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4851800000016

第16章 悲痛与抑郁(2)

一个妇女大喊大叫,可怜她的丈夫和自己这样穷的人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责备丈夫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贫穷的。在这种转移中也会混杂着真正的自我责备,这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把这些强加在自己身上是因为有助于伪装其他东西,使人无法识别真实状态。他们因为在现实冲突中所蕴含的“为了”和“反对”,而使他们失去所爱的对象。于是病人的行为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他们的抱怨实际上是在合法的意义上抗议世界,因为他们贬抑自己时所说的一切,从根本上讲都和其他人有关,所以他们既不感到羞耻也不把自己遮掩起来。他们远没有显示出对于周围人的谦恭与屈从,无价值的人本来只配这样做。相反,他们总是制造麻烦,不断侵犯别人,行为举止像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切之所以可能,仅仅因为在他们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仍然是来自反抗的态度,这种心理通过一定的过程转变为抑郁的懊悔。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重构这一过程就没有困难了。首先存在着对象选择,性欲本能使自己依恋于某人,后来由于与所爱的人有关的实际伤害和失望,这种对象关系变得不确定了。其结果并不是正常地从这个对象撤回性欲本能冲动,并将其转移到新的对象上去,而是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这需要各种条件。事实证明对象发泄的抗拒能力很小,从而被抛弃了,但是撤回到自我的、已自由的性欲本能并没有指向其他的对象。它并没有应用几种可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只是确立了自我与被抛弃对象之间的同一性。这样,对象的影子就落到了自我身上,后者就像被遗弃的对象一样受到心理上的批判。通过这种方式,对象的失去就转变为自我的失去,在自我与爱人之间的冲突就转变为自我批判能力与由于上述认同作用造成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考虑到这种过程的必要条件和效果,可以直接推出某些结论。一方面,它表现出对所爱对象的强烈固恋;另一方面则与此相反,对象发泄的抗拒能力很小……

我们在某些地方论述过,对象选择如何从认同的原始阶段发展而来,其方式是自我首先接受一个对象,表现出对它的矛盾情绪。自我希望把对象与自己结合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口腔期和原始阶段使用的吞食方法。在关于厌食与严重抑郁之间的联系这点上,亚伯拉罕无疑是正确的……在强调这篇文章的同时我承认,研究所依据的经验材料并不能提供我们所希望的一切……一方面,抑郁和悲痛一样是对丧失所爱对象的反应,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一种条件有关,这在正常的悲伤中是没有的,出现这种条件时,失去所爱对象就变成一种致病的因素。失去所爱对象造成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恋爱关系中的矛盾情绪被人感到和变得突出,因而就有成为强迫性神经症的倾向,矛盾情绪的冲突在悲伤中投下了致病的阴影,迫使它表现为自责的形式,结果是悲痛者本人因为失去所爱者而受到谴责,也就是说表现出对它的需要。在爱人死后出现的这种沮丧的强迫状态向我们表明,这里并没有性欲本能的退化撤回,矛盾情绪本身就会引起冲突。它引起抑郁的机会大大超过了因对象死亡而引起抑郁的例子,它包括创伤、损害、忽视、失宠或者失望,它会在自我与对象的关系中加入爱和恨的对立感情,或者加强早已存在的矛盾情绪。现在,对矛盾情绪的冲突及它的根源有了更多的实际经验,弄清了它的更多性质,在抑郁的条件因素中再也不能忽略它了。如果替代自恋的对象恋无法放弃,而对象本身被放弃时,憎恨就扩展到这个替代对象上,辱骂他,贬损他,使他遭受痛苦,并且由此得到施虐的满足。抑郁病人的自我折磨无疑是快乐的,有意义的,就像在强迫性神经症中的相应现象一样,有憎恨和施虐倾向的满足都与一个对象有关,然后都返回到自己身上。在两种失常中,受迫害者通常都会在最后采取自我折磨的迂回方式向原来的对象进行报复,并且用病来折磨他们,病情的发展是为了避免必须公开表示他们对于所爱对象的敌意。归根结底,伤害病人感情的人就是病人反对的目标,通常可以在他周围的人中间找到。于是抑郁病人对其对象的性欲发泄就有双重的命运:它的一部分倒退到对象与自我的同一;另一部分则在矛盾情绪冲突的影响下,被引向与冲突相近的施虐。

只有在这种施虐中才能解开自杀倾向之谜,它使得抑郁症既迷人又危险。我们必须承认,自我的自爱作为产生本能活动的原始条件是如此重要,在死亡威胁所引起的恐惧中,释放的自恋性欲本能数量也是如此之大,致使我们很难想象自我会将自己毁灭。我们确实早就知道,没有一个神经症患者隐藏自杀的思想,这并不是谋杀别人的冲动返回到自身。但是我们从未能解释究竟是什么力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这种目的得以实现。现在关于抑郁的分析表明,只有当对象发泄撤回到自我,它才会把自己看成对象;当它能够以对于对象的敌意来反对自己时,它才有可能杀死自己。这是自我对外界所有对象的原始反应。因此,自恋对象选择的倒退,对象的确消失了,尽管一切都证明它比自我更加强大。在强烈的爱和自杀这两种对立的情况里,自我都被对象所压倒,虽然采取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期望发现抑郁症的一个显著的衍生现象,表现为对贫困的恐惧,它可以倒退到肛门性欲,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前后关系而发生了变形。

抑郁症使我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使我们为难。这种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变化痕迹,这是与悲伤共有的特点。在悲伤时,为了逐一执行受现实检验所发出的命令,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工作完成之后,自我就能成功地使性欲本能从失去的对象那儿解放出来。我们可以设想在抑郁的过程中,自我也有类似的任务,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洞察发展的实际过程。抑郁的失眠特点显然表明这种情况缺乏灵活性,无法使发泄全面撤回以满足睡眠的需要。抑郁情结的行为就像未愈合的伤口,它从各方面吸收发泄的能量(在移情神经症中我们把它称为“反精神发泄”),从而消耗自我的能量,直到它筋疲力尽。这证明很容易使自我撤回入睡的愿望。在接近晚上时,这种条件一般都有明显的改进,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无法用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还进一步关系到,与对象脱离是否构成自我的损失(自我的纯自恋创伤),这点足以提供抑郁的临床描述。自我的性欲本能是否匮乏的直接原因是对某些病不起作用的因素。

抑郁症最显著也是最需要解释的特点,是它有一种转化为与症状完全相反的躁狂症的倾向。就我所知并非每一种抑郁症都会有这种结局,有许多病例的发展过程中都有间歇期。在这些间隔里,没有躁狂症的迹象,或者极为轻微。其他人证明,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正常交替,可以归为循环神经错乱。如果精神分析的方法无法成功地解释和用治疗改善这类疾病中的一些病例,那么就会有人企图否认这些病例具有心理发生的根源。实际上这不仅是可以做的,而且我们有义务把关于抑郁症的解释推扩到躁狂症上去。

我无法保证这种努力能完全令人满意,它初看起来似乎如此,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第二点也许可以说成心理学中的一般观察问题。精神分析的观点是一些分析研究者早已详细描述过的,那就是躁狂症的内容与抑郁症没有区别,两者都是与同一“情结”纠缠在一起的障碍,只是在抑郁症里,自我屈从于情结,而在躁狂症中自我控制了情结或者把它排除在外。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观察与躁狂症对应的所有正常状态,例如玩笑、胜利、狂喜都有同样的条件。首先,总是存在长期消耗大量心理能量的状态,或者靠长期的习惯力量建立起来的状态,在这基础上,伴随着某些影响,会使能量消费成为多余,于是大量能量就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并且有许多种释放方式。例如,有的穷光蛋,赢得一大笔钱,就突然摆脱了每天对面包的不断焦虑。又如长期艰苦的战斗终于获得成功;再如一个人发现自己一下子摆脱了某种沉重的负担,摆脱了他长期承受的那种虚伪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的特点都是高度兴奋,具有流露喜悦激情的迹象,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它完全像躁狂症,与抑郁症的沮丧和压抑相反。人们可以冒险断言,躁狂症不过是这样一种胜利,自我曾经屈服而现在却胜利了,逃避了它。酒精中毒属于同样的情况,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它也是由得意洋洋的状态构成的,这也许是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将压抑中消耗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通俗的观点很容易证实,一个人处于躁狂状态也会乐于运动和行动,因为他如此“精力充沛”,实际上是上面所说的条件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躁狂症如此高度兴奋,对行动不加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