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4683500000010

第10章 戴尔·卡耐基之母伊丽莎白:人生信念不能灭(1)

全世界最伟大的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也有一个悲苦的童年,但幸运的是,在他最难过的日子里,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母亲,始终用自己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可以说,是母亲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励志大师。

伊丽莎白,虔诚的基督教徒,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坚强并且富有同情心,一直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孩子。

戴尔·卡耐基(1888-1955),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从1931年他的第一部著作《语言的突破》开始,他的著作发行全球,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译本。他的成功教育机构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成功人士,从各界名流到普通的百姓,几乎遍布各行各业。美国的《时代周刊》曾评论说:“或许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国的象征。”他的著作及其读者构建了卡耐基成功帝国的神话。《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等几部著作,在全世界都非常畅销。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说:“戴尔·卡耐基的这些原则如魔术般令人震惊,它改变了几亿人的生活。”

信仰有力量

1888年11月24日,戴尔·卡耐基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小市镇。他的父亲詹姆斯·卡耐基是一个小农场主,母亲伊丽莎白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坚强并富有同情心。

由于营养不良,幼年的卡耐基长得非常瘦小,头发不是金黄色而是淡黄中略显灰褐,加上一对与头部不很相称的大耳朵,显得很平庸。幼时的卡耐基常常郁郁寡欢,他的消沉多少受到他父亲悲观思想的影响。而他父亲的悲观来自灾难对家庭的沉重打击。

1898年夏天,暴风雨席卷密苏里平原,泛滥的洪水使城边的河水上涨。瘦弱的小卡耐基穿着布满补丁的破烂衣服,站在农舍外围略高之处,可怜兮兮地看着滚滚的河水汹涌而来,漫过河堤,席卷农田。

大水最终冲出了河堤,把农场的所有农作物冲得不见踪影。农田被淹,丰收的希望破灭了,父亲一脸沮丧,到处借债以度过饥荒。在绝望之下,父亲喊道:“上帝,你为什么老是和我过不去?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而在这种境况之下,母亲却十分镇静,她哼唱着圣歌,将家园重新收拾好,安慰着家中的每一个人。

可是真是祸不单行,丰收在望的作物淹没在洪水中,养肥的肉牛也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而一只只猪又因霍乱而死亡。这种种的不幸对戴尔一家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它使人不得不怀疑,难道一家人的努力就化为泡影了吗?

卡耐基的母亲伊丽莎白很坚强,每当父亲灰心丧气的时候,母亲总是鼓励他振作起来,因为她相信,只要不消沉,每个人都会时来运转。在经历了这一连串自然灾祸之后,她只是担心脆弱的丈夫会崩溃。

卡耐基后来在他的《摆脱忧郁》中写道:“我常听见母亲忆起,每当父亲去谷仓喂马及乳牛,没有在她预计的时间归来时,她总要赶去谷仓看看,她时常害怕会突然发现他的身体倒吊在绳端晃来晃去。”

一次,卡耐基的父亲到玛丽维尔的银行家家里去请求延期偿还贷款,银行家却凶狠地告诫父亲,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则要没收他家的财产。沮丧的父亲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当他走到曾给他们带来灾难的河边时,他停下来,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发愣。

跟在后边的卡耐基以为父亲在等谁呢。谁知父亲看着河水喃喃自语道:“这河水可以滚滚向前,畅通无阻,而我却走投无路,四处碰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卡耐基成年后,曾经在很多场合提起这件事来,他说:“父亲含着眼泪告诉我,要不是因为母亲坚定的宗教信仰,他绝对没有勇气在那些琐碎的日子里生存下去。”

自从那次大暴雨过后,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那一年,戴尔·卡耐基还不足10岁。父亲詹姆斯·卡耐基患了精神崩溃症,当时才47岁,显然,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倒了这个倔强的农场主。

由于债台高筑,詹姆斯的沮丧和忧郁与日俱增;为了改变命运,他又长年累月地辛苦劳作。由此导致詹姆斯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他停止进食,变得极为憔悴。

当医生告诉卡耐基的母亲,她的丈夫詹姆斯的寿命将不会超过六个月的时候,卡耐基呆呆地看着母亲,他看到母亲的眼中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终于,两行眼泪顺着她的面颊滚了下来。

卡耐基鼻子开始发酸,把头扭了过去。一会儿,他听到母亲唱起了圣歌。幸运的是,父亲活了下来。

许多年后,戴尔·卡耐基对这些经历仍记忆犹新。他后来回忆说,在灾难面前,母亲这位坚定的基督教徒,总是一边操劳一边坚定地唱着圣歌。而父亲詹姆斯沮丧的愁容也逐渐换成一副顽强与不屈的样子。

这些情景在卡耐基幼小的心灵中也深深地扎下根,使得他以后能一次又一次坚强地面对挫折与失败。母亲的信念影响了卡耐基的一生,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每当卡耐基极度沮丧的时候,总能听到母亲在他身边唱圣歌。

后来,卡耐基发现这断断续续的歌声是母亲有意唱给他听的。母亲希望能在漫不经心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使卡耐基从忧郁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成功。而每当母亲哼唱圣歌的时候,像条件反射一样,卡耐基总能想起他小时候母亲曾说的一句话:上帝会拯救对生命怀有敬畏的人。

教子点睛:

其实,所有的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信仰宗教就是相信人性的本善。历史上很多英雄的悲壮献身就是由于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把一个弱女子变成钢铁,能让一盘散沙的民族成自强不息。缺乏信仰会让人们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信仰的指引,人们困顿彷徨,没有方向。

帮孩子克服忧郁和恐惧

因为贫穷和生理的某些缺陷,少年卡耐基比其他孩子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忧郁。卡耐基曾经过早地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他总觉得自己犯有多种罪行而且一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更害怕死后会进地狱。

有一次,已经13岁的卡耐基从学校回家时,突然发现密苏里上空火光四射,雷声隆隆。卡耐基被这景象吓懵了,脸色苍白地跑回家中,一下子扑进母亲的怀里。

他大声喊道:“妈妈,快救我,我要死啦!”母亲被弄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惊惶起来。但卡耐基这时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他瞪大双眼,捂着耳朵,只管一个劲儿往母亲怀里躲。

“怎么啦?孩子,怎么啦,太太?”父亲推门而入,见到家人在这个时间哭哭啼啼,便也跟着惶恐起来。费了好一番功夫,父母才明白自己的孩子是被雷电吓坏了。母亲安慰着戴尔,给他细心地讲解着雷电产生的原因,卡耐基这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童年时,还有一件事情让在偏僻狭窄的农村生活久了的小卡耐基感到害怕,那就是每月一次或两次与父亲一起乘运木头的货车进玛丽维尔,因为城市里的许多新奇东西使他感到眼花缭乱和不可思议。

有一次,父亲负责运送一车肥肉给圣约瑟市的屠夫,小卡耐基有机会随父亲去圣约瑟。圣约瑟市有6万多人,比卡耐基以前所见到的最大城市大十几倍,是他中学前去过的最大的城市。当卡耐基看到六层楼的建筑时,担心地问父亲:“天哪!住在这么高的楼房上,摔下来可怎么办?”

父亲听后哈哈大笑,说:“傻瓜,怎么会呢?”父亲笑过之后,心头又是一阵酸楚:真是委屈孩子了。于是父亲完成工作后,又带着卡耐基欣赏了一阵街景,才搭乘火车回到密苏里的家乡。

在校园里,戴尔的日子也不好过,那对又宽又大的耳朵经常是同学们嘲弄的对象。卡耐基为此烦恼不已,经常一人暗自悲伤流泪。

有一次,班上一个叫山姆·怀特的大男孩与戴尔·卡耐基发生了矛盾。怀特恐吓卡耐基:“总有一天,我要剪掉你那对讨厌的大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