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蕴神功
48366200000008

第8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到了四月中旬。吴妈早已将行囊打点好,只等着第二日一早便可随着船队出海。

张咀华手中捧着一本《妙法莲华经》诵读不休。这本书本是张咀华启蒙之后最先读的一本书,起先不甚了了。

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张咀华自从得到了阿珞珈身上的《五蕴神功》以来,对佛经更是下了一番苦工,其中又以《妙法莲华经》为重。可惜的是结合着《五蕴神功》,张咀华对佛经的曲解也是越来越深。比方说佛家崇尚的所得法,讲究一个无欲无求,以佛法补自身八万四千漏,无求则无所得无所失,无所得失则无有万般烦恼忧愁。可是《五蕴神功》是讲化诸外物以炼己身,以肉身躯壳修小乘佛法得阿罗汉果。

这本来是互相矛盾的一件事,可佛法玄就玄在“妙”之一字上。所谓“妙”讲的便是一颗辩证的心,正所谓万般事物皆离不开一个妙字,就是指的所有事都有两面性。妙只一字,蕴含的道理确实无穷无尽,长安广德寺的惠通法师曾在寺中讲了整整十四个月也没有穷尽其中含义。

抛弃肉球心,以佛心成佛固然是妙。可以肉身成就佛身,修炼凡体以超脱轮回又何尝不是妙呢。

相比起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佛道研究中的张咀华来说,一旁的小锦则是因为即将远行兴奋不已。

说起来跟随着张咀华的这七八年里,一天到晚光见到张咀华读书习武,连出门都少,可把它给闷坏了。

这时,却见到张咀华突然放下了手中的书,猛地一拍脑门,仿佛是想起什么事来。

张咀华不是想起了什么事,而是想起一个人来--张寒厉。

这几年来,张咀华的这个堂哥虽然结婚生子,可还是整天游手好闲,与庄子里的几个青年一天到晚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简直成了任嚣城一害。偏偏四伯对他是疼爱无比,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旁人又忌惮张家权势,不敢多管。

而张寒厉对七年前的事又怀念在心,对张咀华经常进行骚扰。虽然忌惮张咀华武艺日见精深,但平日里见到面中不免言语上进行攻击,可是张咀华却不能对其动手,一是怕万一把他打出个好歹来,大伯和四伯那里交代不过去,二是张咀华也不愿意冒着不必要的风险与他计较。

此时自己即将要离开张家,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来,稍一寻思,一条“毒计”便冒上心头。

张咀华来到厨房,找出一个平日里吴妈用来腌制咸菜的小缸子。此时因为第二日便要远行,吴妈早已将它洗干净放在了一边。

张咀华又跑到茅房里装了半罐子的污秽之物。

之后便带着小锦出了张府,来到了门前的集市上。寻了一个卖蜻蜓的小摊贩,花了二十文钱买了十只体形硕大的玉带蜻。这蜻蜓乃是当地特产,常出没与水塘四周,且相较与一般蜻蜓更为敏捷迅速,前后左右皆可飞行,而且加速度极快,因此想要捕捉必须有特殊的手段。

比如说这小贩便是使用的家传的秘药,涂抹在一根芦苇杆上,再将杆子半浸入水中,不久便会有前来产卵的母蜻蜓落下,此时悄悄走到其背后,下手讲究一个稳、准、狠。再把捉到的母蜻蜓绑缚于杆头或是用细线缠住后肢,引来更多的蜻蜓。

张咀华买到蜻蜓后,将它们全倒入自己的小坛子当中,再用一层牛皮纸蒙住。开始还能听到坛子里面叮咚乱响,知是蜻蜓在里面如同没头苍蝇一般胡乱挣扎。

等到其中声响慢慢平息,张咀华悄悄来到张寒厉的院子前,同时示意趴在自己肩头的小锦不要出声。

见张寒厉的妻子在屋中空地上带孩子。张咀华又来到了后墙根处,拿手指轻轻捅破了主屋的窗户纸,偷眼一瞧,里面没有一个人,又跑到卧房查看,正见到屋内张寒厉正呼呼大睡,透过窗户纸都能问到一股子酒气。

张咀华心中大乐,知道来的正是时候。想要让小锦把这坛子刁到张寒厉屋内去,小锦却是说什么也不答应。张咀华知道小锦爱洁,无奈只得自己动手。

只见他猛地掀开卧房的窗户将那生化炸弹给丢了进去,“哐啷”一声,坛子摔得粉碎,内中装有的蜻蜓受到惊吓满屋子乱飞,沾染在蜻蜓身上的污秽也随着飞舞像是雨点一般落得满屋都是,张寒厉睡梦当中感到脸上有东西,伸手一抹,顿时被糊了一脸,再一闻味道,猛地惊坐起来。

张咀华见到计谋得逞,忙带着小锦撒丫子就跑。

一直跑到了自己所居住的院中,才敢放生大笑。

吴妈正在打扫,看见自家少爷开心成这样,也不禁摇头苦笑,心中暗想自家少爷甚是奇特,有时安静得像是一个得道高僧,有时又像是一个顽童一般。

而此时,张咀华却没有想到,这恶作剧一般的举动,却惹下了天大的祸事。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张咀华与吴妈穿戴整齐,带着小锦,身后跟着帮忙拿行李的外院下人,一同出府,随同准备出海的众人乘坐马车前往海港。

张家位于任嚣城西北的越秀山下,而海港却在任嚣城东面,因为张咀华所乘坐的的马车当中并无货物,因此将直接穿过任嚣城,前往海港。

张咀华这一世活了十四年,可是进入任嚣城的次数却寥寥可数。

当马车来到城门楼前,只见城池高达十丈有余,遮天蔽日如同山岳一般。张家的马车进入城池时,一般是没有人敢搜查的。等到马车入得城内,才真正感受到任嚣城的繁华,只见街头行人摩肩接踵,两旁商贩挤挤挨挨,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张咀华探出头来,看的是目不暇接。

马车入北门,而出东门,走的是任嚣城最为繁华的大街,等到出东门时,有县丞前来送行,并随同张家人马前去祭海。

张咀华自然要下车迎接。

一番客套之后,张咀华正要登上马车之时,无意间抬头,却看到城门洞上刻着三个斗大的字--“后悔迟”

这是因为任嚣城以海运繁盛,靠近码头一方乃是城中最为繁华之处,同时也是秋后斩首的地方。犯人从东门外的天牢中被提出来,或是步行,或坐囚车,总要经过东门,因此才在东门上刻“后悔迟”三个大字。

但是,这三个大字,同时也引得张咀华心中一紧,也不知前途有些什么艰险在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