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02

第2章 应聘时,怎么说缺点

文/肖保根

“能说说你的缺点吗”是宝沽公司考官面试时最爱问的一个问题,现在几乎成了所有公司招聘面试必问的一个问题之一。确实,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暗藏杀机:这个问题的杀机在于,面试人人说优点,无人说缺点,因此你的缺点就是公司要你与否的关键,你自己说出口的缺点也将成为公司现在不用你,或者将来解聘你的借口。请看下面两位仁兄“缺点”方阵闯得如何。同学A——不会说缺点A同学的确非常优秀:在高中时就人了党,从大三开始就担任学生会主席,不但学习成绩好,文艺、体育也擅长,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她实在是个全才。久而久之,A同学也认为自己尽善尽美。大学毕业后,她信心十足地去一家公司应聘总经理助理职位,当考官——总经理问她“你认为自己有些什么不足之处”时,她茫然了,在中学、大学根本没有谈过缺点、不足什么的,只得硬着头皮说,“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还行,没有什么不足”。总经理马上反问:“你刚出校门,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这难道不是你的不足吗?”A同学面红耳赤,狼狈地败下阵来。

点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管多么优秀,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的。在应聘面试时,当考官问你有什么缺点和不足时,一定要回答,不要拒绝。同学B——避实就虚、拣无关紧要的说B同学求职前喜欢在网上搜索“求职宝典”什么的,她牢牢记住“所说缺点必须是与你所应聘的职位不会产生冲突的”这一点。有一次,她去应聘一家企业的会计,当考官问她有什么缺点时,她隐瞒了自己毕业后至今没还助学贷款的事实,拣了一个“实践经验稍显不足”的大众化的缺点来搪塞。殊不知,考官已从网上看到她母校发布的没还助学贷款的名单,其中就有她的名字,应聘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点评:纸是包不住火的,没有不透风的墙。“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人没有信用,确实不适宜做会计。但如果你把“还没找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的理由解释给考官,考官或许会网开一面,这样总比欺骗考官的后果会好些。

缺点不是不能说,重要的是何时说和如何说而已。

首先,缺点在简历中可以写一些,但自我介绍就不必先提起。

在简历中大家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而你独树一帜说缺点,容易吸引考官的眼球,为第一印象加分。自我介绍一来时间有限,二来怕考官顺坡骑驴——面试从谈缺点开始,这对面试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自我介绍能不说缺点就不说为好。

其实是客观的缺点多说。主观的缺点少说。

客观的缺点事实存在,你不说就是隐瞒、是欺骗考官,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自己有缺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然地承认它。为自己的缺点找足理由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如何使对方在感情上认同你谈及自身缺点的态度。“你为什么留级过一年?”主考官这样问,你该怎么回答呢?可以这样回答:“我也觉得留级一年很不应该,当时我担任社团的负责人,全身投入到社团活动上,反而忽略了自己当学生的本分,等我察觉到这个错误时,我已经留级了。虽然我花在社团的心血,也带给我不少的收获,可是每想到自己因此而留级,就觉得很可耻,我一直都为此事耿耿于怀,更不愿重蹈覆辙。”如此诚实地承认自己的缺点。通常主考官会因此认为你是个胸襟博大的人,而且会因此认同你的处境,心存好感地继续听你说下去。

另外。大众化的缺点可说,致命性的缺点不说。

大学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或实践经验不足就是大家共同的缺点,说说这样的缺点应当不会碍事的。而有关品德、作风方面的缺点,如受到什么处分、拘留什么的,以及那些诸如“贪玩”、“贪财”、“不爱干活”、“爱跳槽”和“难与人协调共事”等缺点,都是考官眼中的“致命”缺点,这些缺点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因而只能绝口不提;一旦你不识相地提了,你就有好果子吃了。

如果考官对自己有先入为主的误解,自己要巧妙申辩。

有的“缺点”并不是缺点,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误会造成的,这时,你应及时澄清,缩短与考官心理上造成的差距。一个大学毕业生出身于高干家庭,他到一家普通公司去面试,考官问他:“你出身高干家庭,吃得了我们公司这样的苦吗?”他回答:“我的父亲虽然是高干,但他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洗衣服等活从来不让保姆给我做,由于我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很强,从不依赖父亲的职权,所以,到你们公司,无论什么苦,我都能吃……”这位求职者抓住出身于高干家庭容易引起人们产生不能吃苦的误会的关键点,从谈自己的父亲如何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入手,谈到自己对家庭出身的看法和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最终让对方了解自己吃过苦、能吃苦的品质,这样一来,就消除了考官的误会,缩小了与用人单位的距离,从而曙光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