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工作和解
4810800000008

第8章 求职无套路时代

文/黄点兵

态度决定结果!以往战战兢兢的求职老套路已经被新人类所唾弃,策划创意、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实话实说、个性先锋等全新思路成为年轻人初涉职场的首选。愤怒比害怕好看个性推介人物:龙家军初生牛犊。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这样开始的:有家公司要招聘一名商品推广策划人员,我踌躇满志地去应征。进了办公室。面试的主管正在接电话。秘书小姐给我一杯水,叫我稍待片刻。我小心地坐下,有点紧张,因为突然发觉主考官面相凶恶,我的腿有点发软。

主管仍然表情丰富地打电话,我第三次看了手腕上的表,他已足足讲了15分钟了,他时而狂笑,时而低语,时而狰狞,时而温柔,慢慢地竞聊起他对女人独特的喜好,他说,他喜欢右唇上方长痣的女人,而且那痣最好是咖啡色的才性感……

我忍无可忍,由原来的心理紧张、好奇、好笑转为愤怒。我想,等他挂完电话,我会拍腿而起,讥讽他几句解恨,然后潇洒地说:“老子不稀罕,我走了!”

25分钟后,那个40多岁的男人终于打完了公私兼备的电话,马上换了一张很“专业”的脸,先是抱歉让我久等,接着便问我学历、经历,对他们公司有什么了解和建议……由于我心中有火,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结果我反而显得从容不迫,灵感不断闪现,口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面试主管频频微笑点头,最后,他迫不及待地问:“明天可否来上班?”这个时候,我已忘记了刚才枯等的“仇恨”,便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约”,歪打正着,这是一场成功的面试。

后来,我为这家公司创造了许多骄人业绩。但有个企划,却让我尝到了败绩,翻船在阴沟里。

当时仓库里积压不少夏季的沙滩裤,我建议老板把这些裤子清仓处理掉,并且邮寄到外省去卖。具体操作方式是:我们给客户寄100条一包的样品,发货单上却只写80条,假装我们搞错了,但价格仍按100条计算,人总爱贪小便宜,并愿意与傻瓜打交道。这样我们一“示傻”,客户们肯定会很高兴,就会不断地向我们索货……

半个月后,我们陆续收到退货,最后结果令我哭笑不得:没有一个客户钻进我设计好的圈套里,他们都不要这批货,而且只给我们退回来80条裤子!聪明反被聪明误。总经理非常生气,叫我去他办公室“讲清楚”,我知道凶多吉少,但还是忐忑不安地敲了他厚重的红木门,我莫名想起一句诗“朱门酒肉臭”!

总经理把袖子往上一卷,准备打架似的,脸上是一副鄙夷的表情。

我是个很骄傲的人,一见这情形,原先准备的歉疚之词全部忘光,害怕之心一下子又被愤怒所取代,便不卑不亢地坐下。

总经理开口说话了:“我很忙,你有什么解释赶快说清楚,否则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给你10分钟时间,说话!”

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一言不发。

“我说过了,你只有10分钟。”

我还是一言不发。抬手看表。

总经理站了起来:“你的时间不多了,怎么还不说?”

我还是金口不开,只是到了最后,我才一字一顿地说:“这10分钟是我自己的,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总经理先是一怔,之后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有个性,有骨气,好,我服了你,明天继续你的创意吧!”当天我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

我从中发现“愤怒”的力量,因为它常与尊严有关。“害怕”是最没用的东西,与其一个人害怕,不如让人激怒你,情绪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此吧。成功是可以设计的个性推介人物:杨少锋

英雄不问出处。杨少锋毕业于福州大学贸易系市场营销专业,他的营销智慧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新宗教”,他是全国第一位在人才市场上自租摊位打广告,高喊:“谁聘我,年薪十万!”的人,他改变了人才市场的游戏规则,之后创造出许多销售神话。

毕业几年来,他有计划地换了四个工作,现在被大连一家公司重金聘用。

他认为成功是可以练习的,而创造性的学习则是硬道理!

历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都是一边倒——企业练推,毕业生忙于递自荐材料。

在2000年春天,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自租摊位打出广告:“谁聘我,年薪10万!”可谓史无前例。

这位学生名叫杨少锋,是福州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书记助理。他在广告中用“23456”来说明自己开高价的理由:“2”是大学4年期间,他为各种活动筹集到27万元的赞助款;“3”是在学习期间兼任过3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企划部经理等职务;“4”是相继创建了4个学生社团;“5”是《青春湖》等5本刊物曾对他的事迹做详细报道;“6”是他担任过从系到校级6个学生干部的职务。

杨的这个显然经过策划的举动在现场引起了预期的轰动。

前来寻找就业机会的同龄人、新闻记者以及闻讯赶来的企业界人士将他团团围住。一位男生直截了当地问他:“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回答:“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关注我,也使我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企业。同时我想证明一点,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商品。现在给人们的感觉好像是大学生不值钱了,其实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推销不出去。”

第二天,这条新闻成为当天全国最具轰动效应的新闻——福建本省的主流媒体大篇幅刊登,全国各省报纸也纷纷转截,《人民日报·华东版》头版连图带文地给予了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当天的早间新闻中也播出了这条消息。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从高层政要,到平头百姓,关注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小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举成名后,杨少锋并没有为这个极佳的创意和策划所陶醉,他知道,从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来说,他已深刻地领略到了其中的精髓:那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具轰动的事件取得最好的市场效应。但他同时也深知,自己毕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毕竟要有一个结合的过程。同时,他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出名只是一时,真金是要经历烈火与时间的考验的,单纯的“哗众取宠”是没有用的——这是他的宝贵心得。

所以,他婉拒了许多企业家的高薪聘请,而选择了月薪只有数千元的一个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在那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他的求索之旅,以期在不久以后,以更让人信服的状态站在市场面前。个性点拨新鲜人“上岗”需要勇气加学识,当然也需要一些技巧。表现战术:没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新鲜人,能拿出来的东西虽不多,甚至大同小异,但只要用心呈现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可能在面谈中出类拔萃。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一份社团活动总结报告、一封打工时主管的推荐信、一本课余研究资料或有系统化的剪报……都是增加胜算的秘密武器。

锋芒不必太露,当然并不是说不要表达自我,该出手时还得出手,只不过强调一点:态度最好谦恭一点,而对一些外资企业,你可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见解。不管如何,你必须遵守两条原则:尊重和以诚相待。

诚信战术:诚信,是一切的基础。面谈时,最忌讳自作职明、不懂装懂、实问虚答。碰到不会回答的问题,不妨坦承在这部分会好好重新学习,其实,主管站在为企业选才的立场,宁可选择有待琢磨的璞玉,也不要自以为是的假钻石。

喊价战术:在社会工作的前几年,是学习的年代而不是赚钱的时候,对薪资的要求无须斤斤计较。事先尽量打听该产业的行情,并且愿意遵照公司规定。除非,你真的具备可以说服主管“物超所值”的条件,否则不要漫天喊价。请记住:不论你多么“物超所值”,主管还是喜欢“物美价廉”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