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068

第68章 霸经,68知足者,不慕虚名

面临天下大乱,不要慌忙,要洞察四方,设置良策,寻找突破点,方能治理也。

——曹操

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后,献帝完全落人曹操的掌握之中,曹操对自己代汉的意图,却一直是讳莫如深的。献帝都许前后,待中太史令王立曾多次对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替火德的是土德,承继汉位的是魏,能安天下的是曹姓,只要委任曹氏就行了。”曹操听说此事后,让人带话给王立,说:“知道你忠于朝廷,然而天道深远,希望你不要多说!”曹操其时羽翼未丰,对于这一类称说天命的言论,自然不能不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随着献帝傀儡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曹操代汉的意图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这招来了他的政敌的不断攻击,如周瑜骂曹操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刘备说曹操“有无君之心”,说他“欲盗神器”。如果任其自然而不加以辩解,曹操不仅可能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可能会成为四方诸侯“清君侧”的对象;内部的拥汉派势力也会起来反对自己。赤壁之战遭受挫折后,开始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刘备、孙权虎视眈眈,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将心怀疑贰,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内外政敌乘机加强了宣传攻势,说曹操有“不逊之志”,企图动摇他的政治基础,有人甚至干脆要求曹操交出兵权,以削弱曹操的政治实力。为了反击政敌,安抚内部的拥汉派势力,继续保持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不得不将自己代汉的意图进一步深藏起来,而特别强调自己对于汉室的忠心。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记述,建安十五年春,曹操大宴文武于铜雀台。这时,虽然赤壁兵败,但整个北方已经扫平。王郎、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在宴会上进献诗章多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即该当皇帝)。曹操逐一看了他们的诗章后,笑了笑,冷静地说了一段表白心迹的话。在这段话里,他一方面极力标榜自己毫无野心,只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起事,是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历史代表和中流砥柱,即所谓“如国家无孤一人,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另一方面毫不含糊地表示,决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放弃手中的兵权,回到所封的武平侯之国安享富贵。这些颇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在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上书表示愿意归降,并劝曹操称帝。曹操并没有老而昏庸,却以清醒的政治头脑,一眼看穿这是孙权的阴谋,企图让自己激怒天下,陷于孤立,于是“现率大笑”。

说:“这小儿竟想让我蹲在火炉上去挨烤啊!”

汉朝以火德王,故这里以火炉比汉朝。曹操的意思是,他如以魏代汉,必然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就像在火炉上挨烤一样。说这话的目的,一是为了揭露孙权的真实用心,二是为了试探一下群臣的意向态度。群臣对曹操的用意心领神会,于是文官以陈群、桓阶为首,武将以夏侯悼为首,纷纷劝进。这些人劝进自然都不无阿附曹操之意,但对曹操代汉称帝条件的分析,大抵还是比较客观的,比如说献帝只剩下一个皇帝的名号,一尺土地一个老百姓都不再属汉朝所有,说的就是事实。但曹操早已成竹在胸,听完大家的建议,冷静地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在我这里,我就做一个周文王得了!”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只要将《尚书》上说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了政治呢?曹操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只要掌握了实权,不必计较有没有皇帝这个虚名。然后明确表示,即使当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也不当皇帝,而要像当年周文王给周武王奠定基业那样,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儿子去做皇帝。

曹操这句话,实际上已经表明了长期隐藏在他心中的代汉意图,只不过这最后的一个步骤不想由他自己来完成,而要由他的儿子来完成。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呢?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一来,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博得曹操的欢心,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好,自己就可抽出身来专力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杀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结束了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不然就将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二来,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就会再次招致拥汉派的强烈反对,从而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貌似恭倾,实则是在使坏,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情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增加攻击的口实,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部发生在他当魏公、魏王之后,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

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无代汉自立之心,言辞恳款,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变卦,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一如既往,将戏演到底为好。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并不怎么看重虚名,“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充分反映了他的内心想法的。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六十五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做出的决定,是一种明智而周密的谋虑。曹操以“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自许,似乎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业绩和名位做了一个总结和评定。

虽然曹操没当皇帝,但由于他已经控制汉献帝,并为他的儿子正式代汉创造了条件,在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下,在旧小说、旧戏剧的宣传下,过去人们往往把他当成“篡汉”奸臣,而加以否定,不能正确地评价他,给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像鲁迅所指出的那样: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能够剪灭群雄,成其霸业,是与他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分不开的。

“愿以天下为重。”这是赵云在劝说刘备不要伐吴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既体现了深度、远度思考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了广度思考的社会责任感。曹操的不当皇帝和致力统一,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中原逐渐平定后,曹操拍着为他平定中原立过大功的程昱的后背说:“兖州兵败,我要是不用你的计谋,怎么会有今 天呢?”程昱说:“知足才不会受辱,我可以告退了。”于是就上表交出了兵权,从此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