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1939年,埃里克森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儿童。后来,他和M.米德有了交往,并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情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埃里克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的理论中。
1939年,埃里克森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建立联系,迁居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并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从1942年起,他一直担任心理学教授,但在1950年因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即美国麦卡锡强迫公民进行的反共宣誓)而被免去教授职位。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学教授,但埃里克森拒不接受,理由是其他教授也因同样“罪名”被免职了。20世纪50年代,他是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地区奥斯汀·里格斯中心的高级职员,在那儿他治疗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1960年起,他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
1939—1944年,埃里克森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他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书内容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是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
埃里克森在晚期关心20世纪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其后期研究已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异常行为等。他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与习性学、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联系起来,其声望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1994年,埃里克森因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维克。
名著导读
该书作者在新精神分析运动中属“自我心理学”分支,他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旗手。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越战失败、种族歧视、女权运动、青年造反等此起彼伏。埃里克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青年心理学的研究。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同一性(identity)是一个中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与专著。
该书是专门论述有关“自我同一性”的论文集。埃里克森早在3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人的生命周期时,就对作为一种连续同一体的自我发展深感兴趣。他在1950年出版的《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首次对人生周期及诸如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危机、合法延缓期等概念进行了描述和表达。1950年,他在马萨诸塞州里格斯青年治疗中心工作时有机会接触青年,奠定了有关同一性理论的思想基础。此后,他发表了不少有关同一性的论文,阐述青年人如何利用生物天赋、个人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及特定的历史事变,发展了一种有效的自我同一性。他后来把有关同一性的论点总结在该论文集中。他在引言中说:“本书的每一章都是近20年来的一篇主要论文的修订,再补充以大约同时所写的一些论文节录”。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为引论;第2章为观察的基本原则;第3章为生命周期:同一性的渐成说;第4章为生命史中和个案中的同一性混乱;第5章为理论上的插曲;第6章为当代青少年问题;第7章为妇女和内部空间;第8章为种族和更广泛的同一性。埃里克森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阐述了人生周期的8个心理社会阶段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并对青年期形成的自我同一性所面临的7个危机作出具体分析。然而就是在该书对同一性的理论探讨中,也未能为同一性概念作出明确的解说。而且,埃里克森在该书最后三章中企图把自我同一性及其危机概念用于对美国当前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分析,他寄希望于一种更为广泛的以技术工艺为基础的人类同一性的出现,这也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在第3章中,埃里克森修订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渐成说,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心理社会发展说,把人生分成8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中心任务(具体矛盾)。
在第4章中,埃里克森列举美国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几种表现:(1)时间混乱;(2)同一性意识的混乱;(3)角色固着;(4)工作瘫痪;(5)性别混乱;(6)价值的混乱。这一诊断有利于“对症下药”。但他未着重评析其社会政治根源。
理论精读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这8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和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勤奋和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唯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那么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和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和自我专注的冲突。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和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趣味扩展
埃里克森在学校时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他却有艺术天赋。1927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那年,他的一位老同学P.波罗斯邀请他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工作,该校生源都是S.弗洛伊德的患者与朋友的子女。开始时,他以艺术师身份受聘,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这时,S.弗洛伊德的女儿A.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作为儿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训,埃里克森接受了该提议,以每月支付7美元的培训费接受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她父亲的理论不同,有其独特的创见,这对埃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64年,埃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献给A.弗洛伊德,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1929年,埃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塞尔森结婚。1933年,为了逃避纳粹迫害,埃里克森举家迁居丹麦哥本哈根,后又迁往美国波士顿。在那里,他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开了私人诊所。同时还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当时,他曾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几个月后就被他放弃了。
埃里克森是一位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现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理论及对现实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的探讨有不少引人注意和值得反思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