱情小说写的大多是大家闺秀,高·索朗卡娘却写了一些富于反抗,争强好胜的少女形象,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把贵族大家庭中的仆人也写活了,这在泰国小说家中并不多见。

克立·巴莫

(1911~)泰国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考古学家。1911年4月10日生于泰国信武里府。出身贵族家庭。祖父是曼谷王朝二世王之子,父亲在五世王时官居警务总监,领中将衔。克立·巴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5岁在曼谷玫瑰因学校毕业后赴英国留学,22岁获牛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回国后在法政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任教,同时研究并撰文介绍曼谷王朝六世王的生平及著作。1946年当选议员,进入政界。后以社会行动党主席身分活跃于政治舞台,先后任议长,内阁部长。总理。1975年率泰国政府代表团访华,促成中泰建交。

克立·巴莫早年留学英国时就开始英文著述,回国后开始泰文著述。1950年创办《沙炎叻日报》、《京都人月刊》,并主持撰写《沙炎叻日报》的专栏文章。

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混《四朗代》、《红竹》、《殊途同归》(又泽《芸芸众生》)、《封建洋人》、以及短篇小说多篇。克立·巴莫又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研究者,著有《资本家版三国演义》、《终身丞相曹操》等历史小说,影射50年代泰国政治。他还编译了《盂获》、《慈禧太后》等中国历史小说。1972年由他编导的歌舞剧《披沛归顺》在法政大学公演后引起轰动。

《四朝代》(1953)是克立·巴莫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声誉。作品以曼谷王朝五世王中期到八世王末期(1882~1946)上层贵族社会为背景。描写一个贵族家庭的盛衰沉浮,作者精心地塑造了正直善良、美丽端庄,聪明贤惠的贵族女子帕洛伊的形象。贵族家庭出身的帕洛伊十岁入宫侍候娘娘,宫中侍女的生活使她受到封建文化的熏陶,成长为一个具有封建美德的侯爵夫人。然而帕洛伊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先是遭受母亲去世和失恋的痛苦,继而义失去父亲、丈夫和儿子。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下,地仍能克制自己,顽强地与生活搏斗。她同情弱者,可怜被欺压的无辜。她有宽人的胸怀和菩萨的善心,先收养了丈夫坤伯雷与她结婚之前的私生子达典恩,继而又不记前仇,收留了在娘家一贯欺辱虐待她,破产后又来投靠她的同父异母姐姐坤雯,最后收养了大儿子达奥安的妻子和私生子女,从而博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当帕洛伊怀着敬仰的心情重游圣地皇宫时,昔日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冷落破败,满日荒凉。她苦心支撑的贵族家庭,在不断涌入的西方文化潮流凶猛冲击下,成了革新派与保皇派、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激烈斗争的战场。碧眼金发的法同女郎成了她的儿媳妇;女儿当了西方文化的俘虏;大儿子达奥安成了推翻朝廷的中坚,新政府中的大人物;养子达奥恩成了保皇的囚犯,获释后出家当了和尚;逃避政治的二儿子达奥德当了逍遥派,最后死于他乡;以革新派自居的女婿坤塞维在日本占领泰国期间卖国求荣,成了亲日的内奸和发国难财的奸商。当日军炸弹把她苦心支撑的侯门府第夷为平地时,她才恍然大悟,她所熟悉和眷恋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她所不熟悉和不理解的新时代和新事物正接踵而来。

这部小说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以广阔的画面形象表现了封建制度衰败,资本主义兴起的动荡年代里泰国社会的变革,细致地刻画了封建王朝和上层贵族社会的沧桑变迁。

克立·巴莫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小说《红竹》(1954),写于銮披汶政府掀起反共高潮的时期,意在影射当时的泰国政治。小说的中心内容,就像作者所说,是通过对红竹村村民生活的描述,反映新与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全书共21章,既互相联系,又可单独成篇。书中贯穿始终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农民出身,从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硬汉子乃格温,另一个是息事宁人、委屈求全的红竹寺长老颂潘格朗。

林泽尔·路易丝

(1911~)联邦德国女作家。1911年4月30日出生于上巴伐利亚的皮茨陵。林泽尔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大学毕业后,直到1939年从事教育工作,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40年,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玻璃指环》问世。这篇小说既给作家带来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灾难,同一年,纳粹政府禁止她继续写作,1944年法西斯分子又以“叛国罪”将她逮捕,投入集中营,直到法西斯政权覆灭。1945至1953年,林泽尔以作家的身份参与慕尼黑《新闻报》的编辑工作,同年与作曲家卡尔·奥尔夫结婚。自1946年起,她一直定居在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