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企业家,没有一个不重视宣传,不重视自我推销的了。但是怎么宣传?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让自己到达最大的宣传效应?却是很多企业家并不擅长的。宗庆后在这方面,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天赋与才能。最叫人折服的,还不仅仅是他在二十多年前就意识到了策划与宣传的重要性,而是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本领,能够将一次次万分棘手的信誉危机,巧妙地转化为宣传娃哈哈品牌的绝好机遇。发生在2011年年末的“乳胶门”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2011年12月,一条有关娃哈哈拳头产品“营养快线”的负面消息在网络上突然疯传。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位好事的网友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娃哈哈营养快线饮料倒入一个瓷盘,过了一夜之后,饮料被阴干了,只剩下一层白色的胶状物。这是什么?这位网友因此怀疑营养快线中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便在网络上公开了自己的实验,矛头直指营养快线的安全性。
没有什么比这更恶心的事了!消息很快在微博和各大论坛上流传开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挥发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同等毫升的水,是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蒸发的。”言下之意,是饮料中添加了过多的食品添加剂。
“这真是太可怕了,触目惊心啊!”不明就里的围观网民不禁发出惊叹。有的网友甚至调侃道:“这是什么呀?晒干后都能当避孕套了!”
“今后谁还敢喝那些杂七杂八的饮料!” 受到惊吓的人们纷纷大呼伤不起。
是啊,娃哈哈是什么?它是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是中国饮料的领军角色,是国产饮料的代名词啊!假如这本来就是一家不入流的企业生产的饮料,或者甚至本就是“三无”产品,那造成的负面影响又会微小得多。可偏偏是大名鼎鼎的娃哈哈,当这一知名企业生产的营养快线陷入这样的“乳胶门”时,让消费者情何以堪啊!
这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年代,当我们从一个事件中刚刚走出来的时候,下一个事件又总会不期而至。对此,人们虽心有诸多不满,又无奈得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消费者是绝对要苛求的,不可能轻易容忍。
可以想见,这对娃哈哈来说,是一次多么大的信誉危机。
当宗庆后接到有关“乳胶门”事件爆发时候,他那些绷紧了神经的下属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老总除了眉头不经意地微微皱了一下外,竟然没有一点慌张的神色。大家知道,此时老总的内心一定非常不平静,但是经过了太多太多的大风大浪,他早已历练得处变不惊了。
的确,此时的宗庆后心里充满了愤怒。这突如其来的“乳胶门”事件根本没有让他感到紧张,却他感觉吞到了一只死苍蝇般的倒胃口。对于自己的产品,他是有百分之百信心的,要说乳胶状的食品添加剂,哪种饮料里没有啊?关键是这种添加剂是否安全,是否符合有关权威检测标准的。也就是说,阴干之后的饮料呈乳胶状,根本就不能说眀什么,可偏偏就有人拿这本来很正常的事炒作,其用意是什么?究竟是外行无知,还是有人恶意捣乱?
好吧,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既然你们在炒作这事儿了,那我们索性把动静再搞得大一点,看看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者!宗庆后心里盘算着,脸上一派气定神闲的样子。
宗总肯定有应对的好办法了!看到他一脸的笃定,大家的心这才安下来。
“不要怕,只要我们有底气,身正不怕影子斜。谁敢往我们身上泼污水,我们就理直气壮地跟他们论个明白!”听了宗庆后的一番话,大家恍然大悟:是这个理儿啊,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有啥好怕的呢?这是一个炒作的年代,没准坏事还真能变好事呢。
“尽快安排检测部门,对营养快线的安全性再做一次细致的检查,并且马上拿出检测报告!”宗庆后一声令下,他的手下立即明白了老总的意图,马上就去落实了。
检测结果不出所料:根本没有任何食品安全问题。这下宗庆后的腰板更挺了,他果断地下令:不要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正面回应公众,趁机进一步巩固娃哈哈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
2011年12月21日晚,娃哈哈对“乳胶门”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称包括牛奶在内的含乳饮品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水分挥干后呈现凝胶态,属于正常现象,经检测,娃哈哈的产品是安全的。
娃哈哈在一份公开声明上说:我司“营养快线”的标签完全按照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执行。添加剂的使用也完全符合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备》的要求,且都按照国家规定在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了备案,“营养快线”产品标签及配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及含量是完全符合国家各级安全标准要求。
“很多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这是国际规定允许的,很多出问题的食品,并非添加剂出了问题,而是擅自添加了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合法使用并且在产品标签上真实予以标注,而这些营养快线全部都做到了。”娃哈哈质量监控部部长赵允对媒体记者说。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赵允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数据:娃哈哈营养快线胶状物不计水分含量,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乳糖、果糖等,占比65-75%,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各占10%左右,再次是矿物质、维生素,占比5%左右。也就是说,营养快线“胶状体”的成分完全没问题,消费者绝对可以放心。
娃哈哈高调回应“乳胶门”!这绝对是吸引眼球的好新闻。娃哈哈的公开声明加上新闻通稿往各大新闻媒体一发,水波效应立马显现。
第二天,在杭的各大报纸纷纷用大篇幅报道了娃哈哈的检测结果和有关声明。有些比较认真的媒体甚至还专门去采访了一些专家。浙江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叶兴乾教授在接受采访中说:“网上关于营养快线的实验我也看了,这本来就是个自然现象,例如豆腐皮、酸奶、肉冻等都是利用蛋白质的凝胶性能制造出来的,其他含牛奶的产品也肯定如此。”他认为,含乳饮料中出现蛋白的乳胶物质这根本不值得质疑,网友的这种传播,容易让乳产品被消费者所误解,造成人心恐慌。
专家的证言在报纸上一刊登,无疑又为娃哈哈洗尽不白之冤、再塑可信形象填了一笔重彩。
就这样,宗庆后未花一分广告费,就让各大媒体为娃哈哈大张旗鼓地宣传了一次。能够在危机中找到造势的契机,并且一举扭转形势,把危机变成宣传自身的由头,拥有这样的卓越才能,宗庆后不愧为的营销大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