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墨迹
4768900000037

第37章 纽约旧事:“铁人”妈妈的Book

Book有薄有厚,少则六七页,多则几十页,页数的多少几乎和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成反比。

我在纽约M&A时,就有一位以超长Book而着称的“铁人”副总裁Vanessa。她创下的纪录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篇累牍长达117页的Book。

曾经一度,摩根斯坦利的管理层下达过内部文件,要求所有的Book不得超过20页,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但最终,20页的限制不了了之,因为像“铁人”Vanessa这样的投资银行家实在数不胜数。

“铁人”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她一旦和客户确定了见面日期,无论还有两周、一周,甚至两天、一天,直至会议前的午夜,她每天都要给出一两轮修改意见。在“铁人”的概念中,工作是不可能提前完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应该战斗不止。

“铁人”说话时特别喜欢用代号,因为她深信投资银行的天机不可泄露。听她说话,常让人担心她是不是有点儿错乱的倾向,比如:“不如让北极熊先收购火箭里的花生酱部门,苹果酱以后再说。”又或者:“我认为芭比娃娃和猫王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会远远高于芭比和潜水艇结合。”

每当看到“铁人”如此神秘兮兮,我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小时候看过的革命电影。画面中,我方同志对着电台,大声疾呼:“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1997年秋天,我就曾经不幸地被“铁人”折磨了三天。

那时,一家石油钻井公司正在寻找行业内的并购机会,要求摩根斯坦利三天后给他们提出建议。碰巧我在M&A最好的朋友John刚刚走马上任调度经理,苦于没能说服任何人为“铁人”干活,John便把我当做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为了朋友,我拿出两肋插刀的勇气,知难而上。三天后,我却是在John的搀扶和护送下,才平安地离开了公司。

那阵子,“铁人”已经有了身孕,“小铁人”4个月以后就要出生了,但“铁人”却丝毫不顾“小铁人”的安危,挺着已经有些明显的大肚子,在办公室里没日没夜地修改Book。一会儿要把图表里的红色改为蓝色,一会儿又要把竖向的图表改为横向……改动的逻辑是什么?我始终不得而知。

为了完成10家公司的估值,计算收购对盈利的影响,以及按照“铁人”的意见修改Book,70多个小时里,我在我的Bullpen、“铁人”的办公室、WP和Graphics四点之间跑来跑去,除了回家洗澡换衣服,我一共只在自己的座位上迷迷糊糊地休息了1个半小时。

第三天下午5点,早上才飞往芝加哥,此刻已经准备返回纽约的“铁人”从机场打来电话,与我确认她对这本Book的最后意见。谢天谢地,“铁人”的改动大多属于细枝末节。虽然记不清这是3天里的第十几遍修改了,但想象着自己即将脱离苦海,我还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连去WP和Graphics的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然而,1个小时后,上一轮改动还没有完成,我居然又接到了“铁人”新的留言:“子墨,我现在是从飞机上打电话给你,晚上8点落地后我会直接回公司。我又看了一遍明天的Book,最后的附录部分‘摩根斯坦利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修改。第68页应该改为新的65页,左侧的曲线图表改为立柱图,原来的64页删除,增加一个新的72页,标题是摩根斯坦利在全球并购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

天啊!她一定是疯了!整整5分钟的留言让我顷刻间万念俱灰。

更可怕的是,在我的Book里,附录部分明明是从49页到55页,不仅68页、64页的页码根本不存在,而且所有的页数居然全都驴唇不对马嘴!

和许多投资银行家一样,“铁人”特别喜欢在飞机上打电话,仿佛没有了这个电话,地球就会停止运转。其实,对于投行的Book,客户真正关心的只有财务分析数字。至于附录,客户连斜着眼睛瞟一眼的工夫都不愿意白费。

天下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明知徒劳无益,却不得不尽心尽力。我呆坐在办公桌旁,一动不动,恨不得也像Bullpen里的男同事一样,张口乱骂一通。

晚上9点,看上去有些浮肿的“铁人”穿着孕妇装,摇摇晃晃地回到办公室。这时,我们才搞清楚,她在飞机上审阅的是另一个项目的Book,而根本不是之前她在机场时,我们讨论过的我的Book。

我又怒又气又觉得可笑,还有一种对“铁人”的深深怜悯。一版一版的Book,连“铁人”自己都辨别不清,客户又会从这无休无止的变动中获得什么呢?

可想而知,那本Book在“铁人”任性无理的发挥中被继续不停地修改着,直到夜里11点,一整天都没顾得上吃饭的我突然感到一阵无法忍耐的剧烈腹痛。

1997年下半年,是我投行生涯中最辛苦的日子。整整6个月,我没有休息过一天。疲惫、压力、饥饿、无奈……所有的身体透支都集中在那一刻爆发了。

John亲自把我送回家,留下怀着“小铁人”的“铁人”继续辗转在WP和Graphics,将那本Book改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那年12月,在M&A的圣诞派对上,所有的分析员按照惯例,编排了一个小品,主人公就是由分析员扮演的“铁人”Vanessa。

小品中,Vanessa挺着大大的肚子,已经被送进了产房,嘴里却还在大喊大叫,要她手下的经理和分析员做100个Comps,80个P-Paids,50家公司的合并分析。

然后,Vanessa躺在产床上,同样由分析员扮演的助产医生在她身旁高呼:

“努力,‘Executive Summary’(中心摘要)已经出来了!”

“使劲,我们看到了估值分析!”

“再加油,马上就要看到排行榜了!”

最终,Vanessa生出了一本Book。结尾处,Vanessa微笑着把Book捧在怀中,说了最后一句台词:“孩子就取名叫Boo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