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4810300000014

第14章 精神分析心理学(2)

弗洛伊德从20年代起,便开始与罗曼·罗兰、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工厂主家庭。擅长运用心理分析方法进行创作,其代表作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文学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常常探讨他们所共同关心的文学问题。早在1915年,20世纪初最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就曾到维也纳拜访过弗洛伊德,并在弗洛伊德家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里尔克的象征主义文学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文学家开启心灵的大门提供了钥匙,但不同的世界观的作家可以沿着这条道路而达到不同的终点。其中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就是在尼采的悲观哲学的影响下,片面地应用了精神分析学的成果,从而产生了一大批脱离现实、悲观厌世的文学作品。

1924年,罗曼·罗兰在茨威格的陪同下拜访了弗洛伊德。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三个人各抒己见,探讨文艺创作和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当时罗曼·罗兰能同茨威格一起访问弗洛伊德,并不偶然。三人很早就建立了书信关系,罗曼·罗兰就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说,他非常感谢弗洛伊德对他的赞赏;他还提到他已经有20年的时间一直在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茨威格也在给弗洛伊德的信中表达对弗洛伊德的敬仰,他写道:“我认为,你必须为公众树立起你的形象,因为你已经通过你的生活给这一整个时代留下你的印记。”此外,这三位大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代表了一群经受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考验,并在考验中发生思想转变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弗洛伊德在战争爆发初期曾对德国政府的战争政策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战争过程中,战争给人民和科学文化事业带来的破坏,使弗洛伊德开始厌恨这个“可恶的时代”。罗曼·罗兰、茨威格也是经历了同样的思想转变过程的。所以,他们在一起,不仅对文学创作问题,而且对一般的人生观问题,都有许多共同的语言。

WhatLifeShouldMeanttoYou

《挑战自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70年2月17日阿德勒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做谷物生意。由于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一家人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阿德勒从小生活舒适安逸,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但他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在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哥哥体格健壮,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而他自觉长相既矮又丑,与长兄有一种激烈的对抗情绪。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与父亲相处融洽。阿德勒是一个直到4岁才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儿童。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但他并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阿德勒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

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

1895年,阿德勒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维也纳医学院实习了一段时间。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1897—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

在这期间,阿德勒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拥有特权的家庭,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致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他们生有4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老二亚历山德拉和老三库尔特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

在行医期间,阿德勒曾就公共卫生问题写过几篇文章,这是同他早期的兴趣,即社会民主运动相一致的。就在这一时期,阿德勒读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他写了一篇捍卫弗洛伊德所论观点的论文。基于这一原因,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并当选为该协会主席。但是不久,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便日渐显露。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主张从根本上限定力比多和压抑等机械概念。阿德勒自称自己是根据心理学术语,或者说文化心理学术语探索神经病概念。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于1907年出版了《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一书,扩大了从性到整个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1908年发表论文《攻击的内驱力》,主张用一种追求的内驱力,来取代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作为主要内驱力的性;1910年发表论文《自卑感》和《男性的抗议》,进一步提出用作为过度补偿的男性的抗议来取代包括价值在内的整个内驱力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男性的抗议不久又被追求权力,也即追求优越所取代。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其统一和目标定向操作方面好像遵循着自我创造的生活规划,后来他称之为“生活风格”。内驱力、感觉、情绪、记忆、无意识等所有过程都从属于生活风格。1911年,阿德勒终于辞去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的主席职位,并退出该协会,另组非精神分析协会,不久又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

1912年,阿德勒在其《神经病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他的新心理学。新心理学包含了他的大多数主要概念。1918年,他引进了“社会兴趣”这一概念。社会兴趣,同克服自卑感一起,成为阿德勒最重要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心理病理学的个案里,阿德勒把这些人称为生活失败者,其社会兴趣的倾向未能得到适当的发展。这些人追求社会上无用的个人权力,而反对健康的、社会上的有用的、克服一般困难的追求。心理病理学家通过鼓励、证实患者的错误,以及增强其社会兴趣来提高患者的自我尊重。治疗家的工作是帮助患者认知重组,并习得社会上更有用的行为,特别是早期回忆和出生顺序,也包括梦,都被用来促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

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对预防产生了很大兴趣。这包括参与维也纳教育学院的儿童指导师资培训,在那里,阿德勒有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务;在公立学校他建立了众多的儿童指导中心;而成人教育课程又使他的通俗读物《了解人的本质》得以问世。

从1926年起,阿德勒多次访问美国,为大量的听众讲课。1932年,他成为长岛医学心理教授。1934年他定居纽约。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因心脏病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登。

名著导读

此书英文名为《WhatLifeShouldMeantoYou》,直译的中文名应当是《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但是通用的中文译名为《挑战自卑》或《超越自卑》或《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认为,人是“地球”的一员;人是“种族一员”;还有第三种联系,性别、爱情与婚姻。这三种联系演绎生活的意义就体现在职业、社会和性三方面。作者一再强调联系及合作。从而说明人的重要性是依照对别人生活所做的贡献而定的,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比如祖先为我们留下道路、技术,我们作为地球一员也应该为后代留下东西,而不是一味向地球索取。与人联系、对他人发生兴趣、互助合作、奉献才是真正意义的人。这也是该书的主旨所在。

作者认为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失败,是由于他们错误理解生活意义。这种人对他人和社会毫无兴趣,他们的兴趣点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们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因此,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上,他们不愿用与人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在生活中不能不面临失败。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娱乐至死的、没有理想的、没有未来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心?除了阅读,除了与那些高贵的灵魂为友,除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能找到别的穿越迷茫、困惑、焦虑不安的现实的路径吗?

理论精读

1.自卑感

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阿德勒对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释,称其为自卑情结。他对于这个词主要有两种相联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情结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它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

阿德勒指出,人在一开始生活时,都有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赖成年人。儿童与那些所依赖的强壮的成年人相比感到极其无能。这种虚弱、无能、自卑的情感激起儿童追求力量的强烈愿望,从而克服自卑感。

但是可能由于阿德勒创立理论时的文化条件背景所限,他把权力和力量与男性等同,把虚弱和自卑与女性等同起来。任何不受禁令约束的攻击、敏捷、能力、权力的形式,和任何勇敢、自由、侵犯、残暴的特质都可以看做男性所具有的品质。而一切束缚、缺陷、懦弱、屈从、穷困和那些相类似的特质都可以看做是女性品质。在他看来,变得更有力量就意指为具有更多的男性品质,因此更少的带有女性品质。他把这种追求更多的男性品质称为男性反抗。既然男性和女性都为了克服自卑感而追求自身变得更有力量,所以他们都企图实现男性特征的文化思想。换句话说,男性和女性多致力于男性反抗。

但是,自卑感也并不都是坏事。事实上,要成其为人就意味着感到自卑。这对于一切人都是共同的,所以,他并不是懦弱或异常的现象。实际上,这种情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主要动力。一个人由于感到自卑才推动他去完成某些事业。在某人获得一项成就时就能体验到一种短暂的成功感,但是与别人获得的成就相比较,又使他产生自卑感,这样就又激起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反复永无止境。

2.自卑情节

个体心理学发现的“自卑情节”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或正确应用了这个词呢?假使我们看到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我们能猜测他的感觉是:“别人老是瞧不起我,我必须得表现一下!”假使我们看到一个说话时手势表情过多的人,我们也能猜出他的感觉:“如果我不加以强调的话,我说的东西就太没有分量了!”在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他人的人,我们也能怀疑:在他背后,是否有需要他作出特别努力才能抵消的自卑感存在。然而,并不是说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一定是个显得柔顺、安静、拘束、与世无争的人。

自卑感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也可能表现得很强硬。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假使一个人已经气馁了,假使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进他的情境,他仍然会努力设法要摆脱它们,只是他所采取的方法却不能使他有所收益。即自卑会变成其精神生活中长期潜伏的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能称之为“自卑情节”。

现在,给自卑情节下一个定义。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对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愤怒和眼泪或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节的表现。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掩盖或弃而不谈。个人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时追求成功。比如自杀,自杀者对改善自己的情境,已经感到完全无能为力了,自杀是一种责备或报复,在自杀中自杀者在争取优越感的获得。仿佛自杀者在说:“我是所有人类中最温柔、最仁慈的人,而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但自卑情节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人出生伊始,是非常软弱的,他们需要许多年的照顾和保护。由于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人类中最弱小和最幼稚的婴儿,如果人类缺少了合作,便只能听凭周围环境的宰割,所以不难了解,假使一个儿童没有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情节。即使对最合作的人,生活也会不断地提出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没有哪一个人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已经接近能够完全控制其环境的最终目标。无论如何,奋斗总是要继续下去的,但是合作的人才会作出充满希望及贡献良多的奋斗,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的共同环境。

3.优越感

每个人都有优越感目标,这是属于个人独有的。它决定于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而此种意义又不仅是停留在口头的。它建立在他的生活样式之中,并像他自己独创的奇异曲调一样地布满于其间。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只不过有些人采用了错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