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35

第35章 30岁,你想改行吗

文/秦岭

据国家人才测评考试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

喜欢写作的人当了会计,喜欢园艺的人从事了行政管理,喜欢表演的人成了网站管理员,喜欢服装设计的人做了新闻记者……当你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那种落寞、尴尬甚至挫败感可能全都袭上心头。

犯错误不怕,重要的是,找出错误的缘由和解决错误的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另一扇门已经悄悄敞开。选择与过去工作相关连的行业出镜人物:程梅,女,30岁。做过8年的电台主持人,现在政府部门负责宣传工作。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闲趣也很多。后来我发现周围的同龄人都很忙碌,相比之下我好像过得很空虚。于是我希望给自己上紧一点发条,让生活更充实一些。恰好,当时一个政府部门招聘一位宣传工作人员,讲明最好有相关工作经验。我顺理成章地被录用了。

有1年时间,我适应不了新环境,甚至有些怀念过去悠闲的生活。但好在我的经验比较丰富,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竟如鱼得水,慢慢成了部门里搞宣传的顶梁柱。现在,我的工作表现被领导以及媒体朋友赞赏有加,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我过去的工作经验。

【心理分析】

30岁是改行的一个高峰期,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宁愿转换职业角色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这其实是人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动因。

但是改行过程中确实需要在金钱、社会关系乃至个人生活习惯方面做出相当大的改变,选择与自己过去的工作相关联的行业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行为,这会让你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更小一些。

【建议】

多一些勇气。如果你对职业生涯有较高的期望,那么就要打破惯性思维,敢于放弃才能获得。

理性代替感性。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内在素质和外部环境,把自己的优缺点、性格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做分析,然后再下决断。

摆正心态。改行不是为了让你逃避旧环境,而是为了新发展。如果是人际交往上的问题,千万别想利用改行来逃避。

发掘潜能,另辟蹊径

出镜人物:吴天,男,28岁。做过5年管理,现为画廊老板。

我在一家合资公司中做了5年,成了人力资源部的经理,也算工作稳定,生活安逸。但我一直为自己儿时的梦想没能实现而耿耿于怀——我想成为一名画家。与艺术亲密接触的冲动总是来撞击我的心灵,尤其是三年前去看那场画展,作品的主人跟我聊天,我把自己对画的感觉和理解随便说了一下,他听完之后非常惊讶,说我对绘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

发现了自己的这个潜能以后,我就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原来的工作不能充分施展我的潜力。终于有一天,我辞掉令人艳羡的工作,开了一家私人画廊。

【心理分析】

有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一生中所开发出来的潜能还不到全部潜能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能,那么将它大胆地开发出来,很可能会开辟一片新的天空。

【建议】

对事业已经比较成功的人来说,放弃已有领域而转投他行确实不易。在原有领域走得越远的人,转行时就要承受越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一定要考虑透彻,做出长期规划,再拿定主意。

学习让我找到新方向

出镜人物:刘欣,女,29岁。会计出身,现在证券公司做交易员。

六年前,名牌大学毕业的刘欣进了一家证券公司财务部做会计。其实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因为专业对口,所以只能做下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了证券,对这个新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相关知识,还考取了上岗证书。正巧公司里搞证券的人员紧缺,她很快就找到了机会兼做交易部的工作。与刻板的财务工作不同,这是一个非常能激发人热情的行业。虽然二者跨度很大,但强烈的求知欲让她渐渐适应了这个转变。为了锻炼自己,她还主动要求到外地交易所做代理业务。最终,刘欣如愿成了一名正式的证券交易员。

【心理分析】

人生规划是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它只是一个主线,不能规定一切细节。没有人能完全限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还有很多潜能会在学习中被挖掘出来。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充电,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是有利于成功的。

【建议】

如果你不走进某个职业去,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它。所以,如果你想涉猎某个行业,就抓紧时间学习,找机会接触它吧。

寻找个人归属感

出镜人物:李英强,男,31岁。原为律师,现为报社记者。

放弃收入不菲的律师职业,跑去一家报社做起了新闻记者。李英强的行为令朋友们费解:别人改行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你怎么反倒找钱少的呢?

李英强的解释是,在律师这个职业中,他根本找不到归属感。尤其在办案过程中,他接触了许多不懂法律知识、身陷困境却无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朋友,虽然自己一直在尽力帮他们,但毕竟影响有限,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更能发挥作用的平台。媒体恰恰给了他这个平台,而且让他收获了帮助更多人的成就感。

【心理分析】

常常有这样的人,他的个人归属感源于个人价值的体现,来源于对他人的帮助,这样的人通常被称为“社会人”。当一个人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后,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就更强烈,这时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改行势在必行。

【建议】

做出这种选择,要承受很大压力。所以,如果你愿意为这项事业付出一生,那么就坚持下去,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小链接:最佳改行年龄

国际知名猎头公司普遍认为:人生有三个转换职业的最佳时期,即所谓“转职适龄期”。

第一阶段:25~30岁。这个时期正是精力充沛、年轻有为的阶段,无论哪家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该时期可以大胆地到那些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里去试试。

第二阶段:35岁前后。这个时期可以从事管理职位,但是只能在经验许可的行业内转职。

第三阶段:40~50岁,其中又分为45岁以前和45岁以后两阶段。45岁以前是充分显示个人能力的年龄段,而且企业也有多种多样的职务需求,选择的幅度和可能性都很大。如果是对一生只有一次的转职者来说,这是最佳时期。45岁以后也被称为过激时期,对有能力者而言,高级职务应为其目标。在这个阶段转职不应与过去的经历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