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1
4610300000005

第5章 世界历程(5)

胡炳云

(1911~1996.2.28)原名胡能清。四川南充人。1928年入川军当兵。1929年曾参加川军第7混成旅代旅长旷继勋等发动的蓬溪起义。1932年底在四川巴州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33军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和嘉陵江战役。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军第2师4团连长,所部在攻占腊子口战斗中担任主攻。到陕北后任红2师4团副团长,参加直罗镇、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营长,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1939年起任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115师教导1旅1团团长,新四军第3师19团团长、第7旅副旅长,参加陈道口、山子头、盐阜区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2旅旅长、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l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9军军长,参加了苏中、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参谋长1955年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77~1981年任兰洲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预予少将军街。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6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何以祥

(1911.9.9~1994.10.20)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生于四川西充九村。1929年入川军第20军当兵。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军团排长、连长、第4师营长、第10团团长,军团司令部侦察训练科科长,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历次反“围 剿”和长征。到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学兵大队大队长、山西游击第2大队大队长、第115师晋西支队2队团副团长、团长、支队参谋长、参加开辟晋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5月起任第135师教导第2旅参谋长、鲁南军区副司令员、滨海军分区司令员、浜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115师兼山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参加厂郯城、赣榆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8师副师长、师长,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8兵团参谋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盂良崮、沙土集、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参谋长。1955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级解放勋章。后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1982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曾兼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1994年10月20日在上海病逝。

郭国言

(1911~1942.2.9)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湖北黄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同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入川。1933年后,任红3l军9l师271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参加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5年任第271团团长,参加长征。1936年后、任红31军93师279团营长、副团长。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营长、副团长,参加长生口、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9年7月起,任第386旅772团团长,率部参加普冀豫边区反“扫荡”。1940年6月任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1941年1月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1942年率部参加太行区春季反“扫荡”,2月9日在山西武乡以东大有镇指挥作战时牺牲。

郭洪涛

(1911~)陕西米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1927年曾任榆林中学生会长,中共特支书记、榆林地委组织部部长。1927年冬被捕,在太原监狱中任中共山西特委领导的秘密支部书记,坚持战争。1933年夏出狱,同年冬任中共陕北特委组织部部长。1934年7月兼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创建陕北苏区的斗争和第一次反“围剿”。1935年2月后任中共西北工委组织部部长、秘书长,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陕北省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区党委书记。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兼任绥德警备区政治委员、中共绥德地委书记。1938年春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分局书记,参与领导开辟沂蒙山等抗击根据地的斗争和鲁中反“扫荡”。1941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满铁路管理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铁路局局长,铁道部副部长。国务院第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顾问等职。是第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1987年为中共中央顾问委 员会委员。

桂干生

(1911.11.1~1945.7.9)八路军高级指挥员。生于河南罗山桂店村。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桂店农民暴动,任赤卫队中队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任排长、连长、营长、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和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1934年8月任红31军93师274团政治委员时,参与指挥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的夜袭青龙观战斗,该团被方面军授予“夜袭常胜军”称号。1935年任红31军9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八路军第129师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2月任第129师游击支队支队长,同年4月兼任晋冀豫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参加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起、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9旅旅长,冀南军区第4、第1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南地区反“扫荡”作战。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5月任新四军第5师干部队副队长、从延安出发赴华中地区。7月7日过同蒲路(大同—风陵渡)时遭西平遥县城之敌炮击负重伤,9日凌晨牺牲。

封永顺

(1911.12.1~1996.5.30)又名封乃修。生于河北大兴龙头村(今为北京市)。1927年入东北军当兵。1930年10月毕业于东北军讲武堂。1936年底参加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组织部部长。1937年10月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军务军械处处长。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任冀中军区兼第3纵队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冀晋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区“五—”反“扫荡”。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参与组织平津、太原战役后勤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军委总军械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11月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1969年9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80~1982年任总后勤部顾问。1996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董天知

(1911~1940.8.20)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董亮,曾用名董旭生。河南荣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北平(今北京)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31年被捕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经营救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建立山西新军的工作。1937年9月在牺盟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和抗日救亡先锋总队总队长。同年11月起先后任山西抗敌决死第3总队政治主任、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和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12月参与领导粉碎了反动军官李冠军策动的军事叛乱。后指挥部队在晋南、晋东南配合八路军主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山西“十二月事变”中,决死第3纵队遭受严重损失。1940年3月决死第3纵队整编后任纵队政治委员。同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8月20日在山西潞城王家庄指挥作战时牺牲。

成钧

(1911.6.19-1988.8.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用名成本兴。生于湖北石首成家咀。1927年秋参加石首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由红2军团改编)第7师连长、黔东独立师1团副团长、红2军团营长,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1935年11月参加长征,任红2军团第6师13团团长,率部担任军团前卫。到达陕北后参加山城堡战役。1937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起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营长、第5支队挺进闭团长,第2师5旅旅长,先后兼任淮南军区路东、路西分区司令员。参加巩固和发展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后任新四军第7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25军军长,参加莱芜、孟良崮、兖州、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福建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0兵团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1953年4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1957年起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曾指挥部队多次击落敌U~2高空侦察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8月6日于北京病逝。

陈正湘

(1911.9.4~1993.12.2)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湖南新化圳上村。1926年入国民革命军第8军当兵,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秋江西新城兵暴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第1师1团连长、营长,第2师5团代理团长,红5军团第15师45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三等红星奖章。同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1军团1师1团营长、副团长。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2师4团团长、1师1团团长,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1937年初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副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1团团长、第1支队司令员、第4分区司令员。参加雁窠宿崖、黄土岭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4、2纵队司令员,先后参加平绥路、保南、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1955~1959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93年12月2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