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服底动机有三:一为护体,二为遮羞,三为装饰。这三种中以装饰为最多变化。衣服底形式所以屡次变迁都系在装饰底趣味上。在蛮野社会中,男子底衣服多是为装饰,而女子就多为遮羞。除掉护体底甲胄皮毛外,一切衣服都含有很重的两性要素。文化低下的民族底装饰每近于性器官底部位,为底是增加性的引诱。所以有人说衣服原来是带着生殖象征性底。装饰包含文身,痂身,画身,去毛,盘发,变形,等。文身是用利器划破皮肤,使成种种花纹,涂上彩色,使它永远不退。痂身是烧或割伤皮肉,使痂愈后,永留疤痕。画身是在身面涂上粉墨或其它颜色,如擦粉,画眉,涂脂,点唇,染齿,染甲,都属这一类。去毛有拔,剃,剪三个方法。盘发如梳髻,打辫,总角,胶发,都算在里头。变形如修甲,烫发,束胸,束腰,缠足乃至无故镶金牙,等,都是。衣服底祖先是文身,痂身,画身。刺划在身上底花纹不能改变,画上去底又容易掉,所以衣服一出世,它们便渐次消灭了。
服装底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七种:一,战利品底安置;二,威吓作用;三,性的引诱;四,职业底表示;五,性别的表示;六,地域底特征;七,宗教底信仰。原人披毛戴角,是为安置战利品或增强披戴者底威武,使人一见便起恐怖。性的引诱在服装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所谓“三分人,七分装”,很可以表明这意思。两性生活底束缚与解放也可以从衣服看出来。服装上含有两性作用底有下列四个方法。一,使身体增高,如穿高跟鞋,戴高帽之类。二,使身体增广或缩小,如广袖,阔裙,束胸,束腰之类。三,指示身体底特殊部位,如在耳,鼻,手,足,颈,腰,等处,戴环状或其它的饰物。四,指示身体某部底动作,如飘带,铃钏之类。职业底表示,如军装,工装,等,衣服上有特殊的设施,以备携带主要的用品。现代的衣服,好像没有多少地域性,但在闭塞一点底地方,服装底形式,和所用底材料,一看便可以分辨出那着底人是属于什么地方底。此外还有夸耀缝匠底手艺底衣服,因为技艺高下底不同,形式也随着变化,近代的服装所以变得这么快就在这里。营业上底自由竞争,加上穿衣服底人们底夸奇炫异,使裁缝和装饰家得以时常翻新花样。
社会生活与经济政治都与衣服底改变有密切关系。男子底服装大体说来不如女子底变得那么快。中国底女装在近二十年来变得更快,这是指示近年女子底生活底变动。她们从幽闭的绣房跳出来演电影,作手艺,做买卖,当教员,乃至做官吏,当舞女,在服装上自然不能不改变。关于衣服迁变底研究,是社会学家、历史家、美术家、家政学家应当努力底。本文只就个人底癖好和些微的心得略写出来,日后有本钱,当把它扩成一本小图册。
近三百年来底服装,因为满族底统治与外国底交通而大变动。最初变更底当然是公服,以后渐次推及常服。但强制的变更只限于男子,女子服装底改变却是因于时髦。我们从顺治朝对于衣服所下底诏令可以想出当时底光景。
一,顺治元年十月,命文臣衣冠暂从明制。这时对人民底装束并没有什么规定。
二,顺治二年六月,定薙发之制,限旬日内一律遵行,违者杀无赦。这时所下底诏令也没有提到改变衣服底话。在狄葆贤先生《平等阁笔记》(卷二,十五页)里,记一件趣事说:“明末有遗老某君因不愿剃发,遂改作女子装束,终身雌伏,著作甚富。”当时因不愿薙发而死底很多,但改作女装祈活底当也不少。因为男女衣服自来便没有多大的分别,所差的只是下身底百褶裙与头上底髻鬟而已。男子装束除僧道以外,自薙发令一下,都改变了,顺治二年闰六月始定群臣公以下及生员耆老顶带品式。
三,顺治四年十一月始定官民服饰之制。定制只说官民应用底材料和颜色,却没有指定什么款式。所以到乾隆初期鄙塞一点底地方还有不少明装底男女。若不做官吏,人们就没有戴红缨帽或穿马褂底必要。如把辫子盘在顶上,把青毡帽一戴,从衣服是分不出来底,清初底辫子又格外地小而短,不像清末那么长大,所以外表没有何等大变动。妇女底服装简直是没变过,不但如此,满洲妇女还要模仿汉装,乾隆间,一再降旨严禁缠足,但仿汉女衣服却没有禁止过。满洲人底装束,男女大体一样,女子不着裙,是与汉人不同底一点。
近三百年来底服装与古时不同底地方最显著的是用钮扣代替带子。明以前底衣服都是没钮扣底,明末,女人于霞佩上间或用金质扣子,但没见过钮子。钮底应用最初恐怕是在盔甲上。从前武士底中衣有用“蜈蚣钮”底,由第一个钮襟穿入第二个钮襟,这样可以穿到二三十个,到末扣上一个钮。蜈蚣钮底形状和现在的“随折扣”一样,但前者只便于解,而不便于扣,后者扣解都方便,并且伸缩可以随意。乾隆以后,西洋品物渐次输入,而服装底形式还没改变,只所用材料有时也以外货为尚而已。近三十年来,仕女与外人接触日多,拜倒于他人文化之前,家具服装,样样崇尚“洋式”,“新式”,或“西式”,因此变迁得最剧烈。
衣服可以分为公服,礼服,常服三种。公服是命妇底服装,自皇后以至七品命妇都有规定,礼服从民人说可以分为吉服与丧服两种。平常的服装底形式最多,变迁也比前二种自由。本文所要提出底特注意在这一种上头。今依次叙述在底下。
193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