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贞观燕王
48525300000014

第14章 、燕王的贪婪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懂了,可惜他生错时代,他无力改变一切,最终他累死在任上。三国演义美化了诸葛亮,但比诸葛亮更加高尚的张养浩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传颂。

天下兴亡与最低层的百姓有关系吗?真正的百姓永远生存在最底层,永远都挣扎在生死边缘。汉的崛起、唐的强盛、宋的富饶、明的光鲜与百姓何干。他们只要能活着,他只奢求活着就好。不要嘲笑百姓的愚昧,因为我们的要求不高,我们只需要生存。

燕王府。客户们在等待,等待救济。李宽拉着一车车的铁锅,以及一车车蜂窝煤回来。四千人靠他生存。

张主事帮助李宽分配物资后,带着武侯离开了。尽管武侯离开了,客户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站在敦化坊内,他们不敢也不能私自离开敦化坊。

“识字以及会算账之人出列!”李宽腹语问众人。

从客户里走出十一人,四千多人只有十一个人识字。这十一人年龄偏大。

“只有十一个人?”李宽再问。

“你叫什么名字?”李宽指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主人,奴姓杨明悔”中年人老老实实回答。

“杨姓!前朝皇族?”李宽随意问,但是这名杨姓人立刻紧张起来。

“算了!从今天起,你就是燕王府管家!这些物资归你调配,能不能胜任?”李宽盯着他。

“谢主人成全!”杨悔跪伏在地上。

“起来吧!你身后十人,归你指挥。这些物资够三个月所用。我不需要节省,只需要你们能尽快恢复体力。”李宽说完离开了。他需要赶往皇宫,观察棉花长势……。

杨悔安排劳力将粮食抬进燕王府,每家每户留下半月所需。安排妇女们打扫敦化坊卫生,以及修葺房屋,从四千人中抽出二十名未出阁少女进入燕王府。随后神色复杂地走进燕王府……。

李宽看到长孙氏安排的内侍在给棉花浇水便离开了。

“燕王!留步”李恪叫住李宽。

“蜀王叫住某家何事?”李宽很无语,他从李恪眼中看到仰慕以及爱慕。李宽第一次感觉无力,他的容貌竟然能影响李恪的性取向。

“只是见到燕王格外亲切!”李恪掩饰他眼中心慌。这点被李宽看到了,李宽有种无力感,他只能离这位远一些。

“蜀王请自重!”看着李宽离去的身影。李恪内心暗暗失落。小声自言自语:“为何是燕王,为何是王”。

李宽突然讨厌自己的耳朵,他能听到李恪自言自语地声音,随后更快地离开。

“二郎,为何匆忙离开!”长孙氏带着李治玩耍。

“拜见皇后殿下!”李宽躬身下拜。

“不太明白燕王为何对那一亩所中之物上心,只能代燕王小心看护”长孙皇后虽然是诉说,但实际上是询问。

“臣做种植之物属于番邦,它可以丰富华夏衣着。据臣所知,关中地区服装主要分为三种,丝绸、麻布、皮革。平民所使用麻布,它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经过特殊方法制成之布料。这种布料大多很结实、吸湿、透气。但它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贵族所使用丝绸,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它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但它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皮革,一般用于制作甲胃。裘皮,即连皮带毛皮革。它所制之衣具有轻盈保暖,雍容华贵。只有大户、贵族能穿。而我所种植之物,可以纺织出一种叫做棉之布,它制成之服具有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好等特点。还有更重要之作用,棉花可以代替绵作为衣服以及被褥填充物,它可以使冬季夜晚不在寒冷!”李宽全无保留地告诉长孙氏。

“吾怎么没听过”长孙氏再问。

“它生长地区在没有冬季地异域番邦,所以它作用不显!还是在突厥缴获它之种,可惜只勉强够一亩所用。”李宽很遗憾。

“汝从何得知此物?”长孙皇后质问,李宽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长孙氏的所能理解范围。

李宽抬了抬头,没有回答,他无法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二郎是那落入凡尘之神仙?”长孙氏直接问。

李宽摇了摇头。

“那是来自地狱地恶鬼?”长孙氏又问,长孙氏信奉佛教。

李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那汝究竟是什么?”长孙皇后也豁出去了,毕竟她也很好奇。

“我?是什么?是凡人吧!”李宽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其实李宽也无法定义自己。他的武力绝对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说他整个人也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存在。

“殿下,燕王太无法无天了”长孙皇后身边侍女不平地说道。长孙皇后一个凌厉地眼神扫过侍女,侍女立刻跪下:“奴不该多嘴!”。这名侍女也出自长孙氏,算是长孙皇后的远房侄女。

“那个贱奴与郎君究竟生出了什么?”长孙氏也离开了,但是那一亩棉花长孙皇后更加上心。她很想看一看究竟能种出何种惊喜……。

李宽再次踏进燕王府,将一沓图纸递给杨悔。杨悔拿到手里,看了看。

“殿下这是打算制作陶器?”

“哦!你能看出来?”李宽转身好奇地看着杨悔。

“似乎又有些不同?”杨悔看着李宽所绘制的窑。

“这种窑烧纸并非陶器,而是更美之器物。吾称之为瓷器!”李宽发现了一座高岭土土丘。虽然不能长久,但是用上十来年没问题。

“这些是什么?”杨悔问。

“这些是炼制焦炭地炼焦炉”李宽指着土砖窑炉。

两个月李宽一直在敦化坊炼制焦炭与瓷器。因为敦化坊与曲江池之间恰好有块巨大空地。

经历了无数失败,李宽炼制出一炉精美的白瓷。

“殿下!这是?”杨悔指着满地精美的瓷器惊讶地说不出话。第一批白瓷成功炼制,给燕王府负责制作瓷器的工匠很大信息。

随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李宽指挥培训的工匠们又炼制出一批骨瓷……。

“我需要钱!很多很多地钱!只有强大地经济基础才能代替时间之缺憾”李宽抬头望向天空飘过地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