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
4747700000024

第24章 午餐也有最佳时机(2)

因为,他们总是根据企业在过去的表现来判断股市,而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当它被未来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之后,失去了说服力的它已经无法再为投资者提供什么值得参考的信息。如果一个投资者始终沉迷于企业过去的成绩,那很容易在投资过程中产生重大错觉,导致投资失败。

股票市场充斥着很多投资者的看法和决策,他们对股市的猜测各不相同,而这些猜测又彼此影响、相互交织,使得原本就飘忽不定的股市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如果有一个人说能够看穿这一切而看到未来的真相,那他实在是愚蠢的很,而我们在投资时,显然不能和愚蠢的人打交道。

巴菲特说:“我深信对股票市场进行预测是根本没有用的,预测本身只能让你更了解预测者,但对于了解未来却丝毫没有帮助。”一些投资者天真的认为依靠预测市场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在巴菲特眼里,这只不过是糟糕的投资动作,它只会让人们变成市场的奴隶,被市场玩弄于掌股之间。

为了让投资者放弃对预测的幻想,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席话“在市场的变化没有达到可以将它过去的一切都摧毁时,它是不会让你有任何预兆的。当它正在一步步达到崩溃的边缘时,你还在全神贯注的舞蹈。”“当你在预测股价走势的时候,股票并不知道它的持有人。在股市上下波动时,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情绪,而股票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很多人看到这里后感到迷茫,如果市场是无法预测的,那他们又应该如何谋取利益呢?投资者该如何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决策呢?巴菲特给出的建议是虽然投资者对对股价走势、经济形势无能为力,但是投资者却可以了解投资企业,当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等都了如指掌的时候,那你就找到了胜利的突破口。

作为一个投资者不需要去知道股价的点位,更不需要明天的涨跌,我们要做的只是搞明白企业的内在价值即可,因为企业的内在价值决不会因为股价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正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我对于明天或明年股市将如何波动毫不关心,可以肯定的是,股市波动永远只会出现两种情况,那就是上涨和下跌。从长远来看,价格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向价值靠拢,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唯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如果你仍然试图一道可口的饭菜上来之前,就预测它的味道和口感,那你不如踏踏实实的坐在那里等待,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庸人自扰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就如同在午餐店等待午餐,当我们做够足够的功课后,我们只需要等待,而不是无聊的预测。

看着备料做菜

如果你是一个厨师,那么你需要根据采购买回来的菜来决定今天中午做什么样的午餐,当你手里只有豆腐的时候,你不能想着做鲍鱼给大家吃。同样,当你手中只有牛排的时候,你不能想着做出来丰富的川味菜,看着备料来做菜的厨师才是优秀的,那些只会空想的人注定做不出可口的午餐。

投资就是需要我们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并不是一味的大包大揽就能让我们赚取更多的财富。股市是非理性的,但投资者一定要理性投资。巴菲特认为,衡量是否理性投资的关键,就是看他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

“能力圈”原则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不熟不买、不懂不做”。意思是说,凡是投资者不熟悉、不了解的股票就不要去涉及。巴菲特说,无论是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促使他去做自己不熟悉的投资。

截止2007年末,我们从公开报道中只知道巴菲特投资过1只中国股票,那就是中石油H股。他不但仅仅买了1只中国股,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它全部清仓了,并且还因此少赚了128亿港币。

这件事情本身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巴菲特对中国股市实际上并不十分了解,对中国股票的了解超出了他的能力圈范围;或者说,他对中国股票不是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点,他后来公开否认过)。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他是否会因此受到伯克希尔公司董事会的质询,但这件事情至少说明巴菲特对中国概念股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他干脆不碰,准确地说是“浅尝辄止”。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1994年至1998年间,美国股市在网络股、科技股的推动下不断走高,牛市达到了顶峰。面对股价飞涨的高科技股,巴菲特一股都没买,原因就是他不懂高科技股、网络股,没办法衡量它们未来的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成为巴菲特股票投资历史上业绩最差的一年。不过俗话说得好:否极泰来。巴菲特由于不懂高科技股、网络股,固然少赚了不少钱,不过谁知道随后却因为网络股、科技股泡沫破灭,美国股市接连出现3年下跌,累计跌幅超过50%,巴菲特由于原来压根儿就没有买入这样的股票,投资业绩反而增长了10%。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看巴菲特的能力圈范围究竟有多大?或者说,他是怎样在能力圈范围内来理解他所了熟悉的股票价值的。

以中石油为例,巴菲特知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也是如此)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成品油,包括制造业利润和销售利润两大块。

但是他同样清楚,在我国,决定成品油价格的权力并不在中石油公司手里,而是在政府手里。确切地说,我国国内成品油的出厂价和零售价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的,企业能够决定的仅仅是批发价。而从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三者关系看,政府掌握的出厂价、零售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出厂价、零售价确定了,批发价的浮动余地来去就很小。

所以,他判断中石油的内在价值和业绩预期,就比较周全地考虑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扬的背景,已经多次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成品油涨价方案;另一方面,当时我国国内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英文缩写CPI)已经连续多月逐月上扬,政府不得不严格控制各项提价措施的出台。

当时的背景是:2007年7月,我国CPI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8月上涨,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上涨),2008年1月更是攀升了。而根据常识,CPI>3就属于通货膨胀,>5就属于严重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已经宣布在2008年3月底以前,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提价政策。

这表明,虽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可是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由于是政府严格管制的,所以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国内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得不受此重大影响。

事实上,中石油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经营业绩就出现了持续环比滑坡。像这样的超级大盘股,业绩成长性又不理想,相对于2006年每股收益不到元人民币计算,如果按25倍市盈率计算,A股股价应该在20元人民币以内。

巴菲特被誉为股神,不可能对中石油的这些基本面情况不了解,但是他又不能口无遮拦把这些理由和盘托出。所以,他唯一的办法就是2007年下半年全部抛空中石油、见好就收。从这一点来看,他的这种投资行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实际上这正是他在能力圈范围内做得很好的一件事,让人看到了他理性投资的一面。

每位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专长,利用专长了解投资对象的价值,是充分发挥能力圈的表现。每个人的能力圈范围有大有小,但只有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才是理性投资。

最好的午餐店也会有瑕疵

所有的人都会犯错,一家优秀的午餐店也有出错的可能。如果你是一家午餐店的管理人员,不要为自己的店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而惊恐,只需要根据顾客的意见来做到尽善尽美即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午餐店在顾客眼中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提出意见是好事,至少说明你的午餐店还有上升的空间。

就如同会出问题的午餐店,在资本市场上一家好的优质公司也会时常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别人看来,这是抛售股票的时间,因为出了问题的公司是不值得投资的。可是在巴菲特看来,这却正是入手的好机会。

购买股票的好时机往往出现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出现暂时性的重大问题时,这时购买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因为尽管这些问题非常严重,但属于暂时性质,对公司长期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市场在企业出现问题后,发生恐慌,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使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这时将为价值投资人带来足够的安全边际和巨大的盈利机会。随着企业解决问题后恢复正常经营,市场重新认识到其长期盈利能力丝毫无损,股价将大幅回升。企业稳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长期盈利能力是保障投资本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巴菲特喜欢在一个好公司因受到质疑或误解干扰,而使股价暂挫时进场投资。虽然一个人不能预测股市波动,但几乎所有对股票市场历史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却能够很明显地看出股票价格是过高还是过低了。其诀窍在于,在股市过度狂热时,只有极少的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可以购买。在股市过度低迷时,可以购买的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如此之多,以至于投资者因为财力有限而不能充分利用这一良机。市场狂跌是以较大安全边际低价买入股票的最好时机。

巴菲特有时会买下一家前景似乎暗淡无光的企业。1960年末,他在美国运通银行发生色拉油丑闻事件后,出资吃下该银行的股份,20世纪70年代,他买下了GEICO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期,买下威尔斯法哥银行。

巴菲特为何这么做呢?他牢记格雷厄姆所说的,市场上大多充斥着抢短线进出的投资人,而他们为的是眼前的利益。这就是说,如果某公司正处于经营的困境,那么在市场上,这家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这是投资人进场做长期投资的好时机。

巴菲特能够慎思明辨,分清何者为真,何者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为真,巴菲特将这个特殊的分辨力运用于股市,专门购买不受欢迎的好公司股票。巴菲特喜欢在一个好公司因受到疑云、恐惧或误解干扰,而使股价暂挫时进场投资。

巴菲特在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手册中指出,市场下跌使买入股票的价格降低,所以是好消息。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像我们现金增长的速度一样不断想出更多的投资主意。因此,股市下跌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明显的好处。”

首先,它有助于降低我们整体收购企业的价格;其次,低迷的股市使我们下属的保险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低价格买入卓越企业的股票,包括在我们已经拥有的份额基础上继续增持;最后,我们已经买入其股票的那些卓越企业,如可口可乐、富国银行,会不断回购公司自身的股票,这意味着,他们公司和我们这些股东会因为他们以更便宜的价格回购而受益。

“总体而言,伯克希尔公司和它的长期股东们从不断下跌的股票市场价格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市场下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大多数人都是对别人都感兴趣的股票才感兴趣。但没有人对股票感兴趣时,才正是你应该对股票感兴趣的时候。越热门的股票越难赚到钱。只有股市极度低迷,整个经济界普遍悲观时,超级投资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总而言之,作为一般投资者,如果已经证实某家公司具有营运良好或者消费独占的特性,甚或两者兼具,就可以预期该公司一定可以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生存下去,一旦度过这个时期,将来的营运表现一定比过去更好。经济不景气对那些经营体质脆弱的公司是最难挨的考验,但经营良好的公司,在这场淘汰赛中,一旦情势有所改观,将会展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并扩大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投资机会来自于一家优秀的公司遇到暂时的困难时,当他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我们就买入,这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最好时机。

总有一道菜是被低估的

我们已经习惯里午餐店里的各种菜品,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蔬菜都喜欢。有的人喜欢吃荤菜,有的人喜欢吃素食,但是不管哪一样,我们都只会挑选那些我们自认为可口,美味的菜。可是,这些菜真的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少益处呢?可能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些,实际上,每一个餐馆都会有一些被我们低估的菜,它可能价格低廉,却对我们极有益处。

巴菲特认为,尊重市场先生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买进价值被市场先生严重低估的股票,然后等待市场先生发现其价值,最终获取丰厚回报。

巴菲特早期创办的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主要有3种投资方式:一是一般性证券投资,主要是买入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二是套利性证券投资,主要是利用上市公司出售、合并、重组等机会进行套利交易;三是控制权投资,也就是控股某个上市公司,获取控股权。

就第一种投资方式而言,1956年,有家农用设备制造商迪姆斯特·米尔制造公司的账面价值高达每股72美元,而巴菲特买入这只股票的价格只有18美元。显而易见,投资这样的股票没有任何风险。而这种投资对象,正是巴菲特一贯使用的集中投资、价值投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