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主意是这样想出来的
4741100000022

第22章 走出创意思维的误区(3)

这样你必须先把你的想法、主意说给别人听。如果你曾经。向别人提出你的新点子,你会知道虽然你的想法可能会得到满堂喝彩,但也可能会被人嘲笑,或者3U人只是耸耸肩,一笑置之。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创意的成败呢?两个要件:创意本身的好坏和创意推广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点子被证明是不可操作的,你自己就会想放弃它,——而且是尽快,否则,它会耗费掉你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假如它是个好主意,却未得到赏识,在它还没来得及展翅高飞就被封杀掉,该怎么办呢?事实上,当你向你的上司、同事、配偶或其他好友说出你的想法时,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一定会有人等在那儿举起已上子弹的枪随时瞄准你,说:

“这不在我们的预算内。”

“我们不可能那样做。”

“我们以前曾尝试过。”

砰!砰!砰!

某些人的“消极话语”就这样封杀了那些好的创意,而且往往是在它们尚处于萌芽状态时。

创意思想者,必须了解这些消极用语,因为它们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发生的事物。一个成功的创意思想人必须了解这些用语是什么,它们来自于哪里,什么时候会露面,以及怎样才能克服它们。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对新的构想的接受通常要经历5个阶段:

它与现状毫不相干。

虽然与现状有关,但未证实是否行得通。

虽然行得通,但它风险太大。

虽然风险不大,但市场潜力很小。

它销售得很好,那么好的主意啊!

由概念到成果,成功创意往往历经千辛万苦后才能被真正接受。一路上,消极用语会从各种角度潜入,伺机破坏、贬抑、阻碍新创想产生。

好主意刚有雏形,消极用语就从预言者、权威人士、悲观者、反对者、宿命论者、主管、老板、丈夫、妻子、兄弟姐妹、教练、作家、教师……甚至包括你自己在内的几乎每个人中冒出来。这些用语已经变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语言的一部分。

据一项研究表明,负面的“不行”字眼充斥我们周围,比正面的“可以”多出好几倍。在家里父母平均每说18个“不行”时,可能会说出1个“可以”,尤其是对那些想弄明白事物是怎么样一回事的好问的孩子,平均一天下来可以说出432个负面字眼。“别碰它!不要玩那个东西!”而同一项研究显示,对广大的学生,老师的正负面字眼的比例为1:12。

消极用语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几乎从我们一出生就包围着我们,我们每天承受着这些用语的轰炸,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我们思维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企业和政府组织内,它们也无所不在。当我听到主管人员甩出一大串消极用语时,我会经常联想到海鸥式管理——就是在员工不备时突然造访,丢一堆令人不快的指令,然后飞走。

但是负面假设在我们的组织生活中已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们被认为是一种神经综合症,并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彼得在他的书《第五条戒律》中说:“失去学习能力,对组织来讲是致命的。因为不能学习,一个企业的寿命还长不过人的一半寿命——多数还不到40岁就夭折了。”而不能学习或拒绝学习的表现特征就是消极用语。

美国国家品质保证中心的执行董事长威廉姆·E·培理把这种综合症叫做“说‘不’反应”——并表示这种反应极大地削弱了整个联邦政府的创造力与效率。据他观察,联邦官员三种最典型的反应都是以“不,我们不能做”开始,然后是:

“这不符合法律规定。”

“我们一直都不是这样做的。”

“我们没有预算。”

试想,丰田汽车公司平均每年执行雇员提出的40项建议,若换成联邦政府,不晓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培理指出:“它将会为政府工作带来怎样的效率和效益?开放的管理态度就像是安装了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我相信这是关键问题,因为消极用语在削弱创造力及降低品质、效率的同时,封杀了许多导致低成本、高利润、高士气以及高质量生产的改进措施。

下面是我所搜集到的列居前40位的致命用语:

2.消极用语前40位

“不错,但……”

“我们在此之前已经试过了。”

“与这毫无关联。”

“我们人手不够。”

“很显然,你误解了我的请求。”

“千万不要无事生非了。”

“老板(或竞争者)会把你生吞活剥的。”

“不要再浪费时间思考这件事了。”

“是个好主意,但不适合我们。”

“它决不会成功的。”

“别犯傻了。”

“它们不是在预算内。”

“这不是在预算内。”

“写一份书面报告上来吧。”

“做这件事一定会得不偿失。”

“这不是你负责的事。”

“这不是你份内的事。”

“你无法改变老人的想法。”

“既然现有的方法很奏效,还是不要改变它吧。”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做得很好啊。”

“老板不会同意你这么干的。”

“这太超前了。”

……(笑)……

……(带优越感地笑)……

……(谦让地露齿一笑)……

……(白你一眼)……

“别跟上级较劲。”

“看看我吧,这就是有想法的下场。”

“人们会怎么说?”

“这件事由委员会深入调查一下。”

“东西没坏,就不要去修理它。”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

“不行!”

“我们一直以来就是用这种方法。”

“理论上讲不错……但……”

“实际一点吧!”

“你知道这样一来我们要增加多少工作吗?”

“因为我要你这么做。”

“我们回头再来讨论这件事。”

……(沉默)……

3.为什么会有消极用语?

真理往往出自于相反意见的冲突中。

虽然消极用语有它的作用——防止贸然的、欠考虑的改变,保护我们免受潜在的危险,但同时它也会毁灭新点子,阻碍进步与创新。

消极用语的存在源于人类抗拒改变的本能,源于组织对习惯沿用的既有模式及程序、策略的偏爱,源于社会上固守已知、恐惧未知的倾向。这种本能的抗拒心态,往往会将好点子拒之门外。

每个人——即使是最乐观的人——都会有某种程度对变化的抗拒,因为如果不这样,不加以小心,我们就会毫无疑问陷入真正的麻烦之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是最顽固的悲观主义者,我称他们为喝倒彩大王。这种人对既有状况有一种过分的热爱,而对新奇的令人振奋的点子,又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在他人认为某创意非常有吸引力时,他们总会找出其不妥之处。即使该创意已经被采纳,被所有人认可了,他们还会有一旁生闷气,巴望着点子失败,他们好有机会说:“我早说过这样不行。”每个组织都会有一小撮这样的人,必须当心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最快抛出消极用语的人。

而另一方面,过度乐观的人有时会盲目地爱上新点子,而对它们的缺点视而不见。他们可能会对一些理智的批评置之不理,而一头扎进灾难错误里。

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这两者的综合,惯于喝倒彩的人应保留他们都未成熟的指摘,给好主意一点发展空间,让它们有机会证明自己。而过度乐观的人则要明白什么时候该停止喝彩,听一听理智的负面分析。

4.人内心的消极用语

消极用语可能会出现在创造过程中的任何阶段。甚至在一个想法刚出炉时,想出它的人本身就对它充满了怀疑;通常我们本身就是破坏性的消极假设的最大源泉。有多少次,在你开始—个计划时,你问过自己,“我看上去会不会蠢”,或“有人早已经这样做过了”,或“我没有时间”。这些都是“内心消极用语”。多少次你有过好主意却没有付诸实践?你最后一次要执行一项方案却又打退堂鼓是什么时候?

自我怀疑型

我资历不够。我经验太少。我不够优秀、不够高、不够快、不够年轻、不够有创造力。

我对自己说:“为什么不把自己看做是你最好的朋友,而要看成是你最大的敌人。去创造吧!你最好的朋友会说你没能力接受挑战,或你不够有创造力吗?”记住罗斯福夫人的话,“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没有人会使你觉得自己卑微。”

借型

我没有足够的磁盘空间写完那一章了,所以我得等到明天。我还得再准备一些资料,然后才能写那份给董事会的报告。我需要复印件,但复印机坏了,所以我得等它修好了再说。

我对自己说,“主动比被动更有利,马上去做,即使事后需要修改。”

拖延型

我得先完成这份报告,至于那份我想今天完成的报告,我可以等到明天再做。明天做可能更好一些,等等看明天会发生什么再说。

我对自己说:“马上做,要不然就忘掉它!”

恐惧型

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他们不会喜欢我的想法。没人会在意我怎么说。

这些想法并无可厚非。别忘了,抗拒改变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但如果这种恐惧成了一种非理智的抗拒,不敢冒一点点风险,那么这些消极用语将会连你也一起扼杀了。

我对自己说,“我会从尝试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从尝试与正确中学习。”汤玛斯·卡菜尔说:“我们最大的辉煌不是从不失败,而是每次失败都能站起来。”

5.如何战胜这些消极用语

你正试图解决一个难题,或达到某个目标,但你脑子里的消极用语却挡着你的路。自我怀疑、借、拖延、恐惧时刻缠绕着你,阻碍你的进度,减少你成功的机会。这时,你该怎么办?有很多事可做。

正面的肯定可以克服自我怀疑,在浴室镜子或冰箱上贴二张肯定声明:“我相信自己”。成功人士随时都这么做,他们总会停下来,想想这些声明,然后继续前进。这是不是很老土?是的。它会不会有效?问问那些成功的运动员和销售人员你就会知道。

我们来做个反义词游戏。如果自我怀疑干扰了你,阻碍了你的创造力,你就写下所有你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消极用语。就像下面所列出的那样写在纸的左边,如:

太年轻

教育程度不高

没时间

然后在右边写下这些用语的反义词。

太年轻

太老

教育程度不高

教育程太高

没时间

时间太多

当然,真实的情况可能介于这两者之间,但你却一直只盯着其中一侧。也许你真的是“太年轻”。那么,好,你有没有其他优点能够弥补这一缺点呢?

6.怎样消除外在消极用语

当你想到某些好主意时,你必须准备好面对并战胜外在消极用语。战胜这些用语——其中很多是我们前面列举的40条中的——你需要系统的方法才行。

一个创意思想人的挑战就是和平演变消极用语——避开它,绕过它,在它阻碍你之前瓦解它。尽管我可能会被诱导说我们在“铲除”消极用语——攻击他们,削弱他们的力量——但我更愿意用一个非对抗性的用语“和平演变”。你会发现,只要你坚持使你的想法得到应有的充分论证,那些消极用语会不攻自破的。

第一步

认识你周围典型的消极用语。通过预知这些可能发生的负面反应,你就可以更充分地准备对策。举个例子,在我向我的客户建议将其公司职员和工厂工人合在一起听培训课时,我就料到我的客户会说:“我们以前也试过,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我向他们建议进一步的培训及培训员培训时,我也准备好听他们讲:“但是这不在我们的预算之内。”

第二步

当你碰到消极用语时,你必须设法了解其出处,看是不是由惯喝到彩的人发出来的。如果是,你要认识到这种人总在反对别人所提的新点子,这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对策:继续第三步,看是否有更多的潜在含意,继续第四、第五步,为你的创意制定销售方案。

第三步

探究发出消极用语者的真正意图,看看他是不是仅仅提出了一个问题。例如“这不在我们预算之内。”也可能是变相发问:“这要花多少钱?”我们已经试过这个方法了。”或者是发问:“你的方法有没有更有新意的地方?”如果消极用语只是变相提问,那么对策简单——回答它。

第四步

弄清楚,那个向你发出消极语言的人职位是不是比你高,比你更有决策权?很显然,如果此人是你的直属上司,或者职位比你高的话,那么他或她的意见当然可以左右你的点子的命运。直率地讲,他的工作就是提出质疑。他们想要好点子,这是事实,但他们也想发掘坏点子,并看着它们灭亡。假如你的点子是个好点子的话,那么你的策略就是——向上推销。

要向上推销,首先得扩大你的群众基础,认清哪个人最可能对你的构想提出反对意见,在消极用语未出现之前瓦解它。设法接近潜在敌人的工作伙伴,将构想的优点先灌输给他,赢得他对你观点的认同。然后在你公开你的创意之前先让你的最大潜在敌人了解它。

要向上推销,你需要集结自己的团队,捕捉他们的创力,寻求/也f:,1的认可和帮助,以及预见/也1门的顾虑和潜在目标。

另一个对付来自上司的消极用语的方法就是公然挑战。20世纪60年代后期,惠普公司一位工程师正在开发一项电脑绘图笼。高层管理人认为这项系统的市场潜力有限,在视察实验室时,对这位年轻的工程师说:“我们不希望下回视察时你还在进行这项开发。”这位工程师决定把这段消极用语诠释为:“赶快进行,不要等到下回视察时它还处于发展阶段。”杰克·豪斯就这样完成了这项发明。而最终他的电脑绘图系统成为惠普最大的盈利项目。豪斯也因此获得惠普第一个“挑战奖”。

但是大多数公司并不鼓励他们的员工来挑战制度,领导专家华伦·班尼斯就说过:“7/10的美国公司雇员在上级提出反对意见时保持缄默。”

那种奖励员工勇敢地站起来说“我有更好的办法”的制度,在今天看来是新闻。但是,随着人与人之间隔墙的拆除,随着竞争的激烈,找出一种更好的办法应该会成为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第五步

弄清楚,消极用语是否来自你的下属,或职位比你低的人。你必须准备好去化解那些来自于你的雇员,你的下级的致命用语。一个创意的成功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不被团队接受的主意注定会失败。对策:向下推销。一般职位低的人害怕变革,因为: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没有足够技能应付这一切。

他们的工作可能会不保。

他们可能已近退休年龄。

他们认为这次变革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要想让他们支持你的这些主意,他们必须看到来自上面的指示,对运作失败的支持,以及把它当做公司任务的一部分,让他们明白一旦成功他们可获得的奖励。不论是向上推销还是向下推销都需要激励性的点子介绍,鼓励他们每个人都会赢的理想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