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看似与别的乔木无二,近看却能发现此树树叶尖部带刺,整体呈现椭圆形状,细摸树叶成纸质。张咀华在树下仔细搜索,不一会便找到几颗枯萎的橘黄色果实。
拨开果肉,其中有扁圆盘状种子。此物便是中药中的马钱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
前世张咀华斗鸡时,经常使用此物为斗鸡疗伤。但同时,此物具有强烈的神经亲和力,解力困难,服用过量则会中毒,《本草原始》记载有“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同时此物还有一个广为后世所知的名字--牵机。
张咀华足足取了一布囊的马钱子,便急急忙忙往回赶。
等回到屋中已是华灯初上,吴妈久久见他不到,正在屋内急的团团转,深怕张咀华因为关心小锦做出什么傻事来,只想在等片刻,若是还不见人影,便要去通告大爷和四爷。
张咀华见到吴妈焦躁不安的模样,连忙安慰她,并保证下次出去玩一定在日落之前赶回家中,吴妈才肯作罢。
张咀华吃完早已摆在桌上的饭菜,推说自己玩得累了,想要早些歇息,将吴妈赶出了屋外。
只见他掏出下午所采的马钱子,又从翘头案上拿来平日里写字所用的砚台,细心的将马钱子一一磨碎成粉末,去掉其中较大的颗粒,又扯下一小张宣纸将其包好,便退了衣物上床歇息。
转眼便到了第二日,张咀华天还不亮便已起了床,将昨晚准备好的纸包揣进了怀里,然后便去寻那番僧。
张咀华敲门之后进到番僧屋中,见那番僧仍旧盘腿坐在地上,身旁放着狐狸小锦。小锦呆呆地看着窗外,对张咀华的到来似乎没有察觉一般。张咀华知道小锦是忿恨自己前日不但没有救它,反而拜仇人为师。张咀华也没有办法出口解释,只是轻手轻脚来到番僧面前。
番僧察觉到张咀华靠近,缓缓睁开了双眼,眼中似乎有一道金光,眨眼间又消失无踪。
“师父。“张咀华喊了一声。
“嗯,快去收拾收拾,随为师上山。”
且不说师徒二人如何准备,大爷四爷又如何的相送。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天光破晓之时,一大一小两个人影,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之上,为首的番僧,提着狐狸小锦,张咀华跟在身后背后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囊,内中有清水干粮以及一些应用之物。
时至巳时,二人终于爬上了越秀山半山腰。张咀华见到道旁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眼珠一转,连忙喊累道:“师傅,我们在此休整片刻可好?”
番僧还以为张咀华年少,体力不支,便应承了下来。
张咀华在原地坐了片刻,对师傅道:“这小溪清冽,想必是甘甜无比,徒儿这就去为师傅取些水来。”
番僧不疑有他。
张咀华跑到小溪上游处,四处张望了一番后,取出随身携带的水囊灌满,又倒入了事先准备好的马钱子粉,将水壶摇晃了几下自言自语道:“这下够你喝一壶的了!”
等回到歇息之处,张咀华将加了药粉的水壶递给了番僧,又取出自己的水囊仰头猛灌起来。
番僧看到张咀华喝得痛快,也扒开塞子,刚刚喝了一口,便骤起了眉头。张咀华看得心惊,深怕番僧察觉了什么,试探道:“师傅觉得这泉水如何?”
番僧到:“果然是甘甜无比啊!等渡化了这孽畜,定要再遣人来取水泡茶。”
张咀华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后,二人重新上路,可是不等行了片刻,番僧猛然觉得自己腹中绞痛起来,不一会的功夫,绞痛变成了翻江倒海般的剧痛。番僧此时才知不妙,抱着自己的肚子,却是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张咀华也被吓得够呛,却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跑到一旁解开绑缚小锦的绳索,将小锦一把搂在了怀中,哇哇大哭了起来。
哭罢,回头去看那番僧,却见他已是整个人都弯曲了起来,侧卧在地,活像一只煮熟了的大虾。脸色青紫,耳目圆睁,配合着一脸虬髯,仿佛是地狱里的厉鬼一般。
张咀华抱着小锦,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伸出手来去探那番僧的鼻息。
却哪料到番僧猛然伸出手来,钳住张咀华探出的手,咬牙切齿道:“你这小贼好狠的心肠!”
语罢,口中吐出白沫,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张咀华摸着自己像是被铁钳夹过的右手,直愣愣的看着地上的尸体。
小锦却在这时抓着张咀华的衣服爬上他的肩头,伸出舌头不停地舔舐着张咀华的脸颊,仿佛在给与他安慰。
张咀华足足傻了有半炷香的功夫才缓过劲来,这一刻,他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他定了定神,寻来一根木棍在地上刨了一个浅坑,小锦也跑过来帮忙。
等挖了有一尺来深,张咀华累得躺倒在地上呼呼的喘气粗气,一旁的小锦也学着他的摸样,趴在张咀华的肚子上“哈。哈。。。”的喘着。
张咀华俯头看了看小锦,又看了看地上的尸体,忽然笑了起来,直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把身上的小锦吓了一跳。
笑完,张咀华指着小锦道:“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啊!”
小锦在一旁盯着张咀华的眼睛,仿佛也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了些什么。
张咀华翻身从坑中爬了起来,去拖那番僧的腿,小锦也在后面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推。
正在此时,从番僧的身上掉出来一本羊皮册子。张咀华捡起来一看,这册子中的文字全都是用梵文书写,张咀华是一个都不认识。
张咀华正在翻阅之时,小锦又从那番僧的怀中摸出一本线状册子。张咀华打开一看,结果发现是一本汉语与梵语的对照字典,看起来好像是番僧自己书写的。
张咀华对照着两本书,将两本书上的字对照起来,发现羊皮册子上写的是《五蕴神功》几个字。
看起来好像是武功秘籍一类。张咀华将两本书都放进自己随身的背囊中,准备等待回去之后再行仔细阅读。
然后又去翻动那番僧的衣襟,从中找出了起初用来摄住小锦的那个钵形法宝,此外便是一些散碎银两和一块玉牌。
张咀华将这些杂物都收了起来,与小锦合力将番僧丢到了坑中,并将其掩埋起来,最后踏平、盖上树叶。从此之后,人间在没有阿珞珈此人!
张咀华与小锦将背囊中的干粮分食一空,又跑到山顶的道场,将现场布置一番后,取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了最中心的法台。
看着那燃烧中的熊熊烈焰,张咀华感到内心一阵的波涛汹涌,小锦也将身子依偎在张咀华的身旁,望着火堆愣愣出神,此时天空中正飘过一片云彩,遮住了冬日里的阳光,在山顶投下一片阴影。一人一狐的背影在火光的照耀下变得飘忽不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