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快乐老人不生病
4718300000018

第18章 无为术——许多问题是因为我们太有为(2)

过去的教科书里,有一课叫作猴子捞月亮。有一只小猴到井台上玩,发现水井里有一个月亮。于是它跑回去告诉猴王说:不得了了,天上的月亮掉到水井里去了。猴王一听,这还了得,急忙带领众猴去井上捞月亮。它们一只捉住别一只的尾巴形成猴链下到井下,拼命地捞起了月亮。结果当然不管它们怎么捞都无法将那月亮打捞上来。但它们很是执着,真到在井上的猴王无法坚持了,最终不得不松手,将它的猴子猴孙掉进了水井里,也不放弃打捞月亮的决心。

我们不能指责邵老爷子的执着。我们可以嘲笑猴子那无知的执着。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觉的邵老爷子的执着是值的敬佩的,因为不懂的放弃执着,有时就是悲剧产生的根源。

放弃执着,不是你对现实的投降,而是你将你的境界调整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将自己的心态处于一种少烦恼的状态。让自己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碰上什么样的悲伤,都能以放弃执着的心态,将这些困境、烦恼、悲伤都不放在心上。因为,放弃了执着,就没有了为我的动机,没有了为我的动机,就不会存在为它的动机,无我无它就是一种超越自我和超越现实的境界。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无奈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你不懂的放弃也许就意味着毁灭。

要打破执着,其实困难重重。毕竟执着缘于渴望,渴望缘于苦乐感受,苦乐感受缘于根尘之触。修持不执着的最大目的,在于摆脱“情绪”的支配,让爱恨情仇不在内心积存。

那么怎样才能修练放弃执着的素质呢?当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你能否这样来反问一下你自己:

当你感到痛不欲生时,你反问自己,这样难过有意义吗?

当你梦想化为泡影时,你反问自己,怨天尤人有效果吗?

当你面对重重难关时,你反问自己,恐惧无为会解决吗?

当你落到一贫如洗时,你反问自己,死命赚钱能带走吗?

当你头上乌纱落地时,你反问自己,权力比生命重要吗?

不敢说这就能绝对地培养出放弃执着的素质,但遇事时能这样冷静观察和反思,慢慢地就能摆脱名利的枷锁、权力的追逐、欲望的羁绊,训练出一种心平气和于世无争的境界来。观照心海,看看自己面对贪痴及诸多烦恼时,是否已能悠游于事外,只要我们能冷静在观察事物,适时地放弃执着,还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的放弃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清静无为是养生的核心,长寿的根本

古人养生学的许多著作告诉我们,清静无为是养生的核心,长寿的根本。古代许多养生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清静无为养生法。

战国时期哲学家,享年83岁的庄子,是清静养生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山“清静为天下正”,而后又在《庄子·刻意》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指出“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把养生分为养形与养神两方面,而要做到“形神不亏”,关键就在于清静。

三国时文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一书中也这样写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他同样认为养生的根本就在于“清虚静泰”、“无忧患”、“无思虑”。

崇尚老子之学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老子“虚静恬愉”的养生观。他认为只要能“使耳目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就必然赢得高寿。

总之,古代养生名家无不认为唯清静可以养生,唯清静可以延年益寿。

具体说来,古代人所说的清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所处环境的幽僻雅静,二是指心理状态的宁静恬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涛人陶渊明对远离尘嚣、恬静安谥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的描述。东晋时的女诗人谢道韫也认为只要能离开杂乱喧嚣的环境,生活在“秀极冲青天”、“寂寞幽以玄”的山水之间,就可以“尽天年”。

寻求宁静的环境,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免心理遭受外界的种种刺激。今天,在工业发达国家,喧闹的汽车、嘈杂的人声、摩天大楼的阴影以及犹如潮涌似的信息,使人的心理终日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失去了应有的宁静,致使心身疲劳成疾。由此也足以证明古人清静养生法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古人清静养生法的核心不光是指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心理态势,即内心虚静恬淡,这才是真正的清静。

如何求得心理的泰然自若、虚静闲适呢?《淮南子·精神训)提出了三个字:省嗜欲,对此,刘安从医理上作了深入的阐发:他说:“气血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指出只有“省嗜欲”才能使气血专一灌注五脏,才能使人耳聪目明、健康无病。反之,“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不定矣;五脏摇动不定,则气血滔荡不休矣。”所以,“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一个人若嗜欲无穷,其心理就会始终处于焦灼不安之中,于是“志气日耗”,气血耗竭,寿命必然夭折。

要求得心理的清静,就必须清心寡欲。苏轼有一首诗对此也作了专门的陈述:“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他认为出入依靠车舆,久居清官深室,贪恋女色美食,对健康的危害极大,简直如是“腐肠之药”、“伐性之斧”一样可怕。

求得心理清静至关重要的一条则是对功名利禄、荣誉地位之类淡然处之,不孜孜以求、不为之奔波劳碌,这样就可以摆脱使人心神不宁的种种人间纠纷。

古人养生,重在清静,这对渴望长寿的当代人,依然是最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都象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找到一处幽僻雅静的生活环境,但是省嗜欲、淡功名、薄利禄,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宁静闲适,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力求做到的。

养生也应有个“度”

今年78岁的老李,仍身板硬朗,耳聪目明,血压、血脂及血糖一直保持正常,一年到头除偶然有点感冒外,难得吃药打针。要说自己保健养生有什么经验,那就是他始终注意在各方面把握好“度”。

“度”在哲学范畴上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数量界限。在这个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变。超过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养生保健角度上讲,人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存在着它的数量界限,即“度”。

古人云: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少欲为贵,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喜伤阳,暴恐伤肝,穷思伤脾,忧极伤心。一言以蔽之,凡事要有“度”,走极端乃养生之大忌。

饮食有“度”。宋代诗人陵游曾有“多寿只缘餐饭少”的名句。《内经》也明确指出,“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以酒为浆”、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多年来,笔者不论是外出赴宴,还是亲朋相聚,尽管美酒佳肴可口诱人,旁人劝敬,始终是清醒理智地把握好饮食的“度”,不贪杯、不饱食,尽量不吃或少吃对健康不利的食物。

安逸有“度”。许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要多享受,喜欢赖床贪睡,安于坐车。冬天靠着热坑头,夏日躲进空调房……笔者认为,享受也该有个“度”。享受太过不利身心健康,唯有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才是养生益寿之道。

劳动有“度”。人的体力和脑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分劳累则会有损健康。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健身运动和家务劳作过“度”,甚至与年轻人攀比,尤其是一些肥胖的老人,为了减肥过度锻炼,结果身体无法适应,导致某些意外发生。

名利知“度”。有的人在名利上斤斤计较,结果争到了好处,却损坏了身体。其实,对我们这些拼搏了大半生的老年人来说,应在名利上知“度”而却,把物质生活和地位看得淡一些,千万不要钻进攀比的牛角尖,学会知足常乐,牢记“比上虽不足,比下大有余”的良言益训,放松身体和心情,不失为重要的养生之道。

在当今充满竞争和物欲的年代,注意把握好生活中各方面的“度”,对延年益寿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