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带领娃哈哈的销售员工南征北战,连续攻下上海、天津、北京和广州四大城市之后,又野心勃勃地把目光瞄向了广阔的中原和西部地区。
虽然有一些人认为,能够占领发达城市的市场,就已经成功了,只要在这些大城市里站稳脚跟慢慢做大,企业就会前途无量。而落后的中西部又能有多少市场呢?根本没必要再去浪费精力。可宗庆后却固执地坚持,必须向中西部地区挺进,因为那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疆场!
之所以会做出这种招人非议的决策,与宗庆后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结是密不可分的。虽然连取国内几个最大城市的战绩,已使员工们振奋不已,更令同行们暗暗震颤,但宗庆后除了自信因此大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
在那些大城市里,最奏效的营销方式无非就是全方位超密集高强度的广告,这好比是用火力强劲的高射炮强行攻占阵地,过瘾是比较过瘾的,但实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而在宗庆后的内心深处,中原和西部那些广袤而古老、发展又相对滞后的地方,才是真正能够考验他的智慧和胆魄,让他效仿和感受到先祖宗泽和伟人毛泽东豪迈气势的真正疆场。
因此在他的心目中,中原之战份量更重。
地处中原的郑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想开辟中原市场,毫无疑问首先要把郑州拿下。
心存了不同的意念,行事的风格自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改变。宗庆后风尘仆仆地赶到郑州后,一反常态没有立即去找当地的报社和电视台,而是在这座交通显得有些杂乱的城市里逛悠起来。
时间就是金钱啊!随宗庆后一同前来的销售员心里焦急起来:办事向来风风火火的老大,这会儿怎么变得这么悠闲自在?不赶紧去联系广告事宜,居然还有闲工夫逛街,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可是焦急归焦急,这位销售员却不敢开口问宗庆后,因为他知道,老大肯定自有他的打算。
的确,宗庆后表面上是在悠闲地逛街,其实他的内心也是焦急万分的。因为此番郑州之行对他来讲意义非凡,他不仅要像以往每次重大的营销之战一样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而且暗暗发誓要谋划出一套叫人出其不意的战术来打开郑州市场。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宗庆后可并不是只会那强横的“三板斧”的。
可是苦思冥想了许久,直到抵达郑州的这一天,他都还没有想出什么高招来。于是他就走上街头,期望能通过熟悉这座城市,找到创意的灵感。
然而连转了两天,还是没有什么灵感的火花在宗庆后的脑子里闪现。
时间可耽误不起啊,真的不行,只有先故伎重演一下了。如果要做广告,总得先熟悉一下报纸的广告版面啊。这天傍晚,路过报亭的宗庆后买了几份当地的报纸,回到住地,他把这几份报纸仔仔细细地翻阅了一遍,当他读到本地新闻版的时候,一条不太起眼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条报道向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此前的一个月里,郑州市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而死伤者近一半是孩子。
交通、孩子、安全……这几个关键词在宗庆后的脑子里反复交替出现,迅速发生了有机化合反应。
“有了!有了!”宗庆后放下报纸,兴奋地站起身来。他马上把销售员叫到身边,吩咐道:“你赶紧去查一下郑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局的地址,明天一早我们就去这两个地方跑一下。”
不去报社电视台,却要去什么交管和教育部门,这是怎么回事?这位销售员心里好生纳闷,可是面对眼神和语气都异常坚定的宗庆后,他硬生生地把好奇压了回去。他很清楚,在这位极富主见的老大面前,你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需要的只是立即照办的执行力。
第二天,郑州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里果真来了两位不速之客,来人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此行的目的:要向全市的小学生每人免费赠送一顶可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的小黄帽!
在此前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孩子们死伤较多的情况早已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如何让孩子们安全地穿行在街道和车流之中?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正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一筹莫展,现在有人主动送来了“金点子”,而且竟然还要求承担全部的费用,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又太让人感动了。
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不仅当场答应了来人的要求,而且立即吩咐办公室的同志,联系新闻媒体,对这家来自杭州的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义举进行宣传表扬!
在教育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的全力支持下,5万顶小黄帽很快就分发到了全市小学生的手中,不出一周,郑州街头就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顶顶抢眼的小黄帽带着“娃哈哈”的形象在郑州到处闪耀。
当地的电视、广播、报纸闻风而动,纷纷把这一善举当作新闻进行报道。而这在当时的郑州,也确确实实是一大新闻。
只花了15万元的费用,就让全郑州的小学生一起来为“娃哈哈”当了一回“流动广告员”,让全郑州的新闻媒体一起来为“娃哈哈”当了一回“义务宣传员”。小黄帽把娃哈哈的良好形象带进了千家万户,带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心里。
宗庆后立即抓紧时机,组织货源遍铺到郑州市的大小商店卖场。一时间,娃哈哈产品成为畅销货,不仅郑州的销售量直线上升,而且还带动了中原其它地区的热销。
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样,狠狠地砸下重金在报纸电视上做产品的广告,宗庆后却照样成功地开启了中原的市场。
逐鹿中原,让早已领教到宗庆后强横霸气的人们,又深深地领教了他心思缜密、智慧巧取的另一面。
宗庆后的宣传才能,让人再度刮目相看。
其实宗庆后在宣传造势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才能,远远不止郑州这一役。在他牛气冲天地拓展各地市场的过程中,铺天盖地的强势广告固然是最大的杀手锏,但也不乏像郑州“小黄帽”这样精心设计、成本微小、收效明显的“精彩之作”。
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宗庆后就曾用一种非常简单,但却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足了风头。
当时,在成都每年要举办一次颇有影响力的“全国春季糖酒交易会”,全国各地的保健品商家都会利用这个平台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产品,一旦能够在订货会上崭露头角,那就意味着成为了下一年度行业内最大的赢家。
素以打广告著称的宗庆后,自然引起了各地同行们的高度警觉,有人甚至在私下里传言,娃哈哈这次肯定会不惜血本,拿出几百万元钱来做广告。
奇怪的是,订货会一天天临近,各路商贾都已经按耐不住,纷纷在成都的各大媒体上拉开了广告大战,却惟独不见娃哈哈的产品广告。
宗庆后怎么了?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正当娃哈哈的竞争对手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谜底终于揭晓了。
就在订货会召开的前一天,成都的闹市区街头忽然出现了一支奇特的“游行队伍”,这支队伍由清一色的洋妞组成,一个个金发碧眼的美女身披绶带,手擎横幅,带着热情的微笑向沿途的人们赠送娃哈哈的宣传品。当时,在成都的街头外国人还并不多见,像这样美艳动人的洋妞队伍更是闻所未闻。一时间,很多市民纷纷走上街头争看热闹。
这支别出心裁的宣传队伍在成都街头整整转悠了三天,赚足了眼球,抢足了风头,真可谓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真正的赢家自然是活动的策划者宗庆后了。眼看着娃哈哈在洋妞队伍的“鸣锣开道”下,长驱直入地进入成都的寻常百姓家,宗庆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谁说我会拿几百万去打广告?我才没那么傻冒呢!
这一回合,宗庆后胜得特别漂亮,而他实际花费的宣传成本,只不过几万元钱而已。
之后的几年,宗庆后凭着这个招术竟然在成都的糖酒交易会上屡试不爽。当然,在大思路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具体的细节策划还是各有亮点的,以至于每年的交易会上,已经习惯了娃哈哈营造声势的人们,又都会期待娃哈哈到底会推出什么新花样。
到后来,宗庆后索性使出了“组合拳”,甚至还牛逼十足地用上了警力。
“组合拳”的第一拳,便是趁着夜色出动100位协助娃哈哈工作的武警,分乘三辆大卡车奔赴成都四个最大的居民区,在显著的位置张贴娃哈哈的招贴画;第二天又在成都市内的蜀都大道、体育中心等闹市区的广告宣传栏里张贴娃哈哈招贴画。连续两夜的“武警出击”,引起了全市居民的高度关注。
第二拳,传统力作隆重登场,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洋妞”, 而是当地的大学生。物极必反,猎奇之举重复多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倒不如大学生来得更有亲和力。200名大学生身披“娃哈哈欢迎您”的红色绶带,出现在体育中心周围和人民路沿线的各大商场、公司门口,一路分发15万份《娃哈哈特刊》,不仅对成都人民和全国客商表达了热烈的问候,更将自己的产品做了详尽的介绍。
好戏还在后头。紧接着使出的第三拳更加夺人眼球:由驻蓉某部女子军乐队和武警军乐队组成的两块方阵,在10条娃哈哈产品横幅组成的礼仪方阵带领下,以嘹亮悦耳的吹奏,引起了交易会各地客商的注目,整个主会场内到处一片“娃哈哈”的声音,场面极为壮观。
宗庆后又一次把众多的客商成功地吸引到了娃哈哈的展台前,签订的供货交易额再一次突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