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4844800000022

第22章 奇人、创新者(5)

这时,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旧金山,造成当地美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对峙的局面。但所有这些银行,不是从事投机,就是目光盯着大企业,没有一家想到小本经营的贫苦农民。贾尼尼认为,只有把这些农民作为贷款对像,他未来的银行才能有立足之地。

于是,贾尼尼和朋友一共10个人,商定大家合股开办银行。股东只占1/3股份,其余2/3在普通民众中募股,这些人包括鱼贩、菜商老板和一些乡下农民。总的来说,以意大利移民为主要对象,名称就叫意大利银行。

他的想法的确有些离经叛道,最初大家都不理解,后来他们明白了,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扩大银行在民众中的影响,开拓一片新的领域。这正是阿马迪。贾尼尼的超人见解。以后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经营思路,意大利银行得以从很低的起点上飞快地崛起,最终成为美国第一大银行。

刚开始募集股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北海岸的意大利移民向来是情愿把金币藏在床垫下面,而不愿用来买股票、当股东。股金不够,贾尼尼和另外几个发起人增加投入,这才凑足了股份。在一番周折之后,1904年10月17日,意大利银行正式宣布开业。

尽管意大利银行开业后,存款额月月上升,但与哥伦布银行相比,还差一大截。但贾尼尼很有信心。在他的银行里,小业主和农民能够不用担保获得25美元低额贷款。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策略,那些布衣小民要想做点买卖或投资农业生产,往往苦于借不到钱而一筹莫展,贾尼尼牢牢地记着父亲就是因为1美元而惨遭横祸的教训,他经常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民,

说服他们将钱存到他的银行里来,他的做法无疑扶持了农民和小业主,这些人一旦赚了钱,又会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忠实储户——一般人都会具有这种感恩心理。贾尼尼的远见卓识正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

1906年4月18日上午,旧金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由于来得突然,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但幸运的是,意大利银行所在之地还没遭到很大损失。面对惨状,贾尼尼亲自监督,将银行8万元现金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这次转移成功,为银行灾后恢复营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两天后,各大报纸共同发起倡议,商讨灾后重建工作。贾尼尼不顾自己身份的低微,参加这次紧急会议。当时,所有与会的商人要求银行发放贷款,但银行为了自身安全,却不肯这样做,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忽然,贾尼尼站了出来,说:“我是意大利银行的贾尼尼,我们会在明天正式开业!而且是露天营业!”一语惊四座,大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4月22日,大灾难后4天,报纸上刊登了大副广告:“意大利银行正式开业,时间照旧,露天营业,不受地震威胁!”出人意料的是,广告一登出来,前来存款的人比取款的人还多,因为鉴于地震引起的火灾,人们认为钱还是存在银行保险。这次行动令那些拒不开门的银行家们大为悔恨。

经过这次事件,意大利银行从一家小银行发展成为众人皆知的大银行。

不断挑战自我的人

1903~1907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造成人心恐慌,储户纷纷提取存款,形成雪崩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加州的情况虽然没有其他地方严重,但因大气候影响,形势也难免岌岌可危。侥幸逃过这场危机的贾尼尼惊异地发现,旧金山只有一家银行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加拿大银行。为此,他专门前去考察,发现了其中奥秘:原来加拿大银行在全国设有分行,分行形成一张网,从全国各地吸收存款汇集到总行,这样,银行就具有很大的机动支配能力。这和美国的金融体系大不一样。在美国,地方银行都把黄金集中到华尔街的大银行,华尔街一旦出现危机,各地银行也必然失去了保障。

贾尼尼恍然大悟:一定要有自己的分行网!随后,他开始了一次伟大的行动:逐步收购、兼并一些经营不善的地方银行。第一个被兼并的是贾尼尼的故乡圣诺耶的一家高利贷银行。尽管美国的法律禁止单一银行取得其他同业银行的股份,但法律是有漏洞的,他只要买下除了为首的那个家族之外的小股,总股份超过半数,吸收合并就是合法的。而像这种经营不善的银行,小股东正巴不得出让股份。因此,贾尼尼的收购十分顺利。

1910年,贾尼尼又收购了旧金山银行和旧金山机械银行,此后不久,又成功地收购了圣玛提欧银行。但这些都不是贾尼尼真正的目标,他的目标是洛杉矶。1913年,贾尼尼来到洛杉矶,当他正打算继续买下另一家即将破产的联合银行时,却遭到当地一些银行的反对。当地报纸打出了“打击意大利的侵略”这样的标题。

聪明的贾尼尼采取了反击行动,他在次日报纸上打出了整页广告:“贫穷的意大利借钱给贫穷的小市民和劳工。意大利是贫穷人之友。”

当时意大利的确是个贫穷的国家,移居海外的人多达87万。同时,他还用7国语言登出了自己的广告,把加州的普通百姓、移民作为自己的宣传对像。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他“以市民为主要顾客”方针的正确性。

1918年,贾尼尼在加州的意大利银行分行已经发展到24家,成为全美最大的分行制银行。

与摩根之战

1928年夏天,积劳成疾的贾尼尼离开了刀光剑影的纽约华尔街,回到风光旖旎的家乡意大利米兰休养。

身在意大利米兰,心在美国纽约。贾尼尼始终密切地关注着万里之遥的纽约华尔街的情况。一天,贾尼尼突然被一条新闻惊呆了:“贾尼尼的控股公司纽约意大利银行的股票暴跌50%,加州意大利银行的股票亦出现36%的跌幅。“

原来,意大利银行收购旧金山自由银行之后,金融巨头摩根怀疑贾尼尼野心勃勃要控制全美国的银行业,因此在摩根控制下,纽约联储银行以意大利银行涉嫌垄断为由,强迫贾尼尼卖掉公司51%的股权。私下里,摩根财团则暗暗吸纳意大利银行的股份。

而贾尼尼的行动迅速而又果断。他一方面以退出意大利银行为条件,以求拖延时间。一方面到德拉瓦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泛美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意大利银行。但由于它的股票分散在大量的小股东手里,因而外人很难再怀疑它有垄断嫌疑。

他们再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把别人控制下正在暴跌的意大利银行的股票低价买进,这样一来,便挫败了摩根等人欲置意大利银行于死地的阴谋。意大利银行不仅没有垮掉,而且越来越发展壮大。后来,它甚至还吞并了美洲银行,并将各分行都全部改名为美洲商业银行,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帝国。

这就是贾尼尼,宝刀不老,雄心不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力挽狂澜,平安渡过危机。

1949年6月,奋斗了一生的金融大王贾尼尼,终于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此时,他的银行的总资产已达到2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全部遗产只有价值43.9万元的私人住宅等不动产!因为他对金钱极为看淡,坚信敛聚财富会割断他和他所服务的普通大众的联系,这一点和他开办银行的平民化作风完全相同。在谢世的前一年,贾尼尼把他50万元的存款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和银行员工子弟的教育奖学金。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不为自己,而为大众”的誓言。

陈光甫——中国第一银行家

1915年的一天,开业不久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简称上海银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这个中年人拿着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得意洋洋地要开一百个只一元的账户。银行的职员热情接待了他,不厌其烦地一口气写下一百个户头。拿着存折,中年人心悦诚服地满意而归。这是怎么回事?这家银行为什么如此善待这个刁蛮无理的顾客?一场“一元起存”的恶作剧,让人们记住了后来被美国人誉为“中国第一银行家”的陈光甫和他的石库门里的“小小银行”。

1915年6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宁波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开张了,资本不足十万元,职工只有七八个人,被人讥笑为“小上海银行”。开业那天,陈光甫不敢办酒席,不敢请钱业董事,唯恐被同行耻笑,一家小小银行就这样静悄悄地诞生了。

1915年前后的上海,是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各种类型的银行都想在这块淘金的热土上争得一席之地:旧式钱庄,仍然独霸一方,不愿退出历史的舞台;内资银行中,树大根深的旧有银行和长势强劲的新开银行并驾齐驱;英、法、俄等国的外资银行就更是实力雄厚,势不可当。在强手如林的上海滩,一家知名度很低的小银行,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这时,陈光甫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条理念——服务社会。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洪葭管是一位研究近代金融史权威,他说:“当时陈光甫提出服务社会的时候,是很超前的。当时人家都没有怎么提,还有人笑他。说银行就是赚钱的,所谓服务社会,这个调子太高了。”

但是,陈光甫定下了行训:“本行所恃为命脉者,即为服务二字。”他所倡导的服务社会,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而目的在于以服务换取报酬,正如他自己所说:“此即所谓正当之利益。”

93岁的郎念祖当年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行的一位襄理,是仅次于经理的一个职位,他就说:“陈光甫认为‘我就是银行,银行就是我’把职工和银行结合起来。他说顾客是衣食父母,没有不对的顾客,顾客总归对的。”

陈光甫的服务理念根植于他的留学背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求学经历,赋予他专业的金融知识和放眼世界的眼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实业终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好时机。此时的陈光甫已回国五年,他决心大干一场,金融救国。

可是,要办一家自己的银行,一个巨大的难题挡在了他的面前。

郎念祖说:“当时,要办银行,陈光甫一点资本都没有。结果他抓住一个叫庄得之的,拿出十万银元资本,号称十万银元资本,其实也就七万银元资本,来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庄得之是个买办,因为出资最多,担当董事长,而陈光甫在庄得之的帮助下才勉强凑够了五千银元资本,出任总经理。一家小小银行,却充满了传奇。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在银行资金匮乏时拿出五千银元资本,无疑是雪中送炭。尤令人称奇的是,当时远在日本的孙中山,也托人带来一万银元资本。孙中山为何如此器重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原来,1905年,陈光甫留学美国期间,恰逢孙中山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身为穷学生的陈光甫有着一腔的热血,捐了五美元支持中国革命。十年后,这位伟人以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年轻有为的陈光甫振兴民族实业。

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股东名单里,还可以看到诸多工商界巨子的名字:商务印书馆大股东夏仲芳、中国近代实业家徐静仁、糖业大王黄静泉……

一元起存,就是一元钱就可以开户,在金融界是个创举。陈光甫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当时的许多人嘲笑。在陈光甫之前,多数银行是不重视储蓄的,但陈光甫却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不仅逐步发展储蓄业务,而且以“储蓄”二字为银行冠名。

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邢建榕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陈光甫到底下一家银行视察,问一个经理:“你谈谈我们上海商业银行是怎么样服务社会,服务顾客的?怎么样做到更好一些?",这个经理说:“我们不论顾客办理业务的数额是多少,我们都热情接待。不管他是一百元、一千还是一块钱。这样才使我们的服务能够到位。”陈光甫说:“你只回答对了一半。”问他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说:“他就是一分钱不办,只要他来到你这个银行里面,你就要热情接待,你就要为他服务好。”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创了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一系列新的储蓄种类,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无数个第一;还发行红色和素色两种礼券,方便老百姓在红白喜事时馈赠亲友。

陈光甫一开始就以高起点来定位自己的银行,他不惜重金聘请外国的银行家担任顾问,所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一直与世界上的新式银行保持同步。

他还在十条主要的铁路线上设立分行,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拓展到全国,同时在英国和美国也设立了分支机构,获取当地的贸易、金融和政治信息。

1931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迁入宁波路50号的新厦。凭着胜人一筹的经营理念和稳扎稳打的商业运作,陈光甫成为中国金融界的风云人物,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业绩不断攀升,在全国的银行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一场灾难突如其来。1931年,汉口爆发洪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投资盐业,在这次水灾中损失了几十万担的食盐。

郎念祖老人正好经历了这场风波:“我刚进银行的时候,刚好碰到提存风潮,当时是很紧张的。”上海又有人放出谣言,风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损失数百万银元,客户们大为恐慌,连着三天三夜排着长队到银行提款。危难时刻,陈光甫的老朋友——中国银行的总经理张公权鼎力相助。把一箱五千块银元,从中国银行的库房里搬到上海银行,并且搬到最显眼的地方,提款的人一看,原来上海银行的准备很充分,现银这么多。很多人本来是想提取存款的,后来不但不提取了,反而存钱进去。

陈光甫和他的好朋友张公权、李铭都是中国金融界的巨子。在陈光甫创业之初,二人不仅帮他出谋划策,张公权还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存了三万银元资本。陈、张、李三人,都有着中西交汇的文化背景,这筑成了他们之间坚实的友谊,并一直持续到他们的晚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厦,外表并不华丽,但在大厅的布置上却不惜重金,专门聘请美国银行建筑的设计师出谋划策,小到一桌一椅之摆放,大到营业厅的整体布置,都毫不马虎,为顾客营造了一个极为舒适的环境。

邢建榕曾经说了陈光甫一个独特的理念:“他比较强调,柜台上一定要热闹。在西方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他觉得中国人无论是办饭店也好,办其他商店也好,看见你这家饭店或者你这家银行人很多,他就觉得这个肯定办得好。所以他再三要求说,我们这家银行要热闹。”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办之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国的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但大都缺少资金,而钱庄目光短浅,对工商界的新形势熟视无睹。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把“辅助工商”作为行训之一,尽全力扶植势单力薄的民族工业,对新兴的工商企业大量放款。不过他提倡对物信用,这就比钱庄要高明。不管个人信用和情面,只看你这个企业是不是有实力,你这个企业是不是经营规范。

这时,银行的股东里又加入了荣宗敬和张謇,当时中国工商业的两大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