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4873700000002

第2章 境遇应对秘诀(1)

(上)

识时务者为俊杰。人生在世,时空在变,世态在变,因此人们一定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机遇,而每一种机遇的选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以后的命运。李世民生于升平,长于动乱;抓住机遇,起兵反隋;洞察天机,保存自己;调整决策,壮大自己。

明经1遇乱世,沉着应付

“世民观天时人事,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不若顺民心,举义兵,转祸为福,此乃天授也。”

——李世民

李世民逢世于隋朝由繁盛向衰败剧变的时代,其时,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社稷倾危。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李世民这位皇家纨挎子弟,遇此时势,竟能临乱而起,在乱世中自我磨砀,沉着应对纷乱的时局和一切变故,随着他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其改天换日的雄心壮志,已逐步显露出来。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李世民“生于武功之别馆”。武功座落在渭河平原上,它南临渭水,东连隋都长安。而武功别馆,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在武功县南十八里”,是“皇家旧宅”,武德年改为庆善宫。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世民八岁,朝廷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隋文帝被其子杨广所弑。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他以暴君的狰狞面孔,拉开了新的历史帷幕,全国的形势顿时为之一变。炀帝先后营东都,修西苑,开运河,三征高丽,巡游不息,声色无度,“头会箕敛,人不聊生”。不但劳动人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甚至无权少势的富有之家也在隋政权的敲榨勒索下不免陷于“冻馁”,“十家而九”。在政治上,暴君拒谏诛贤,贵族官僚中全身保禄的人在其淫威下“各求苟免,上下相蒙”。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官吏亦莫不因“朝政浸坏”而“人多赃贿”。统治集团胡作非为的结果,“皇纲不振,人皆变节”,不但人民群众不愿照旧生活下去,连上层显贵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在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激化为武装暴动,王薄在长白山(位于今山东邹平南,章丘和淄博市之间)首先发动起义,从此以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事,广大的群众“人自为战,众怒难犯,故攻无完城,野无横阵,星罗棋布,以千百数。”

王薄起义这一年,李世民已经十五岁了。从他稍懂人事开始,耳目所及,尽是政治的腐败,国家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和如火如荼的阶级大搏斗。李世民自幼较“聪明、玄鉴深远,临机果敢,不拘小节”,加上他一贯好尚武略,素习骑射,所以他虽然出身于贵族皇戚之家,却非一般贪图安逸,崇尚虚华之辈。对他来说,烽火弥天,时局动荡,不但不是什么不可抗拒的灾难,反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难得时机。

从当时的斗争形势看,农民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在斗争中终于凝聚成了以下四支主要力量:第一支是以李密、翟让为首的瓦岗军,活动.于中原一带,在战阵上斩杀了隋朝的威将张须陀,并连破兴洛仓、回洛仓,“众至数十万。”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二月,翟让推李密为首,称魏公。瓦岗军横亘中原,声震全国,逼得隋炀帝“不敢还都”,只得留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苟安于东南一隅。第二支是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曾于大业十二年大败隋将郭绚,“于平原(在今山东平原西南)斩其首”。接着在第二年于河间乐寿(在今河北献县)筑坛场,建德称长乐王,年号丁丑,署置官属。“第三支是杜伏威、辅公赀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他们与江都的小朝廷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在打败敌将陈棱之后又乘胜破高,邮(在今江苏高邮北),据历阳(在今安徽和县),伏威自称总管。一时江淮各地小农民军“争来归附”这支军队。第四支是林士弘领导的农民军,斗争于长江中游,至大业十二年冬已“兵至十余万”。这年底,士弘徙居虔州(在今江西赣县),自称楚帝,并派军广为略地,统辖范围发展至“北至九江(在今江九江市),南洎番禺(今广东广州市),悉有其地”,大致到大业十二、十三年之间,几支主力农民军已控制了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长安,东都(今河南洛阳市)和江都已经成为全国起义海洋中的几个孤岛,隋政权的覆灭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阶级斗争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隋朝统治的瓦解迅速加快了。农民起义的浩大声势,促使地主阶级进一步走向分崩离析,许多地主乘机起兵,豪强武装遍布各地。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底,“累世仕宦,赀产富厚”,“喜游侠”,家中豢养“食客常数百人”的刘霸道,首先在豆子航(为一盐泽,在今山东惠民县境)一带起兵,有众十余万,号“阿舅贼”。随着隋政权的日见瘫痪,这种“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和“纠合壮士,以卫乡里”的地主武装在全国星罗棋布,多达数十支。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第二次亲征高丽时,开国重臣杨素的儿子玄感“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利用“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的形势发动大规模的反隋起兵。尽管因为他缺乏正确的谋划和战略战术,斗争仅仅持续两个月就被隋朝扑灭,但杨隋这座政治大厦经此震动却更加摇摇欲坠了。不久,罗艺起兵于汲郡(在今北京市西南),梁师都起兵于朔方(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薛举起兵于金城(在今甘肃兰州市),李轨起兵于武威(在今甘肃武威)。随着政治形势的瞬息万变,李渊、世民父子也卷入了历史的漩涡。

其实,李渊、世民父子的反隋之心并非自一日始。大业十年(616年),由于太原遭受突厥的侵犯以及镇压“历山飞”等农民起义军的需要,“诏以右骁卫将军唐公李渊为太原留守,以虎奔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之副”,太原地处汾水下游的冲积平原上,为太行山以西至黄河之间的腹心地区,自古以来即为北方重要屏障,历代莫不驻劲兵镇守,因此太原乃是中国北方形胜之地,当时鹰扬府司马太原许世绪就对李渊说过:“公姓在图箫,名应歌谣;握五郡(太原、雁门、马邑、楼烦、西河)之兵,当四战之地,举事则帝业可成,端居则亡不旋踵;唯公图之。”李渊自己也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感到高兴。他曾对李世民等人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由此可知,当李渊手握重兵,据四战之地后,便暗自下定了起兵的决心。适逢突厥数侵马邑,李渊便派遣高君雅率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并力拒敌,但为突厥所败,炀帝闻讯后,以李渊和王仁恭不能御寇,“纵为边患,遂遣司直驰驿,系帝而斩仁恭”。李渊对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芰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人亡,为英雄所笑”。但是不久,炀帝又颁布了不再追究李渊之罪的命令,于是世民兄弟“会盟津之师”的动议也就暂未实行。李渊迟迟未能起兵的原因,其一他认为自己的势力不够,其二时机尚不成熟。李渊自己就说:“天其以使促吾,吾当见机而作。”

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李渊同隋炀帝潜在矛盾的加深,到了大业十二年时,李渊的反隋思想进一步明朗化,最终成了晋阳起兵的思想动因。

晋阳起兵时,李世民20岁。在当时的政治风云中,李世民也在增长着政治才干。《旧唐书·太宗纪》记载:“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效死力。”可见李世民在协父举义的过程中,从密谋活动,到正式发难,他都是李渊的得力助手和干将。

从李世民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看,在阶级大搏斗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相交织的大动荡中,他从来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而是潜在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主角之一。李世民的脱颖而出,预示着中国的历史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明经2年事不高,心忧天下

“古来虽复时遭遇丧乱,未有如隋朝者。”

——李世民

李世民人如其名,自他少年时就胸怀济世安民之志。他眼见隋室腐败,民不聊生,顿时心急如焚,“古来虽复时遭遇丧乱,未有如隋朝者”,正是发自他心底的愤怒之声。

李世民年事不高,却能忧国忧民,正应了一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而这位少年英雄的“早熟”与其家庭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氏家族中多出武将,因为,这个家族崇尚武功,家庭的传统教育就是习读兵书,演习弓马、骑射、征战。李世民生长在这样一个尚武的时代,自幼又受到家庭尚武传统的熏陶,并且在李世民的叔父、堂兄弟中尚武的人很多,如江夏王道宗,河间王孝恭,淮安王神通。所以,他“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少年时代的李世民是个性情刚烈、意志坚强、骁勇果敢的英武少年。他的这种性格。是他能在战乱年代的戎马生涯中取得卓越战功的重要因素。少年李世民尚武,不精学业,但这并不等于他不学儒家经典,只是尚未达到精通的程度而已。特别是随着政治斗争形势的发展,李世民愈来愈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以总结历史经验,来指导他的政治活动。如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为太原留守时,便将当时的名儒张后胤“引居宾馆,太宗就受《春秋左氏传》”。当时天下的形势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逃到江都,“江都阻绝”。在这种形势下,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劝李渊举兵反隋,夺取天下政权。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李世民能静下心来拜儒家学者张后胤为师,学习儒学经典《春秋左氏传》,这表明他有着宽阔的政治胸怀。儒家思想对李世民政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正是这种思想,成为“贞观时期”的政治指导思想。而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也没有忘记他的儒学老师。在一次宴会中,唐太宗从容地对张后胤说:“今弟子何如?”后胤回答说:“昔孔子领徒三千,达者无子男之位,臣翼赞一人,为万乘主,计臣之功,逾于先圣。”太宗听后非常高兴,提升他的老师为国子祭酒。

在李世民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位“贤内助”,使他受益不浅。

世民约在大业九年(613年),与长孙氏结婚,时年16岁。长孙氏是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拔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祖父长孙兕曾任北周左将军。其父长孙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涉书史,悍鸷晓兵”,在隋任右骁卫将军。

可见,长孙家族也是军事贵族。长孙氏“年十三,嫔于太宗”。

长孙氏的母亲是隋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高氏是渤海著名的衣冠右姓,长孙氏的舅父高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和其兄长孙无忌被养于舅父家。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之下,长孙氏“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其兄长孙无忌,“好学,读博文史”。无疑,这给崇武相尚的长孙家族吹进了一股儒学之风。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婚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长孙氏品貌双全,她显赫的家世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给予了李世民莫大的帮助。

此外,李世民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丰富的社会阅历。他幼年随父历经陇州、歧州、荥阳等地,后定居长安,这时约在大业十年(614年)左右。随父迁居不定的生活,使他遍览了关中、陇右、关东等地的河山,熟悉了一些军事重镇的地理形势,并了解到了各地的民情风俗以及民间的疾苦,了解了许多社会现实,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使他的成长区别于一般安居深府的贵族少年,使他能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他养成了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平时头脑冷静,处事果断。史书称他年青时“玄鉴深远”,即所谓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这当是过美之辞,但也多少说明李世民在少年时代已崭露头角,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华。

值得、提的是,李世民年青时还有一个特点,即“不拘小节”。这对于循礼蹈仪的封建贵族子弟来说,本是不合常度的,但李世民却十分以此自得。后来他当皇帝时,嫌太子李治年幼过于仁弱,对大臣说:“吾如治年时,颇不能循常度。”

有一次李世民派自己的尚宫起居,给弟弟李元名送珍馔。元名年方十岁,保傅对他说;“尚宫品秩高者,见宜拜之。”元名答道:“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太宗听后喷啧称赞说:

“此真我弟也。”

可以看到,正是李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孕育了李世民成就大事业的潜质;其丰富的社会经历,又培养了他独立的个性,尤其是使他开始了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思索。所有这些不仅成就了李世民的一生,同时也给后世中入在如何教育和培养子女问题上以深刻的启示。

明经3知彼知己,所向披靡

“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

——李世民

只知己而不知彼,易生仓猝;知彼而不知己,必生惶恐。

只有知己又知彼,方能调度自如,指挥若定,乃至机变百出,控敌于掌股之中。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北上巡边时被突厥人所困,少年李世民针对“我知敌而敌不知我”的实际情况,献计于军中,遂解天子之围,初步显示了其军事才华。

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于是李渊携家至河东。这年八月,炀帝巡视北边,突然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骑兵的围攻。隋朝时,突厥是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西魏时期,突厥势力逐渐强大,“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然而至隋朝初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在西面的为西突厥,在东的为东突厥。突厥不断侵扰隋朝边境,但自从其分裂之后,势力衰落。到隋朝末年,由于炀帝统治残暴,内政腐败,连年用兵,于是东突厥乘机又强大起来,成为隋朝北方的重大隐患。始毕可汗围困炀帝于雁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雁门郡共辖41座城,被突厥攻占了39座,只有雁门(今山西省代县西)和崞县(今山西省代县西南)没被攻。雁门城内有军民15万之众,存谷仅够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炀帝以精骑突围而出,当时的大臣樊子盖提出了“未若守城以挫其锐”,征四方兵人援的建议。

炀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一面慰劳、犒赏守城将士,一面等待援兵。当时18岁的李世民应募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营。他向将军提出建议:“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猝无援。我张军容,令数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去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这的确体现了李世民“玄鉴深远,临机果断”的性格特点。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任太原留守。因李世民少好弓矢,喜谈兵事,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因而李渊把他带在身边,而把建成、元吉等留置在河东。这一年农民起义将领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拥众十余万,北联突厥,南寇燕赵,并率众来攻太原。李渊率兵征讨。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双方发生激战。在这次战斗中,李渊“乃分所将兵为二阵,以赢兵居中,多张幡帜,尽以辎重继后,从旌旗鼓角,以为大阵”。玷果李渊陷入义军阵中,这时“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战,大破之。”