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32

第32章 求职新招:骑驴找马

文/王易一

范瑞坊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大学毕业后的境遇分四等:第一等,趁年轻进入高薪高强度的外企;第二等,从长远来看,选择高福利低风险的公务员;第三等,高风险但可能高回报的创业一族;第四等,在剩下那些高强度低收入的地方打工。如果按照该等级划分,绝大多数人都在最末等徘徊。但人往高处走,谁都希望哪天能来个鲤鱼跳,翻身平步上青云。然而,只看今年毕业生人数猛增10.85%,工作机会却丝毫不见涨,想要一步登天谈何容易?不如且看这招“骑驴找马”,学习职场聪明人是如何觅得好工作的。有预谋的三级跳出镜人物:孟波职务:外企市场部经理当初我说要去LG工作,同学都劝说:“小子,现实点儿吧。那可是知名外企,清华北大的学生都用不完,还能轮到咱这二流学校的毕业生?”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简历就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打电话去问,招聘人员的语气甜中带酸,大意与同学说的无异。

但是,在最初被拒绝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死心,反而有一个冒险的计划在头脑中慢慢成形……

如今市场上做电子产品的小公司就像雨后春笋,比比皆是。所以,我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找个像样的电子公司还是比较容易的。两个月后,我基本摸清了市场的路数,并且给老总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放弃原来的高层次消费,改走高校路线。

事实证明,这一招是很有效的。要知道,大学生不属于高层次消费人群,相对于品牌,他们更希望花小钱,买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事实上,电子产品的质量差别并没有价格那么大,所以,我们肯降价出售,售后服务非常周到,很快就占据了校园市场。

年底工作总结时,老总很大方地给了我一个鼓鼓的大红包。但是,我自己清楚,这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就在公司大开庆功宴的那一天,LG的人事部给我打来了电话。

其实,早在一年前被拒绝时,我就想好了这样一个计划——到LG的同类公司里工作,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只要我做得好,不怕不被市场知晓。同时,我将自己的简历寄存在猎头公司的资料库里,以备知名企业来挖墙脚。果然,一年后的此刻,计划收到了成效。在LG工作了七个月之后,我又获得了去韩国总部进修的机会,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回头看自己到目前为止尚属短暂的职场生涯,我突然发现从底层做起的真实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预谋”的意识。

Tips:

如果你想从楼梯底部上到顶层,一步跨上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一阶一阶地攀登却终究能走到目的地。这个道理在职场上亦然。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总想一下子找到十全十美的工作,否则就宁肯等到饿死。却不曾想:我是否可以迂回地实现目标呢?

孟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用“骑驴找马”的迂回战术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一点,那就是人的心理弹性。我们每一个人,心理弹性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调适,但只能在一定程度内。如果你受到的打击太大,那么很可能彻底否定自我,认为“我怎么一无是处呢”,或者完全敌视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连工作机会都不给!”这其实都是当事人自己造成的。

现在社会上呈现出这样的局面: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向孟波学习一下,先找到安身之处,积累经验,再向更高的目标冲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不断地获得自我肯定,让自己对职业前景更有信心。

边走边看风景独好

出镜人物:王梓

职务:娱乐公司企划

13岁那年第一次投稿,被录用了。就是这小小的幸运,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嗯,小梓,你可以靠笔头吃饭啦!

爸妈为我钦点的大学专业,于大二那年实在读不下去了。“那可是所名牌大学!…‘人之蜜糖,我之砒霜。”我撇撇嘴,继续敲我的键盘。

自从退学之后,父母唉声叹气,好像我必然被世界所抛弃一样。但我不这么想。我相信人活着,就是来世间完成一趟旅程,边走边看,发现不同的美景远比直接到达目的地来得好,来得重要。于是,在原本应该读大三的那一年里,我涉猎了很多东西。除了老本行写作没有丢掉之外,我又因为兴趣学会了一些制片软件,同时,追星的过程中也认识了一些娱乐公司里的人。那时节,只是图一个好玩,一种体验,并没有想到这竟会成为我后来工作的契机。

在家赋闲一年,自己都觉得快发霉了,于是“找份工作耍耍”的念头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人人都说,这是个大学生满地跑的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称心的工作,更何况我这种半途退学的?

但是,幸运又一次光临了。

在杂志圈里的小名气,再加上与那家娱乐公司的人也相熟,这些积累促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文案,也就是给公司里的明星写点宣传资料。谁能想到呢?追星竟然追到了工作,而且是跟自己喜欢的艺人在同一家公司耶!

每天上班去都是眉开眼笑,因为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更神奇的是,这个圈子流动性很大,一年后,我的上司,也是带我人行的人跳槽了,而我也跟随他来到了一家更大的公司。

三年过去了,顺利读完大学的同学们也都开始走上职场。大家在一起聊起来,竟然有很多人羡慕着我:“不是吗,小梓,你真的很顺利呀!”回想自己走过的求职之路,真的如他们所说,很顺利!但是,我自己知道,在这顺利中有十几年的积淀,有某一瞬的机遇,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份不急于求成边走边看的心境。

Tips:

“登门槛效应”是心理学上通俗的一个理论,形象点说,就是如果你一只脚跨进了一个门槛,那么整个身子要进去也就不难了。这一点在职场求职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很多人在求职时,直接冲着一个陌生的行业就去了,完全无视用人单位的心理考量。其实,用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比喻来说明即可:两个人同时请你帮忙做件事,一个是完全陌生的人,一个与你有过几面之缘,你会帮助哪一个?一般说来,自然是后者。

其实,在就业这件事情上,王梓可以说并不占优势。但好在她懂得积累,懂得利用“登门槛效应”。她没有贸然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职业,也没有死板地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来求职,而是选择了自己已经有些经验的行业来作为敲门砖。同时,在人脉上的积累也是她的成功之处。这些都使她提前将一只脚跨进了职场的门槛,后面的路自然越走越顺。所以,不要把求职当成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早积累,更不能急于求成,要将眼光放长远些。

所谓“骑驴找马”,自然是说先拿着个不好的东西,然后伺机换个好的。就像时下流行的物件交换,用一枚曲别针可能慢慢换来一栋楼。但前提是你必须有一枚曲别针,否则交换无从说起。在如今的职场上,道理雷同。想要一下子找到一个顶级好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先找个曲别针级别的工作,慢慢积攒经验,做出名气,那么高楼级别的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