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曹操
杰出人物在观大局、处大事上,都有高明之处。他们不畏强权,敢作敢为,从不鲁莽行事,都是对时局分析透彻,有把握,后才采取行动。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朝廷内部由于外戚和宦官势力的激烈斗争,最终导致手握重兵,残暴专横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粗猛有谋”,“膂力过人”,因军功显赫官居并州刺史,封嫠乡侯,是雄居西北一方的强大势力。董卓带兵人京城,纵其士兵大肆虏掠。史载:“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实,卓纵放土兵,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虑资物。谓之‘搜库存’。人情崩恐,不保朝夕。”“董卓本人借葬何太后掘开灵帝墓之机,悉取墓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舭睚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京都扰攘,一片大乱。
经过一番疯狂残杀掠夺后,董卓很快就成为一个控制皇帝、横行于世,谁也奈何不得的祸国大盗,其淫威如日中天。正在这时,曹操却毅然不受董卓之召任,逃出洛阳,在陈留招兵买马,建立起一支由曹操的宗族家兵为基本力量的仅仅只有五千人的武装,他就靠这支武装为基础,从讨伐董卓开始从而步人霸王之路。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郡正式起兵。当时各地州牧郡守有的还在积极筹备,有的甚至还在犹豫观望,只有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互相呼应,共同筹划,与他同时起兵。曹操虽然兵少,但他没有被动地等待机会,没有消极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是首举义兵,为天下倡,表现了非凡的胆识、气魄和勇气,这对迅速掀起反董斗争的高潮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年正月,继曹操、张邈之后,函谷关以东各州郡才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主要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佃、兖州刺史刘岱、河东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山阳太守袁遗及骑都尉鲍信等人。荆州刺史刘表得知消息,也聚兵屯驻襄阳,与义兵遥相呼应。长沙太守孙坚则率兵北上,准备直接投身讨董运动。由于曹操的首倡,才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天下共讨董卓的高潮。当时关东诸军分驻各地,袁绍同王匡驻河内,韩馥驻邺城,孔伯驻颍川,袁术驻南阳,曹操与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等人驻酸枣。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讨“贼”。驻扎酸枣的诸军,设坛盟誓,由张超手下的功曹臧洪合坛宣读誓词。臧洪声讨董卓暴行,辞气慷慨,涕泪交流,在场的将士无不深受感动。由于袁绍是“四世三公”之后,在消灭宦官的行动中又出过大力,同董卓闹翻后又率先逃到冀州反对董卓,因此在盟会上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欣然领受,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但是,接下来关东诸侯虽陈兵前线,以讨董救国相号召,而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一心,只想保存实力,并没有同董卓真正交锋的打算。对此,曹操十分失望,他气愤地对各路将领说:“起义兵而诛暴乱,今大军会合已齐,现在还有什么疑虑的呢?如果我们刚开始举动,董卓扶持王室,占据长安、洛阳等各地险阻,以皇上的声威号令天下,尽管他们残暴无道,但还是让人担心的。可现在董卓竟然劫持天子、焚烧宫室,举国震动,人心惶恐,天怒人愤,这正是他自投罗网,一战即可定天下,这时机万万不可错失啊!”
这是第一篇体现曹操军事思想的说辞。在曹操看来,
(1)兵以义举则气势盛,应适时用其势;
(2)乘敌未稳而伐之,如果敌人把皇帝控制起来而且据有地势之利,即使他是无道的,也是很难对付;
(3)敌人烧杀掳掠,天下震动,不得人心,正是消灭敌人的好机会。
曹操没有说动袁绍,诸将对曹操振振之词也无动于衷,
曹操决定自己单独出兵。曹操的大胆行动,只有济北相鲍信同情和全力支持。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沉毅有谋,在董卓初入京时,曾劝袁绍袭卓,绍不敢发,因知绍不足成大事。他很看重曹操,虽然当时曹操的地位还不如自己,但他知道将来成功者必是曹操。《三国志·魏书·鲍勋传》记载:他对曹操说:“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指袁绍),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另外,给予曹操支持的还有同举义兵的陈留太守张邈,他让部属卫兹带上一小部兵跟随曹操。
经过这次战争,曹操得到一个经验教训,天下诸侯都不是救世的人才,要想成大事,只有自己有的实力,才能步人霸丰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