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20

第20章 遭遇升职的“玻璃天花板”

文/鲁速

辛苦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整个工作都已驾轻就熟,有足够的能力获得升迁或加薪,但或是因为公司的机制问题,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使自己的职业发展裹足,工作停滞不前,听不到老板的赞扬,本该属于你的升职机会也被别人抢走了……每个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都有可能陷入这样的职业“困境”:职业选择和职务晋升好像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即。怎样做才能冲破制约自己的“玻璃天花板”,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呢?当上司泰山压顶年初,本应是满怀激情地制定新一年工作计划,展望职业发展前景的时候,Lily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往日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的热情无影无踪。

Lily在北京一家日用品公司做销售工作,最初真是很辛苦,每天早上从办事处出发,到市里的商场站10个小时柜台,晚上再带着销量返回驻地。产品推广到一定阶段时,常常要搞大型的促销活动,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安排,她都处理得紧张有序。商家间的你争我夺,促销时的“赤膊上阵”,每天都数字化了的销售量与占有率,使她像开足了马力的机器,不停地奔波旋转。

两年过去了,凭着激情和干劲,她已从最初的营销人员做到了销售经理。可走到这一步,Lily却发现自己一伸脖子,头就触到了“天花板”。她的直接上司是区域经理,资历很深,在这个位置上也做得津津有味,有他在,Lily的升职几乎是无望的。大概他也感觉到了Lily的潜在威胁,所以对她的工作常常挑剔,在往上汇报时,也常将Lily的业绩据为己有。

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和相同的客户打交道,管理的还是过去那些手下,Lily发现自己对工作失去了过去的热情,越来越提不起精神。年初定指标,她也偷懒往低里定;所有工作都在上班时间完成,不像过去那样常常占用私人时间。

没有了升职,没有了嘉奖,长势不再喜人,潜力似乎消退,Lily的发展遭遇了“玻璃天花板”,“没劲,没劲”已经成为她的口头禅。她开始渴望没有压力的工作,过优哉游哉的生活,终于递交了一纸辞呈,离开了公司。

令她后悔莫及的是,就在她辞职不久,区域经理就跳槽到了另外的公司,本该属于她的职位,现在由她原来的下属占据了。如何冲破“玻璃天花板”尽管在很多企业内确实有“玻璃天花板”存在,有的甚至还是钢化玻璃做的,但你依然有可能冲破这道天花板,获得成功。

学会排解遭遇“天花板”时的郁闷

接受这种状态,并努力压制自己的挫折感和愤怒,同时坚定信念,保持积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肯定能行。在工作中,保持心理的弹性,等待机会的到来。就像上文中的Lily,假如能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柳暗花明。

反面教训:假如你不能很好地排解郁闷,任由这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产生如下问题:工作热情下降,产生厌职情绪,使人渐渐失去工作的冲劲和动力;刻意与同事保持距离;对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

这样,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制订充电计划

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和规划,把进修培训“充电”和自己的核心专业相匹配,在策略上要保持专业根基的成长。

充电提示:充电不但能够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也是进行自我调适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做到以下两点:把充电计划设计得更丰富些,或者向老板多争取一些培训机会。

知识储备增加了,不但有助于重拾工作热情,还可以在原有职位不变的情况下,求得在其他方面较好的发展。

跳槽,寻找“天花板”外的海阔天空

假如“天花板”的形成是因为“公司惯例”——总裁、副总裁、总监级别的位置都由本国人担任,公司更信任本国人,愿意安排本国人担任重要岗位,这块“天花板”材质过硬,顶或撞显然都行不通,此时跳槽不失为上策。

慎重提醒:假如“天花板”的形成是因为主观能力还不够,那么必须对自身做个反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创新等途径努力开发现有的工作,给自己挑战,增加工作新内容。如果你暂时还没有跳槽的好机会,不妨在公司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1.可以开发新客户,为老客户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务,制定高标准的工作目标;

2.抓住一切机会,调到和公司目标直接相关的第一线工作,强化自己的各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