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聪明女人必备的九张牌
4759400000028

第28章 第8张牌口才:会说话的女人最可爱(1)

做个会说话的女人

一个女人在与人相处时会不会说话,对能否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女人不论谈到什么事都会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虽然言语中没有伤及他人的言辞,但这种有如青蛙的鼓噪,肯定会惹人生厌。

谁都知道,人的嘴巴主要是用来吃饭和说话的。从小到大,“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长辈们告诫我们要慎食谨言,避免招灾惹祸的良言。可见,嘴巴实在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加强警戒工作。

人们都挺关心自己的健康,所以慎食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都做得挺好;而说话有时不如吃东西那样直接影响到自己,所以许多人就不太在意。

有人说,会说话的人说得人“笑”,不会说话的人说得人“跳”。可见,说话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需要加强的,因为说得人“笑”总是一件好事,而说得人“跳”总不见得有什么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言方面加以修炼,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有个英俊潇洒的男子,到了适婚年龄,三姑六婆都跑来给他做媒。当热心的人问他想找个什么条件的女子做老婆时,他的回答竟让周围的人都大吃了一惊,因为他唯一的要求是要找个哑女为妻。在众人眼里,他是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年轻人,想要找一个有缺陷的人做妻子,实在有点意外。其实,这倒不是他心理有什么问题,也不是他有何恶意,因为他的母亲是个话多的人,从小到大他听腻了母亲的唠叨、抱怨、斥责,倘若自己再找一个话痨,他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所以想干脆找个不能说话的,那样就免了后顾之忧了。

这个故事并不是要说明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全,行为是否正确,这也不是需要我们去讨论的话题。它只是很好地说明了一点: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不会说话的女人讨人嫌。

一个女人在与人相处时会不会说话,对能否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女人不论谈到什么事都会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虽然言语中没有伤及他人的言辞,但这种有如青蛙的鼓噪,肯定会惹人生厌。而有的女人一见面,话题总离不开“今天的天气不错”或“最近在忙什么?”等,如果一个女人只是和人聊一些天气之类的话题,她肯定也无法引起别人的兴趣。

那么,会说话的女人是怎样做的呢?一位在社会上工作十几年的女士说:“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她总是会以对方作为话题,如服装、发式、化妆等,尤其是初次见面的人都很想知道别人对自己有何观感。”这也是她的切身体会。比如,一位女子见到你就对你说:“你在哪里烫的头发?真漂亮,这个颜色非常适合你的皮肤和脸形。”你一定会对她心存好感。会说话的女人说出来的话总是能让人高兴地接受,听着心里也舒坦。比如,两个女人说同样一件事,其中一个说:“她皮肤很白,但是长得太胖了。”另一个则说:“她很胖,但是皮肤很白。”假如这两句话是说你的,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呢?可见,有时相同内容的话,只要换一种方式说出来,就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而会说话的女人就总是采用那种听了能够让人感觉更舒服的方式来说话,所以她们也更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想做一个会说话的女人,除了要采用好的方式外,以下几点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1)不说粗话

一直以来,我们都要求女人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文雅,不能说粗话。但是现代的一些新新女性,为了追求男女之间处处享有平等,这些新新女性在人格特质和行为上都喜欢效仿男性,而男性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讲一些粗话,这也成了她们模仿的对象。于是在女性中出现了大量伶牙俐齿、牙尖嘴利的粗口一族。一个妩媚的女人如果讲出粗话来,就像一条天鹅绒的晚礼服上被酒鬼吐上了呕吐物一样,让人感到有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身为女性,一定要、千万要远离这类话语。一句粗话会让一个穿着端庄、容貌秀丽的女士形象顷刻之间大打折扣,让人忘记了她所有美好的东西而只记住这句粗话。

(2)避免口头禅

有时候,讲口头禅似乎没什么关系,但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反感,还是要避免那些冗长无味或意思重复的口头禅,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说……”“你说好不好?”“你知道吗?”

(3)恰到好处地运用“谢谢”这个词

礼貌的用语会使你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但你说“谢”字必须是诚心诚意的,并要让人感觉到这一点。道谢时要指名道姓并且直截了当,不要含糊不清,也不要不好意思。要养成找机会感谢别人的习惯,尤其当别人没有想到时,一句出人意料的真心的感谢,会让人满心欢喜。但要注意千万不要虚假客套,那样别人会感觉得出来,并且觉得不舒服。

(4)尽量避免讨论别人的短处

如果你不愿意别人随意揭你的伤疤,那么你也停止说别人的短处吧。

(5)不要过分自夸

谁会喜欢一个过分自夸的女人呢?爱自我夸耀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朋友的。赞美的话只有出自别人的口,才有真正的价值。如果自己说过了头,别人会轻视你的。而且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感兴趣,对与自己无关的事不会太关心,因此在与别人交谈时,尽量少谈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工作、生活、孩子等,除非双方都感兴趣,否则还是谈点儿别的话题为佳。

(6)避免使用流行语

在交谈中避免使用那些流行用语,比如“哇噻”之类;避免使用那些网络用语,比如“偶”(我),“东东”(东西),等等。有些父母从孩子身上学到青少年所惯用的流行语,以为说了这些话就代表跟上了潮流,实则不然。毕竟年长者说着一口年轻人的流行语,既幼稚且有失身份。如果一位举止优雅的女性,在社交场合使用这类词汇,只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7)善用身体语言

女人的身体语言通常都是最丰富的,你的表情、手势甚至无意中的动作,都会对别人产生作用,你要注意这一点并加以适当运用。一种表情、一个姿势、一声叹息等,会说话的人常常会用这些来代替难以说出的话或弥补语言的不足,表达难以言状的情感。但要注意恰到好处,过分了就成了矫揉造作、自作多情,那会让人反感的。

(8)不要用鼻音词来表示意见

不要用“嗯”、“哼”等鼻子发出的声音来表达个人意见的同意与否,这些音调虽然不是粗话,却是懒惰者的表现,会令谈话者有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

选择优雅的用词对女人来说很重要,它就如同一件漂亮的衣服,任何一个脏字或者不雅的词语都是往衣服上抹的一片黑,使你的美丽大打折扣。

(9)善于了解对方的情感

只有在了解了对方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地选择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使对方与你产生共鸣,使说话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因此,我们在同别人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感,注意自己的神态举止和措辞,让别人乐于听你讲话。

灵活巧妙地说“不”

在生活中,面对明知不可为的事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勇敢地说“不”。为了一时的面子而勉强行事,是最不明智的行为。

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或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吧,会觉得太伤颜面;不拒绝吧,又委屈了自己。所以,如何巧妙地拒绝别人,如何巧妙地说“不”便成了一门艺术。

女人由于天性中存在的善良,遇到类似的事情,她们总是不愿意当给别人带来难过的“凶手”。所以,为了息事宁人,自己强忍着,宁愿当个“烂好人”。还有的女性从来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她们觉得说“不”难免伤感情,这会使她们有罪恶感。比如,她在公司的聚会上非常想回家了,但还是会陪同事喝完最后一杯;在繁忙的工作后即使她感觉非常累,可对心爱的人的要求,还是有求必应。

这种女性,在工作中是便宜又好用的员工,在生活上又是温顺听话的情人或妻子。她们凡事都一口答应,没有自己的欲望与需求。

显然,不会拒绝,不会说“不”,会使女人因为对自己有欠尊重,以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敢说“不”的女人,她们的目标是被别人喜欢和爱,但代价却是牺牲自我。

周五晚上,梅梅又在电话里向好友抱怨,说女儿的芭蕾课要考试,答应周六陪她去舞蹈学院排练一上午,下午要陪小姑子挑选婚纱,晚上同事给老公搞生日派对,她满口答应去帮厨……唉,成天为别人的事忙碌,多累多不情愿多烦啊……恨不能有孙悟空的本领,来个分身术!

“谁让你逞强,应下一大堆事儿?”好友抢白了她一句。

“没办法呀,既然别人开了口,我怎么好意思拒绝呢?”

好友太了解她了,梅梅正是那种有求必应的热心人,只要别人开了口,她总碍于面子,怕惹别人不高兴,心里再不情愿也要硬撑着答应下来。“不”字从她嘴里蹦出来,似乎比登九重天还难。到头来,往往搞得自己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梅梅在办公室也是如此,担心自己不承担所有交代下来的工作,就会惹上司不高兴,于是有求必应,从来不去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结果分内的工作都给耽误了。拒绝别人最让她头疼,在婚姻中也不例外,“不管老公想干什么,我都会让步,还是少惹他不开心为好,他的工作压力已经够大了。就让我当天底下最不开心的那个人吧。”梅梅挺有献身精神地说道。

虽说助人为乐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应该基于一个正确的出发点,视自己的承受能力而定,不要强撑着,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义务或责任。

在生活中,面对明知不可为的事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勇敢地说“不”。为了一时的面子而勉强行事,是最不明智的行为。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拿不出勇气来拒绝别人,最后受委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说“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代表“选择”,一个人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当你说“不”的时候,就等于说“是”——你“是”一个不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勇敢说“不”,这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麻烦,反而可能替你减轻压力。如果你想活得自在一点,原则一点,就请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记住,你不必为拒绝不正确的事情而内疚,因为那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走向成熟必上的一课。

当然在你勇敢地说“不”的时候,你不能硬邦邦地回绝别人,给人造成颜面上的难堪和心里的不快,而要懂得掌握拒绝的艺术,那么在说“不”的时候,你要注意哪些呢?

①确定别人对你的要求是否合理,不要看别人是否觉得合理。如果你犹豫或推脱,或者你觉得为难或被迫,或者你觉得身体内紧张压迫,那可能意味着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

②在完全弄明白别人对你的要求之前,不让自己说“是”还是“不”。

③说“不”时要清晰肯定。简单地说出“不”是很重要的,不要让它成为一个充满着借口和辩解的复杂表述,你不想这么做只是因为你不想做,这就够了。你在拒绝的时候,只要简单明了地解释一下你的感受就行了。直接的解释是一种果断的自信,间接的误导或借口是一种优柔寡断,会给将来留下更多的麻烦。

④在拒绝的时候不说“对不起,但是……”。说“对不起”会动摇你的立场,别人可能会利用你的负疚感。当你认真地估计了形势,决定拒绝的时候,你用不着觉得抱歉。

⑤在业务来往中,有时对方对你提出超规范要求,如果直接说“不”,反而可能把双方关系搞僵,从而导致其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影响极大。这时候,你就要把未出口的“不”改成“我尽力”,“我考虑一下再给你电话”等,然后将话题岔开,对方会感到你很给他面子,比较容易接受。事后,如对方再仔细考虑的话,也就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他会自觉放弃,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不要和别人抬杠较劲

话说得精彩不见得就有人愿意听。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会很讨人喜欢,但是一个爱抬杠的女人,则不见得会受欢迎。

“抬杠”一词,原是指抬轿或抬灵柩的一个差事,因为这门差事需要“抬杠”的人不能随便“撂肩”,所以抬杠的人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演变至今,这个词语已成为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服输的代名词了。

在工作之余,闲来无事的时候,与朋友同事聚在一起聊聊天,偶尔抬抬杠,能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有些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事事处处都要与人理论,而且非要赢了对方不可,这样的抬杠往往会给对方留下厌恶的印象,并直接影响到办事的效率和以后彼此的交往,这就不可取了。

爱抬杠的人一般表现为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并经常对别人说的话发表不同意见,心理学家说这是一种自恋和逆反心理的表现。有自恋心理的人特别在乎自己的感觉,不会换位思考,更不会替他人着想,自己往往喜欢扮演一种救世主的姿态,觉得什么事都应该自己说了算,别人都应该听他的,好为人师。

爱抬杠的人往往都有比较好的口才,思维也比较活跃,她们与人交谈往往就像一场精彩的辩论。然而,话说得精彩不见得就有人愿意听。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会很讨人喜欢,但是一个爱抬杠的女人,则不见得会受欢迎。

尤其是在一个单位内,如果你不注意身份和领导抬杠,十有八九会引起上司的反感,这时,你就得饱尝抬杠带来的恶果了。

刘女士是某单位的会计,她自恃资历老,学历高,平时在单位上不仅爱和同事抬杠,也喜欢与上司顶牛。

比如,有一次上司安排她去国税局报税,刘女士认为,上司不懂财务,就故意和她抬杠,磨磨蹭蹭地迟迟不动。上司说:“再不报,就要罚款了。”刘女士却说:“怕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会计还不懂。”

上司说:“你是公司的员工,我安排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刘女士却顶牛说:“我到这个公司工作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刘女士的话,惹得大家议论纷纷——

“你这是怎么了,平时和我们抬抬杠就算了,居然和自己的顶头上司顶牛。”

刘女士的几个贴心朋友急了:长此下去,上司肯定会炒她的鱿鱼,给她穿小鞋的。于是,大家决心好好劝她。

一天,朋友们把她叫到了咖啡馆,对她好言相劝,上司毕竟是上司,你这样和她抬杠,让她如何下台?

谁知,刘女士更加来劲了:“就我那领导,还用巴结她吗?”

朋友说:“你不巴结可以,也该尊重她啊。”

刘女士听后反而讥讽道:“就她那水平,让我如何尊重她!先说年龄,她28岁,我30岁,她不如我长。再说学历,她是高中没毕业,参加工作后,混了个大专学历,我却是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再说工作阅历,她招工后转为聘干,一直和我在一个科。虽然都是科员,她的工龄却没我长,而且在当科长前一直是我的助手,我却一直是本科室的业务骨干。她一天到晚上上下下搞关系,而我埋头做账。这样的人却对我指手画脚,能让我服气吗?”

朋友说:“这些方面人家是比你差点,可人家的协调能力比你强!”

刘女士说:“除了协调和上级的关系外,我看她的协调能力也比我强不到哪儿去!”

朋友说:“人家开的小轿车总不至于比你的自行车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