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芳香秘境
4677700000020

第20章 香料贸易与大航海时代(3)

1513年-1514年(明正德八至九年),一位名叫欧维治的葡萄牙商人奉马六甲总督之命抵达珠江口屯门澳,与当地居民进行香料贸易,这也是葡萄牙人首次与中国接触。由于明王朝当时厉行海禁,欧维治一行人未被允许登岸,不过这位商人仍以极高的价格将货物卖光,获得巨额利润。据他描述,当时屯门澳内停泊的各国贸易商船,至少包括吕宋、渤泥、安南、东埔寨、占婆、迟罗等合法的商船,也包括违反禁令的日本商船。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人也乐于和葡萄牙人交易,争相购买香料。

1514年,马六甲的一个葡萄牙官员皮雷斯根据欧维治和其他在马六甲经商的中国人提供的资料,写成了著名的《东方志》,成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第二本西方人所写的有关东方诸国(特别是中国)的著作。第二年,一位替葡萄牙人工作的意大利人贝莱斯特莱罗,自马六甲乘葡萄牙船到屯门澳进行贸易,并筹集了更多情报,返回马六甲后,他声称赚到了20倍的利润,从而使葡萄牙人大为鼓舞。

1516年,费尔南受新任印度总督之命率船队前往“发现”中国。他们最先抵达葡萄牙称为“贸易之岛”的屯门岛(今香港大屿山)。费尔南通过东莞县南头镇的官员通知中国当局,他们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的一个使团,想晋见中国皇帝。在等待地方官员向广州当局报告时,费尔南带了3艘船溯珠江直达广州。船长皮雷斯被安排住进了市舶司提举顾应祥的寓所,费尔南住进广州当局安排的房屋,并派员上岸经商。之后,虽然朝廷已经批准葡萄牙使团可以前往北京,但由于当时葡萄牙人在马六甲与当地政府开战,费尔南不得不与广州官员告别。总的来看,这次接触是融洽的,但不久之后,费尔南的弟弟安德拉德完全破坏了这一切。

1519年安德拉德抵达屯门岛后,便擅自修建了一座架起火炮的堡垒,随后又以葡萄牙仪式处死了一名水手,完全无视中国的土地主权和法律主权。之后他们绑架了当地大批青年和儿童,进行人口贩卖活动。此举将葡萄牙人变成了中国人的敌人。

1520年,皮雷斯通过行贿抵达北京,但情形已对葡萄牙人不利了,特别是明武宗突然驾崩后,原本支持皮雷斯的宦官江彬被处决,葡萄牙使团被逐回广州。此时,广州当局已准备好一支武装船队,将停泊在屯门澳的葡萄牙商船封锁起来。六月,中葡双方发生交火,到十月底,被困的葡萄牙人侥幸突围,逃回马六甲。这是中国与西方在近代史前期发生的第一次武装冲突,就这样,中葡之间的正常通商关系暂时断绝,葡萄牙人则在很长时间内不敢到广东沿海寻找贸易机会。

自从在广州被逐后,葡萄牙人又先后在中国沿海的浙江、福建等地寻找机会,并曾在一些小岛建立过基地,但最终都被明王朝摧毁。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后,他们重新回到广州海面,试图将澳门作为居留地和贸易桥梁。1553年,他们成功地与中国官员达成协议,得以入居澳门。300多年后,鸦片战争中,葡萄牙在英国纵容下,于1887年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澳门被租借给葡萄牙,直到1999年回归中国。

令历史学家大跌眼镜的是,葡萄牙自从发现香料之路并对此进行控制之后,尽管国家在这几十年间快速获得巨额财富,但这个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海上强国竟突然衰落。极盛而衰,一切来得那么快。

随着香料贸易经营成本的逐步加大,毕竟当时由于技术有限,远航仍是非常危险的事,出航的死亡人数达半数之多。后来由于大量东方香料进入欧洲,其价格骤然下跌。与此同时,从中世纪就经营香料的意大利城市并没有偃旗息鼓,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他们再次通过红海商路贩运香料杀回欧洲市场,并且指责葡萄牙的香料经过漫长的海上运输已经开始变质。在多重压力下,葡萄牙香料贸易变得入不敷出,不得不向国民借内债,16世纪中,内债比外债多4倍。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是,原本充满诱惑的东方贸易竟然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日益贫困。

值得深思的是,香料贸易带动了欧洲其它国家如英国、荷兰的工业发展,但却没有提高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虽然葡萄牙垄断香料贸易100年之久,但其工业生产仍停留在13世纪的水平。香料贸易还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在海外财富的滋润下,教会和贵族利用特权恣意享乐,官员们则不思进取,庸庸碌碌,整个国家弥漫着腐朽的气息。此后,西班牙崛起,取代了葡萄牙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到西班牙国王飞利浦二世时,干脆合并了葡萄牙,此后60年间,葡萄牙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而西班牙则由此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势力达到顶峰。

(四)

正是因为威尼斯和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协定,才使得香料的价格人为地昂贵,威尼斯人也因此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欧洲人无法打破他们的垄断局面,于是开始开辟新的航线,寻找香料的原产地。这一经济动力也许就是开创欧洲大航海史代的最重要的原因。

世界近代史上,葡萄牙在16世纪统治了东印度的香料贸易,荷兰是17世纪的香料霸主,英国则是在18世纪一统世界香料市场。大航海历史的到来是人类科学的进步,但也伴随着残酷的血腥屠杀和对人类文明的摧毁。

为了寻觅传说中的香料群岛——达摩鹿加群岛(Moluccas)和班达斯岛(theIslandofBandaas),首先实施这一行动的人,是被称为“航海家亨利”的葡萄牙王子。他资助装备了一个远征探险队,环绕着非欧洲航行并找到了通往印度洋的航线。这是比较原始的航行,航线总在可看到陆地的范围之内。遗憾的是,航行未最终完成亨利就死了。到1480年,葡萄牙人学会了逆风行驶,已能绕非洲航行并进入印度洋。

1499年,达·伽马带领船队抵达印度,并率幸存船只返航葡萄牙,当他的两艘船先后驶入特茹河口,葡萄牙沸腾了,国王曼努埃尔为达·伽马的归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持给他大量的财富和荣誉,他开辟了经非洲南部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并肯定印度有大量的胡椒、香料和宝石。事实上,仅达·伽马运回的一船香料,价值就相当与整个远征费用的60倍。从此葡萄牙开始了对印度和香料群岛的殖民掠夺。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驶入西边的一片未知海域(大西洋),三个月后到达了西印度群岛,发现了美洲。他从西印度群岛带回了众香子(allspice),从墨西哥带回了红辣椒,又从中美洲带回了香草。1519年,西班牙王室资助麦哲伦船队远征,开辟通往香料群岛的航线。船队三年后返航,达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可以说,上述两条航线几乎同时被发现,香料贸易战也便相继而来。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采用了多种手段来干涉相互间的香料贸易。罗马教皇不得不颁令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香料贸易区:西班牙可以利用大西洋中可想像到的任何航线向西,而葡萄牙则向东。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英国和荷兰开始大规模地进军香料市场。荷兰人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EastIndiaCompany),直接和印度做香料生意。1658年,为争夺锡兰的肉桂贸易,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开战,并打败葡萄牙人,在印度尼西亚的马拉巴尔海岸和爪哇增加了运输胡椒的港口。直到1690年,荷兰人一直垄断着丁香市场。他们为了形成垄断,将阿巴亚岛(Aboyna)以外的其他岛上的丁香树全部烧掉了。他们贪婪地垄断了60年之久,直到法国人想方设法从阿巴亚岛偷出了成熟的种子并在法国殖民地上将其成功种植成活,才得以打破垄断。

此时,英国在工业革命下国库日益增强并拥有强大的舰队。为争夺海上贸易路线,英国击败西班牙舰队,成立东印度公司进军香料贸易,并接管西班牙位于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末,英国人又把荷兰人从印度驱逐出去,把印度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并源源不尽向伦敦输送香料,伦敦一度成为世界香料贸易的中心,而英国也开始打造它的“日不落帝国”。

18世纪末伦敦是世界香料贸易的中心,而当时香港在亚洲香料贸易中越来越显其重要地位,英国要称霸世界香料贸易,除了需要印度,还需要中国,这个东亚最重要的香料集散地。1842年中英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英国成功占领香港,这个中国香料贸易中最重要港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