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宗庆后为什么能
4862200000012

第12章 辗转千里,陪足笑脸,做成第一笔大订单

【挺住,笑到最后才是真英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凡成功的企业家,无不都是历经了坎坷、挫折甚至磨难的。这些挫折和磨难就好比是一道道门槛,如果你咬紧牙关跨越过去了,成功就会呈现在你面前;如果你气馁了放弃了,则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挫折又好比是一块块试金石,它考验着无数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不断地筛除和淘汰弱者,留下那些最强者,也就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们。

宗庆后就是这样一位经过大浪淘沙终于笑到最后的成功企业家,在他的创业道路上,也曾充满了荆棘与沟壑,可是他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支撑着他一路前行直至胜利的,就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

如果没有这种认准了目标就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儿,那么当年还在集体企业当推销员的宗庆后,也就不可能做成那笔他生命中的第一笔大订单,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娃哈哈和这位中国首富了。

当时,正是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期,城乡大兴土木搞建设,许多与之相关的产品变得十分紧俏。比如电度表,就是当时的紧缺商品,杭州几家电器仪表厂的日子都非常好过。经过毛遂自荐,宗庆后凭着在上城区教育系统的校办厂当过供销员的“资历”,于1979年成功进入杭州光明电器仪表厂,担任生产销售管理员。

可市场是严酷,推销是艰难的。电度表供不应求的好形势仅仅维持了没多久,大批的乡镇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短短一年,浙江省就出现了数百家电度表生产厂家。这些乡镇企业机制更灵活、价格更低廉、推销更有力,光明电器仪表厂“朝南坐”的好日子很快被乡镇企业冲得一去不复返了。订单越来越少,产品开始积压,企业领导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作为销售管理员的宗庆后,自然也感到了肩上无法推却的重任。

受命于危难之中,才是英雄真本色!宗庆后背上近百斤重的几十只电度表样品,开始踏上了主动出击,外出推销产品的征途。

辗转千里,陪足笑脸,磨破嘴皮,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冷遇回绝后,宗庆后终于在山西看到了曙光:一家单位欲出每只23元的价格,向宗庆后订购一千多只电度表。虽然这只是一笔利润并不怎么丰厚的订单,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大批积压在厂里的产品来说,一千多销量的订单也可以算是雪中送炭了。

宗庆后顾不上休息,连夜打电话给厂领导报告喜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竟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23元一只?你的价格报得太低了!”厂领导用责备的语气说道:“不要卖给他们了。你明天赶紧给我去广州,听说那边有人要上万的数量,而且每只的价格可以卖24元。”

受了军命的宗庆后尽管心里有点委屈,有点难受,但一想到有上万只的订单在等着自己,他立即调整好了心态,背起沉重的样品袋,又风风火火地挤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

然而,当他历经艰辛来到广州后,却赫然发现厂里传达给他的竟然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信息。什么24元一只!什么上万只的订量!人家精明能干的广东人,看到你如乡下人进城一般,背着大包小包的样品,马上就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宗庆后陪着笑脸好话说尽,对方才显得很不情愿地说:“现在广州的电度表太多啦,看你这么辛辛苦苦赶过来,我就准备资金积压啦。18元一只,我进500只,怎么样?”那口气,还好像是给了天大的恩惠。

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宗庆后的倔劲上来了。不卖了!他背起电度表昂着头走出了门。

可是走到大街上,渐渐冷静下来的宗庆后,心情不禁又沉重起来。跑了大半个中国,难道就这么灰溜溜地带着“零”的纪录回家去吗?虽然责任并不在自己身上,可要强的宗庆后还是觉得不甘,觉得脸上无光啊。

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再做最后的一番努力。于是宗庆后鼓足勇气,开始一家又一家地走访那些散布在广州城各个角落的厂家和店家,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

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在广州劳心劳累地整整跑了几天,还是一无所获。

一般到了这般的境地,谁都会选择放弃了。可是宗庆后偏偏还不肯放弃,他满脑子充塞的,都还是关于如何推销的念头。

那天,疲惫不堪的宗庆后来到一家简陋的大排档,想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在等着服务员把食物端上来的时候,邻桌两个客人在谈论的内容引起了他的兴趣。从他们的交谈中宗庆后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与广东隔海相望的海南岛,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那里的机会很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两位陌生人的交谈如一道透过层层阴霾的阳光,刹那间照亮了宗庆后沉重了多日的心境。对,去海南再做最后的一试!直觉告诉他,那边很可能会有新的转机。

第二天一早,宗庆后没有向厂领导请示报告,甚至也没有通知家人,就悄悄地踏上了继续南行之路。不是他没有组织观念,也不是他不牵挂家中的亲人和爱人,已经吃过一回错误决策之苦的他,可不想再重蹈覆辙了。因为他很清楚,此番独闯海南,还是得冒一定风险的。但是他觉得这样的风险是值得一冒的,即使海南之行仍以失败告终,他也无怨无悔,甚至让他承担责任也在所不辞,因为当他看到希望的时候他去努力了。

广州之行给了宗庆后一个深刻的教训:大城市是商家火力集聚的地方,竞争激烈,分羹的空间很小;而面向广大农村的县乡一级,却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这不禁让他想起了毛泽东关于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创举。对,营销好比就是新时期的一场革命,同样应该放眼广大农村去开拓市场!有了理论的指导,一踏上海南这片热土,宗庆后便马不停蹄地直接深入到当地的县乡。

没过几天,宗庆后果然在一个县里如愿谈下了第一笔订单生意,虽然数量并不大,但好歹总算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个来之不易的突破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个接一个地把海南岛的大小县城都跑了个遍。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个月后,就在光明仪器仪表厂的领导们正在为宗庆后这个擅做主张、失去了音讯的销售员而大为恼火的时候,他却带着一份与海南某五金交电公司签订的供销合同凯旋归来了。

就这样,宗庆后凭着一股执着,做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份大订单。面对这份订单,提心吊胆的厂领导也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