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09

第9章 稳操“集体面试”的胜券

文/黄良其

目前有种时髦的所谓“新面试”,就是企业会在第一或第二次面谈时,采用集体面试的方式。

所谓集体面试是指由一位以上的面试官,同时出席对应征者的考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个别面试官的偏颇主观,经由综合全部面试官的结论,对应征者产生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各个面试官的专业领域不同,他们各自有一块负责提问的范围。所以当应征者突然看到这个阵仗,因为没有事先的心理准备,就得要同时揣摩各个面试官的喜好,这时很多新鲜人就会先心生胆怯,阵脚大乱了。

其实目前很多公司,在征求储备干部、副经理、经理等以上的职位时,都采用集体面试了。所以各位求职者,要先有心理准备面对集体面试的挑战。注意礼貌进场面对各个面试官时,最好能够逐一握手致意。若办不到的话,至少要以眼神逐一扫过,同时配合微微的鞠躬或点头致意。

以现场的环境或自身的特征,大声地以一句幽默或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作为开场白,再引出你的特质或应征动机等。因为现场有一群应征者与你一同做集体面试,之前准备的一分钟自我介绍稿就可能不适用了。开场白你得好好花点儿心思,想几句与众不同的开场白,把握这短短的15秒,尽量让自己脱颖而出。例如,你的眼角有颗痣,你可以说你可不是个爱哭鬼,个性坚强,抗压性高;少年白头者可说你为人勤奋认真;大嘴大鼻者可以说你面相好,做人不会倒……之类的话。

遇到尴尬的情况,可以幽默地说:“刚才我的眼镜掉在地上了,这就表示我不会再落第(落地)了。我就是个能时时反向思考,乐观向上的人。”确实了解这份工作的要求条件不管有多少面试官在场,问了多少条问题,绕了多大的圈子……最终结果就是要选出最适合的人才。所以只要抓住“最适合性”的大原则来发挥,你就不会脑袋一片空白了。迅速分辨主面试官说得通俗些,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判断谁是主面试官,不能单从衣着好坏、谁问得多来判断。有些主面试官更是会选择低调地从头到尾,冷眼旁观、不发一语。

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你刚进场时,大家都是等谁先坐下后才跟着坐的,或是谁发令叫大家坐下的。座位的次序,极有可能由位高权重者居中间的位子。

2.各个面试官在交换意见时,一定会互相咬耳朵。留意一下他们的耳语流传是向着哪个人,那么这个人必然就是主考官。

3.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观察各个面试官,是否都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投向某个人,等待对方的暗示,再进行下一步。那么这个人必然就是主考官无疑。重视每一位面试官你的眼光必须时时照顾到每一位,有人提问时,你的眼光一定是只在他身上;但回答问题时,你的眼光就要不断地来回扫视全场,表示你很重视每一位面试官。发堀可能“志同道台”的人意思是在众多的面试官中,找一两位与你格调相似的面试官,先从他(她)的身上突破。

相似的地方可以是年龄、气质、性别(例如,可能全场只有你跟她是女性)、经历、性格、爱好、地域(彼此是同乡)、感情(家庭背景相似)等等。由此着手,尽量博得其好感,化被动为主动。

例如,你可以看着对方说“您应该了解……”、“您知道……”,无形中吸收对方与你站在同一阵线,在最后表决时,他(她)的话,对于面试结果可能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心暗箭有些面试官会从头到尾,冷眼旁观,不发一语地观察你。这种由背后射来两道阴冷目光的人,是最喜欢放大应征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假如你的表现良好,让人无可挑剔,也就罢了。若不幸这个人的主观意识颇强,你又被对方抓到某个无意识的小动作来大做文章,证明你有某方面的缺点,然后在表决时,权威地说服其他的面试官:“据我暗中观察的结果…”“我是旁观者清……”说得有凭有据,一副“你们听我的准没错”的样子。事实上,他说的话也的确有可能会“一语定江山”的哦。

但各位求职者别害怕,只要多练习几次(和朋友家人排练,用录音/影机反复听/看检讨),确定你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把面试当成是与一群年龄稍长的陌生人谈一桩买卖,不要患得患失,过于害怕无法得到这份工作。抱着这个心态,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冷箭不冷箭的。

面试结束后,你可以写一封简短的谢函,或致电对方表达你的感谢与积极的态度这两种方法都将有助你入选的!谢函写一封E-mail,或买一张小卡片,写上对公司的感想,对主试者的感谢,限时寄到公司。写E-mail时,注意用黑色易读的字体,别用一些奇怪华丽的字体及颜色。绝不可送对方一张E卡代替,最好是以手写谢函最显诚意。范例尊敬的人事部×经理:

您好!

我是星期二上午十点与您面谈过业务助理职位的×××,谢谢您给我机会并拨冗接见。我对此职位非常有兴趣,并深信以本人的技术和经验可以胜任这个挑战。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是我们在面谈中未曾提及的,请随时不吝赐电至本人的手机……

再次感谢您的指教,并期盼能早日加入你们的团队。

顺颂时祈!

签名敬上电话要求对方再考虑面试后一周若尚未接获回音,可主动打电话给对方,请教是否有结果。若被录取,则向对方请教报到应注意事项。若未被录取,可委婉请教原因为何,作为日后改进的参考,并表示若有类似机会,你会继续应征,表达你对该公司的兴趣。主试者接到这样的电话,通常都会给予鼓励或建议,甚至反而录取你,给自己多一次机会。范例应征者:“陈经理您好,我是星期二上午十时与您面谈过业务助理职位的××。我收到您的留言说这个职位已录取结束了,我可以请教您为何决定录用别人吗?”

单位主管:“我们只是觉得他较适合这个职位,我知道你也很优秀,但我们已决定请他了。”

应征者:“虽然我不认识他,但听您这么说我相信他也很有资格,只是还是想打扰您几分钟时间再与您谈谈。”

单位主管:“你想谈什么呢?”

应征者:“我只是想请您再考虑录用我,我相信我是最适合的人选。”

单位主管:“对不起,我们已做了最后的决定了。”

应征者:“要是您以试用的方式雇请我一个星期呢?如果到时认为我不胜任,您反正已有另外的人选了,就算有损失也只是多了一个学习者而已。”

单位主管:“这样的话也许有可能。让我考虑一下再回你电话。”

应征者:“非常感谢您,我不会让您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