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爸老妈幸福生活宝典
4751300000012

第12章 心理保健:情感调适促和谐(3)

离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年人如不给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自己又不能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时老同志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过了一天,很多老年人是受不了的,他们把这天叫作“苦恼的星期天”。

6.支配需求

由于进入老年,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7.尊敬需求

原先有地位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台产生一种由官到民、由有权到无权的感觉,或情绪低落,或有自卑感,就会产生“人走茶凉”“官去命转”的悲观情绪,以至于不愿出门,不愿到单位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长此下去,则会引起精神抑郁和消沉,为疾病播下种子。

8.坦诚需求

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求稳怕乱、爱唠叨。但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意出谋献计,因此我们对待老人的意见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9.求偶需求

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老年人调摄情绪八法

世界医学组织认为,人体疾病,除了有细菌、病毒等侵害机体外,不少疾病是由不健康心理造成的。

心理专家认为,当人乐观、兴奋时,机体免疫功能普遍加强,机体中的天然防卫细胞活动量大幅增加,因而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反之,当发生不良情绪时,会使体内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是疾病的萌发、趋变、发展、恶化和转归的诱因。

养生最佳方法是驾驭自己的情绪,善于自我排忧、自我解脱,以达调摄心神、开阔胸怀,使心理恬淡虚无、乐观平和,以免疾病临身、呻吟求医之苦。

1.疏散分流法

“境由心生”,即良好的环境是由良好的心境营造出来的。当心中有了委屈或不快,为防止强刺激,可采取转移方法,尽力事前自制,离开这个环境、这件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将不良情绪的狂涛,理智地引向平静的彼岸,使大脑形成另一个新的兴奋点,不愉快的情绪会得到缓解,或者敞开心扉,把心中的烦恼、忧郁、委屈、愤怒,向明智的知心亲友倾诉,该说就说、想哭就哭,绝对不能憋在心头,尽量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负担,求得心理平衡。或借物转移,春秋时期著名政冶家管仲说得好:“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欢乐是一种天然镇静剂,是祛病健身的灵丹妙药。当你完全进入角色时,眼前的不快和忧烦,转念间会焕然冰释,心理会很快恢复平衡。

2.自劝自慰法

为不使愁云遮眼、烦事绕身,遇事要想想宇宙之大理、人生之大理,让大道理管管小道理,对世间纷杂,淡然处之。要经常用“心底无私天地宽”、“知足常乐”等格言,自我陶冶、自我解放,以达到心理乐观豁达、淡泊人生,对名利不争、不攀、不嫉、不馋,事事自重自爱。也可想想康德说的:“生气是用别人的缺点惩罚自己,或者是用自己的缺点惩罚别人”。冷静想一想,此事已发生,或怒发冲冠,或苦思冥想,或愁云满面、长吁短叹,又与事何补?此事与身体健康,孰轻孰重,何必自寻苦恼!尽快地松弛下来。往往冷静后,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随遇而安,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换一个坦然胸怀。

3.忍让法

人的欲望无止境,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欲望等于自戕,故遇事要克制、要忍耐,做到“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往往是“忍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能忍心自安,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代有志之士,多以忍而后成大器。三国时蜀主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出山,后成了大业;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曾忍受鸭下之辱,后得以成名;春秋时越王勾践,忍受卧薪尝胆之苦,方实现其灭吴之夙愿。事业是如此,身体也是如此,足可为养生借鉴。

4.宽恕大度法

要学习古今长寿者所共同具有的富于理想、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宠辱不惊、豁达大度的宽阔胸怀,无论顺逆境情况,均保持乐观情绪。

要培养宽广胸怀,宽容一切可宽容的事与人,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要将“肚量”放开,看得远、看得透、看得淡泊,心胸自然会豁达平和、舒心静志。

5.换位法

当一个人发怒、忧虑或情绪不佳时,其思维方式往往主观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成为思维的全部中心,过分地强调自己的所谓“理由”。这时,最好来一个换位,忘掉自我,设身处地站在事物另一方,或者身处事外,站在旁观者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与观察事物的因由和全貌,静心思考,这时,会轻而易举地找到客观、公正的答案。

只要人们静神有方,且持之以恒,则可达到情绪稳定,意志调畅,身轻气适,体魄健壮,永享康寿之福。

6.以情胜情法

是一种独特的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它是根据中医五行相胜的理论,采取用一种情绪去改善另一种不良情绪的方法。情绪相性的一般规律是: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也就是说,悲伤的情绪有助于消除愤怒情绪的长期困扰;恐惧可使狂喜不止的人得到安宁;大怒可消除经久不愈的思虑症;高兴可战胜悲哀的异常情绪;思虑可缓解长期困扰的恐惧不安。以情胜情法的实质并非呆板应用,主要还是想办法使自己和他人,把注意力从原有的异常情绪中引导出来,通过另外一些情绪的出现,以解脱原有异常情绪的困扰。

7.移情法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人的情绪或情感,以缓解不良情绪给人带来的痛苦,常用的有运动移情法、音乐移情法、娱乐移情法等等。

8.顺情法

是指顺从人的需求本能,采用适当的方法顺其心意,使因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老年人如何焕发“第二春”

老年人如何开创人生的“第二春”,心理专家总结归纳出以下四点:

1.老要少

平时多回忆高兴的往事,回想年轻时最喜欢的形象和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愉快事情,例如欢乐的游戏、成功的考试、甜蜜的热恋等。多接触青少年,让他们活跃、好动、充满探索与理想的个性感染你。多参加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就会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那股激情。

2.老要俏

平时注意修饰和穿着,经过打扮会显得大方潇洒、有风度,穿上一套合体富有时代感的服装,更是美的享受,能使自己产生“我还年轻”的心理。医学研究证明,

愉快的心理,可以使体内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脏器的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抗病和延缓衰老的能力。

3.老要跳

积极参加迪斯科、交谊舞的娱乐活动及学练太极拳。通过跳的锻炼能使神经系统得到良好训练,增强大啮的灵活性和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使全身关节、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可以身心兼修、陶冶性情、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4.老要笑

笑,能令人神采飞扬,笑,能令人精神爽快。当放声大笑时,整个身体都像在做体操般地运动,笑是一种化学刺激反应,它激发人体各个器官,尤其是激发大恼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经常笑,可使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起到美容的作用,给人一种年轻和健康的美感。美国教授弗莱说:“人每天笑一百次,其心律增加相当10分钟的划艇运动。”

老年人如何正确对待疾病

老年人由于体弱而容易患病。因此,老年人掌握对待疾病的心理卫生知识,对于防治疾病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对待疾病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要疑神疑鬼。

1.不麻痹、不侥幸

老年人对待疾病不要麻痹,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被医生怀疑为肿瘤、冠心病时更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但老年人对待疾病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即过虑、多疑。有些老年人整天担心自己生病,有一点不舒适就认为大难临头,忧心忡忡。这种消沉的心境持续下去反而会引起身体功能的严重失调和紊乱。我们这里举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如果我们突然问一个人:“你那儿疼痛?”那个人从头到脚自己检查,很可能发现有的地方在痛。如果老年人把注意力都过分集中在自己的无关紧要的小病痛上,那么就可能使病痛逐步加重,甚至酿成大病。

老年人定期检查身体是保证心理卫生的重要措施。定期检查身体,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隐疾,早期治疗,而且避免老年人对健康无谓的操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镇定乐观

老年人一旦发现某种疾病,要力求镇定和乐观。情绪的稳定是老年人与疾病作斗争重要的心理手段。如果老年人发现某种病,情绪一落千丈,悲观绝望,毫无疑问,一定会促使疾病进一步恶化。

3.不固执,多配合

老年人发现疾病后,要注意及时治疗。在治疗中要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有些老年人在治病中,往往固执已见,不注意与医务人员合作,这就会影响治疗效果。

4.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陪护”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不断加深,子女忙于工作奔波而疏于陪伴父母,传统的养老方式正发生着改变,因此专为独处老人而设的服务——“精神陪护”,已经应运而生,并悄然兴起。

精神陪护不同于照顾起居的保姆式服务,而是专门给以精神安慰,提供服务者被称为“精神护士”,他们均为年轻人,性情和文化修养均有较高不平,既能拉家常,又能谈古论今。“精神陪护”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现在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物质条件好并不等于老人完全幸福。因为陪护者完全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以让老人精神愉悦为宗旨,所以双方没有难以逾越的“代沟”,老人乐意向陪护者诉说苦衷甚至隐私。

防止老年记忆衰退的方法

人老了,记忆力就会减退,甚至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就会突然发现忘记了本来要去做什么。有什么办法防止记忆衰退呢?那就看看世界各国心理学家们的建议吧。

1.多咀嚼能增记忆力

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咀嚼能有效地防止上年纪人的记忆衰退。人最新记住的东西先简单地存在大脑的海马组织内,海马组织是人学习的关键部位。这项发现认为,咀嚼是年纪大的人保持良好记忆的最根本的方法。研究者对正在咀嚼的人大脑活动的分析表明,咀嚼确实提高了海马组织的信号活跃性,但咀嚼如何刺激大脑仍是一个待解之谜。有人认为,咀嚼之所以能提高人的记忆力是因为它能使人放松,因为人在紧张时常通过咀嚼东西缓解自己,海马组织能控制血液中荷尔蒙的水平。因此,如果老人咀嚼得少,他们体内的该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其短期记忆力衰退。

2.唠叨助长记性

女人爱唠叨,尤其老年女性,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了记忆和寿命。一项为期20年的美国心理学研究显示,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标男女有别,在平均值之上,女性竟占了90%。专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善于适应老年生活,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记忆衰退。

3.择饮食助记忆

美国夏威夷研究人员从1965年起开始对8006位日裔美国人进行饮食习惯研究,以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人员建议,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以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良好选择;摄取抗氧化性成分高的食物也很重要,应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选择。

4.多玩耍激发智力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弗吉斯博士开展了一项75岁以上老年人失忆状况的研究。结果提示,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情况,而精神活动则能显著降低记忆力衰退的风险。跳舞、演奏乐器、读书、玩纸牌、填字游戏、学外语,都能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5.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

我们通常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大脑,而大脑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直到死亡,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因素可以促进大脑的自我更新,而锻炼身体就是其中的一个促进因素。伊利诺斯州厄巴纳大学科尔孔布说,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由于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脑组织损失。而脑组织损失的减少就意味着记忆力衰退的减轻。

6.谈谈情愉悦身心

瑞典医学科研人员对989名50~60岁的中老年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者或鳏夫中患老年痴呆率为22%,而夫妻白头偕老者中只有14%。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老年人不应跟爱情绝缘。两情相悦的幸福感受会使老年夫妻双方体内分泌一些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并使老年人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老年人的心理疾病

老年人如何远离抑郁症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我国约有3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占了三分之一,且女性高于男性,这与他们激素分泌的“非常时期”较男性多有关,如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而更年期的妇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综合症,则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症十分隐蔽,老人和家里人不易察觉到,早期常被误诊为心情不佳引起的郁闷,大不了被怀疑患有神经衰弱。如果轻度老年抑郁症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能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能够以一个健康愉悦的心情度过晚年,应对老年抑郁症提高警惕,做好防治措施。

1.老年抑郁症常见表现

(1)持续情绪低迷。情绪明显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并经常感到焦虑、烦躁,面容憔悴黯淡无光,终日愁眉不展。对任何事物都缺乏耐心和兴趣。自己明明没有不愉快的事,却高兴不起来。甚至反感别人的善意关心。

(2)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的变化不能及时做出反应,或者总是是“慢半拍”。行为动作也随之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