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凡讲她自己的时候我听得很认真,我认为自己是个有故事的人,而我,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那个可以理解我的人不可能是这个外表阳光,性格开朗的凡。
她说,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爸爸没有要她,妈妈也没有要她,是奶奶要了她,她与奶奶相依为命整整六年。
“那么你的饮食起居都是靠奶奶?”我问。
“是的,全是奶奶一个人照顾我。”她说。
“你现在还有爷爷吗?”我问。
“没有,在我爸妈离婚的那一年,爷爷就去世了。”凡说。
“这么巧,这太不幸了!”我惋惜道。
“爷爷是当时受了气,可能也是因为爸妈离婚受了打击,导致了脑溢血。”
“你的奶奶一个人养大你真不简单!”我敬佩的说。
“对呀,不过中学那会儿我天天跟奶奶吵架,奶奶管不住我就跟我爸爸告状。”凡想起曾经的自己哈哈的笑。
“那个时候你正是叛逆期,很正常。”我说。
“不过我现在对奶奶很好,很孝顺她老人家。”凡说。
“那当然啊,你是奶奶亲手养大的,就算当时再怎么处得不愉快,你都在她的辛苦养育下长大了,她是你最值得感恩的人呢!”我动情地说着,仿佛说给自己听的。
我需要感恩的是我的养父,我永远感激他,从前的种种不愉快都不重要,我的养父对我算是仁至义尽了,该给的他都给我了,除了始终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一直在远远的关心我,帮助我。虽说亲情在于一个“亲”字,而养父给我的爱虽然不够亲,其实回想起来,我也未曾离开过他对我监护的视线,所有的爱都是远远的,但我都收到了。
“我出嫁以后,回娘家需要跑两个地方,我爸爸家,我妈妈家。每次回去,家里人都会带着我到处找好吃的,整日里就是吃吃喝喝。”凡边说边拿手比划着美食以及找美食的过程。
“他们的心里是不是对你有愧疚?”我问。因为在我的意识里,父母不需要这么做,我的母亲和养父更多的时候是喊我在床边或者餐桌前坐坐,聊聊我的工作和生活,煮一些他们非常熟悉的我小时候爱吃的食物。
与父母的相处应该是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而不是凡的爸妈那样,回家了还把疲惫的她带着在外面到处跑,到处吃,不知不觉中把美好的家人共处时间分享给了扎堆的人群。
“我以为,我和玲玲算是有故事的人,没想到你的故事更狗血!”我恨恨的说道。我心里想,老天,终究没有善待过什么人,哪怕是那些看起来那么美好,似乎从没受过伤害的小孩也一样受过伤,我以为他们该是在父母的手心里被捧着长大的,然而并非想象中的那样。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脸上一定会写着他经历了什么,然而,我错了。
我想,这一次,我与凡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们互相倾诉的故事,我们都不轻易的讲给其他的同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