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4749200000009

第9章 静者自得——心静则能品出万物的味道

每一个生命不管天年长短,都有其特点,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那朝生暮死的蜉蝣人生,只三天的短暂时光。可它不食不饮,用不着费心觅食,老天给它安排这仅有的三日,能够轻松自在的享受着有限的生之辰光。倘有幸身陷于松、柏树脂之中,凝成黄褐色透明的化石,于千万年之后,依然风姿绰约的展现在琥珀宝石中而闪烁着慑人的光泽,让人惊艳。以这么短的一生换来无数万年后长远的众人瞩目,不也是一得吗?

那每个人儿时都熟知常见的蝉儿,只喧闹几分之一都不到的夏季就结束生命。来到世间只存活一周至两周。可它得蛰伏在地底下过着三年到十七年不等的黑暗生活,才得以破土而出。

因此它在树上饮而不食,抓住这短暂的片刻没命的唱响“初生之美”,用燃烧生命的声音,倾诉着“生”之美好。它的生命轨迹皆依循着冥冥中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设定进行。在机缘成熟时跃出羽化、高歌、求偶、交配、产卵和死亡。当这美丽的使命完成之后,又回归尘土……

那草本植物短暂的一季,不也活得光彩夺目?按着四季的变化,依序上台,演绎着各自的辉煌:春花、夏果、秋实、冬梅,各擅胜场。毫不起眼的就有特殊引人注意的本事:那鬼针草,那蒲公英,让你不得不替它传播种子以达到它延续生命的目的;白天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我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先露脸,因此我的日本名儿叫“朝颜”——牵牛花;而我选择夜间悄悄开放,用扑鼻的香气引人注目——夜来香……

这一切的一切,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很自然的就获得,并不用刻意去求,无意中就受益良多。心胸自然开阔豁达,天性自然喜静避闹,更能自得其乐。觉得没伴儿并不可怕,自然界有那么多随处可挖掘的心灵宝藏,那不同生命展现给你的“美”与“妙”,足够你玩味与欣赏一辈子的。同时知晓有个万能的造物主,运用祂无量的智慧,精心安排、巧妙布局,造就出这么神奇的万事万物。而且绝不偏袒、更不徇私。所有的生命在祂的庇护和施予中,一律平等。每一样都活得有滋有味,每一种都能活出各自的丰盈与神采。

自然界随处有可挖掘的心灵宝藏——这种种的观察与体悟,在你我的脑海中深印,在你我的记忆中长存。时至今日,依然鲜明如昨。

当然由于当时年幼,无法全面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终于明白了。其实这答案在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里已经呈现;在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早已证实;更在程颢《偶成》诗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名句里作了最贴切的表白。

这位纯然的儒家学者,宋代的理学大师,市井小民眼中道貌岸然的冬烘先生,竟然也抗拒不了大自然的魅力,在亲近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中,写出了这样的名诗佳句。真的!一个与世无争、思想澄澈的人,静静的品观万物,都能有得于心。更能领略到人间四季里,其它万物也有和人一样的好兴致,也有各自不同的最佳展现。是的!这些你我老早在接受正规教育前,就已陆陆续续的印证着。并随着日月的嬗递慢慢的更为明白。

记得佛教里有一个“梓中宝藏”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在自家房下的地窖里藏了很多无价之宝,心想万一某天家道中落,子孙后代凭着这些财宝还能复兴祖业。许多年后的一天,这座年久失修的宅子突然失火,屋毁梁倾,子孙们弃屋而逃,流落他乡。因为他们不知道,废墟之下,藏着祖宗留下来的传世宝物。

这就像我们今天生活的一种写照。如今,人类已经走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直接冲进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

对于一个“白领”来讲,尽管每天海量接收的信息里,有实质意义的并不多,但是如果一天不上网,不浏览上百条资讯,不接收许多的E-mail、短信和电话,他就会惶恐不安地四处张罗,担心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出门有车代步,家里、办公室里全盘自动化,足不出户就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上网说两句话,可能引起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争论;打个外购电话,就有人风风火火把你需要的东西送上门来……

但这一切似乎并不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适。在这个智力为王的时代,我们的身体终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却把所有的压力,都加载给了精神。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生活压力太大,却从来不曾停下来反思一下生存的意义。其实,要找到藏在地下的宝贝,就要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清理,一点一点地挖掘。

有时候我也在想,既然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视野越来越广阔,所能运用的资源越来越多,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慌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我们每天总是忧心忡忡,似乎很难以轻松的心态对待面前那些捕风捉影的事。冥冥之中,我们为什么一直压迫着自己,将扑面而来的信息变成烦恼的来源,并且越是刺鼻的气息就越容易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有次,六祖惠能大师看到两个人对着一面旗幡,面红耳赤争论不休。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动。”

另一个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大师听了,对他们说:“二位请别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二位仁者心动啊!”

以佛教的见地反观,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麻烦都是由己而起。对所有的事都执着,对所有的烦恼都招惹,即使早已风平浪静,我们还要坚持,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痛苦也因此而来。

是啊,从上述公案里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我们常人之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起心动念。因此,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如何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能去除差别妄想。

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程灏诗)。世上万般事物,只要静下心来观察皆都能自得其乐。在迷茫之中,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相对超越的目光进行观察,用一种多元的、平衡的方式进行思考,才能有所“自得”,即达到对事物的“自由”认识,并且让事物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

王飙先生在其散文《静心是只空篮子》里讲了两则故事,一则是:

当年,身为王子的释迦牟尼,为了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真谛,出家当了和尚。他历尽艰辛,孜孜以求,遍访了印度的高僧,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他的内心充满苦恼和哀愁,遂准备投河自尽。一个农夫救起了他,大骂:“年纪轻轻,却寻死觅活,真是没有出息的废物。”

农夫把他扔在河边一棵菩提树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释迦牟尼被农夫骂醒之后,坐在菩提树下开始深深地反省自我。他把满脑子的东西,像扔破袜子烂鞋子一样,一件一件扔了出去,并且毫不留情地抹掉所有痕迹。不知不觉,七天七夜过去了,在他那被掏空了的灵魂里,突然一道灵光乍现!释迦牟尼终于悟道成佛。

对此,他评论说:看来!没有真正的静心!是不可能有伟大的思想诞生的%或者说!静心是灵感之源!静心使人的智慧更富有穿透力。

另一则是:

古代渤海国在中国北方曾经非常强盛,有一年,渤海国王想从两个同样优秀的年轻大臣中选一人做宰相,便把他们留在宫中,并分别告知:“祝贺你!我明天将宣布你做国家的宰相”。然后,国王让仆人分别领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睡觉,并让人仔细观察两人的动静。其中一位,内心过于激动,一夜未眠。而另一个人走进卧室不久,便静静地睡去,不时有鼾声传出,直到第二天仆人把他叫醒。结果,甜睡的大臣当了宰相,而一夜未眠的那位落选了。

国王事后说:“一听说要当宰相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可见心里难以盛事,当宰相,就要有腹中能撑船的度量。心静如水,荣辱不惊,遇事从容自若,做人不卑不亢,这才是真正的宰相之器啊。”

对此,他的评论是:“静心可以提升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品位!看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盖所谓静心者!净心也!静心是一种不断积蓄的能量,惟其静心,才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风度翩翩、仪态从容!”

他还说:“对于一个心不静的人,我们不宜与之为师为友。且让我把静心比作一只篮子吧,一只干干净净、美丽结实空篮子,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呢!你然可以到你人生的果园里去摘你想摘的果实了。”

人生在世也就那么三、四十年的好日子,真不算长,转眼间已进“天命”之年,可自我感觉还没怎么活,人活着易,活出质量来难,人啊,怎么活才能活快乐,这里面的学问还真大。常从朋友们的文章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多是悲情、伤感,充满对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真正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的实在不多。

想要事业成功,心灵舒展吗?那就必须学会“静”。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灵魂之杯———“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调出更完美的琼浆玉液,你就是个哲学家……”这是周国平散文集《安静》里的一段话,我引来做开头,是完全感动于他对“心灵超验”体验的强调和追求以及他对世俗喧嚣的勇敢放弃—那是他逃离了媒体数年后的感悟和总结,也是他抽身于热闹,回归安静的崇高心境的写照!

罗兰说:“我国人生哲学综合了儒、道、释三家,所得出的结论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所谓出世就是有一种超乎物欲之上的,使心灵净化之力,用这种力量来对抗私欲,不去为私利征逐,而是用余情来欣赏世界的美好。这是种美德,它是美化人生的力量。

道家所提倡的是高格调的人生境界,重点在与“欣赏”。教人有优美的情操,懂得爱好自然,崇尚纯朴、恬淡、飘逸,豁达。是人由欣赏天地宇宙之大,体认到自己的渺小,了解到天地与我共存,物欲与我为“一”的大生命,从而对世界有更高层次的热情,使人爱宇宙万物,但绝不狂妄的想要把宇宙万物据为己有,当人们了解到自身正是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与自己为一体,自然而然的就能仁爱万物。

我国古代名人的许多诗词作品中都充满了飘逸的道家思想,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谁怕,一衰风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挥手向来萧索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径,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些因喜爱而熟记的诗都给忍一种“抬头看天外”的启示,这境界不是消极,而是超然,不是不进取,而是不屑在世俗所设定的狭窄跑道上盲目的竞争,而是活在风清云淡的静生活中,从静中感受生命之美,谁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幸福快乐呢?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是一味的进取才是有为,以退为进和静思内省同样重要。不容忽视的是人生“超然于世俗奔波之外”更高境界的大有为,更不该错过的是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

当我们的心中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对万物的感恩时,那些烦恼与失落就会渐渐远去,天地万物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归于泥土的那一天,我门都会笑迎死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逐,证得寂静。

唐宪宗是个信佛很虔诚的君主,派人到凤翔迎请佛骨(舍利),韩愈上表谏言阻止,宪宗大怒,把他贬至潮州为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教不盛,想要参学问道非常困难,但是这里却隐居着一位学养、功行非常高妙的大颠禅师,深为当地人所敬仰。

韩愈以大唐儒者自居,那里看得起大颠禅师。。但是这里除了禅师之外,很难找到学士文人可以论道,韩愈于是抱着无奈、挑战的心情去拜访禅师。韩愈到的时候,大颠禅师正在闭目静坐,韩愈慑于禅师的威德,不自觉的,恭敬的站立在一旁等待,过了很久,禅师却仍然一无动静,韩愈心中渐感不耐。这时,站立在禅师身旁的弟子,开口对师父说: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禅师说的,其实是在启示韩愈:禅师此刻的静坐是无言之教,也是在考验你的定力,然后再用言语智慧来拔除你的贡高我慢。

这时韩愈才恍然大悟,敬佩大颠禅师的学养,认为禅师的道行确实高妙。

后来他和大颠禅师成为至交道友,而留下许多千古美谈。

由上述的公案,我们可以了解动与静在禅师的心境是合一的,实践在教化上则是圆融无碍的。禅师教化人有时不发一语,有时做狮子吼。禅师一言半语的提携,一棒一喝的进逼,一进一退的表扬,一问一答的发明,一颦一笑的美妙,一茶一饭的启导,甚至一扬眉一瞬目,一竖指一垂足,在一动一静之中,无不充满了禅机,无不焕发着禅味。动、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但是透过禅定所证得的动静,是合一的,是自如的。

静心课六

什么都别做了,坐着别动!和一般的自我劝告有所不同,有时安静坐下反而效果最好。在负面情绪高涨时,问题横在面前,无法逾越,直觉也无法为自己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这时,只需花上几分钟静静坐着,重新聚集力量,给大脑和身体一张休息的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