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最具趣味的发明
4864700000016

第16章 饮食养生篇(3)

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说起中国的豆腐,日本人总是怀着敬佩的心情竭力赞扬。如“中国是豆腐的‘师傅之国’”,“豆腐丰富了人们的营养,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到日本奈良参加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日本许多从事豆制品业的头面人物也参加了。据说,他们之所以参加纪念活动,是为了感谢鉴真东渡时把豆腐的制法带到日本。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参加者手里都提着装满各种豆制品的布袋,布袋上还写着“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

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曾招集大批方士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豆腐,五代时已在南北食物市场上出现。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呼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登泰山去拜佛和游览的人都要尝尝绵滑细腻的泰安豆腐。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正定府的豆腐、广西桂林腐竹、浙江绍兴腐乳也都是古代有名的豆腐制品。

一般来说,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圆豆腐、水豆腐、冻豆腐、包子豆腐之分,都是豆腐的鲜货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豆腐的发酵制品,有臭豆腐、乳腐、长毛豆腐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副食品。

面条

起源:中国 问世年代:新石器时代

人们常说: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饭,这饭里最好吃的就是这面。歌唱大师卡鲁索出国多年,最想念的则是一碗意大利面条。可是,面条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然而,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的偶然发现──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重见天日,为这个历史悬案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黄色,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这个碗是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掘出来的,那碗面条被埋在3米深的沉积物中。这一无可辨驳的证据表明,中国无可争议地早于其他国家发明了这种面食。

在我国汉代。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著名的有《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A”,“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A”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诗圣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还有一种面条,制得有韧劲,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被人称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时至今日,面条的种类越来越多,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

萨其玛

起源:中国 问世年代:清代

怀念一个人,是怀念他的“味道”。而怀念一座城市,也应该从味道开始。那么说起满族,人们自然会想到“萨其玛”,它是满族的一种风味糕点,汉语意为金丝糕。是北京传统小吃中最负盛名,又最有特色的一种。红或白的它裹满了芝麻、瓜子,加上青红丝的点缀,似乎永远都带着天真的笑容。让你还没吃就已一见倾心。

这一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原因呢。“萨其玛”一词,始见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大学士傅恒著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一书,其中写道:“萨其玛,把白面(指已和好的)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光绪二十六年成书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玛乃满洲食品,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这里是指萨其玛的制作方法。制作萨其玛的最后两道工序是:把其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切”,满语为“萨其非”;“码”,满语为“玛拉木壁”。“萨其玛”便是这两个词的缩写。17世纪,清王朝建立,大批满族百姓入关。满汉人民开始杂居,风俗习惯与语言词汇愈来愈多地交流、融合。萨其玛作为一种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渐为汉族人民所接受。其实,萨其玛的汉名叫“糖缠”,这可见于《清文补汇》一书。但此名始终没有传开,而萨其玛却成了满汉两族人民共同使用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市场上的萨其玛品种和品牌已很多。徐福记、稻香村等众多老店,都已将其的制作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块一块的萨其玛,或泛着金黄,或散着蛋香,点缀着青丝玫瑰,粘着浓密的糖浆,吃到嘴里,也是缠绵非常。

风俗万物入画,美人眼波流转。香色俱全的萨其玛,在导游粗略几句的简介下,往往就可以轻易地让一个来北京旅游的异乡人,就中了它的“美人计”。哪怕美丽的她并不会说话,但它独特的味道也会给你留下最深的记忆的。

月饼

起源:中国 问世年代:殷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了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春卷

起源:中国 问世年代:东晋

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制作春卷,一般要经过制皮、调馅、包馅、炸制4道工序。其作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

如今,春卷已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其品种有韭黄肉丝春卷、荠菜春卷、豆沙春卷等。以前为手工制作。近年来,已能进行机械化生产。

比萨饼

起源:意大利 问世年代:公元1600年

“Pizza”, 是一种由特殊的饼底、乳酪、酱汁和馅料做成的具有意大利风味的食品。但其实这种食品已经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壁障,成为全球通行的名饮,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刚从红通通的炉膛里烤出的比萨饼,色鲜、味浓、外焦里嫩、香气诱人。关于比萨饼的来历,人们一般认为它于公元1600年诞生在那不勒斯。传说,当地有一位母亲,因家里贫困,只剩下一点点面粉,正在为给孩子做点什么东西吃而发愁。邻居们得知后,凑来了一点西红柿和水牛奶酪。这位母亲就将面粉和成面团烙成饼,将西红柿切碎涂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喷喷的比萨饼。

据统计,意大利总共有两万多家比萨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就有1200家。大多数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个比萨,有些人几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论贫富,都习惯将比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这便成为现在鉴定比萨手工优劣的依据之一。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

目前,全球最为著名的比萨专卖连锁企业是1958年创办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必胜客。“红屋顶”是必胜客外观的显著标志。在遍布世界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必胜客拥有12300多个分店,包括在中国的近40家分店,每天接待超过400万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

比萨之所以被人们喜欢,除了它本身美味可口以外,还配有其他小食点缀。例如“必胜客”的比萨就配有奶香浓郁的鸡蓉蘑菇汤、风情香鸡翼、各式烤馅饺、油炸小薯格、自助沙拉吧等等。

肯德基

起源:美国 问世年代:20世纪30年代 发明人:哈兰·山德士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000多家的餐厅。这些餐厅遍及80多个国家,从中国的长城,直至巴黎繁华的闹市区、风景如画的索非亚市中心以及阳光明媚的波多黎各,都可见到以肯德基(肯德基的标记 KFC 是英 文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缩写)为标志的快餐厅。

肯德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哈兰·山德士,此人于1890年生于印第安纳州的享利维尔。山德士读到六年级就辍学在家,开始做各种各样的零杂工,后来,他对饮食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及时地开办了自己的加油站,并在旁边开了家小饭馆。20世纪30年代,山德士发明了一个烹饪鸡肉的秘方:先在鸡肉上涂一层含有11种药草和香料的混合物,然后高压煎炸。这种“南方炸鸡”在加油站深受大家喜爱,于是在1950年山德士决定通过特许他人使用这种新奇秘方来赢利。到1964年为止,他已经售出了700个特许权。山德士在这一开拓性产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近乎固执地坚持产品的质量并保证有一条集中的生产线。

1987年,肯德基进入了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古都北京,从而开始了她在这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的发展史。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摸索,学习中国社会和市场,逐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1992年全国餐厅总数为10家;到1995年,发展到71家。1996年6月25日,肯德基中国第100家店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肯德基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稳步发展的阶段。

如今,上校的精神和遗产已成为肯德基品牌的象征,以山德士上校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方便面

起源:日本 问世年代:1958年 发明人:安藤百福

减少家务劳动的时间,保证工作、学习时间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今人们的一种企盼。方便面的发明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的这种愿望。说到方便面人们肯定不会忘记它的发明者──安藤百福。

1956年,因事业失败而几乎倾家荡产的安藤百福开始要兴办新的事业。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战后黑市的货摊边,为买一碗拉面而排成长蛇形的队列。认为所有生活文化之根本均在于食的安藤百福决心开发符合新时代的食品。他的最初构想是生产一种“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既方便旅游,又方便家居。

1958年春天,他将仅有的小小住宅的院子里搭成的小屋作为研究室,搬进旧面条机,开始了潜心研究。一开始,安藤将面粉混入调料,然后轧成面条,蒸熟烘干,结果就成了一堆面团。后来他又做了一些尝试,例如在面粉里加点鸡蛋,把肉汤里的肉末过滤做调料,结果还是不成样子。

几次失败后,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又改用了新的创意:把面粉先轧成普通的面条,蒸熟后再浸入酱汤,让面条吸入咸味,解决了轧面和加味的问题。如何解决烘干保存又成了他的一大难题。他考虑过太阳晒与热风吹,都太耗时间,不适宜大规模生产。

正当他灰心丧气之时,有一天他看到家里饭桌上摆着的油炸食品,顿时豁然开朗,因为他想到油炸食品不也是一种干燥方法吗?面是用水调和的,而在油炸过程中水分会散发,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层会有无数的洞眼,加入开水后,就像海绵吸水一样,面能够很快变软。如此一来,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制出了又能保存又可开水冲泡的面了。这种做法被他称作“瞬间热油干燥法”,很快他便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