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瓶梅里的心经
4752300000028

第28章 通灵术

《心经》一开头就说观音行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了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试问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炼这功法呢?我们已经知道,观音、如来,佛菩萨无所不在,也就是说,观音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修炼这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功法。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修炼都要气场搞对,应该有一处是“最好”。佛陀有棵菩提树,观音有个潮音洞,这样比较好理解。树下洞中,这是修炼的空间,不能随便。

走进洞中,就是晚上。时间是空间的附庸,或说,时间是空间的结果。任何人走进观音菩萨的潮音洞,就进入夜晚。所谓夜晚,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夜晚,而是心灵意义的夜晚。有时候我看见一个人,就等于到了晚上。有时候我到了一个地方,也是等于到了晚上。只要能做晚上才能做的事情,白天不叫白天,白天是晚上。光线霎时暗下来,心里面出现幽蓝画面。

上一节我们聊了通心术,这一节聊点通灵术,都是闲聊,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在此我事先申明,我不是通灵师。

那晚,观音菩萨对舍利子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共说了四个色,四个空,两个不,两个是,两个异,两个即,以“色”字开头,以“色”字结尾。

人说话有个规律:凡是放在最前面的,就是最重要的,开头一个字透露出全部信息。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对舍利子说了四色四空,两不两是,其实就说了一个“色”字。再打个比方,西门庆对潘金莲说:“潘金莲,我爱你”,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我爱你,潘金莲。”这两种说法貌似一样,但最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潘金莲我爱你——把“潘金莲”放在“我”的前面,透露出“潘金莲”已经在引领“我”了,这是真正的爱了。爱是交托。

我爱你潘金莲——“我”在“潘金莲”的前面,透露出“我”试图占有“潘金莲”。这不是爱,这是占有。爱不是占有,爱是甘于被占有。

《金瓶梅》第二回《西门庆帘下遇金莲王婆子贪贿说风情》,讲潘金莲在楼上失手把帘子掉下去打到了西门庆头上,呆了呆,见是个风流官人,赶紧“叉手望他深深一拜”,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奴家一时被风失手,误中官人,休怪!”这潘金莲说的第一句话的第一个词就是“奴家”,足见在她心目中,“奴家”是头等重要,不知不觉,遇事就说出来了。这个词并不是她娘老子教给她的,潘金莲小时候,她妈叫她“丫头”或“妮子”,叫了很多年,直到她被卖给张大户,才自称“奴家”。从此,这个词就生了根,好比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取不下来。潘金莲见人就称“奴家”,你满足她的“奴家欲”,她就欢喜;你不能满足她的“奴家欲”,她就不欢喜。武大武二兄弟之所以可恶,就在于没让潘金莲当成“奴家”呵。现在出现一个西门庆,“奴家”岂不欢喜。她心中把自己当“奴家”,果然她就成了西门庆的“奴家”。

人开口说的第一个字,决定了一切。这其中有易家说的命,有佛家说的因果。

通灵术第一课:说什么成什么。

如果一个人正儿八经告诉自己:“我是魔鬼”,那么他就是魔鬼。如果一个人正儿八经告诉自己:“我是佛”,那么他就是佛。如果一个人正儿八经告诉自己:“我既是佛,又是魔。”那么说明他还是普通人。真正做出点名堂的人只选一样。

佛家讲,发什么心,做什么人。发一颗菩萨心,那么就做菩萨。发一颗狂乱的心,那么就只能做天魔。

那晚,观音向舍利子开示《心经》,从头到尾经文都是连贯的,清晰的,这说明观音处在一种衡定的一心一意的状态。本来,舍利子在这样封闭的私密空间里,面对菩萨,有些心神不宁。但随着观音讲经的深入,他也集中精力了。一边一心一意地讲,一边一心一意地听,领悟就深。没领悟也有领悟,没领悟也是领悟。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看到的《心经》应是舍利子补记的,不是观音讲的原话。很明显,《心经》的语气不是观音的语气,而是模拟观音的语气,开头的序,要结束时的记述,都是以听课人的语气说的。

《心经》应叫做《舍利子心经》,是一个叫舍利子的男人见了观音后对观音说过的话(不一定是一次)的补记。与其说《心经》里是观音的话,不如说是舍利子的话。因此我把它叫《舍利子心经》,似乎也未尝不可。

我们知道,观音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专门“救苦救难”。也就是说,她只管“救苦救难”。也就是说,凡见她的人没别的事,都是找她救苦救难。舍利子见观音,显然也是找她救苦救难。那么,舍利子有什么苦、有什么难?换言之,观音救他身上什么苦、什么难?从《心经》记录的观音对舍利子重点教育的那四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看,舍利子的苦、舍利子的难正是色还没空,空与色还有异,否则观音不会对他说出以上四句针对性的话。

也就是说,一个身陷色中,还没空的男人舍利子向观音求法,观音以“色即是空”开导他,这就构成了《心经》的主要叙事内容。《心经》是有情节、有故事的,话中隐藏许多动作,包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动作。

从“舍利子,色不异空”到“无无得”,是观音向舍利子讲佛法。

从“以无所得故”到“无有恐怖”,再到“真实不虚”,是观音的安慰,告诉舍利子不用害怕。

最后说咒语,是他们的背景音乐。从“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我们听出是有节奏感的。从“波罗僧揭谛”(普渡众生到乐土),我们知道其中有身心合一的瑜珈动作。从“菩提萨婆诃”(当下即觉悟),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共同成就,共同觉悟。

通灵术第二课:求什么是什么。

舍利子去找观音,求她开示,观音一开示,他就成了观音。于是世上再无舍利子这个人,只有观音这个菩萨。

有些话换一个地方我再说透些,在此我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我一再强调,我什么都不懂,以上说的,只是一个中年男人在春天的下午困倦的时候偶然想到的,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看来我也该去见观音了。末了,我再透露一下,我听人家说,通灵术的第三课,也就是最后一课是“想什么就是什么”,这时,你已经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