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039

第39章 霸经39诡之有道,军安从抚

祖先虽有扶助皇帝的微夕,但不应受到封爵,何况到我已经三代,如果记下我在关东讨伐董卓的微小功劳,那都是祖宗神灵的保佑,皇上的圣德。

——曹操

曹操出身于既具权势,又甚富有的家庭,从小机警、聪明、思想敏锐,反应快捷,工于心计,善于随机应变。少时无拘无束,随意所至,任性行事,游荡无度,从不认真读书习武,没有什么专长,因此也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这时候的曹操,人小鬼大,到处淘气。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晋朝野史《曹瞒传》有如下记载:

曹操十二三岁时,沉迷于狩猎,不管父亲如何禁止,他总想尽办法,偷偷地和三五好友奔驰在原野和森林之中。

有一次在狩猎途中,被他的叔父碰到了,曹操灵机一动,立刻呻吟倒地,并且面部抽筋作成中风状。叔父见了大惊,马上向曹嵩报告,但曹嵩赶到时,曹操根本像无事一般。

曹嵩感到奇怪,便问道:“你叔父说你中风,怎么已经好了呢?”

曹操回答说:“叔父一向便不喜欢我,想必是他故意造谣吧!”

从此以后,不管叔叔如何打小报告,曹嵩都再不相信了。曹操因此更加为所欲为。

宋朝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描写曹操少年时期生活:少年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成为死党,两人经常在街坊上游荡,扮演着游侠的模样。

有一次,邻村有人家娶媳妇,他俩便趁着宾客散席时的混乱场面,溜进庭园,大喊:“有小偷呀!有小偷呀!”

办喜事的一家人,自然都急着跑去抓小偷,连新郎也不例外,留下新娘一个人,孤单地守在洞房里。他们两个人便乘机溜进洞房,亮出利刃,劫走新娘。由袁绍背着新娘先逃走,曹操则一面往另一个方向跑,一面大声喊着:“小偷在这边,大家快追呀!’’结果是新娘全家都跟在曹操后面追,虽然追不上,但这家人对这位路过的小游侠却是感激不已。

新娘当然被安全送回,因为这只是少年的恶作剧罢了。

《世说新语·伪谲篇》中记载:少年时代的曹操与袁绍感情不错,但也经常闹翻。据说有一次袁绍派刺客向睡觉中的曹操行刺,短刀掷得太低,被惊醒的曹操,直觉判断下一刀一定会往高处掷,所以他立刻翻身下床,果然第二刀掷得较高,仍被曹操躲过了。曹操长得虽矮小,武艺却相当不错,他好奇而又大胆。据说他曾潜人大宦官张让私宅中,想看看宦官的私生活,但被发觉了,数十人围攻他,少年曹操,却机智地以声东击西的策略,跳上屋顶逃走了;

《三国志集解》卷一引刘昭《幼童传》记载:曹操年少时,机智勇敢。十岁的时候,他常常在谯水中游泳,有一次,他在游泳时,发现后面有一条蛟龙(指鳄鱼),张开大口正向他逼来,曹操毫不怕惧,用手击水,把蛟击退,蛟潜到河底去了。

他洗完澡回家,没把跟蛟搏斗的事跟人提起,后来有人看见大蛇,吓得慌忙逃走,曹操讥笑他们说:“我被蛟袭击都不怕,难道还怕这蛇吗?”这时,大家才问起他和蛟搏斗之事,都感到惊愕不已。

这一记载,有无欺诈,不得而知。从曹操的为人,见人看见大蛇而惊慌奔逃的样子,而故出大话以欺人不是没有可能。

如上所述,少年曹操不断闹出点事来,所以在实际上不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有智有勇、有胆有识、奸诈骗人。一个人才,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把握自己,一个智商较高的人,把自己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就会误人歧途。换句话说,如果当年曹操不务正业的话,恐怕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

曹操奸诈,可以说来自天性,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奸诈一直是他的本色,事实上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里,奸诈是一种环境氛围,也是一种生存本领,就这一点讲,曹操奸诈也是一件好事。

将这种性格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曹操身上那种不怕死的精神和成就大事的果决机智。后来曹操领兵打仗,危急中多次靠他这种少年的“秉赋”而死里逃生、险渡难关。

有一次,曹操率十七万大军外出打仗,与敌方相持很久不能取胜,十七万人每日耗粮巨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大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敌方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曹操心中非常着急,一天他把总管全军粮饷的粮官叫来,问他现有粮食还能支持几天。粮官说:“照正常用法,只够支持三两天了。”曹操沉吟了好一会儿,说:“这件事务必严守秘密,一点儿不能泄露。不然的话,将土们听说没粮食吃了,必定惊惶不安,军心一乱,局面将不可收拾。另外,请你务必想出一个办法,用现有粮食多维持几天,只要坚持三天,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粮官说:“唯一的办法,是在分发粮食时不用大斛(一种量米的容器,古时一斛为十斗),一律改用小斛发放,这样能多维持几天。”曹操说:“就按你的办法做吧。粮官提出个问题:“军士们吃不饱肚子,会产生怨心,那怎么处理?”曹操笑了笑说:“我会有办法的。”

实行小斛分粮以后,曹操秘密派人去各营中观察士兵的反应,果然听见士兵们纷纷抱怨:“饭都不给吃饱,这仗还怎么打!”有的人大喊:“我们舍生忘死打仗厮杀,长官不把我们当人看待,老子不干了。”

还有自作聪明的人故意神秘地谈自己的推测:“我看,定是敌人把我们的粮道截断了,后方运粮过不来,曹丞相也没了办法。咱们不是战死,也会饿死。”这些议论都被密探们报给曹操。

当天晚上,曹操把粮官叫来,对他说:“我今天要借你一件东西,来稳定军心,平息怨气。你千万不要吝啬。”粮官问:“丞相要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需要用你的头来示众。”粮官大吃一惊:“我……我……我没犯什么罪。”曹操说:“我知道你没罪,但是不杀你示众,立刻就要发生兵变了,那时你我全都死无葬身之地。我不会忘记你今天这一大功,以后一定会妥善照顾你的妻子儿女。”说完,不容粮官再开口,下令刀斧手把粮官推出帐外,就地斩首,用高竿挑着人头在营中示众,并张榜宣布:“粮官克扣军粮,贪污自肥,今已依军法处决。”全军官兵见到布告和人头,都信以为真,埋怨情绪都打消了。

曹操又趁机激励将土,做了美餐,饱吃一顿,下令倾全力向敌人发起总攻。经过一场血战,打垮了敌人,夺得了敌人粮草辎重。一场危机就这样度过去了。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袁术逃跑之后,其部李丰等大将固守寿春(今安徽寿县),两军旷日持久相持不下,致使曹操军队在粮草供给上产生困难,这个智谋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曹操为了应付缺粮问题,先是决定以小斛散粮。激起众怨,然后又向主管散粮的军吏王呈头,嫁祸于人,以平息众怨。这样通过故意伤害个别人的利益,博得大多数士兵的同情,让士兵在心理上认为曹操确有缺粮困难,从而通过此计,把士兵由于小斛散粮对曹操的怨恨,转化为对王星个人的怨恨,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达到了平息众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