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前三年大全集
4808900000062

第62章 皮尔·卡丹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裁缝师开始创业的(2)

“对方是长线投资,我们也相应要长远经营。”陈丽娟成功代理该产品后,礼聘该公司经营人员和化妆导师,从市场网络的建立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对公司实力重新打造。“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国品牌和优良素质的法国技师的引入让我们这些在国内打拼多年的从业者大开眼界,原来化妆品可以这样使用,美的追求可以这样没有止境。”陈丽娟回忆那段磨合期:公司员工争相学习,公司的经营跃上一个新台阶。

在独家品牌代理的道路上,陈丽娟越走越有信心。1997年,经与法国依贝佳品牌经营者协商,陈丽娟收购7法国依贝佳95%的股份,迈出化妆品代理商跨国并购代理品牌的第一步。

2001年,随着知名度逐渐在全国打响,针对消费群体仍然集中在高端市场的现象,陈丽娟萌生了从法国引进技术,在深圳建立生产线,减少进口化妆品的关税等经营成本,攻打中档市场的念头。由此人手,位于深圳平湖、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颖莱”国际现代化化妆品生产线正式投产。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专业技能的法国知名化妆品牌,其产品销售还只是很小一部分,‘产品+服务’才是其经营的最高境界。”陈丽娟看到了化妆品经营新的利润增长点。她开始先后在国内开设了大型会所式专业美容护理中心和一站式专卖店,其独特法式美容手法及专业的美容服务也令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从2002年开始,陈丽娟把主要精力放在特许经营店方面,通过品牌输出,吸纳社会资金。陈丽娟认为,美容服务行业尤其适合希望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性创业者。

但在培养特许经营合作者方面,陈丽娟认为绝对不能降低资金要求和经营理念的门槛,所以她拒绝了很多不够成熟的投资者。而她的公司却并未因此减小规模,反而越做越大。

“化妆品是美丽的事业,一定要用爱心去打造,要爱你的顾客,爱你的员工,更要爱你的社会。”陈丽娟的笑容如鲜花般绽放,看上去是那么美丽。

黄明光如何靠功夫鞋卖出百万

虽然在武当山上练功的人每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在当地并不多,但却被这个叫黄明光的人盯上了。2004年,在一次逛武当山时,黄明光从这些练功人身上发现了赚钱的商机,并与他们成了朋友,通过他们挣到了钱。

现在黄明光与他们已经割舍不开了。他非常感激这些练功者,因为没有他们,自己每年就不会有300多万元的收入。

黄明光到底卖给他们什么东西?他又是怎么从这些并不富裕的人身上赚到这么多钱的呢?

盯上道士脚上的鞋

黄明光1963年出生于湖北京山县。1986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学校。

学校的工作很清闲,黄明光琢磨着,如何寻找商机,利用业余时间挣些钱,让自己过得更好。起初,黄明光使用学校这个平台办过书店,后来还开办过网站,研究过中草药枕头……虽然心血花了不少,可是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2004年元旦,黄明光的几个朋友从海南来十堰旅游。黄明光自然得尽地主之谊,当向导带他们去武当山游玩。这天,在陪着朋友游览武当山,途经一座道观时,一群道士正在庙宇外的空地上练功。黄明光无意中听到他们的一席谈话。其中一位道士说道:“这鞋穿着难受,脚底容易出汗,袜子脱了脚真臭。”另外一位道士接过话头:

“我们练功就是时间加汗水,脚一出汗,这鞋穿着还憋脚!”第三位道士又补充道:“脚一出汗,鞋里就是湿的,练功时不容易站稳!”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明光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道士们在埋怨穿的鞋不好。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穿的千层底布鞋。这种手工做出的布鞋,穿在脚上透气舒适,但由于样式太土,已经快从市场上绝迹,连农民都很少穿了。

能不能做一种适合练功人穿的布鞋呢?如果做成了这种鞋子,会有多大的市场呢?黄明光决定展开市场调查。

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黄明光一直呆在武当山。通过调查,他心里有底了。在武当山景区,常年练功习武的道士就多达2000多人。这些道士,收入并不高,但他,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一样有商机。更重要的是,他们终日在武当山向游人表演,游客在欣赏他们的演技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们的服饰,还有人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穿着打扮。据统计,每年关注这些道士的游客达到100多万人。如果做成了道士穿的鞋子并让他们穿上,就等于无形中给自己的产品做了免费宣传。

黄明光决定研制这些道士穿的鞋子。再一打听,武当山有一个名叫袁理敏的人和他是老乡。袁理敏是武当山武当武术功夫团的团长,在武术界很有名气,经常带团到国内外进行武当武术表演。为了更有把握,他先找到了袁理敏。当得知黄明光的来意后,袁团长说道:“不知道你的鞋子怎么样?这样吧,你做好了,先放几双在我这里试一下。”

袁团长之所以答应黄明光,并不是看着老乡的情分,而是他也受着没有合适鞋子穿的困扰,希望有人把这个空白填上。

小试牛刀初战挣到5万元

回到家里后,黄明光就琢磨着如何设计出道士们欢迎的鞋子。传统的布鞋虽然合脚、舒适,但容易变形;胶鞋不易变形,但因为底是胶的,又不透气。看来,必须在鞋底上下功夫。只要鞋底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好办了。可是,什么材料才能既透气又不变形呢?黄明光想到了竹笋叶和玉米皮。他找来竹笋叶和玉米皮进行试验,结果都不行。

2004年2月的一天,黄明光去一个朋友家串门。到朋友家门口时,他无意中看到墙上挂着几片山棕。黄明光知道,早些年农村的蓑衣,就是用山棕做的,棕床用的棕绳,也是用山棕编的。黄明光就想,能不能用山棕做鞋子呢?

从朋友家回来时,黄明光手里多了一样东西:几片山棕。回到家后,他用剪刀按鞋样把山棕剪成鞋底模样的片,然后把中药敷在山棕片上,最后在山棕片上粘上粗棉布。这样,几双用棕丝做成的鞋底问世了。黄明光还特意用水连洗了几次,鞋底始终不变形。就这样,困扰黄明光很久的问题解决了。

黄明光决定生产这种用山棕做鞋底的布鞋。可是,当他真的需要山棕时,却发现,市场上没有山棕销售,而野山棕大都分布于深山密林中。没有办法,只得自己去山里采摘。于是,黄明光就每天步行到大山深处,寻觅野山棕。2004年3月的一天,黄明光与助手采完山棕返回,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听到后边有很大的响声。还没等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二三十只猴子已经到了面前,其中一只猴子抓着黄明光的袖子,另外几只抢他手里装有野山棕的塑料袋。两人惊魂未定,跑了二十多米回头看时。发现猴子们在撕扯装山棕的袋子,以为里面是食物。还好,当猴子们发现里面不是吃的东西后,把山棕丢了一地,然后呼啸而去。黄明光和助手又返回原地,把山棕捡起来,宝贝般的装好。

黄明光和朋友们在大山里采摘了半个多月,才采摘到了足够的野山棕。把这些野山棕做成鞋底后,他又动员老母亲和邻居们做布鞋。一个多月后,首批100双山棕鞋底的布鞋做成了。第二天,黄明光就带着这批特殊的布鞋去找袁理敏。可是,等他找到袁团长时,袁团长告诉他,这批布鞋的款式看起来像过去农村人穿的,没有显示出练武人的特性来。根据袁团长的意见,黄明光对鞋的外形作了修改。当他带着生产出来的鞋再次找到袁团长时,又碰了钉子。原来,黄明光将鞋的价格定为每双80元左右,袁团长嫌太贵,接受不了。为了从袁团长打开突破口,黄明光觉得哪怕赔本也要干。于是他对袁团长说:“这样吧,价格先不谈,我送给你们100双,等你们穿后感觉好了再说!”

就这样,这100双鞋被分发到武当山的100位道长手里。道长们穿后,普遍反映穿上“功夫鞋”后,不憋汗,透气,很舒服。消息反馈到袁团长那里,袁团长很高兴,开始批量购进功夫鞋。武当山的一些道士,也找到黄明光,购买功夫鞋。众人的口碑相传,使功夫鞋在武当山名声大振,不到半年,1000双功夫鞋被购买一空。黄明光一算账,赚了足足五万元!

一年即成百万富翁

小试牛刀大获全胜,黄明光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2004年8月,他正在批量生产功夫鞋时,袁团长气冲冲地寻上门来。原来,袁团长穿着功夫鞋在外地表演时,鞋子出了质量问题。当时,袁团长正在表演太极拳,其中有一个动作,叫做“千斤坠”,要求力量往下沉,袁团长正在运力朝下时,脚上的功夫鞋突然裂开了一个口子!

袁团长特意把鞋子带了过来。黄明光拿起鞋子一看,连接鞋面与鞋底的棉线断了,而鞋窠里的棉垫很湿,水分把棉线都沤烂了。随后,陆续有四五百双功夫鞋因为同样的原因退了回来,黄明光陷入了困境。

黄明光平时非常注意通过网络收集信息。一次上网时,一条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国外从中国进口丝瓜络做洗浴用品。丝瓜瓤不吸水,通透性很好,沾水之后很快就干掉了,黄明光觉得这个特点很好。他就在乡下收集老丝瓜,把皮去掉后,用刀剖开,剪成大小不等的鞋垫样子,用石灰水浸泡后压平。

用丝瓜瓤做成鞋垫滤汗效果好,即使汗沾上去很快就散发了,不会腐烂,而且有自然回弹性。

黄明光用丝瓜络取代了棉花,滤汗和舒适效果大大提高。但是,功夫鞋开裂的问题还是没有找到方法解决。一次,黄明光在出外收购老丝瓜时,看到一位村民在用野麻打草鞋。这位村民告诉他,野麻不仅比棉线和尼龙线结实,而且遍地都是。黄明光一听,灵机一动,决定用麻线替代棉线生产功夫鞋!

到2005年3月,黄明光已经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布鞋、独具特色的功夫鞋。很多到武当山来的中外游客看完武当武术功夫团的表演后,都打听哪里能买到这种布鞋。黄明光便在景区游客中转的中心八仙观设立了销售点,不断接到一些订单。而袁团长穿上这种功夫鞋后,不仅与身上的服装很搭配,而且感觉身轻如燕。去国外演出时,外国友人见到了这种鞋子,都想买一双。袁团长表演之余,不得不替黄明光接下订单,就这样,一些功夫鞋还卖到了国外!

功夫鞋的市场虽然打开了,但主要是针对成年男性,黄明光感觉面太窄。他就又根据游客的心理,开发出了儿童布鞋、工艺绣花鞋和养生布鞋等六七个系列品种的布鞋。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许多到武当山旅游的游客,不仅自己买一双功夫鞋,还给家人各带一双。武当山特区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富国欣喜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国外的人比较多,国外游客来了大多买黑色那种鞋。如果是我们国内团队游客女式的好卖。这是武当山实实在在的千层底鞋,别处买不到!”

在立足武当山的同时,黄明光没有忘记向外推销自己的产品。他在淘宝网等网站设立了专卖店,大力推介功夫鞋。2006年9月,一笔大订单通过网络飞向了黄明光。

对方名叫罗玲玲,在广州一家贸易公司做服饰进出口生意。罗玲玲在网上看到黄明光功夫鞋的材料和款式后,很感兴趣。出于商人的敏感,罗玲玲觉得这种极土的产品在大城市可能有市场,她决定订一批功夫鞋在广州试销。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罗玲玲的眼光。功夫鞋投放广州市场后,效果好得出乎人的意料。

小试成功后,罗玲玲向黄明光下了20万元的订单,这也是黄明光第一次接到这样大的订单。

这笔生意,令黄明光赚到了在武当山一个多月才能赚到的钱。

在开发功夫鞋的同时,黄明光还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增加产品的文化底蕴。2006年4月,他成功地为自己的功夫鞋系列申请了专利。他将功夫鞋命二名为“踩运”。在广东一些地方,人们习惯出外踏青,并将踏青称之为“踩运”,也就是把坏运气踩在脚下,把好运气带回来。在武当山,也有一座“转运殿”,也就是谁的运气不好,进去后好运气会回来。2006年,通过武当山景区和网络,黄明光靠卖功夫鞋一年收入几百万元。现在,他在海南、云南丽江等地都开有连锁店。黄明光还和浙江一位商人联合,开发针对学生销售的防臭鞋。

黄明光说:“现在我的销售很红火,就是生产跟不上,哪里有会做鞋的人呢?老太太、大妈都行!”有理由相信,黄明光的“钱景”会如同“踩运”品牌一样,前途无量!

郑裕彤怎样由小学徒变富豪

每个旅行团去香港旅游,都会把这里作为重点参观项目。它就是香港岛南部的浅水湾的一个豪华住宅,据说整个物业面积1.6万平方英尺,有游泳池、网球场,估计约值3亿元。里面还有很多名车,其中一辆劳斯莱斯,车牌是无字头“8888”,被称为香港“最具幸运意义”的靓牌,有人估计,若拿出来拍卖,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之上!

而这所豪宅的主人就是著名富豪——郑裕彤,横跨珠宝和地产两界,而且做得都一样出色。他在香港的大胆和冒险是出了名的,因此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鲨胆彤”。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出身寒微,中学都没毕业……

大金铺的小学徒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县贫穷偏远的伦教镇。从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但父母却对他期望很高,节衣缩食送他到学校念书。就在郑裕彤念中学的时候,广东境内连年战火蔓延到了这里,生活的困难使得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全家人避难到澳门去谋生。

来到澳门,为了谋生,郑裕彤走上了打工仔的道路。那时的郑裕彤,个子不高,身体单薄,但是机灵而乐观,对生活充满着信心。1940年,父亲把郑裕彤送到自己的老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家早就指腹为婚,郑裕彤到未来的岳父这里也便于联络感情。

虽然是以“准女婿”的身份在店里帮忙,但郑裕彤一样从最基层做起,最初,他的工作只是扫地、倒痰盂、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接待点小生意。但是郑裕彤十分聪明好学,很善于从小事上察言观色,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岳父周至元出名的凶恶,私底下有人叫他绰号“轰炸机”,可以说谁见了谁害怕,但郑裕彤却从来没有挨过骂。

因为郑裕彤的聪明勤奋、为人诚实,没多久周至元便让他正式改为学做生意。在做生意中,他又很爱动脑筋,经常外出观察别的珠宝行是怎样做生意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三年后,便升为主管,就是这个时候,他和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结婚,从此工作更加卖力,从各个方面辅助岳父经营珠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