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给出的21条博弈法则
4747600000010

第10章 法则五 整合博弈——别想着什么事都靠自己

1.统筹全局是策略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有统筹能力才能对全局进行思考,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统筹全局是做事的策略之一。远见出卓识,但是往往远见来之不易。笼统地说,有远见是一切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保证其事业得以持续与延伸的一种先决条件,它要求我们必须将个体与群体、情感与理智、经验与理论、形象与抽象、常规与非常规、科学与常识、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定性与定量、反馈与超前、单向与全方面、系统与辩证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简单地说,远见和卓识来自于我们具备较高思想意识水平,善于分析和综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能够周全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决定,能够制定出克敌制胜的计划和战略的能力。

要有远见卓识要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要从大局出发,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即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以一种变化的观点去思考和探讨情势的变化,具有辩证的眼光,然后为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订出一个周密而详细的计划,再付诸于实践。

高明的人就好比出色的钢琴家,不仅要掌握“抓中心”的艺术,而且要有卓越的协调平衡技能,善于统筹兼顾,使权力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和促进,既要抓各个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紧紧围绕中心,同时安排好其他方面,处理好次要矛盾。

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独立地工作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众人为了达到个人或共同的目标而工作着。不幸的是,这些目标不总是协调一致的。

管子说:“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鸣,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意思是说,第一要看得远,第二要听得远,第三是做到明察千里之外的情况和隐秘之中的情况。这就是说,成功的决策者既要高瞻远瞩,又要明察秋毫、胸怀全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人。

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瑾早亡,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迁居南阳。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在南阳隆中建一草庐,躬耕田亩。当时刘备求贤若渴,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顾茅庐,才得与诸葛亮相见。刘备对诸葛亮说:“今汉室倾危,奸臣当道,皇上蒙尘,备自不量力,欲复兴汉室。只为自己智术短浅,迄无所成。然我志犹未已,今得遇先生,望乞赐教。”

诸葛亮答道:“自董卓专权以来,群雄并起,四方扰攘。曹操与袁绍相比,虽名微力寡,可曹操终究会将袁绍打败,转弱为强,这虽说依赖于天时,也取决于人谋。今曹操已拥兵百万之众,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人不可与其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强民富,贤能之士乐于为其效命,国力稳固,不可轻图,只可与其结盟,以作外援。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自古以来即是用武之地,而其地未有德主,此乃天赐将军之良机,未知将军可有意否?再则益州乃是险塞之地,沃野千里,向来称为天府之国,高祖得此地而成帝王之业。今刘璋暗弱,张鲁在北,虽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草野智士,渴得明君。将军是帝室之胄,思贤之心若渴,广招天下英雄,信义四海皆闻。若得荆益两地,据险自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静观天下之变,即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向宛洛进发,将军自领益州兵马去向秦川,天下百姓都会箪食壶浆,欢迎将军。若这样做,霸业必成,汉室将兴也。”

诸葛亮身处茅庐,却胸怀天下,对将当时的形势分析得清清楚楚。这一番宏论,令刘备茅塞顿开,连连称赞。

成功启迪:

统筹全局,要有远见卓识,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关键环节,克敌制胜,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平衡协调,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手段,把各种力量协调起来,以保持均衡,实现我们原定的目标。

2.博采众家之长是成功的捷径

作为一个经营者,想要成功,就要善于激发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随意扼杀它们,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生活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的结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个设想,我有一个设想,两人交换的结果就可能是各得两个设想了。

同理,当独自研究一个问题时,可能思考10次,而这10次思考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但如果拿到集体中去研究,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许一次就完成了自己一人需要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联想。一加一大于二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是单个人力量的累加之和。

日本人是一个善于学习并能把学过来的东西加以发展的民族。日本语言虽然是以汉字为基础,但又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语。日本人在学习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上都舍得下工夫,并且往往徒弟比老师更加出色。

日本人把东西文化和经营之道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有独特风格的日本文化和经营之道,而且这种开放的文化和由此形成的博采众长的民族精神成了日本战后经济起飞的基础。

日本的尼西奇公司生产婴儿用的尿布,为了改进产品,他们十分注重吸取众家之长。1979年,尼西奇的一位总经理随团访问中国,每到一处,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名胜古迹,古董艺术品他们也并不好奇,而是不断地寻找尿垫。

在中国旅行的短短时间内,他们竟然收集了十多种尿垫。上海生产一种利用边角料拼接的尿垫,他们发现后便立即仿效,在设计时利用边角料,既增加了美感,又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售价,因而十分畅销。

无独有偶。安徽泾县纸厂生产的宣纸,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981年,几位日本商人要求参观在泾县纸厂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一个宣纸厂。日商来厂后,第一天介绍情况,参观生产过程;第二天座谈,技术交流;第三天对生产宣纸的全过程进行录像。在参观座谈过程中,日商询问甚为详细,还索去了某些原料,并以帮助化验为名带走了造纸用的井水。就这样,日本人分文不花就将制造宣纸的技术搞得一清二楚。

中国景泰蓝和宣纸制造技术的泄密,一方面说明中国人防范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说明日本人善于吸收他人的精华,眼中只有利益。由此可见,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其实,日本人的这种博采众长的手段,应该应用到当代社会中,因为它能填补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空隙,并且通过互相激励、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产生创造性设想。一些欧美财团采用群体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数量,比同样的单人提出的方案多70%。

一个搞技术开发的公司,往往需要注入很大的研制开发费用,加上开发周期一般比较长,所以,技术开发的风险往往较大。而引进技术,不仅节省了许多研制费用,回避了失败的风险,还能利用差距空间的张力获得迅速的发展。不过,直接拿别人的研究成果,是要付出代价的,关键看代价是否花得值得,收益是否大于代价。

1999年,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上,深圳万和制药厂用2670万元的“天价”买下了日本氨基酸微胶囊的全套生产技术,而且这个深圳万和制药厂是一个不到200人的小厂,当时很多行家认为,该氨基酸胶囊技术在世界上已经生产了10多年,在中国又无专利,“万和药厂花费巨资买下这个没有专利的技术,不值!”

但万和药厂的赵厂长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 “氨基酸是病人在手术后平衡体内营养的重要物质,在国外主要是让病人口服,在胃里慢慢地吸收。而在国内主要是靠静脉注射,见效快,但消失也快。合理的状况是通过肠胃吸收,更符合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专利虽然是公开了,但具体制造技术并没有公开,国内多家药厂已经用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去仿制,可质量始终还是差一截,效果都不甚理想。日本是生产氨基酸的大国,直接购买其成熟技术,一可以填补国内的空白,二可以缩短研制时间,三还能够把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万和药厂引进新技术不到一年,便在国内开发出氨基酸新药,一下子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并重新获得了6年的新专利保护。两三年下来,产值就突破了亿元大关。赵厂长深有感触地说:“购买成熟的技术,可能是一些缺乏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

购买完整的技术而不是重新摸索、仿制,对那些资金和技术都不是很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十分明智的。

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人士没有一个不是因博采众长而具备渊博知识的。孔子因为博采众长,才能使他成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宗师。亚里士多德因为博采众长,才能使他成为欧洲古代学术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多个科学知识体系,成为世界科学体系的奠基人。曹雪芹因为博采众长,使他写出了世界文学巨著《红楼梦》。博采众家之长对—个人成就事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我们每个人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很渺小的。如果能广交朋友,虚心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人民大众的智慧,同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改造,这不失为一条丰富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径!

成功启迪:

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能够带来新的生机,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手段。一个好的创意的产生与实施,光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博取众家之长,必须在自己周围聚拢起一批人,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