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末战图
48513800000004

第4章 以水为格

武清县位于江浙地界,在这一带水生动物很多,但却很少老虎这类大型食肉动物,但并不代表没有,而林煦偏巧遇到了。

白虎靠近让林煦略微有些激动,几个月前他还可以徒手杀死一只老虎,那现在呢?林煦锐利地看着白虎,一股嗜血的冲动直冲脑门,现在该好好考验一下自己了。

这时,林煦突然发现自己是赤裸裸的什么也没带,心里暗叫不妙。白虎看准林煦走神之机,冲天一吼,飞身扑来,林煦大骇,急忙闪到一旁,白虎扑了个空。它又掉转头,注视着林煦,爪子在地上轻轻摩擦,做好突击的准备。

林煦躬着身体,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虎,不放过白虎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看着白虎摩擦地面,林煦便猜出白虎准备突击了,不过他手无寸铁,只能靠旁边的大石块了。白虎似乎失去了耐心,再一次扑过来,林煦迅速一闪,滚到一块石头,他搬起石头,往白虎狠狠一砸,白虎也迅速避开。

他们就这样对峙着,白虎似乎也察觉到林煦的历害,不敢贸然行动。食肉动物的共性就是遇到强大的对手不会和他纠缠,所以和林煦对峙许久之后,白虎企图逃走了。

林煦以为白虎要逃走,可是如此珍贵的白虎皮他岂会放过,心中一急就冲了上去,只见白虎一摆身形,狠狠抓在林煦身上,林煦大骇,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之后侧身想要避过这一爪,可还是抓在了他手臂上。林煦顾不得伤口,趁白虎得意之际,急忙窜上白虎背上,不由分说地就捶打着白虎。

林煦的拳头像雨点半落下,白虎狂叫不止,企图把林煦甩下来,但是林煦知道一旦放手自己就没机会,所以他一手揪住虎皮,一手拼命地打,白虎生疼,冲天大吼起来……

而另一边,沈田子等人也听到吼叫声,武道子说道:“听闻猴山曾有野兽出没,听着声音应该是老虎,按时辰来算六郎现在的体力也耗的差不多了,柳生,你赶紧去帮帮六郎。”沈警也大惊,说道:“柳生你快去,六郎有危险啊!”沈田子话没听完就跑远。沈警也不放心林煦,急匆匆地也赶了过去。武道子眯着眼睛,喝了一口酒,说道:“混小子,我们也去看看。”童恪无奈,只好跟着武道子而去。心里嘀咕道:“我都五十几岁人了,还老叫我混小子。”

……

这边林煦和白虎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白虎依旧生猛地企图挣脱林煦的束缚,但林煦咬紧牙关死不放手。本来这么多拳下去白虎不死也残,只是林煦劳累不堪,没有了正常的体力,他感觉自己快没力气和白虎耗下去了。

突然,林煦举起拳头,用尽力气往白虎耳朵一拳,“嗡”白虎感觉头晕目眩,林煦趁机搬起一块石头,往白虎头上猛地一砸,“轰”的一声,白虎瘫软在地,抽搐了几下便没有了动静。林煦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地喘着粗气。看着生疼的伤口,他急忙采了些草药敷在上面,止血化脓。

林煦看看白虎,无奈地摇摇头。这么好的一只老虎,浪费了啊!但是林煦也明白,对待野兽决不可心慈手软,于是他再次搬起一块石头,狠狠一砸……

这时,沈田子也到了,惊讶地看着躺在地上的白虎,跑过去对林煦说:“大哥,你没事吧?”林煦摆摆手,说:“没什么大碍,只是让这只畜牲抓了一下。”沈田子捉住林煦的手说道:“让我看看!”

沈田子从小在农家长大,对于这些抓伤的治疗很有一套,他随身带有一些药,急忙给林煦擦上。林煦笑着说道:“柳生,那个……你是不是该让我先穿衣服?”沈田子一愣,旋即笑了,林煦赤裸裸的一丝不挂。他急忙把衣服递给林煦。沈田子把他的包也拿来了,林煦拍拍沈田子,说:“来的正好,帮我把这白虎皮弄下来,可别浪费掉。”沈田子点点头。他们抽出刀就开始了。

等等沈警他们来到时,林煦和沈田子已经取出白虎皮了,武道子眼睛一亮,说:“哎呀呀,珍宝啊!”林煦说:“真人要是喜欢,我便送给你了!以报授艺之恩!”

武道子急忙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都是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就不要暴殄天物了。还是留给你们这些后生吧!”林煦一再请求,武道子怎样也不肯接受。林煦无奈,突然,他觉得昏昏沉沉的,脚一软就倒在地上了。沈田子大急,武道子笑道:“呵呵,放心吧,没事,这小子刚刚那么高强度的训练能不累吗?让他睡会吧!”武道子注视着林煦,心里暗暗称赞:好小子,在这样的强度下居然还能斗白虎,可以可以。

在这天之后,林煦也休息了半个多月,江淮地区也迎来了多水的季节,在七月份,江淮地区受暖锋影响,降水增多,人们习惯称之为“霉雨”。也在这几天里,沈警因风寒而病倒,沈田子和林煦不舍昼夜地照顾了他几天。

这天,武道子将林煦找来,说:“我知道你祖父病了,但不代表你可以因此而不习武。”武道子又恢复了他严肃的一面。林煦点点头。武道子又问:“你知道为什么这半个月我既不让你练力量,又不教你习武吗?”林煦摇摇头。武道子接着说道:“你是被强行改变骨骼的,身体需要一个适应期,这半个月便是适应期。至于不教你练武,一方面是你的力量还没适应,另一方面就是环境。”武道子看了一眼林煦,依旧毕恭毕敬。

“你虽是北方人士,但如今却居于江南水乡,所以我打算让你以水为格!”武道子说道。林煦不解地问:“什么是以水为格?”武道子解释道:“每个人习武都会有武格,武格一般是习武的环境,南方人习武多以水为格,北方人多以石木为格。说白了,武格就是一个你练武所需的练武环境。懂了吗?”林煦恍然。

“所以,趁现在多雨季节,我决定开始教你习武!你以后练武可以沉入江中,一边练力量一边领悟招式。”武道子说道。林煦按耐心中的激动,说道:“请真人赐教。”听出林煦话语中的激动,武道子笑了笑,年轻时的自己不也是这般吗?

武道子说道:“我师父一共传授我两套武艺,《亢龙功法》和《凤鸣功法》,这几年来我闲来无事,又研究出了一套《麒麟变》。《亢龙功法》和《凤鸣功法》你那兄弟也会,以后你们可以多交流,所以我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这上面,主要是《麒麟变》。”林煦点点头。

“《麒麟变》是以灵活为主,招式多变,一共二十四招,你必须每一招都融会贯通,不然毫无作用。《麒麟变》只是招式,要有心法作为武底,现在我就教你《麒麟诀》,一共二十四句,你过来。”林煦走过去,武道子附耳说了几句,林煦点点头。

林煦拾起地上一根木棒,心里默念口诀,突然长棍一甩,风声凛冽,向前一刺,“呼”的一声,刺出四个枪头,武道子暗自点头,居然一次就刺出四个枪头。林煦大喜,在实战,自己一招刺出四个枪头,那么敌人就会防不胜防啊。林煦激动地说道:“真人,这真是太厉害了。”武道子点点头,说:“最高境界是七个枪头,你可别得意,好好练。”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林煦很快就发现了,这口诀是和招式一一对应的,只要以口诀为基调,那招式就很容易上手。林煦武艺开始突飞猛进。一开始他连沈田子一招也接不住,现在已经勉强可以和沈田子过上几招了,这令林煦欣喜若狂,但他丝毫没有懈怠,每日刻苦练习。

……

林煦来到武道子房间,只见武道子端坐在蒲团上,身着一件淡蓝色的禅衣,头发扎的流畅,插着一支木簪,脸上红光满面,腰间依旧挂着一个酒壶,林煦有些奇怪,今天武道子怎么那么整洁了?林煦不及多想,跪下说道:“林煦拜见真人。”半晌,武道子缓缓睁开双眼,注视着林煦,柔声说道:“孩子起来吧!”林煦站起来垂手而立。

武道子递过三本书给林煦,林煦一看:《亢龙功法》、《凤鸣功法》、《麒麟变》。林煦看着武道子说道:“真人,这……”武道子摆摆手,说道:“六郎,最近我总感觉身体有些不适,想必是大限将至,我准备回故土去看看。所以我没有办法把剩下的武艺亲身相授了,所以我就将这些功法一一画了下来,以后你就看着上面练习就行了。”林煦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噗通”一声林煦跪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真人……”

林煦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沈警和沈田子让他有了家的感觉,而武道子却让他有了父亲的感觉。虽然武道子时时说是因为林煦是天武躯才教他,可是林煦感受得出武道子对他的疼爱,像父亲一样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武道子摸摸林煦的头说道:“你我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以后清明十五的能记得我曾授你武艺我就心满意足了。”林煦哭到:“真人,在我心里,你就是我再生父母啊!我舍不得你走啊”武道子也有些伤感,说道:“孩子,人终有一死,况且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要学会看开点!”林煦哭着点点头,问道:“真人要去哪?”武道子凝视着北方,说道:“冀州邺郡。”林煦急道:“可是如今北方兵荒马乱,真人你……”武道子呵呵说道:“我的武艺足以自保,放心吧!往后我不在,不许偷懒。还有你的力量还不够,这是易骨丹的配方,以后没有了自己想办法配置。”说着递给林煦一张纸。林煦接过纸默默地点点头。

武道子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我之前和你说过,你是我见过的第二个天武躯拥有者,你还记得吧?”林煦点点头,说:“记得,好像是在江陵!”武道子点点头说道:“不错,他是我无意之间认识的,受人之恩,我便教了他《亢龙功法》,他年纪与你相仿,大你两岁左右,他姓吕,大家都叫他大吕,也算是你师兄吧!不过他智力有些欠缺,加上近闻他父母过世,我这次北上,就不去江陵了,以后你要替我好好照顾他!”林煦郑重地答应了武道子,而且他也很好奇同样是天武躯的大吕究竟长什么样!

当天夜里,武道子就动身北上了。而就在第二天,沈警病重的消息又让林煦伤感不已。自从一个月前沈警得了风寒以来就很少出门,静心地在家里调养,但毕竟年纪大了,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沉重。

屋子里暖洋洋的,充斥着一股浓浓的药味,沈警躺在床上,显得憔悴疲惫不堪,林煦和沈田子坐在床边,沈警握着沈田子的手说:“柳生,我们一块田地已经被你那大伯占了去,那是你太祖父留给我的唯一财产了,以后你必须想办法拿回来!”沈田子含泪答应了沈警。林煦有些难过,沈警是纯朴的农民,到死也惦记着家里那点土地,封建社会的农民想必都是这样吧!

沈警又握着林煦的手,说:“往后你们两兄弟要互相扶持,你们是当大的,要好好照顾林子。他十几岁离家闯荡,也不容易啊!”二人悲痛地答应了沈警的遗愿。

当天夜里,沈警悄然离世……

…………

光阴荏苒几盈虚,转眼之间三年已过,时间来到了公元403年六月,即东晋元兴二年、后燕光始三年、后秦弘始五年、北魏天兴六年。林煦知道,这年十一月桓玄将会篡夺东晋皇位,建立桓楚政权。

而沈田子师父童恪已于去年十月病逝,大孟山实际已经由沈田子和四个弟子当家,林煦则专心练武。

六月份江淮地区天降暴雨,武清县受灾严重,而沈预不顾灾情,与县令韩正铭狼狈为奸,欺压百姓,提高粮价,许多百姓饥寒交迫,饿死无数。人们不得已,只好向大孟山求救,好在林煦和沈田子今年打猎收获颇丰,存的些许银子,有米有粮,便由四个弟子出面,在大孟山下搭建帐篷来赈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