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爱的裂变
47600000008

第8章

姐姐他们的婚礼在择定的良辰吉日如期举行。那天一大早,父母换上他们最好的衣服,满面笑容,人也显得年轻了好几岁。住在城里的亲戚们,纷纷前来祝贺。他们为攀上姐夫家这门亲事而感到十分荣幸,觉得以后会沾光不少。他们一个个郑重其事地坐在客厅里,象等待财神爷的光临一样。

姐姐打扮一新,和亲戚们打着招呼,说笑着。长这么大了,第一次在这个大家族里唱主角,对谁都问寒问暖,表现出很不放心的样子。出嫁了,和他们的关系可就远了啊,自己在婆家就要孝敬公婆,伺侯丈夫,操持家务。以后可没多少时间回家了,她对家中的什么东西也都以十分眷念的目光看了又看。

约莫七点钟的光景,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姐夫带着二十多人的抬嫁妆的队伍来了。他们鱼贯般进入客厅,个个脸上挂着媚笑,还点头哈腰的向我家的亲戚们问好。这时,埋伏在几个房间的表姐堂姐们冲了出来,朝他们的脸上檫着锅底的黑灰。这一招真狠,客厅里立马乱成一团糟,叫喊声,追打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姐夫看势头不对,从随身所带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叠的“红包”,见着她们一个就发一个。她们停下手,接过来拆开一看,是好几张百元的大钞,立马喜滋滋地说:“早这样就好……”

下午,约摸四点钟,迎亲的队伍来了,是一长列银灰色的小轿车,每辆车头都戴着大红花,张贴着大红的喜字。这样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觉得姐姐在这样隆重的仪式下嫁出去,很风光体面,也算没白过这生,值得!看着看着,我在房间的窗边不禁流下了泪。

幸福的时刻就要来临,姐姐无限依恋地和父母拥抱,眼泪扑簌簌地落下。

表姐堂姐们见状,嘻笑着说:“不嫁好了,我们家还真舍不得呢,让颖代替出嫁好了。”

房门外响起敲门声,姐夫他们来了。几个表姐堂姐和外面的斗起嘴来,她们个个在今天把牙齿磨得锋利无比,说的话尖酸刻薄,让门外的听着有损男人的尊严。

门外的就说要多少钱才能打开门,门内的说谁不知道来的是财神爷,可别拿小钱哄叫花子。

门外的就将一信封从门的缝隙塞了进来,她们打开一看,乐开了怀——不多不少,整整二千元。

这边的表姐堂姐们示意她们再多磨上一会,因为有一个别出心裁的闹剧即将上演。

于是,她们假装生气地说,钱少了,罚你们唱支歌儿,或者猜谜语。

这下难了,唱歌嘛,多不好意思,猜谜语嘛肚里又没多少货。他们就在一起咕哝起来,让她们透过门上的猫眼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都流下了。

由于我和姐长得一模一样,表姐堂姐们就让我穿上了婚纱,扮演一下新娘。她们把我放在姐的闺房里,而把姐藏在我的小房间。待一切准备完毕,她们就打开了大门。姐夫他们迫不及待地涌入,客厅里顿时喧闹起来。迎亲的人们面带微笑,但笑意里分明有一种意味:如果还不好说话,他们可要拿出古老的习俗——抢亲了。

我坐在姐的床沿,一种幸福感象潮水一样涌来。

我看着面前衣柜的长条玻璃镜里的我,多象一朵盛开的白莲花,那么纯洁,那么美丽,那么动人。我如果没有残疾,和他站在一起,该是人们多么羡慕的一对呀!

我想起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故事,那故事曾感动我千百遍。生活中,我多么象灰姑娘,可他象白马王子那样摒弃世俗的观念,勇敢地迎娶我吗?不能!面对生活的现实,我们只能把爱深藏在心中,不可拿出来在阳光下亮亮。

今天,我穿上婚纱,仅仅不过是按这里的习俗闹着玩儿,不可当真的。那么,就让今天算作我们的结婚之日吧,这在我和他之间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他的心里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我在今天也作了他的新娘。

想到这里,幸福而喜悦的泪在我的眼眶里闪亮。

门开了,姐夫高大魁伟的身材闪现在门口。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

他上前抱起我,在那一刹那,我周身的血沸腾不止。我看见,他的眼波里有泪光闪亮。我知道他发现是我了,但他的手还是紧紧抱住我,害怕失去我似的。我闻着他身上的体味,幸福地晕了过去,飘飘然地进入梦境:他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沿着腥红的地毯,向神圣的殿堂走去,在耶稣像前默默地祈祷——愿做一生一世的爱人……

可我的梦在表姐堂姐们的话声中哗啦啦地一阵破碎。她们涌进来了,室内的把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他把我轻轻放下,感到无地自容,脸上火辣辣的一片红了。

两个伴娘拥着姐走了进来。姐款款地走到他的身边,挽起了他的手,笑吟吟地望着他。姐身着婚纱,容光焕发,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这时,楼下的鞭炮声啪啪地响起。人们簇拥着他们向房外走去,不时地向他们的身上,头上洒着五颜六色的纸屑,表示着对新人的祝福。

姐夫挽着姐的手臂,昂然地向前走去,步履稳健而有节奏,姐缓慢地跟随着他的节奏,也昂着头,显得高贵而典雅。

他们走了,出客厅,出大门,向楼梯道走去……我知道,一条红地毯沿着楼梯道一直铺向婚车。

我看着眼前的情景,心象被掏去一样,木呆呆站着,失去了思维和意识,身子象飘沉在一片漆黑的深渊……

半年后,紫云阁是姐姐辞去工作下海后开的一家茶楼——紫云阁。它是一座二层仿古建筑,坐落于江边客轮码头东侧的江堤上。这里风光旖丽,码头上总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紫云阁就是凭借这样的地理优势,生意倒也兴隆。它不仅吸引来往的旅客,当地人也风靡而至。人们在此或静候客轮,或小憩长坐,或约会巧遇,清茶一杯,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天下事便尽在一壶茶中。间或有人前来弹琴唱曲敲鼓说书,中国历史与民间传统便与氤氲茶香融为一体。

姐姐从别人手里盘下紫云阁后,向公公借了二十万,将它装修一新。她和姐夫别出心裁地把茶楼营业厅布局规划得颇有田园风味:厅内有小亭,小桥,曲水长流,一道道竹篱笆分围出若干个小区域,篱笆上布满塑料制品的绿叶瓜果花卉,让客人置身其间,临风把盏,好不神清气爽,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姐夫又结合小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根据一些文人墨客的喜爱,特地在二楼厅的靠江一侧,辟出一排雅致的包间。包间内的水采自西山上的菩萨泉,甘冽爽口;茶来自云南的上等新茶;茶具也是从景德镇购回的上等用品,讲质讲色讲形。小城的一些喜文弄墨的人们,便常来此聚而饮之,饮时写诗唱和,共笔作画,一闲对百忙,真风雅不过。

姐姐怕我在家闷坏了,就接我到紫云阁帮她料理生意,一来这里缺少人手,二来也让我见见世面。

我踏进紫云阁的那天,一下子就被它精心的布局和精致的装修吸引住了。我在姐姐的陪伴下,东走走,西瞧瞧,仿佛走进了农家田园。只见清一色的竹椅竹桌摆放得整齐有序,客人们大多三五成堆地扎在一起,抿着茶水,轻声交谈;也有独处一隅的,凭窗欣赏江面的景致;还有的捧一本杂志或者报纸,浏览上面的文章。厅内灯光如星,清风荡漾着茶香。好一个休闲清静的所在。我不禁啧啧称赞。

“这都是姐夫的杰作,”姐满面春风地说:“他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建筑和园林方面的资料,独创了一套经营方案,再叫人制作出来的。”

姐夫?他似乎无所不能,电器,机械等东西有什么故障,别人束手无策的时候,经他的手一盘弄就好了,至于做生意,他还是新手,可动起脑筋来就富有创意。瞧!这不是吸引了大量的客人前来品茶吗?我在心里暗暗地欣赏着姐夫,对他更有一份了解和依赖。

“姐夫他也辞职了吗?”我问。

“没有,他只是晚上过来帮帮。”姐笑着摇了摇头,又指着二楼的收银台说,“以后你就在这里负责一下收费方面的事情。”

望着三尺的收银台,我满足地笑了。

我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开始,未来向我铺开一条五彩缤纷的路。看着这眼前的一切,我沉浸在无限的憧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