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父辈的江山
46262700000023

第23章 江南雄鹰

两个伤员,一个腿被打穿,老汉不能动弹,估计骨头内脏都受了严重的伤。红玉问:“附近有医生么?”

老妈妈说:“已经叫人去马桥村请姜老汉了,估计快到了。”马桥离这里八里地,姜老汉也是老郎中。说话间,姜老汉到了,去接他的小伙子,替他拎着一个很大的包。老汉进门,什么都没说,赶紧给张老汉把脉,良久,他抬起头,缓缓地说:“万幸!还要不了命,就是筋骨伤了,伤得很!没有半年,难得恢复的。”他从包里拿出一些膏药,先在伤处抹上,给张老汉接骨,将断了的肋骨一根根接好复原,又用布裹好,嘱咐老妈妈说:“这些时不能叫他吃凉的!也不能吃硬食,只能喝些热疙瘩汤。”老妈妈噙着泪一一答应。

姜老汉又去给腿伤的人治疗,所幸没有伤到骨头,只在腿肚上穿了一个洞。老汉在洞里上了药,裹好,几个人将那小伙子抬回家去。

忙碌停当,已经深夜了。

红玉帮着老妈妈,煮了一大锅疙瘩汤,喂老汉喝,也给周围的人们都盛上一碗。

姜老汉喝着疙瘩说:“这些个东洋人,走到哪,杀到哪!这些时没少治红伤!你们这里还没有杀人。我们那里,前些天一个要饭的,被他们抓去,硬说是探子,问了几句,一刀就砍了!那个惨啊!咳!”

一边有人说:“东洋人就是心狠。打起人来,没有个分寸。就是往死里打!那是活人啊,能这样整么?就是牲口,也不能这样打啊!”

姜老汉说:“什么活人不活人?他们哪里把咱们中国人当人看待了的!”

张老汉敷了药,已经安静地睡了,老妈妈也到外面来,此时说了句:“咱们中国怎么就打不赢他们啊?这来了几年了,尽是他们杀咱们老百姓!”

红玉说:“鬼子一定长不了的!总有一天,他们欠咱们的血债要一起还!”

夜深了,姜老汉不能回去,就在村里宿。老妈妈对红玉说:“你也不能在家歇了,这班畜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返来,要看见你,不得了!”当下商量,叫红玉去呆娃家住一夜,明天天不亮,叫呆娃送红玉去十几里外的桃花村,老妈妈的女儿嫁到那里,红玉可以在那里隐蔽。

红玉睡了几个小时,被呆娃妈叫醒。呆娃已经收拾好了,提个布袋,里面是一堆红薯,呆娃和红玉出门,先去张老汉家。

红玉走到门口,里面黑呼呼的,刚要拍门,老妈妈却已经将门打开,走出来。

红玉进去,看老汉睡在床上,还是闭着眼。老妈妈说:“这一夜,我没敢合眼,姜老汉的药是有用的,现在已经不叫唤了。”

红玉走到老汉床前,哭着说:“大伯,您好好养着吧,我忘不了你们的恩德的!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老汉慢慢睁开眼,艰难地说:“娃,你去吧,去跟部队的同志一起,把这些畜生灭了!为我们老百姓报仇!”红玉忍不住又哭了。呆娃催着走,老妈妈送他们出来,到门口,递给红玉一只布袋,里面是几个热乎乎的煮鸡蛋!

红玉高低不要,将布袋放在门口石板上,和呆娃一起,急匆匆的离开了村子。

一小队身穿军装的人行进在曲曲绕绕的山路上,到处盛开着油菜花,远看去,他们像是在花海里漫游。

这队人马不停步地走,翻过高岗,绕过堰塘,很快来到一个小山村的村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封闭性小山村。古朴的茅草屋,幽静的黄泥路,黄狗和黑狗竖起警惕的耳朵,朝着来人狂吠着。主人出来了,歉意的向着陌生的客人笑笑,领走自己的狗。

“老乡,请问一声,”一个军官客气地问道:“张秀芝家在哪里?”

后者疑惑地看了看军官,有些胆怯地说:“那头哩!”指了指,畏畏缩缩地赶紧进屋。

军官大踏步向“那头”奔去,到一个黄泥垒的小院落前,他停下脚,打量了一下,忽然放开嗓子喊道:“傅红玉,傅红玉!”

院门一下子开了,红玉从里面探出身来。“参谋长!”她惊喜地叫着,几步下了台阶,一把握住了参谋长的手。

两个多日不见的战友,紧紧地握着手。战士们笑看着他们。

红玉叫大家进屋。主人夫妇俩,都是山乡农民,憨厚朴实,看见这么多自己的军队,笑从心里来,赶紧去灶下烧水做饭。

黄参谋长大声对主人说:“老乡,你掩护了我们的同志,谢谢你啊!你为抗战做了贡献!”又说:“今天晚上我们要在这里住一宿。饭钱要给你的!”

张秀芝,老妈妈的女儿,黑红脸盘,一口洁白的牙齿,张开口说:“同志说哪里话,你们是接都接不到的贵客,说什么饭钱呢?”

参谋长说:“饭钱一定要给。不然就违反我们军队的纪律了。”又对战士们说:“我们给点饭钱,能报答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恩情吗?不过尽一点心而已!我们的人民为军队做的事,太多了,记不完,报答不尽!大家记好了,老百姓永远是我们的父母!”一席话说得张秀芝的眼睛都红了。

红玉说:“秀芝的父亲为了保护我,被鬼子折磨受了很重的伤!”

参谋长说:“我都知道了。我们从那里来的。我给了一点点钱他养伤,高低不肯要!叫我说什么好呢?这一片土地,我是终身不能忘的!”

红玉的心里,深深激起共鸣。

吃过饭,战士们抱来稻草铺在屋子里,主人嘱咐:“铺厚些啊!”一捆又一捆的提来稻草,把个厢屋里铺起两尺高。战士们打开铺盖摊在稻草上,紧挨着躺下去,舒舒服服地睡了。

黄参谋长和红玉在一间小屋里说话。这么多天,红玉就是住在这屋里。

夜幕已经在窗外拉起,从窗子里望出去,幽蓝的天空,星星悄悄的,一颗一颗从天幕里钻出来,亮晶晶的钉子一样悬着。月亮还没有出来,不过已经有蒙蒙的雾霭在外面林梢上游动,不久就会看到月光。

参谋长其实也是文人。

“我们演戏,那时候叫‘文明戏’,”他笑着说:“其实就是西方来的剧本。什么‘少奶奶的扇子’,都是宣传个***的。”

他是受人启发,感到社会必须改革,毅然入党的。

一个少女,叫林汉兰,和他是小学同学,又一起考进大学,两人都来自山东半岛,一个叫日照的县城。

“我们那里,靠近黄海,北方的海,你没有见过吧?那样辽阔,视野那样无遮无拦!海边有清凌凌的空气,有清幽幽的山峰,站在山上看海,你的胸襟就不能不开阔!潮水来了,我们一起去海边,听那汹涌的潮水声,潮退后,挽起裤脚下到海滩上,到处是水灵灵的贝壳,五彩缤纷,好看得很!”参谋长回忆着少年时代的生活,对家乡充满依恋。

林汉兰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儿,聪明异常,从小就是班上的优等生,保送到县立中学,后来又以高分考上燕京大学学文学。一直紧跟她后面的,只有黄厚生一个人,他也是保送,也是高分考燕京,也是文学系的。这样两人就自然互相感到亲密。

黄厚生家里穷,林汉兰常常接济他,黄厚生觉得不好意思,每每推辞,林汉兰就说:“等你将来毕了业,而我又没有饭吃,我会找你要的!”两人性格不很一样,林汉兰开朗活泼,喜欢社会活动,黄厚生却一心埋头读书,久了,地下组织慢慢发展林汉兰为同志,而黄厚生浑然不知。

两大势力拼死搏斗,林汉兰以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热情,投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她也曾试探着启发那个儿时的伙伴加入队伍,但是一直不得要领,黄厚生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教师,教学生们写作文。他觉得人生能如此,已经很不错了。他反倒劝导好友,一心读书,不要理那些危险的政治。

白色恐怖袭击北平,许多人被捕了,更有许多人失踪,林汉兰一如既往,按照组织的指示,兢兢业业地做地下工作。她不知道,她早已被暗探盯上了。那个时候,泥沙俱下,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一个叛徒供出了林汉兰,暗探们已经将她划入了黑名单。

那天,又是一个飞行集会。林汉兰按照吩咐,提前来到会场,揣着传单。一声哨子,四下里警察士兵向学生们扑来,林汉兰不慌不忙,从一个高楼的窗子里向下大把撒着传单。就在她将传单撒完,准备脱身的时候,几双大手扑向了她。

被捕后,她保持沉默,拒不交代关系。开头,审问她的人看她是大家闺秀,劝诱她,说只要交代实情,保证释放,而且保证给不错的工作。林汉兰嗤之以鼻。于是给她上刑。先是鞭子,接着是老虎凳,辣椒水,这些“常规”刑具没有换来她一句供词,审问者急了,动用了残酷无比的特殊刑罚。她的全身,无一处好皮肤,人整个瘫在地上,不能动弹,但是无论怎样的酷刑,只要她一醒来,永远是那句:“不知道!”

最后,她牺牲在刑讯室里。

学校得到通知,说林汉兰“疾病突发”而死,黄厚生得知,疯了一样,定要跟着学校去收尸。看见林汉兰伤痕累累的遗体,他不顾那些凶恶的宪兵的敌视,放开声嚎啕大哭!

学校将林汉兰葬在一个荒坡上。人们都走光,黄厚生一个人还呆呆地坐着,直到天黑也不动。

从那天起,他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成天不看一页书,一个人在外面东游西逛,往往一天不吃一口东西,到天黑悄悄回寝室睡觉。有时候,他一个人去那荒山上,静静地坐在那座坟前,想着往事,流着泪。

这样过了好多天,他从学校里悄悄消失了。

他找到了林汉兰的战友。他们告诉他,现在是革命低潮,很危险,到处是敌人的势力,从事革命,随时有牺牲的可能。他想都没想说一切都考虑好了。

这样他便在挚友洒下鲜血的那条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被赋予最危险的军事岗位,在北方大平原上组织暴动。他滚打在贫苦农民的小窝棚里,忍受着虱子的噬咬,给那些憨厚的农民讲解翻身的道理,他几天不吃一口东西,运送军火,侦察地形,组织敢死队,在最关键的时候,他挥舞着驳壳枪带头冲上去,从而在同伴中获得“拼命三郎”的称号。

一次次的暴动,一次次的失败,白色势力过于强大,星星之火刚刚点燃,很快就有罡风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扑灭了它。不知道见过多少同志的头颅悬挂城头,自己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和一些幸存者隐蔽起来,深深埋入地下。但是隐蔽不是逃跑,更不是屈服,他们在等待,如同冬天的草根,寒霜之下,不得不依靠厚土遮掩以求生,到了春天,在合适的空气中,还会破土而出。

这春天终于来了。卢沟桥的炮声,震动了国人,全民抗战的吼声惊醒了蛰伏的猛士,到处拉起了游击队,黄厚生也在一个小山村里邀集一班热血青年,用大刀长矛为武器,扯起旗帜,宣布参加抗战。他们袭击敌人岗哨,烧毁敌人仓库,捕捉零星敌人探子,用缴获的武器武装自己,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组织没有忘记他,一天,一个商人到达游击队驻地,对他传达上级指示:立即放弃游击队指挥权,随来人出发。走了一个月,从北方原野到了丘陵起伏的江南,加入到一支刚刚组建的部队。几年来,他和战友一起,殚精竭虑,苦熬苦战,和强大的敌人周旋,终于有了较为完备的根据地,在江南敌后开辟了一片属于中国人的天空。

“不容易啊,”黄参谋长说:“从我参加工作起,仅仅亲眼所见,牺牲的同志,何止成百上千!都是些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真是叫人心痛!”

外面,哨兵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夜已经深了。参谋长起身说:“我去查哨去。你休息吧!”

红玉说:“我也去!”跟着参谋长出来,月亮已经在院子里铺了一地,几棵榆树摇曳着树叶,将地上弄得影影绰绰的。两人踏着碎树叶,走了几步,到门口,哨兵向他们行礼。出门,外面也是银晃晃的,看得见远处树林那里有背枪的哨兵。两人过去看了看,一切都很安详。回到院里,各人归寝,临分手,参谋长忽然伸出大手,将红玉的手紧紧握住。

红玉跟着黄参谋长,带一支小部队,到处打游击。

天天转移,却是不离根据地。有时候,离日军只有十几里地,就要高度警惕,岗哨放双的,除了明哨,还有潜伏哨。

那天,天已经黑了,来到一个叫“桃花屋”的村子里,派出岗哨,部队悄悄住下。

红玉和参谋长查了哨,回到自己的住屋。

一会,忽然有人叫,是参谋长的警卫员小桂。红玉赶紧起来,跟他一起去参谋长那里。到那一看,警卫排全副武装。

“发生什么了?”

参谋长说:“刚才岗哨报告,发现远处山上有动静,我们一起去看看。”

几个人来到村外,岗哨指给他们看,在对面山上,刚才好像有什么声音,似乎是人,但是也可能是野物。

参谋长叫岗哨原地监视,带着红玉和排长几个,到对面山上去。打着电筒搜了一阵,没发现什么,只是在小路的旁边,几丛茅草中似乎有被趟开的迹印。

参谋长看了会说:“回去,通知全体转移!”

红玉不解地问:“这么确定吗?或许是野物呢?”

参谋长斩钉截铁地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战争!”

十分钟内,人们被悄悄喊起来,列队走出村子。走了几分钟,参谋长忽然下令上山。

部队摸上山,散开,静静地蹲在地上,观察着村子。

“看看吧,看我们的判断准不准。”参谋长沉着地说。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山下小路上有了动静。一会,鬼鬼祟祟的一群影子从小路上走来,没有说话声,却有皮鞋踩在地上的声音。是鬼子!

“打吧?”排长小声问。参谋长摇摇头,传下话,不许有动静。

那群人接近村子,小心翼翼,散开成扇形,将村子包围起来。从人数看,有一百多。

忽然,村子里传出吼叫声,家家的门被砸开,鬼子闯进去,怒吼着将村民赶出,赶到打谷场上。火把照着鬼子,刺刀闪闪亮。

扑了空,鬼子很愤怒,殴打了几个村民。

最后,鬼子的火把烧得差不多了,丢下村民,从原路撤回。

“传命令,每个人准备好手榴弹,扔了就撤!”参谋长低声吩咐排长。红玉没有手榴弹,找排长要了一颗,揭开盖,握在手里。

山下又传来脚步声。现在鬼子放松了许多,不像来时那样谨慎。脚步有些乱,夜里,听得见沉闷的皮鞋踏地的声音。

鬼子已经进入射程。参谋长没有吭声。眼看前面的鬼子已经走得不见踪影了,后面的才刚刚走到山下。

“打!”参谋长一声短促的命令,率先将手榴弹投出去。刹那间,几十颗手榴弹一起投出去,扔到山下小路上,“轰轰轰!”手榴弹接二连三的爆炸,传来鬼子鬼哭狼嚎的声音。

“啪啪啪!”枪声响起,前面的鬼子回身增援。“撤!”一声命令,大家站起身朝山的另一面跑去,那里早已安排了两个战士,他们低声叫着:“往这边!顺着路跑!”人们一个接一个跑过去,参谋长最后过来,问:“都来了吗?”得到排长肯定的答应,他便也加快速度跑,一会,这支小队伍就消失在夜色里。后面,鬼子架起了机器,“咯咯咯”扫射起来。

急行军二十多里,到了另一个小村子,悄悄摸进村,找了个大院子,派好岗哨,倒在地上的稻草里呼呼大睡起来。

红玉合了会眼,终是不放心,爬起来,去看岗哨。因为是夜里进村,没有惊动任何人,岗哨就安在院子里。一个小哨兵端着枪,在门洞里朝外瞭望。红玉对他说:“去睡吧,我替你站会!”那小兵谢了一声,赶快跑进屋,倒地就睡。

红玉将驳壳枪提在手里,站到墙头朝外看,村里什么动静也没有,估计天亮还有两个小时,她站到门洞里,耳朵贴在门上听外面。

屋子里有动静。一个人从屋里出来,向她走来。

“谁?”“我。”平静的声音,是参谋长。

参谋长走到她身边,问:“你接的岗啊?”红玉说:“大家都累了,战士年纪小,贪睡,叫他多睡会吧!反正我睡不着。”

两人站在门洞里,挨得很近。红玉小声问:“你怎么就判断敌人会来呢?”参谋长说:“我看了那倒下的草丛,有东西踩过。奇怪的是那里有很多刺丛,却一点也没有被踩到,野兽是没有这样辨别的本领的,只有人,知道避开刺丛。所以我判断有人从这里偷偷绕上小路。什么人要避开我们的岗哨呢?只有汉奸。”

“为什么鬼子来的时候不打呢?”

“鬼子来的时候,警惕性很高,因为他们是来偷袭我们的,所以个个都处在临战状态。这个时候打,占不到便宜。而鬼子回去就不同了,那时候他们已经认为我们远走高飞了,唯一的愿望是早点回去睡觉,完全没有防备。这时候打,万无一失。我们几十颗手榴弹居高临下的甩下去,估计怎么也得伤他十几个!”

“怎么就在这里宿营呢,不怕鬼子追来吗?”红玉执着地问。

参谋长轻轻一笑:“你想,鬼子伤了那么多人,黑夜里,他能丢下伤兵不管吗?哪里来的兵力追我们?何况他不可能知道我们撤退的方向!”红玉深深为参谋长震撼了。真是个智勇双全的男子汉!

夜里下寒气了,红玉往参谋长身边靠了靠,感觉到一丝暖气。忽然,参谋长伸出臂膀,将她紧紧搂住。耳边,听见他激动而断续的话语:“红玉,遇到你,叫我好高兴!”

夜,这样静,静得连风从缝隙里穿过,都听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夜里,和自己喜欢的人拥在一起,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呢?黑暗中,她感到男子的身体在渐渐颤抖,那双温暖的手现在抚摸着她的脸,轻柔无比,叫她的心也开始颤动。

忽然,一个面孔在她脑海里闪过,福生。儿子在看着自己吗?顷刻之间,一切的梦幻都消失,冷风呼呼,门上的铁环在风中轻轻响着,不远处,战士们梦中喃喃说着呓语。

红玉一下子从参谋长的怀里挣脱。“别,别这样!”她低声说着,似乎说给自己听,更像是哀求。她稍稍移动一下,离他远点,扭过头,望着那黑糊糊的夜空。

参谋长似乎有些惊讶,他静默了片刻,吐出两个字:“好吧。”整了整衣服,迈开步子向屋子走去。红玉看着他的背影,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泛起在心里。

反扫荡结束,红玉去学习,一去三个多月。

学习结束,飞一样赶回部队。

兴冲冲进了司令部的大门,却发现站岗的战士脸色都很阴沉。政委坐在椅子上,抽着烟,屋子里雾气腾腾。

政委是不抽烟的呀?

司令员一路吼着大踏步走进来,后面跟着几个营级干部。

“他娘的,老子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咚”一声,司令员把手里的手枪重重摔在桌上。

几个干部脸上也是气愤愤的,

一种不祥之兆上了红玉心头。有人遇难了!她抬头看了看,这里唯独缺了参谋长。

啊!红玉只觉得天旋地转。这不可能!

政委的手放在红玉肩上:“红玉呀,你不要太难过,打仗是有牺牲的!我们都要以参谋长为榜样,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才对得起他的英灵!”

政委详细讲述了参谋长牺牲的经过。

参谋长是在做一支伪军部队的反正工作时牺牲的。

大梁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河不宽,却是四季不断流,是很好的航行通道。这条河中游,有一个集镇,叫盘龙镇,镇不大,可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的货物集散地,相当热闹。

盘龙镇原被日军占着,日军收缩兵力后,派了一个中队的伪军去守。伪军中队长叫汪庆成,原来是当地一个警察,日本人来后,他看日本势大,投靠了敌人,不久当了官。

汪庆成有个表弟,是我军的战士。利用这个关系,我军秘密开展了对汪庆成的争取工作,由黄参谋长直接领导。谁料汪庆成是个没有信义、风吹两边倒的家伙,本来他答应了反正,后来再三思考,觉得日本人的势力还是大,便背信弃义,设下毒计,在黄参谋长带人去接洽起义的时候,将他们缴械。

黄参谋长按照约定的日期,带了一个排的战士去接洽起义,刚一进镇,伪军一个连的士兵就包围上来,喝叫缴枪。我军掏枪就打,无奈对方早有准备,一阵枪战,我军战士大部牺牲,黄参谋长身中两枪,其中一枪打在肚子上,抬回司令部,不到半天就牺牲了。

司令员吼起来:“老子一定要提那个龟孙的头来祭参谋长!”

几天之后,一支精干的武工队夜里摸进盘龙镇,在汪庆成姘头家将他捉住,带回司令部,司令员亲手毙了他。

参谋长的葬礼在盘龙镇隆重地举行。

一副柏木棺材,涂着厚厚的黑漆,乌黑发亮,参谋长安卧在里面。

红玉最后看了参谋长一眼。坚毅的脸上,隐隐留着血痕,眼睛闭着,眉头却皱在一起,似乎还在考虑问题。

这个为了理想奋斗一生的男子!红玉流下了眼泪。

无数飘飞的白幡,纸钱撒满地,警卫战士们头戴白麻,泪流满面,呜咽声如同低回的乐曲。

一副硕大的对联,用白布写了,高高扬在竿子上:“华夏男儿当奋起,倭寇未灭不还家!”唢呐吹起来,是民间葬曲,一声“上路!”八个大汉抬起灵柩,缓缓向旷野走去。红玉随着人们走着,司令部的人们在她身边,司令员和政委都佩着黑纱,脸色严峻。

灵柩抬到墓地,那里早已埋葬了一百多位牺牲的烈士。一个个新坟上堆着湿漉漉的黄土,因为人多,没有石碑,每座坟前插一根木头,上面写上烈士名字,年龄,牺牲日期。

参谋长的墓前立了一块石碑,这也是这里唯一的石碑。

政委喃喃说:“将来,我们要在这里建一片烈士陵园。”

枪声响起,惊起附近无数鸟儿,它们振着翅膀,飞快地逃往远处。

晚饭红玉没有吃。一个人走到司令部后面的小山上,沿着那条曲曲绕绕的小路走着。

满山的青松,蓬蓬勃勃,摇曳在夕阳下,风从远山吹过来,呼呼呼不停的催促着青葱的草木。曲曲折折的梯田,满栽着碧绿的稻秧,层层相接,延伸到远远的山边,更远处,青山与白云搅合在一起了,云遮雾霭,一片迷茫。

这一片水灵灵的大江南!多少人为了它,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无限感慨生起在红玉心间。此时此刻,她分外想念逝去的亲人。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脑海里闪现,她仔细地回想那个夜晚,她和参谋长在院子里依偎在一起的情景,似乎还能感受到那个男子汉胸中的腾腾热焰。可以说是终身的遗憾吧,时光不能倒流,他带着遗憾走了!

红玉扶了扶腰上的枪匣子,忽然想起这枪是参谋长送的,心里不由又是一阵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