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曹操
官渡之战刚拉开帷幕,曹操斩颜良,诛文丑,首战告捷,均为谋胜而非兵胜。这是曹操军事思想的胜利。无疑,这又一次激励了全军士气。
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后,军还官渡。袁绍刚屯阳武,两军处在相持态势中。九月一日,曹操趁日食之日出兵与袁绍战,不利,复还坚壁。袁绍大军逼近官渡,双方展开工程战。
这是有趣的斗智斗勇斗技的战斗。曹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住了自己的营垒,抑制了袁绍的袭击。
时,曹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不少人叛归袁绍;后方官员,甚至许昌的官员和军中的将领,也有暗通袁绍者。曹操有点忧虑,写信给留守于许都韵荀或,商量放弃官渡而还保许都的事,荀立即回信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曹操同袁绍不一样,他愿意而且善于听取属下的建议。他按照荀或的意见办,顶住困难,坚壁对敌,同时积极窥测动向,捕捉战机,谋划用奇而制敌。
曹操首先是在袁绍的军粮方面打主意。《孙子》曰:“军无辎得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曹操注《孙子》这三句话时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可见曹操对军队的辎重、粮秣是非常重视的。时探子报知,有袁绍运粮车千乘至官渡,曹操用荀攸言,即以偏将军徐晃和史涣击走袁绍护粮将韩猛,“烧其辎重”。
冬十月,袁绍再次遣车运粮,使其将淳于琼等率兵万余人护送,宿袁绍本营以北四十里之故市、乌巢。沮授怕有失,劝袁绍另派步兵校尉蒋奇率军在外保护,以防止曹操偷袭,袁绍不听。此期间,谋士许攸向袁绍进乘虚攻许之策,说;“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势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夜袭,许拔则操成擒。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袁绍认准死理,一定要“先取操”,别的策略全不考虑。
史载,正在此时,许攸家中人犯法,被审配抓起来,攸怒,投奔曹操。曹操闻许攸来,来不及穿鞋子,赤足出迎,抚掌笑曰:“子远(攸字),卿来,吾事济矣。”许攸问操,“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操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这。”操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操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曹操大喜。
次日,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鸟巢劫粮。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辽曰:“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操笑曰:“吾已筹之熟矣。”便教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寨,夏侯悼、夏侯停、夏侯渊领一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一军伏于右,以备不虞。教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
却说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操使人应曰:“蒋奇奉命往鸟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并无阻碍。及到鸟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人。时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闻鼓噪之声,连忙跳起问:“何故喧闹?”言未已,早被挠钩拖翻。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眭、赵二将驱兵来救,操勒马回战。二将抵敌不住,皆被曹军所杀,粮草尽行烧绝。淳于琼被擒见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缚于马上,放回绍营以辱之。
官渡之战,在历史是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从曹操当时七万军队而言,要想胜过拥有七十万军队的袁绍,恐怕有点“天方夜谭”。但曹操采用了许攸的计策——鸟巢劫粮,牵一发而动袁军整体,从此扭转了曹军的不利局面。这在军事上称为釜底抽薪之策。“釜底抽薪”的本意是扬汤止沸而沸不止。惟有抽薪去火才能解决根本问题。釜底抽薪的关键是要抓住矛盾的焦点,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从整个事件来看,曹操胜利的优势在于:曹操对已对彼,明若观火,虚心听取手下谋士的意见,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抓住敌人的弱点,以弱胜强,以奇谋快攻为上,抓住军粮这个突破点,牵制住敌人。自从鸟巢失粮后,袁绍开始节节败退,一蹶不振,最后被曹操完全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