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四公子
4685400000052

第52章 长平之战(1)

白起是秦国的名将。他东片西讨,攻城掠地,战功赫赫。秦昭王非常器重他。260年,秦军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上党),廉颇为统帅,抵御秦军。

秦兵日近。乃就金门山下,列营筑垒,东西各数十,如列星之状。别分兵一万,使冯亭守光狼城;又分兵二万,使都尉盖负、盖同分领之,守东西二鄣城;又使裨将赵茄远探秦兵。

却说赵茄领军五千,哨探出长平关外,约二十里,正遇秦将司马梗,亦行探来到。赵茄欺司马梗兵少,直前搏战。正在交锋,秦第二哨张唐兵又到,赵茄心慌手慢,被司马梗一刀斩之,乱杀赵兵。

廉颇闻前哨有失,传谕各垒用心把守,勿与秦战,且使军士掘地深数丈以注水,军中都不解其意。

王龁大军已到,距金门山十里下寨,先分军攻二鄣城。盖负、盖同出战皆败没。

王龁乘胜攻光狼城,司马梗奋勇先登,大军继之,冯亭复败走,奔金门山大营,廉颇纳之,秦兵又来攻垒,廉颇传令:“出战者,虽胜亦斩。”王龁攻之不入,乃移营逼之,去赵营仅五里,挑战几次,赵兵终不出。

王龁曰:“廉颇老将,其行军持重,未可动也!”

偏将王陵献计曰:“金门山下有流涧,名曰杨谷,秦、赵之军共取汲于此涧,赵垒在涧水之南,而秦垒踞其西,水势自西而流于东南,若绝断此涧,使水不东流,赵人无汲,不过数日军必乱,乱而击之,无不胜矣。”王龁以为然,使军士将涧水筑断。至今杨谷名为绝水,为此也。谁知廉颇预掘深坎,注水有余,日用不乏。

却说秦、赵相持四个月,王龁不得一战,无可奈何,遣使入告于秦王,秦王召应侯范睢计议,范睢曰:“廉颇更事久,知秦军强,不轻战,彼以秦兵道远,不能持久,欲以老我而乘其隙。若此人不去,赵终未可入也!”秦王曰:“爱卿有何良计,可以去廉颇乎?”范睢屏退左右对秦王说道:“要去廉颇,须用反间之计,如此恁般,非费千金不可。”秦王大喜,即以千金付范睢。

范睢乃使其心腹门客从小道到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布散流言说:“赵国将军只有马服君(赵括的父亲赵奢)最厉害,听闻其子赵括勇过其父,若使他为将,诚不可当,廉颇年老而怯战,屡战俱败,损失赵卒三四万,今为秦兵所逼,不久将出降。”

赵王先闻赵茄等被杀,连失三城,使人往长平催促廉颇出战,廉颇主张“坚壁”之谋,不肯出战,赵王已经怀疑其怯战。等到听闻左右反间之言,信以为实。

赵括的父亲赵奢屡立战功,赵王封奢为马服君,位与蔺相如、廉颇相并,赵奢荐见许多有才能的人,现在都在赵国为国尉。

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经常与自己父亲赵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赵奢亦不能难难道他。其母喜说:“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

奢当时就不高兴了:“赵括不可为将,赵国不用括儿,乃社稷之福!”

母不解,蹙眉说:“括儿尽读你的兵书,其谈兵自以为天下莫及,而你却说他不可为将,这是什么道理啊?”

奢赔笑:“括儿自谓天下莫及,这是他不可以为将的原因,再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带兵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我和括儿谈论时,他竟然把带兵打战等同儿戏,如果他获得兵权,必然刚愎自用,不听人劝告,哪有不败之理啊。”

后来其母将奢之语告括,括笑道:“父年老而怯,不以为然。”后来赵奢病重,谓括说:“兵凶战危,古人所戒,你父为将数年,今日方免败衄之辱,死亦瞑目。你非将才,切不可妄居其位,自坏家门。”

又嘱括母说:“如果有一天赵王召括为将,你一定要劝说赵王,免得,丧师辱国,这不是小事!”言讫而终。赵王念奢之功,以括顶替其父马服君之职。

赵王于是召见赵括问他说:“爱卿能为我击退秦军吗?”

括回答说:“秦国如果使武安君白起为将,我可能要好好筹划一下,如果是王龁,那就没什么好筹划的了。”

赵王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括回答:“武安君在秦国为将多年,他先败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再攻魏,取大小六十一城;又南攻楚,拔鄢、郢,定巫、黔;又复攻魏,走芒卯,斩首十三万;又攻韩,拔五城,斩首五万;又斩赵将贾偃,沉其卒二万人于河。战必胜,攻必取,其威名素著,军士望风而栗,臣若与对垒,胜负居半,故尚费筹画。如王龁新为秦将,乘廉颇之怯,故敢于深入;若遇臣,如秋叶之遇风,不足当迅扫也!”

赵王大喜,即拜赵括为上将,赐黄金彩帛,使他带着兵符往代廉颇,又给他精兵二十万。括阅军毕,车载金帛,归见其母。母对他说:“你父临终遗命,告戒你勿为赵将,你今日为什么不推辞呢?”

括笑笑说:“不是括儿不想推辞,无奈朝中没有人比的上我赵括的,再说我们赵家世代深受国恩。现在赵国有难,我怎么能不出一分力呢?”

母见劝说不了赵括,于是上书谏说:“括虽然读父兵书,不知通变,非将才,愿王勿遣。”

赵王召其母至,亲叩其说,母对说:“括父奢为将,所得赏赐,全都分给部下;受命之日,即留宿在军中,不问及家事,与士卒同甘苦;每此遇到战事必博谘于众,不敢自专。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所赐金帛,悉归私家。为将岂宜如此?括父临终,曾经多次告戒妾说:‘括若为将,必败赵兵。’妾谨识其言,愿王别选良将,切不可用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