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21

第21章 高薪怎会不请自来

文/卞秉彬

大学生为什么如此廉价?研究生就业难,“海归”也搁浅,学习还有没有用?

记得我参加过一档节目,是关于留学的。到英国留学一年花费近三十万,之后的月收入却只有三千元,一年不吃不喝才三万六,如此算来需要将近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很不划算。其实,在这十年中,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收获都被这三万六千元钱所囊括。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随着其他技能的提高而获得身价的提升,这些潜在的收益可能远远比几万块钱的收入更加有意义。

当然,我并不是说没必要追求高薪。每年三四月份,职场低薪人士纷纷精心准备,准备在新的一年能够振作精神,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多拿一点儿薪水,最好保险也要俱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些安慰,才能对得起所学,才不枉费自己寒窗苦读那么多年的书。

薪水是企业对员工最重要的激励手段。尽管职场人需要在经验积累期把薪水看淡一些,但挣钱多少毕竟直接影响到工作心情。所以,人们可以去追求高薪,但也要讲究些实效。找到方法让老板心服口服地给自己加薪,这样才最为实惠。

CHR可锐职业顾问案例

Jason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工作两年,两千多元的薪水在他所在的小城市也算不错,不乱花钱的话小日子过得比较滋润。然而,两年的工作让他筋疲力尽,除了国企沉闷的工作环境,漫长等待着的升迁制度,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面对周而复始的技术工作。

于是,他不顾父母反对,只身到了北京。他不想从事老本行,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找什么工作,面对一系列的疑问,带着生计难题,他最终还是依靠原有的计算机技术进入一家企业管理公司,负责内部网络运行,同时也负责其他行政琐事。每天他做很多事,薪水却反不如前,但Jason并没有过多的抱怨。自己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需要坚持。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分内分外的事他做起来从不会有任何怨言,这使Jason聚集了很高的人气,大家也都喜欢与他交流,跟他谈谈自己的工作。虽然才到公司三个月,但是他已经了解了公司内部各个环节的操作。一天,一位客户来访但却没有适合的人接待,Jason便主动请缨,与客户谈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客户需求到方案制订,从公司提供服务到后期流程的配合等等,洞察所需,讲解细致,让客户很是满意,当场拍板决定买下产品,并且承诺包括公司培训在内的后期需要,都会优先考虑该公司。总裁知道了这件事很高兴,立即让Jason脱离网管岗位,成为销售助理。随后,Jason对市场有其自身的看法,很多方面也比较到位,很快被提升为市场专员,并得到总裁的亲自指导。之后的发展算是顺风顺水,两年后Jason提升为总公司营销经理,薪水较之前更是翻了好几倍。

从表面上看,也许很多人会赞叹Jason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受到同事的帮助又幸运地遇到总裁的赏识,为什么自己就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呢?伯乐何在?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能成为每天低头拉磨的驴。让高学历成为废纸,让能力干涸。果真如此吗?

当初Jason走出熟悉的城市,来到陌生的北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抱着闯一闯的心态。来到大城市,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这种情况很普遍。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刚回国的海龟,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不知如何下手。Jason寻找自身熟悉的领域来完成转型,这个做法值得人们借鉴。虽然心里压根儿不喜欢技术,但这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也是自己在茫然无知的状态下唯一拥有的东西。依靠它才能顺理成章地找到一份工作,找到一个平台,从而使得他在公司中稳定下来,为顺利转型获得一个基础。

拥有了转型的平台,那么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寻找转型的机会。很多职场人也许会说,我也抱着同样的想法,所以先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但就是没机会完成转型。这似乎为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跳槽,工作几年依然在基层岗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上找到了借口。在Jason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他的人际关系很好,很乐意帮助同事,多做事是他的信条。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岂管他人瓦上霜”,做好分内事就好,这使很多人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不能从其他同事那里得到“跨专业”的信息。试想,如果不是Jason之前与同事积极交流,能有后来独当一面的能力吗?从他人身上获得有效信息,就是从打造人际关系开始的。

获得了知识,接着就是在机会面前敢于表现出来。在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即使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也不要指望被别人“挖”出来。你需要让公司知道你做了什么,你还可以做什么,让老板知道你是谁。低调是少数成功者和大多数失败者的做事方式。不善于表现,沉默寡言,与公司的主流群体无法和谐相处,这是不可能有好发展,得到理想薪金的。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在关键时刻使自己脱颖而出。当然,“出头鸟”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下都“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在Jason的案例中,他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很强。有了好的同事关系做铺垫,掌握了公司业务操作的信息,他才敢出头的。

也许很多人认为,到了总裁提升他做销售助理后,他的好运气就该结束了,毕竟转型成功,赢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是,Jason并没有停止表现,而是表达了自己对公司发展前途的关注,让总裁看到自己对市场的洞察力。这一点很重要。大部分职场人平常也善于表现自己,但效果却并不如Jason,问题出在哪里呢?找对人是关键。如果你是在上司和同事面前夸夸其谈,效果必定相反。因为直属上司会有一种被代替的后怕,从而会对你造成某种压制,同事则会对你看不惯,产生“有这般能力还待在这里干吗”的鄙视态度。因此,表现也需要找对人。最为关键的人,就是拥有绝对权力的,老板。

处在职业生涯初期的人,在付出学历成本之后,需要付出积累经验的成本,留下的就是令很多年轻人不满的“低”工资。很多人不平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其实,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员工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月薪数十万的工作市面上有,想得到它的人,每个月要给单位创造近百万的价值才行!当你为企业带来价格不菲的收益之后,高薪便不请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